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东省佛山市卫生局科研基金

作品数:127 被引量:710H指数:14
相关作者:韦德湛程超李焕廖旭兴李红霞更多>>
相关机构:佛山市中医院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佛山市妇幼保健院更多>>
发文基金:佛山市医学类科技攻关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中医药局建设中医药强省科研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军事更多>>

文献类型

  • 12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5篇医药卫生
  • 1篇哲学宗教
  • 1篇军事

主题

  • 10篇血管
  • 10篇疗效
  • 9篇手术
  • 9篇肿瘤
  • 8篇注射
  • 7篇注射液
  • 7篇护理
  • 6篇动脉
  • 6篇超声
  • 6篇出血
  • 5篇血清
  • 5篇术后
  • 5篇干预
  • 4篇蛋白
  • 4篇动脉瘤
  • 4篇造影
  • 4篇直肠
  • 3篇血管造影
  • 3篇血管造影术
  • 3篇造影术

机构

  • 26篇佛山市中医院
  • 14篇佛山市第一人...
  • 13篇佛山市妇幼保...
  • 7篇佛山市第二人...
  • 6篇广州中医药大...
  • 4篇南方医科大学
  • 3篇佛山科学技术...
  • 3篇广州军区武汉...
  • 3篇中山大学
  • 3篇南方医科大学...
  • 2篇广东医学院
  • 2篇福建省漳州市...
  • 2篇佛山市第三人...
  • 2篇佛山市南海区...
  • 2篇广东省佛山市...
  • 1篇广东省人民医...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顺德第一人民...
  • 1篇上海中医药大...

作者

  • 6篇韦德湛
  • 5篇程超
  • 4篇李红霞
  • 4篇廖旭兴
  • 4篇李焕
  • 3篇何明丰
  • 3篇宁浩杰
  • 3篇邓其峻
  • 3篇邓秀珍
  • 3篇刘国庆
  • 3篇王辉
  • 2篇周建仪
  • 2篇郎江明
  • 2篇黄英伟
  • 2篇张劲丰
  • 2篇杨文
  • 2篇蔡瑜
  • 2篇张英俭
  • 2篇沈永坚
  • 2篇罗海涛

