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XDJK2012C031)

作品数:2 被引量:18H指数:2
相关作者:何潇陈洪凯唐红梅李清更多>>
相关机构:西南大学重庆交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天文地球

主题

  • 2篇危岩
  • 2篇稳定性
  • 1篇软硬互层
  • 1篇破坏模式
  • 1篇灰岩
  • 1篇岸坡

机构

  • 2篇重庆交通大学
  • 2篇西南大学

作者

  • 2篇唐红梅
  • 2篇陈洪凯
  • 2篇何潇
  • 1篇李清

传媒

  • 1篇人民长江
  • 1篇西南大学学报...

年份

  • 2篇2014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长江三峡灰岩区危岩形成机理及稳定性分析研究被引量:11
2014年
为研究三峡地区碳酸岩与泥岩、页岩组成的软硬互层结构的稳定性,将危岩划分为座滑破坏型和座倾破坏型,并基于极限平衡理论和岩体结构理论,建立了不同破坏模式下危岩稳定系数的力学表达式,将研究成果运用于望霞危岩稳定性计算,结果表明:①座滑破坏型W2危岩在天然状况下危岩稳定系数为1.19,属于基本稳定岩体,在饱和状态下,随后缘裂隙充水高度的增加其稳定系数递减;②座倾破坏型W1柱状危岩易在37.5m处折断,计算结果与实际情况大致相当.
何潇陈洪凯唐红梅李清
关键词:危岩软硬互层破坏模式
长江三峡巫峡岸坡望霞危岩发育机理研究被引量:7
2014年
以长江三峡巫峡岸坡望霞危岩为例,从地质构造、软硬岩层组合、水动力特性等方面分析了危岩形成条件。结合三峡层状地貌,演绎了陡崖后退和危岩发生过程,归纳出三峡灰岩岸坡危岩崩塌发育、加速崩塌、崩塌循环发育和堆积4个阶段,说明了陡崖台阶地貌形迹是危岩阶段性演化的宏观表象。根据望霞危岩W2危岩体的地质模型,建立其在不同荷载组合情况下的力学模型,并计算了危岩稳定性状态。
何潇陈洪凯唐红梅
关键词:稳定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