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671132)

作品数:70 被引量:975H指数:21
相关作者:江洪余树全周国模马元丹蒋馥蔚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大学浙江林学院浙江农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6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4篇农业科学
  • 20篇生物学
  • 8篇环境科学与工...
  • 7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经济管理
  • 2篇天文地球
  • 1篇水利工程
  • 1篇理学

主题

  • 16篇酸雨
  • 12篇亚热带
  • 10篇凋落
  • 10篇模拟酸雨
  • 8篇凋落物
  • 8篇植物
  • 8篇生态系统
  • 8篇土壤
  • 8篇土壤呼吸
  • 8篇光合生理
  • 8篇合生
  • 7篇叶绿
  • 7篇叶绿素
  • 7篇幼苗
  • 6篇胁迫
  • 5篇凋落物分解
  • 5篇遥感
  • 4篇森林生态
  • 4篇树种
  • 4篇毛竹

机构

  • 64篇南京大学
  • 48篇浙江林学院
  • 17篇浙江农林大学
  • 15篇西南大学
  • 6篇中国科学院城...
  • 5篇北京师范大学
  • 5篇不列颠哥伦比...
  • 2篇浙江大学
  • 2篇浙江省林业科...
  • 2篇南京信息工程...
  • 2篇浙江省林业厅
  • 1篇成都理工大学
  • 1篇河北北方学院
  • 1篇阿尔伯塔大学
  • 1篇环境保护部南...
  • 1篇西南交通大学
  • 1篇魁北克大学
  • 1篇四川农业大学
  • 1篇中山大学
  • 1篇杭州市环境监...

作者

  • 69篇江洪
  • 41篇余树全
  • 18篇周国模
  • 8篇马元丹
  • 7篇宋晓东
  • 7篇王彬
  • 7篇曾波
  • 7篇蒋馥蔚
  • 7篇原焕英
  • 6篇曹全
  • 6篇张秀英
  • 6篇窦荣鹏
  • 6篇郭培培
  • 5篇鲁美娟
  • 5篇刘源月
  • 5篇宋新章
  • 5篇李巍
  • 5篇宋瑜
  • 5篇李雅红
  • 4篇江子山

传媒

  • 17篇生态学报
  • 9篇安徽农业科学
  • 5篇遥感信息
  • 4篇植物生态学报
  • 4篇应用生态学报
  • 3篇光谱学与光谱...
  • 3篇Agricu...
  • 2篇水土保持研究
  • 2篇环境污染与防...
  • 2篇环境科学研究
  • 2篇浙江林学院学...
  • 2篇浙江林业科技
  • 2篇浙江农林大学...
  • 1篇林业科学
  • 1篇应用与环境生...
  • 1篇干旱区资源与...
  • 1篇土壤学报
  • 1篇环境科学与技...
  • 1篇中山大学学报...
  • 1篇西南交通大学...