传媒

  • 6篇中国基层医药
  • 6篇中国妇幼保健
  • 6篇中国中医急症
  • 4篇广东医学
  • 3篇新中医
  • 2篇现代医药卫生
  • 2篇国际医药卫生...
  • 2篇现代中西医结...
  • 2篇护理学杂志(...
  • 2篇海南医学
  • 2篇右江民族医学...
  • 2篇中西医结合心...
  • 2篇临床护理杂志
  • 2篇中国医师进修...
  • 2篇中国现代医生
  • 2篇中华现代护理...
  • 2篇中国当代医药
  • 2篇中国医学创新
  • 2篇医学检验与临...
  • 2篇中国医药科学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5篇2016
  • 15篇2015
  • 13篇2014
  • 8篇2013
  • 11篇2012
  • 6篇2011
  • 6篇2010
  • 13篇2009
  • 11篇2008
  • 10篇2007
  • 7篇2006
  • 4篇2005
  • 6篇2004
  • 4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0
1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低剂量CT扫描在学龄前儿童副鼻窦检查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探讨学龄前儿童鼻窦低剂量CT扫描技术及其临床的应用价值。方法将60例正常或轻度副鼻窦炎患者按扫描参数随机分为6组,每组各10例。第1~3组电压120kV,电流分别为100mAs、50mAs、30mAs;第4、5组电压100kV,电流分别为50mAs、30mAs;第6组电压80kV,电流30mAs。用Kruska-WallisH检验和Nemenyi法检验比较各组图像质量有无差异。结果第2~6组的权重CT剂量指数(CTDIw)与第1组的CTDIw比较分别减少50%、70%、78%、87%、92%;第2~4组与第1组比较所得图像的质量评分之间无显著性差异(χ2=0.0905、0.5694、6.2862,P>0.25);第5、6组与第1组比较所得图像的质量评分之间有显著性差异(χ2=19.0531、53.5293,P<0.01)。结论学龄前儿童鼻窦低剂量CT扫描参数低至50mAs,100kV,CTDIw2.53mGy时可满足临床诊断要求。
韦永南胡红赵浙民廖原郑敏英
关键词:学龄前儿童副鼻窦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术低剂量
加味二仙汤颗粒剂防治去势大鼠骨质疏松症的实验研究被引量:8
2008年
目的:探讨加味二仙汤对去势大鼠骨质疏松症的防治作用,并揭示其作用机制。方法:成年雌性SD大鼠100只,随机分为五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病理模型组、雌激素治疗组、加味二仙汤剂治疗组、加味二仙汤颗粒剂治疗组,采取切除双侧卵巢进行骨质疏松症造模,分别给药喂养,在4、13周后每组各取10只大鼠处死,摘取第五腰椎经处理后,分别观察骨组织形态计量变化。结果:给药4、13周后,雌激素治疗组与病理模型组相比骨小梁面积百分比、骨小梁厚度、骨小梁间距均有统计学意义,表现出一定骨保护作用。给药4周、13周后加味二仙汤治疗组与病理模型组相比骨小梁面积百分比、骨小梁厚度、骨小梁间距均有统计学意义,颗粒剂治疗组与汤剂治疗组对比,无显著差异。结论:加味二仙汤能明显改善去势大鼠骨形态计量学指标,其机理是通过剌激成骨细胞生长,抑制破骨细胞活性,并抑制高转换型骨代谢趋势来实现。加味二仙汤颗粒剂防治女性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具有较高推广价值。
熊昌盛吴峰何凤春谭敏秀陈希聪
关键词:骨质疏松症加味二仙汤
手法整复理筋加2号活血散外敷治疗陈旧性踝关节扭伤50例被引量:11
2008年
梁新跃
关键词:陈旧性踝关节扭伤外治法
氯沙坦对慢性移植肾肾病大鼠移植肾TGF-β_1表达的影响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观察氯沙坦对慢性移植肾病模型F344-Lewis大鼠移植肾功能、组织学和TGF-β_1的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慢性移植肾病模型,随机分成氯沙坦组、单纯肾移植组。以切除单侧肾脏F344大鼠和Lewis大鼠为对照组。术后12周测定各组大鼠体质量、尾动脉血压、24 h尿蛋白定量、血清肌酐。行HE,Masson染色观察各组肾组织学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肾组织TGF-β_1的表达。【结果】单纯肾移植组在肾移植后12周出现蛋白尿增多,血肌酐、血压升高,移植肾组织单个核细胞浸润及TGF-β_1表达上调。氯沙坦组较单纯肾移植组蛋白尿减轻,血肌酐、血压降低,移植肾组织单个核细胞浸润减少,TGF-β_1表达下调。【结论】移植术后早期给予氯沙坦可减轻慢性移植肾肾病进展,下调TGF-β_1表达。
林敏娃黄英伟史艳玲曹慧霞邹和群吴碧红
关键词:氯沙坦慢性移植肾肾病转化生长因子Β1
小脑后下动脉动脉瘤的血管内治疗与手术治疗(附21例报道)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小脑后下动脉(PICA)动脉瘤的血管内治疗与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PICA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近侧段11例行单纯弹簧圈栓塞1例,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7例,开颅夹闭术1例,行枕动脉-PICA血管吻合术1例,保守治疗1例;过渡段5例,行单纯弹簧圈栓塞2例,开颅夹闭术2例,开颅动脉瘤包裹术1例;远侧段5例,行弹簧圈闭塞载瘤动脉1例,NBCA闭塞载瘤动脉1例,Gluba胶闭塞载瘤动脉1例,开颅切除动脉瘤2例。结果术后1周内死亡5例,其余病例随访6-36个月,其中近侧段行单纯弹簧圈栓塞的1例复发,再次行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再随访24个月未见复发;远侧段开颅切除动脉瘤的1例术后出现共济失调,近侧段保守治疗的1例未见动脉瘤增大,其余13例未见复发及明显并发症。结论确保PICA延髓支通畅是治疗PICA动脉瘤的首要前提,PICA动脉瘤的形态、位置、PICA是否为优势血管是动脉瘤治疗方法选择的主要依据,而血管内治疗与手术相辅相成是治疗PICA动脉瘤的有效途径。
廖旭兴蔡瑜王辉梁学军段成斌胡建军邓其峻马廉亭
关键词:血管内治疗手术
