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2BAI37B01)

作品数:47 被引量:418H指数:11
相关作者:郭玮潘柏申吴炯王蓓丽宋斌斌更多>>
相关机构:复旦大学广东省中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4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3篇医药卫生
  • 4篇生物学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9篇血清
  • 5篇血管
  • 5篇预后
  • 4篇心血管
  • 4篇性能评价
  • 4篇肾小球
  • 4篇肾小球滤过
  • 4篇肾小球滤过率
  • 4篇细胞
  • 4篇滤过率
  • 3篇动脉
  • 3篇多态
  • 3篇多态性
  • 3篇血液
  • 3篇药物
  • 3篇生物学
  • 3篇临床化学
  • 3篇抗体
  • 3篇华法林
  • 3篇分析仪

机构

  • 34篇复旦大学
  • 4篇广东省中医院
  • 2篇北京大学第三...
  • 2篇北京医院
  • 2篇中国医科大学...
  • 2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广州医学院
  • 1篇卫生部
  • 1篇卫生部临床检...
  • 1篇广东医科大学

作者

  • 32篇郭玮
  • 30篇潘柏申
  • 22篇吴炯
  • 16篇宋斌斌
  • 16篇王蓓丽
  • 5篇谈绮文
  • 4篇周琰
  • 4篇彭颖斐
  • 4篇徐建华
  • 3篇孙林
  • 3篇张传宝
  • 3篇徐宁
  • 3篇戴谦
  • 2篇张歆
  • 2篇虞倩
  • 2篇陈林
  • 2篇唐文佳
  • 2篇郝晓柯
  • 2篇刘晓文
  • 2篇庄俊华