年份

  • 1篇2013
  • 5篇2012
  • 11篇2011
  • 12篇2010
  • 27篇2009
  • 12篇2008
  • 1篇2007
7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演替阶段典型树种幼苗对酸胁迫响应的高光谱监测被引量:4
2009年
通过在为期2a的可控酸雨试验下对处于不同演替阶段的典型树种幼苗的高光谱测定,得到不同梯度酸雨下各树种的叶片光谱反应曲线及相应叶片的生理生化参量。对测定的3种树种的叶片叶绿素含量及一阶导数光谱进行分析,发现随着酸雨浓度的增加,处于演替前期的先锋树种马尾松的幼苗叶绿素含量呈现增加趋势,而处于演替中、后期的木荷和青冈幼苗叶绿素含量则呈现减少趋势;随着试验时间的推移,马尾松的红边位置呈现"红移"趋势,其中pH2.5处理下的"红移"趋势较明显;而木荷和青冈的红边位置则呈现不同程度的"蓝移"趋势。较长时期高浓度酸胁迫对先锋树种马尾松的幼苗生长有一定促进作用,而对演替中期和后期树种木荷和青冈幼苗生长则主要表现为抑制作用。
程苗苗江洪陈健余树全宋晓东王彬谢小赞郭徵江子山
关键词:亚热带树种演替酸胁迫
模拟酸雨对山核桃和杨梅光合生理特征的影响被引量:17
2009年
通过盆栽模拟酸雨淋喷实验,比较了浙江省典型经济植物山核桃和杨梅幼苗光合特性的差异,研究了不同强度酸雨胁迫(pH2.5、pH4.0和pH5.6(对照))对其光合生理生态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无酸雨条件下,杨梅的最大净光合速率、暗呼吸速率、光饱和点和光补偿点明显高于山核桃。酸雨胁迫下,pH4.0的酸雨胁迫使山核桃的最大净光合速率、光饱和点显著降低,使杨梅的表观量子效率显著升高,而pH2.5的酸雨胁迫使山核桃的最大净光合速率、表观量子效率显著降低,使杨梅的光饱和点显著升高。从季节反应模式来看,酸雨对山核桃光合特性的影响在夏季较春季明显,而对杨梅的影响则春季较夏秋季明显。
鲁美娟江洪余树全蒋馥蔚李佳曹全
关键词:模拟酸雨山核桃杨梅光合生理
利用遥感监测长江三角洲森林植被物候对气候变化的响应被引量:4
2011年
植物的物候与气候等环境因素息息相关,是指示气候与自然环境变化对生态影响的重要指标。目前,气候变暖日益为人所关注,使用遥感技术研究植物物候与气候变化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监测人口密度高和城市经济发达地区的植物物候对气候变暖的响应,可以揭示区域热环境变化及其产生的生态效应。本研究选取长江三角洲地区为研究区域,使用SPOT卫星VGT传感器的长时间NDVI数据序列,对经济发达区域森林植被的NDVI序列进行非对称性高斯函数拟合法平滑处理,并提取与研究其物候特征,发现①NDVI与气温具有较强相关性,随气候变暖,森林植被NDVI年均值有增加趋势;②森林植被生长活跃期起始日期提前,终止日期延后,时长有明显的延长趋势,生长活跃期内NDVI有所增加;③森林植被NDVI极大值与极小值出现日期均明显提前,NDVI极大值有增大趋势,而极小值呈下降趋势,年内极差增加,NDVI增长期缩短,衰落期延长;④森林植被在春、夏两季NDVI均值有所增长,秋季无明显变化,冬季略有降低。
金佳鑫江洪张秀英王跃启
关键词:物候气候变化森林植被长江三角洲NDVI
模拟酸雨胁迫对青冈幼苗光合特性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被引量:30
2009年
选择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优势树种青冈幼苗为研究对象,设置3个酸雨处理:pH2.5、pH4.0、pH5.6(CK),研究不同强度的模拟酸雨对青冈幼苗光合特性、叶绿素荧光参数和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2年酸雨处理,青冈的净光合速率随着酸雨强度的增加而显著上升.pH2.5、pH4.0处理的酸雨增大了青冈的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且对pH2.5处理的影响更为显著.胞间CO2浓度的大小顺序是pH2.5>pH5.6>pH4.0.pH2.5、pH4.0处理青冈的最大净光合速率、光补偿点、光饱和点、暗呼吸速率显著高于对照,表观量子效率对酸雨胁迫不敏感.pH2.5、pH4.0处理青冈的PSⅡ原初光能转化效率和PSⅡ的潜在活性显著高于对照.青冈的叶绿素相对含量大小顺序是pH2.5>pH5.6>pH4.0,且pH2.5与pH4.0之间有显著差异.说明青冈幼苗的光合参数、叶绿素荧光参数指标在pH2.5和pH4.0的酸雨处理下有所增加,且在pH2.5强度下增加更为明显.
李佳江洪余树全蒋馥蔚殷秀敏鲁美娟
关键词:模拟酸雨光合作用叶绿素荧光
不同高生长阶段毛竹器官含水率的测定被引量:6
2011年
在天目山自然保护区对毛竹在2008和2009年的高生长及2009年的竹蔸、叶、秆、鞭和笋5个器官的含水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在大、小年的高生长(Pn)与出土生长时间(t)的关系均呈"S"形曲线;竹蔸的含水率范围为0.33~0.70,竹叶为0.32~0.63,竹秆为0.32~0.58,竹鞭为0.36~0.61,竹笋为0.46~0.90,其中竹笋含水率最高,变化也最大,其次是竹蔸、叶、鞭和秆;毛竹地下部分的含水率范围为0.34~0.62,地上部分为0.33~0.57。