能谱CT冠状动脉成像中SSF校正技术的临床价值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探讨宝石能谱CT冠状动脉成像SSF校正技术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临床疑冠心病行能谱CT冠状动脉成像患者106例,所有患者没有服用控制心率的药物;分组方法:对106例冠状动脉图像结合最佳期相分别行标准重建和SSF重建,A组为标准重建图像,B组SSF重建校正图像;两位医师双盲法阅评两组图像质量,图像质量分为Ⅳ级评价,Ⅰ级为优良血管,Ⅱ级为合格血管。统计两组图像优良率(I级血管比率),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卡方检验两组各段血管标准重建和SSF重建校正图像优良率,其中冠状动脉第1~3和11~13段A、B组图像优良率分别为86.1%、61.3%、51.8%、90.5%、86.8%、84.8%和93.3%、92.4%、73.5%、100%、96.9%、94.9%。B组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状动脉第4~9和14、15段A、B组优良率分别为96.1%、93.3%、93.9%、93.9%、79.2%、90.3%、91.8%、84.2%和99%、98.1%、98.1%、97.1%、83.9%、97.1%、97.2%、93.5%;组间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宝石能谱CT冠状动脉成像中SSF校正技术能有效提高图像质量。
黄洲符平仲胡玉明梁炎辉欧阳可勋罗悦凡刘怀忠陆晚容郑俭勤
关键词:冠状血管造影术
复方丹参注射液对急性心肌梗死t-PA、PAI和GMP-140的影响被引量:12
2005年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治疗前后血浆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I)和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140(GMP-140)含量的动态变化及复方丹参注射液的疗效。方法将AMI患者7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复方丹参注射液。两组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4、12周测定血浆t-PA、PAI和GMP-140浓度,并观察其严重心律失常、心绞痛、心功能不全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t-PA、PAI和GMP-140浓度均接近正常,12周后治疗组t-PA水平低于对照组,PAI和GMP-140水平高于对照组;其严重心律失常、心绞痛、心功能不全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AMI患者的疗效确切,并能降低其严重心律失常、心绞痛、心功能不全的发生率。
林辉文彭环庆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复方丹参注射液PAIGMP-140
针灸配合中药足浴对胃肠手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影响的研究被引量:17
2009年
[目的]探讨针灸配合中药足浴对促进胃肠手术后病人肠蠕动恢复的作用。[方法]将120例胃肠术后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术后采用针刺穴位配合中药足浴治疗,对照组术后按常规护理。观察两组病人术后排气、排便时间。[结果]实验组病人术后肛门排气时间较对照组病人明显提前。[结论]采用针刺穴位配合中药足浴有助于促进胃肠手术后病人胃肠功能的恢复。
周小萍
关键词:胃肠道手术针灸足浴肛门排气时间
低气腹压力对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期间高碳酸血症的影响被引量:7
2009年
目的观察低气腹压力气腹对腹腔镜手术期间发生高碳酸血症的治疗效果。方法40例ASAⅠ或Ⅱ级全麻下择期行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气腹后发生高碳酸血症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0例与对照组20例。气腹后当患者PETCO2>45mmHg持续5min后,观察组采用8mmHg气腹压力,对照组仅给予过度通气治疗。抽取动脉血检测气腹前(T1)、气腹后5min(T2)、高碳酸血症后5min(T3)、改低气腹压力后5min或过度通气后5min(T4)、低气腹压力后15min或过度通气后15min(T5)、低气腹压力后30min或过度通气后30min(T6)、低气腹压力后1h或过度通气后1h(T7)时的PaCO2、pH值。同时记录PETCO2、暂停手术或中转开腹的情况。结果观察组在T4,T5,T6,T7的PETCO2、PaCO2显著低于T3(P<0.05)。观察组在T4,T5,T6,T7的pH显著高于T3(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在T4,T5,T6,T7的PETCO2、PaCO2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在T4,T5,T6,T7的pH显著增加(P<0.05)。观察组均顺利完成手术,对照组有6例暂停手术、2例中转开腹(P<0.01)。结论低气腹压力可有效缓解腹腔镜手术期间并发的高碳酸血症,并降低暂停手术或中转开腹的发生率。
黄文祥梁桦文先杰廖美娟郑雪琴杨承祥
关键词:气腹高碳酸血症腹腔镜手术
双环醇治疗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的疗效观察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观察双环醇对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0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20例,治疗组予双环醇25mg口服,1d3次。对照组予维生素B、C,肝太乐等一般护肝药口服,疗程6个月。结果治疗组治疗第1、3个月末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复常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HCV-RNA对数值下降较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环醇治疗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降酶效果明显,且在人体内可能有协助抑制HCV增殖的作用。
赖春颜伍美琳廖珊
关键词:双环醇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丙氨酸转氨酶
共1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