传媒

  • 20篇检验医学
  • 9篇中华检验医学...
  • 4篇复旦学报(医...
  • 3篇临床检验杂志
  • 2篇诊断学理论与...
  • 2篇中华临床实验...
  • 1篇心肺血管病杂...
  • 1篇中国癌症杂志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临床与实验病...
  • 1篇医疗卫生装备
  • 1篇国际检验医学...
  • 1篇医学检验与临...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9
  • 7篇2016
  • 16篇2015
  • 14篇2014
  • 7篇2013
  • 1篇2012
4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PCI手术患者血清TSH水平与心血管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研究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手术患者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与心血管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初次入组1122名行 PCI 术患者,根据所设定的筛选标准最后入组1000名患者。根据 TSH检测结果,将人群分为正常组、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组(简称亚临床甲减组)和亚临床甲状腺功能亢进组(简称亚临床甲亢组)。将 Gensini 积分和患者是否接受支架治疗作为主要的临床终点事件,以 Gensini 积分>50表示心血管疾病严重程度较高。结果正常人群组和亚临床甲减组中,Gensini 积分>50的患者在两人群中的分布情况存在明显差异(P =0.003)。二元 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患者是否为亚临床甲减是心血管疾病严重程度较高(Gensini 积分>50)的独立危险因素[OR =1.855,95%可信区间(CI):1.244~2.766,P =0.002]。而在TSH 水平正常的人群中,Gensini 积分是否>50以及患者行支架术的情况在各组中的分布均不存在明显差异。结论亚临床甲减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正常范围内 TSH 的改变与心血管疾病的相关性有待进一步研究。
吴卫云邬升超颜红梅吴炯郭玮张春燕宋斌斌潘柏申
关键词:促甲状腺激素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心血管疾病
BioPlex^(TM)2200全自动免疫分析仪检测抗环瓜氨酸肽抗体的性能评估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评估BioPlexTM2200全自动免疫分析仪(简称BioPlexTM2200)检测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的分析性能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BioPlexTM2200检测65例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46例非RA患者(自身免疫疾病31例、骨关节炎15例)及20名表面健康者血清抗CCP抗体,评价其分析性能和初步临床应用价值,并与Roche检测系统进行一致性比较。结果高、中、低浓度混合血清的批内精密度分别为2.4%、3.3%、4.4%;天间精密度分别为4.5%、3.5%、5.6%。经多项式回归分析,BioPlexTM2200在0.5~294.6 U/mL范围内呈线性。BioPlexTM2200与Roche检测系统结果的一致性较好(kappa值为0.873)。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显示抗CCP抗体诊断RA的最佳诊断Cut-off值为2.3 U/mL,诊断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80.0%和98.5%。结论BioPlexTM2200检测抗CCP抗体的分析性能较好,能够适用于临床对于RA的诊断和疗效评估。
赵瀛黄斐宋斌斌郭玮潘柏申
关键词:抗环瓜氨酸肽抗体类风湿关节炎精密度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酶法检测唾液酸的性能验证及临床应用评估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 对酶法检测唾液酸(SA)的检测性能进行评价,并对SA的临床应用进行评估.方法 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检测150名表面健康人血清SA水平,建立参考区间;评估酶法检测SA的准确度、精密度、线性;对240例肿瘤患者按病理类型分组后,比较各肿瘤组血清SA浓度与健康对照组是否存在差异;对于存在差异的肿瘤,进一步收取疾病对照组,通过绘制ROC曲线,评价SA与其他肿瘤标志物的诊断性能.采用t检验、ANOVA方差分析、Mann-Whitney U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50名表面健康人血清SA水平为479~715 mg/L;2个水平质控检测结果为584、1 482 mg/L,均在厂商允许偏差范围之内,批内、批间变异系数(CV)<5%,0~1 052 mg/L范围内线性良好(Y=0.995X-0.177,R2 =0.999).胃癌组、对应良性疾病对照组、健康对照组的SA水平分别为(757±177)、(514±86)、(597±60)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55.2,P<0.01).结直肠癌组、对应良性疾病对照组的SA水平分别为(659±127)、(545±66) 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2.8,P<0.01).肺癌组、对应良性疾病对照组的SA水平分别为(738±157)、(672±161) mg/L,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6.3,P>0.05).SA在胃癌组中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04,结直肠癌组为0.724,肺癌组为0.755.在胃癌组中,SA的诊断敏感度为59.5%,优于CEA的24.3%;在CEA未增高的肿瘤患者中,SA在胃癌组中的AUC为0.791,结直肠癌组为0.687.结论 酶法SA检测性能符合要求.在胃癌组中SA的诊断性能优于传统标志物CA72-4和CEA,可以辅助CEA对部分肿瘤患者进行筛选和诊断.
