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河北省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05276442)

作品数:4 被引量:9H指数:2
相关作者:要瑞莉高立兵王委三乔建民更多>>
相关机构:河北省儿童医院唐山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体外循环
  • 4篇羟乙基淀粉
  • 4篇外循环
  • 3篇血液
  • 3篇血液稀释
  • 3篇凝血
  • 2篇血动力学
  • 1篇心肺
  • 1篇心肺转流
  • 1篇心肺转流术
  • 1篇心内直视
  • 1篇血功能
  • 1篇血流
  • 1篇血流动力学
  • 1篇预充
  • 1篇直视
  • 1篇手术
  • 1篇手术患儿
  • 1篇体外
  • 1篇体外循环心内...

机构

  • 4篇唐山职业技术...
  • 4篇河北省儿童医...

作者

  • 4篇乔建民
  • 4篇王委三
  • 4篇高立兵
  • 4篇要瑞莉

传媒

  • 1篇河北医药
  • 1篇中国综合临床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国心血管病...

年份

  • 1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6%羟乙基淀粉对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患儿血液动力学及凝血功能的影响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观察6%羟乙基淀粉对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患儿血液动力学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体外循环低温全麻心脏手术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于体外循环中分别预充羟乙基淀粉400 ml和血浆400 ml。术前、心肺转流15 min、返回ICU、术后24 h观察两组心率(HR)、平均动脉血压(MAP)、中心静脉压(CVP)、红细胞压积(HCT)、全血沉降率(BSR)及血小板计数(PLT)、凝血酶原时间(PT)、激活全血凝固时间(ACT)变化。结果与术前比较,两组HCT、PLT、MAP在心肺转流15 min均显著降低,BSR显著加快(P<0.05);心肺转流15 min和返ICU时观察组BSR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HR、CVP、PLT、ACT、PT各时间点无显著差异。结论6%羟乙基淀粉作为小儿体外循环稀释液用于小儿心内直视手术效果确切、安全性高。
乔建民要瑞莉高立兵王委三
关键词:羟乙基淀粉血动力学凝血体外循环血液稀释
羟乙基淀粉对体外循环血流动力学及凝血的影响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观察小儿心脏手术体外循环中预充6%羟乙基淀粉(Volven130/0.4)对血流动力学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60例体外循环低温全麻心脏手术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和羟乙基淀粉组(V组),每组30例,C组在体外循环中预充血浆400ml,V组在体外循环中预充羟乙基淀粉400ml。体外循环前、后监测心率(HR)、平均动脉血压(MAP)、中心静脉压(CVP)。体外循环前、后分别抽取静脉血测定:①红细胞比容(HCT),血沉(BSR);②血小板计数(PLC),凝血酶原时间(PT),激活全血凝固时间(ACT)。观察术前、心肺转流15min、返回ICU时及术后24h上述指标的变化。结果两组HCT、PLC在体外循环后均显著降低,全血血沉均显著加快,两组心率、MAP、CVP、PLC、ACT、PT体外循环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6%羟乙基淀粉血液稀释用于小儿心内直视手术安全有益。
乔建民要瑞莉高立兵王委三
关键词:体外循环羟乙基淀粉血流动力学凝血功能
羟乙基淀粉对体外循环血动力学及凝血的影响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观察小儿心脏手术体外循环中预充6%羟乙基淀粉130/0.4对血液动力学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60例体外循环低温全麻心脏手术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和羟乙基淀粉组(V组),每组30例,C组在体外循环中预充血浆400 ml,V组在体外循环中预充羟乙基淀粉400 ml,体外循环前后监测心率(HR)、平均动脉血压(MAP)、中心静脉压(CVP)。体外循环前后分别抽取静脉血测定:(1)红细胞比容(HCT),血沉(BSR);(2)血小板计数(PLC),凝血酶原时间(PT),激活全血凝固时间(ACT)。观察术前、心肺转流15 min、回ICU、术后24 h上述指标的变化。结果2组HCT、PLC在体外循环后均显著降低(P<0.05),BSR均显著加快(P<0.05),2组HR、MAP、CVP、PLC、ACT、PT体外循环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6%羟乙基淀粉血液稀释用于小儿心内直视手术是较安全的。
乔建民要瑞莉高立兵王委三
关键词:羟乙基淀粉血动力学凝血体外循环血液稀释
小儿体外循环预充羟乙基淀粉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探讨6%羟乙基淀粉液对行体外循环术小儿红细胞压积、血浆总蛋白、血浆电解质、血小板计数、激活全血凝固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及血气分析的影响。方法40例心内直视手术患儿随机分为6%羟乙基淀粉组(VOLVEN组)、血浆组(BP组),每组20例。观察术前、心肺转流15min、返回ICU和术后24h上述指标的变化。结果在心肺转流15min时,VOLVEN组红细胞压积为0.24±0.01和BP组红细胞压积为0.25±0.02,呈中度血液稀释,VOLVEN组血浆总蛋白为(31.4±2.5)g/L和BP组血浆总蛋白为(35.5±2.4)g/L;返回ICU时,VOLVEN组红细胞压积为0.27±0.02和BP组红细胞压积为0.29±0.01,VOLVEN组血浆总蛋白(50.1±2.7)g/L和BP组血浆总蛋白(50.3±2.9)g/L,两组红细胞压积、血浆总蛋白均明显回升(P<0.05);VOLVEN组血小板计数(128.5±21.8)低于BP组(142.0±26.3)(P<0.05),激活全血凝固时间、凝血酶原时间、血浆电解质均在正常范围,血气分析亦显示术后2组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采用6%羟乙基淀粉血液稀释用于小儿心内直视手术是较安全有益的方法。
乔建民要瑞莉高立兵王委三
关键词:心肺转流术羟乙基淀粉血液稀释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