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福建省医学创新课题(2012-CX-17)

作品数:3 被引量:19H指数:2
相关作者:李铭詹明坤江成鸿周亚宽郭志辉更多>>
相关机构:福建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医学创新课题福建省教育厅资助项目福建省教育厅科技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血管
  • 2篇血管瘤
  • 2篇婴幼
  • 2篇婴幼儿
  • 2篇婴幼儿血管瘤
  • 2篇普萘洛尔
  • 1篇凋亡
  • 1篇凋亡因子
  • 1篇凋亡诱导
  • 1篇凋亡诱导因子
  • 1篇血管内皮
  • 1篇血管内皮瘤
  • 1篇血小板
  • 1篇血小板减少
  • 1篇血小板减少症
  • 1篇死亡病例
  • 1篇西罗莫司
  • 1篇相关生长因子
  • 1篇内皮
  • 1篇内皮瘤

机构

  • 3篇福建医科大学

作者

  • 3篇陈小松
  • 3篇郭志辉
  • 3篇周亚宽
  • 3篇江成鸿
  • 3篇詹明坤
  • 3篇李铭
  • 2篇谢义德
  • 1篇王立敏
  • 1篇杨育成
  • 1篇黄楚珊
  • 1篇陈幸生

传媒

  • 1篇解放军医学杂...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中国美容整形...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5
  • 1篇2012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口服普萘洛尔对婴幼儿血管瘤MMP-2、MMP-9、TIMP-1、TIMP-2表达水平的影响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研究口服普萘洛尔前后婴幼儿血管瘤病灶内MMP-2、MMP-9、TIMP-1、TIMP-2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5月至2011年12月来我院就诊、年龄≤3个月、血管瘤病灶位于肢体或隐蔽部位、家属要求手术治疗却具备单独口服普萘洛尔治疗条件、排除口服普萘洛尔禁忌证、先前未接受过其他任何相关治疗的病例作为研究对象,共39例。经过与家属沟通并征得其书面同意,先按口服普萘洛尔诊疗常规,口服用药前在局麻下夹取血管瘤体组织活检,后口服8周普萘洛尔[剂量:2 mg/(kg.d),分2次,每12小时用药],继而手术切除瘤体。采用免疫组化、实时荧光定量RT-PCR的方法,检测口服用药前后病灶组织内MMP-2、MMP-9、TIMP-1、TIMP-2表达水平的变化,计算口服用药前后病灶微血管密度(MVD)。结果免疫组化与实时荧光定量RT-PCR结果均提示,口服普萘洛尔后血管瘤病灶内MVD值明显减低且具有统计学意义(t=18.458,P<0.01),MMP-2、MMP-9表达水平较用药前明显减少(P<0.01),TIMP-1、TIMP-2表达水平明显增高(P<0.01)。且口服用药后上述4个因子免疫组化平均积分光密度、mRNA相对表达量变化与MVD值变化密切相关。结论普萘洛尔可下调血管瘤病灶内MMP-2、MMP-9的表达,上调TIMP-1、TIMP-2的表达,从而抑制新生血管的形成。
李铭陈幸生郭志辉谢义德詹明坤周亚宽江成鸿陈小松
关键词:血管瘤普萘洛尔MMP-2MMP-9TIMP-1TIMP-2
卡梅现象患儿死亡病例及文献回顾性分析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分析伴卡梅现象患儿的死亡原因,并探讨降低此类患儿死亡风险的方法。方法对2例患儿的诊疗过程进行回顾分析,了解死亡相关原因。通过检索Pubmed、中国知网和万方医学网中的文献,对文献中卡梅现象患儿死亡病例进行总结。结果 1例伴卡梅现象的患儿因腹胀、便血入院,输注血小板后进行腹腔探查,术中见腹腔内尤其肠管弥漫性出血,止血困难,患儿术后8 h死亡。1例伴卡梅现象的卡波西型血管内皮瘤患儿行长春新碱输注治疗后出现颅内出血,经激素、血小板输注等治疗,颅内出血仍进一步加重,由于患儿颅内巨大硬膜下血肿致特重型颅脑损伤后,长期处于植物生存状态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共检索到17篇文献,32例伴卡梅现象患儿的死亡病例中,24例患儿主要的死亡原因为出血,4例患儿死于肺部感染,2例患儿死于胆管梗阻及肝功能衰竭。结论出血是卡梅现象患儿死亡的主要原因,降低卡梅现象患儿的死亡风险需要更多的医师认识卡梅现象,积极地预防重要脏器出血并采取更加有效的治疗方法。
黄楚珊詹明坤江成鸿杨育成李铭郭志辉周亚宽陈小松
关键词:西罗莫司血小板减少症
口服普萘洛尔对婴幼儿血管瘤相关生长因子及凋亡因子表达水平的影响被引量:12
2015年
目的观察口服普萘洛尔对婴幼儿血管瘤病灶内相关生长因子及凋亡因子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5月-2011年12月收治的年龄≤3个月、血管瘤病灶位于肢体或隐蔽部位、家属要求手术治疗但具备单独口服普萘洛尔治疗条件、排除用药禁忌证、先前未接受过任何治疗的病例作为研究对象,共39例。所有患者均在局麻下夹取血管瘤体组织活检,然后口服普萘洛尔(每次1mg/kg,每12h服药一次)8周,继而手术切除瘤体。通过HE染色观察用药前后组织结构及细胞形态的变化,采用免疫组化、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用药前后病灶组织内ADRB1、ADRB2、ERK、Akt、NF-κB、VEGFA、Cyclin D1、Cyclin E1、Ki-67、Bax、Bcl-2、caspase-8、Fas、Fas L、caspase-9、caspase-3表达水平的变化,并分别用CD34、Ki-67免疫组化染色及TUNEL染色检测用药前后病灶内新生血管密度(MVD)、细胞增殖情况(Ki-67阳性率)以及细胞凋亡指数。结果与用药前比较,口服普萘洛尔后血管瘤病灶内ADRB1、ADRB2、ERK、Akt、NF-κB、VEGFA、Cyclin D1、Cyclin E1、Ki-67、Bcl-2表达水平明显下降(P<0.01),Bax、caspase-3、caspase-9表达水平明显增高(P<0.01),Fas、Fas L、caspase-8表达水平无明显改变(P>0.05)。与用药前比较,用药后病灶内MVD、Ki-67阳性率明显下降(P<0.01),凋亡指数明显增高(P<0.01)。结论普萘洛尔可通过调节MAPKs和PI3K-Akt通路抑制血管瘤增殖,促进内源性凋亡,但对外源性凋亡途径无明显影响。
李铭郭志辉谢义德周亚宽陈小松江成鸿詹明坤王立敏
关键词:普萘洛尔血管瘤凋亡诱导因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