戴谦吴炯郭玮张春燕潘柏申
关键词:N-乙酰神经氨酸
高效毛细管电泳法测定尿液中的微量草酸和柠檬酸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 建立以磷酸二氢钾为缓冲体系测定尿液中微量草酸和柠檬酸的毛细管电泳分析法,考察了缓冲液体系选择、缓冲液pH值、缓冲液浓度、分离电压、进样时间对分离测定的影响.方法 在毛细管区带电泳模式下,采用非涂层石英毛细管、磷酸二氢钾缓冲液进行电泳,直接紫外检测.收集2013年2月至3月间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尿石症患者24 h尿标本5份,健康体检患者24 h尿液标本5份,对该方法进行系统的方法学评价.对优化分离条件下检测的出峰时间与峰面积进行重复性验证,标准样品的浓度线性验证和加样回收率验证.结果 当毛细管柱内径为50 μm,长度为50 cm(有效长度为40 cm)、分离电压为-30 kV、缓冲溶液采用50 mmol/L(pH 6.5)、检测波长为200 nm时,尿液中草酸和柠檬酸在5 min内得到基线分离,草酸和柠檬酸迁移时间和峰面积的批内标准偏差分别小于1.0%和3.0%,批间标准偏差小于2.0%和4.0%,检测限均为1 mg/L,尿液中草酸和柠檬酸浓度在0~500 mg/L范围内线性关系均良好(r=0.999 5、0.995 4,P <0.05),回收率分别为102.38%和92.74%.结论 该方法简单、准确、成本低,可为尿液样品中微量草酸和柠檬酸的分析测定提供参考.
谈绮文郭玮顾梅秀张春燕潘柏申
关键词:尿分析草酸柠檬酸
应用CLSIEP15-A3验证糖化血红蛋白分析仪的精密度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根据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EP15-A3文件的相关规定,验证三台糖化血红蛋白仪(日立7180生化分析仪、Sebia Minicap FP毛细管电泳仪、Trinity Biotech Priemier Hb 9210TM分析仪)的精密度.方法:按照EP15-A3精密度5×5设计方案,利用仪器原装配套质控品Sebia(水平1、水平2)、9210(水平1、水平2)、Roche(水平1、水平2)进行批内和实验室内不精密度验证.每个质控样本每天1批,每批重复5次,共5天,每个样本获得25数据.使用Grubbs'法计算离群值,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计算批内不精密度(SR)和实验室内不精密度(SWL),分别与厂家给出的批内不精密度(σR)和实验室内不精密度(σWL)进行比较和分析.如果SR≤σR、SWL≤σWL,则用户验证了厂家不精密度声明.如果SR>σR或SWL>σWL,则各自继续与其上限验证值(UVL)比较,如果SR≤UVLR、SWL≤UVLWL,同样用户验证了厂家不精密度声明.否则,需查找原因或与厂家联系.结果:三台糖化血红蛋白仪的测定结果均通过Grubbs'法离群值检查,各项目无离群值.SR和SWL分别与σR、σWL或UVLR、UVLWL比较,结果显示,批内不精密度验证实验中,除Sebia(水平1、水平2)、Roche(水平2),SSR>σR,SR≤UVLR外,其他各水平均SR≤σR.实验室内不精密度验证实验中,除Sebia(水平2)、SWL>σWL,SWL≤UVLWL外,其他水平均SWL≤σWL.结论:实验室现用的三台糖化血红蛋白仪的不精密度达到厂家声明要求,符合质量目标要求.
林莉刘冬冬刘丹韦少丹林馥嘉陈林罗福东郑楚宏徐建华
关键词:精密度
心肌肌钙蛋白参考区间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20年
在心肌肌钙蛋白的推广和普及过程中,建立参考区间至关重要。然而通过何种恰当的筛选标准选择合适参考人群,还没有得到充分解决,忽视此问题将会导致错误的医疗决策。参考上限取值随检测技术提高而变更。探讨参考人群选择问题在国际尚未达成一致。筛选标准的替代生物标志物与心血管疾病及高敏感心肌肌钙蛋白的关系。建立心肌肌钙蛋白参考区间还需考量的因素及研究方案。针对高敏感心肌肌钙蛋白的种族特异性问题,应建立并应用性别和/或年龄特异性参考区间。
张歆赵敏
关键词:心肌肌钙蛋白
CYP3A4、CYP3A5和CYP2D6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对肾移植术后稳定期患者他克莫司代谢的影响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探讨肾移植患者细胞色素P450 CYP3A4、CYP3A5和CYP2D6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他克莫司(FK506)代谢的相关性以及根据基因多态性制定FK506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可行性。方法收集随访的138例肾移植稳定期患者,均采用含FK506、吗替麦考酚酯、糖皮质激素的三联治疗方案。记录单位体重用药剂量数据、FK506谷浓度和CYP3A4、CYP3A5、CYP2D6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测序法检测结果。分析单核苷酸多态性与浓度调整的单位体重用药剂量的相关性。结果在138例患者中,CYP3A4野生型TT等位基因频率为0.993、杂合子TC等位基因频率为0.007;CYP3A5野生型AA等位基因频率为0.529、杂合子AG等位基因频率为0.399、纯合子GG等位基因频率为0.072;CYP2D6野生型(76例)CC等位基因频率为0.550、杂合子CT等位基因频率为0.449。为了达到相应的稳态浓度,CYP3A5野生型(AA)患者与突变型(AG、GG)相比需要更高剂量的FK506(P<0.001);而CYP2D6野生型(CC)和突变型(CT)之间FK506剂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YP3A4的基因多态性以野生型常见,对FK506代谢的影响较少。CYP3A5的基因多态性与FK506的代谢密切相关,野生型患者需要较高剂量的FK506才能达到相应的稳态浓度。CYP2D6的基因多态性与FK506代谢无明显相关性。
周逸雯周琰吴炯鞠颖慧郭玮
关键词:细胞色素P450肾移植他克莫司治疗药物监测