姚兆斌江洪曹全
关键词:毛竹含水率高生长天目山自然保护区
利用遥感监测浙江省酸雨对植被的影响被引量:3
2009年
为了研究酸雨对浙江地区不同类型植被的影响,利用1999~2004年间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数据集及相对应的酸雨监测数据,结合浙江省植被空间分布图,计算了不同酸雨梯度分布区域内降水pH值与植被NDVI的相关系数。研究结果表明:浙江省酸雨对植被的生长状况有显著影响,在城市附近尤其明显。通过不同酸雨梯度的NDVI年均值比较,pH值越低区域,NDVI值越低,植被受害越严重。不同酸雨梯度pH值与NDVI值随季节变化呈正相关,并且秋冬两季更显著。建立了马尾松林、杉木林、毛竹林和经济林、阔叶林、疏林地以及灌木林6种植被类型的NDVI与酸雨pH值之间的反演关系,结果具有良好的精度,可用于监测大尺度酸雨对植被的影响。灌木林和阔叶林NDVI值对酸雨的危害反应最敏感,其次是毛竹林和杉木林,而马尾松林和疏林地对酸雨的危害反应相对不十分敏感。浙江省酸雨在杭州、宁波、嵊州、台州、温州以及衢州盆地为中心的地区呈现pH低值区,西南部的龙泉,庆元、云和等县市污染相对较轻。
王彬江洪宋晓东余树全陈健
关键词:NDVI遥感酸雨植被
亚热带典型森林生态系统土壤呼吸被引量:20
2009年
为了解中国亚热带森林土壤碳释放CO2与区域气候环境的关系,在亚热带典型区域浙江西天目山选择森林生态系统类型杉木林、毛竹林和常绿阔叶林,采用LI-8100开路式土壤碳通量测量系统测定土壤呼吸通量.结果表明:各林分的土壤呼吸日变化趋势多呈单峰型;3个森林生态系统中,土壤CO2年均释放速率大小依次是毛竹林4.28μmol/(m2.s)、杉木林2.35μmol/(m2.s)、常绿阔叶林2.23μmol/(m2.s).土壤呼吸随着不同季节土壤温度的变化相异,8月最高,11月受低温限制,呼吸作用微弱.土壤水分与土壤呼吸呈负相关,且常与土壤温度一起共同作用于土壤呼吸,这种非线性交互作用导致环境因子影响土壤呼吸的过程.
刘源月江洪邱忠平原焕英李雅红
关键词:土壤呼吸碳循环亚热带森林
模拟酸雨对刨花楠幼苗生长和光合生理的影响被引量:50
2009年
研究了模拟酸雨对亚热带典型用材树种和经济树种刨花楠(Machilus pauhoi)幼苗生长和光合生理的影响,以期为浙江省引种刨花楠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pH4.0的模拟酸雨对刨花楠株高、地径和叶绿素含量无明显影响,而pH2.5的模拟酸雨使株高显著降低;pH为4.0的模拟酸雨对刨花楠的光合参数无显著影响,而pH为2.5的酸雨处理则能明显提高刨花楠的胞间CO2浓度、暗呼吸速率以及光补偿点、增加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显著降低最大净光合速率;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表明,酸雨增加了刨花楠对环境的敏感性。
鲁美娟江洪李巍余树全曾波蒋馥蔚李佳金清
关键词:模拟酸雨刨花楠光合生理
基于OMI数据的中国臭氧总量时空动态信息提取被引量:21
2009年
文章以OMITO3e数据产品为源数据,探讨了HDF-EOS数据格式的结构特征,在此基础上以MATLAB为主要工具,运用MATLAB函数库实现了HDF-EOS数据格式向shapefile格式的转换,以适应空间分析的要求,按此思路实现了OMITO3e数据产品信息的提取,获得了2005年1月~2007年12月中国O3总量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以此方法获得的中国臭氧信息能够准确的反应其真实的时空动态,同时也为OMI数据和其他EOS数据的进一步应用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王跃启江洪肖钟湧张秀英周国模余树全
关键词:OMIMATLAB
桫椤生态系统的土壤呼吸特征被引量:1
2009年
桫椤植物最早出现于中生代的晚三叠纪或早侏罗纪,现存的桫椤林是一种非常典型的孓遗陆地生态系统。对桫椤生态系统土壤呼吸特征研究表明,6月份桫椤纯林的土壤呼吸速率很小,去除凋落物和保留凋落物的土壤呼吸速率分别为0.87、0.89μmol.m-.2s-1,两种处理无显著差异(P>0.05)。由于其它生物的入侵,在保护区桫椤林中出现了多种混交的森林类型,比较典型的是毛竹、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作为桫椤纯林的入侵种与其形成的3种生态系统类型,根据测定的结果,表明这3种生态系统类型的林地土壤呼吸速率均大于桫椤纯林,平均值分别为2.95、2.06、1.33μmo.lm-.2s-1,经统计分析,发现它们与桫椤纯林有显著的差异(P<0.001)。凋落物对这3种类型的影响表现为,毛竹桫椤混交林、常绿阔叶桫椤混交林差异显著(P<0.001),落叶阔叶和桫椤混交林差异不明显(P>0.05);在较短时间尺度上对4种森林类型的日动态分析,均表现为一致的平稳状态。在土壤温度和湿度变化较小的情况下,两种处理5cm土壤温度和湿度均与土壤呼吸无明显相关性。
原焕英江洪余树全
关键词:桫椤生态系统土壤呼吸凋落物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