上海一社区人群尿白蛋白/肌酐比值及估算肾小球滤过率异常率流行病学调查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分析尿白蛋白(Alb)及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 GFR)在上海一社区老年人群中的分布情况,分析其相关危险因子,为肾脏疾病的诊疗提供流行病学数据。方法随机选取上海市宝山区友谊社区60岁以上居民1 154名,收集受访者空腹静脉血和晨尿,计算尿Alb/肌酐(Cr)比值(ACR),并用慢性肾病流行病学协作组(CKD-EPI)方程计算e GFR。以ACR≥30 mg/mg Cr、e GFR≤60 m L/(min·1.73 m2)为切点判断Alb尿及肾小球滤过率(GFR)受损,计算人群患病率并分析不同危险因素与疾病的关系。使用肾脏疾病膳食改良(MDRD)方程计算e GFR,比较其与CKD-EPI方程计算结果间的差异。结果 1 154名60岁以上人群中有13.43%的个体出现Alb尿,29.98%存在GFR受损。随着年龄的上升,ACR和e GFRCKD-EPI的异常率明显上升。Alb尿组性别构成、年龄、糖尿病患病率和高血压患病率与正常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其中性别构成P<0.05,其余项目P均<0.001);GFR受损组除年龄和高血压患病率与GFR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06)外,其他因素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MDRD公式计算e GFR会较使用CKD-EPI公式得到更高的e GFR异常率,在高年龄组和ACR正常组内尤为明显。MDRD方程可能高估了e GFR的异常率,低估了健康人群的e GFR水平,CKD-EPI公式相对更为准确。结论 ACR升高及e GFR异常在老年群体中有着较高的发生率,这一群体需要增加对肾脏疾病及糖尿病和高血压等危险因素的关注。使用公式估算e GFR时需要注意不同公式在不同群体间的差异。
施美芳吴炯唐文佳戴谦张春燕宋斌斌王蓓丽郭玮潘柏申
关键词:估算肾小球滤过率流行病学
UGT1A1基因多态性与伊立替康治疗结直肠癌不良反应的关系被引量:11
2014年
背景与目的: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1A1(uridine diphosphoglucu-ronosyl transferase 1A1,UGTlA1)是伊立替康代谢关键酶,其活性受基因多态性影响显著。本研究探讨结直肠癌患者中,UGT1A1*28和UGT1A1*6基因多态性与伊立替康治疗相关不良反应之间的关系。方法:入组2013年4月—2013年12月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肿瘤内科接受治疗的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160例。抽提外周血中基因组DNA,分别采用STR方法和Sanger测序法,检测UGT1A1*28和UGT1A1*6基因型,分析UGT1A1基因多态性分布情况。对其中82例化疗方案中含伊立替康的结直肠癌患者进行随访,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严重程度,比较不同基因型患者之间的差异。结果:160例消化道肿瘤患者中,UTG1A1*28(启动子TATA盒区域TA重复次数)野生型TA6/6124例(77.5%);杂合子TA6/7 33例(20.5%);纯合子TA7/7 3例(2.0%)。UGT1A1*6位点(211G>A)野生型GG 105例(65.6%),杂合子GA 48例(30.0%);纯合子AA 7例(4.4%)。82例化疗方案中含伊立替康的结直肠癌患者中,*28基因型(TA6/7和TA7/7)显著增加发生3级以上中性粒细胞减少的风险(58.3%vs 0.0%,P<0.001),并增加整体不良反应发生率(76.0%vs 45.6%,P<0.001);*6基因型(GA和AA)、年龄、性别、化疗方案和伊立替康相关不良反应发生无显著相关性。结论:接受伊立替康化疗的结直肠癌患者,UGT1A1*28位点多态性显著增加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生的风险,可预测伊立替康引起的骨髓抑制性不良反应,辅助临床选择合适的化疗方案。
周琰庄荣源陈朴谈绮文张春燕郭玮刘天舒潘柏申
关键词:伊立替康UGT1A1基因多态性结直肠癌
血脂检测结果一致性比较及其对临床诊断决策的影响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 尝试通过统一定标品,改善不同方法检测血脂项目的结果一致性,减少结果不一致可能对临床诊疗造成的影响.方法 方法学评价.随机收集2012年3月13至19日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住院患者(年龄37~68岁,男238例,女162例)血清标本400份,每份标本均使用5种试剂[德国罗氏诊断(Roche)、日本和光纯药(Wako)、日本日东纺医疗(Nittobo)、德国德赛诊断(Diasys)、日本积水医疗(Sekisui)]分别检测血清TC,TG,HDL-c,LDL-c,Apo A-Ⅰ及Apo B.使用自制定值血清对各检测方法进行校正,并重复检测上述标本.使用变异系数描述同一标本在校正前后不同检测方法间的检测结果差异.按TG及LDL-c水平分别将标本分为4组及5组,使用t检验比较各组间血脂项目在校正前后不同检测方法检测结果差异.以TC≥6.22 mmol/L及LDL-c≥4.14mmol/L作为判断标准,比较不同检测方法间检测结果差异对临床决策的影响.结果 血脂项目不同检测方法间的检测结果存在差异(CV均值为4.50%~10.46%),定值血清校正后差异减小(CV均值为2.82% ~6.71%).根据LDL-c及TG水平将患者分组后,各组内检测结果差异明显(CV:LDL-c4.03%~ 12.14%;TG 4.02% ~ 18.42%),CV差异程度与LDL-c水平无关,但随TG水平的增高而增大.除TG高值组外(>5.65 mmol/L),其他各组检测差异均可通过定值血清校正加以改善(CV:LDL-c 2.35% ~6.91%;TG 2.08% ~8.91%).不同检测方法间检测结果的不一致会明显影响临床决策,差异可达19.83% (TC)和34,48% (LDL-c).结论 不同检测方法间的检测结果存在较为显著的差异.各血脂项目使用相应的同一份定值血清进行校正后,不同检测方法间的结果差异明显减小但是无法完全消除.
唐文佳彭颖斐吴炯张春燕宋斌斌王蓓丽郭玮潘柏申
关键词:脂类血液化学分析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