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671182)

作品数:12 被引量:249H指数:10
相关作者:马克明倪红伟张洁瑜陆琦卢涛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黑龙江省科学院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环境科学与工...
  • 4篇生物学
  • 4篇农业科学

主题

  • 7篇湿地
  • 6篇三江平原
  • 2篇植物
  • 2篇植物群
  • 2篇植物群落
  • 2篇湿地植物
  • 2篇湿地植物群落
  • 2篇渠系
  • 2篇群落
  • 2篇自然保护
  • 2篇自然保护区
  • 2篇物种
  • 2篇保护区
  • 1篇氮素
  • 1篇地景
  • 1篇点源
  • 1篇点源污染
  • 1篇需水
  • 1篇需水量
  • 1篇压力-状态-...

机构

  • 11篇中国科学院生...
  • 6篇黑龙江省科学...
  • 2篇中国矿业大学...
  • 2篇黑龙江省农产...
  • 1篇江西农业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城...
  • 1篇中国科学院新...

作者

  • 11篇马克明
  • 5篇倪红伟
  • 5篇张洁瑜
  • 4篇卢涛
  • 4篇陆琦
  • 3篇郭雷
  • 2篇张易
  • 2篇杨柳
  • 2篇傅伯杰
  • 2篇白雪
  • 1篇赵景柱
  • 1篇王继丰
  • 1篇施建敏
  • 1篇张小雷

传媒

  • 7篇生态学报
  • 1篇环境科学
  • 1篇Chines...
  • 1篇农业环境科学...
  • 1篇湿地科学
  • 1篇生态与农村环...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5篇2008
  • 3篇2007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Seasonal Dynamics of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in Water and Sediment of A Multi-level Ditch System in Sanjiang Plain,Northeast China被引量:6
2011年
The multi-level ditch system developed in the Sanjiang Plain,Northeast China has sped up water drainage process hence transferred more pollutants from farmlands into the rivers of this region.Understanding the seasonal dynamics of nitrogen (N) and phosphorus (P) transportation in the ditch system and the role of different ditch size is thus crucial for water pollution control of the rivers in the Sanjiang Plain.In this study,an investigation was conducted in the Nongjiang watershed of the Sanjiang Plain to study the nutrient variation and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water and sediments in the ditch system in terms of ditch level.Water and sediments samples were collected in each ditch level in growing season at regular intervals (once per month),and TN,NO 3--N,NH 4+-N,TP,and PO 4 3--P were analyzed.The results show that nutrient contents in water were higher in June and July,especially in July,the contents of TN and TP were 3.21mg/L and 0.84mg/L in field ditch,4.04mg/L and 1.06mg/L in lateral ditch,2.46mg/L and 0.70mg/L in branch ditch,1.92mg/L and 0.63mg/L in main ditch,respectively.In August and September,the nutrient contents in the water were relatively lower.The peak value of nutrient in ditch water had been moving from the field ditch to the main ditch over time,showing a remarkable impact of ditch system on river water environment.The nutrient transfer in ditch sediments could only be found in rainfall season.Nutrient contents in ditch sediment had effect on that in ditch water,but nutrients in ditch water and sediments had different origination.Ditch management in terms of the key fac-tors is hence very important for protecting river water environment.
GUO LeMA Keming
关键词:PHOSPHORUS
湿地农田渠系的生态环境影响研究综述被引量:42
2007年
天然湿地开垦为农田,排水渠系扩张,随之带来两个方面的生态环境影响。作为廊道,排水渠系的隔离作用割裂了景观,造成湿地景观破碎化,甚至景观性质的改变;同时,其通道作用影响了湿地的水文过程,将局部湿地排干而转变为农田,并成为农田污染物向受纳河流水体运移的快速通道。因此,根据排水渠系的功能特点,在局域和区域两个层次上,对其生态环境影响开展综合研究,可以为湿地保护和恢复提供切实可行的对策措施。在回顾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排水渠系生态环境影响研究的一个思路:即基于景观生态学和生态学模型等,开展排水渠系生态环境影响的机制研究;基于环境影响评价和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等,开展排水渠系生态环境影响的效应研究;以及基于恢复生态学等,开展排水渠系的生态调控对策措施研究,从而为排水渠系的生态环境影响研究提供系统性途径。
陆琦马克明倪红伟
关键词:农业非点源污染景观破碎化生态调控
洪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最小生态需水量与补水分析被引量:20
2008年
湿地生态水文及其水资源优化配置已成为湿地研究中的重大科学问题之一。该研究基于湿地最小生态水位,以湿地静态补水与动态补水的定量方法,对洪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湿地最小生态需水量进行估算。研究结果表明:洪河湿地最小生态水位为51.5 m,静态需水量1863×10^4m^3,动态补水方案为1级补水量867.4×10^4~1518.0×10^4m^3/月,2级补水量693.9×10^4~1214.4×10^4m^3/月,3级补水量520.4×10^4~910.8×10^4m^3/月,4级补水量173.5×10^4~303.6×10^4m^3/月,5级补水量0.0×10^4m^3/月。研究确定的最小生态水位具有一定科学性,湿地生态水位提高30cm,能够为该区湿地植被群落的水生演替提供适宜生境。该研究结果可为其他湿地自然保护区的科学、有效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杨柳马克明白雪郭雷
关键词:湿地生态水位生态补水自然保护区
三江平原农田渠系中氮素的时空变化被引量:20
2007年
以三江平原开发强度不同的浓江上游段和别拉洪河中游段的农田排水渠系为研究对象,根据毛、农、斗、支、干5个渠道级别设采样点,分析TN、NH4^+-N和NO3^-N在渠系中的时空变化规律及其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别拉洪河中游段渠系中的TN、NH4^+-N和NO3^-N浓度大于浓江上游段;TN、NH4^+-N、NO3^-N的浓度峰值沿着渠系从低级向高级移动,浓江上游段峰值出现的最高级别是干渠,而别拉洪河中游段是斗渠;多等级的排水渠系对氮素起到了一定的截留作用,且别拉洪河中游段渠系对氮素的截留大于浓江上游段;2个渠系中的TN、NH4^+-N的季节变化趋势相一致,6—9月逐月减少,而NO3^-N的季节变化不明显且没有规律;TN与NH4^+-N、NO3^-N呈显著性正相关,浓江上游段TN与NH4^+-N、NO3^-N之间的关系适合幂函数模型,而别拉洪河中游段适合三次曲线模型;通过多元回归分析得到别拉洪河中游段渠系中的TN浓度与NH4^+-N、NO3^--N之间的关系模型可以解释78%的TN浓度.
陆琦马克明卢涛张洁瑜倪红伟
关键词:氮素截留农业开发
建三江地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反硝化潜力被引量:3
2009年
建三江地区农业用地的扩张和大量氮素化肥的使用,导致农田外环境中硝酸盐含量的增加,而减少硝酸盐含量的一种重要方式是在农田与接收水体间合适的地方恢复自然湿地,以通过反硝化作用去除径流中的硝酸盐含量。本文应用硝态氮剩余量法,测定建三江地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反硝化潜力。结果表明,湿草甸反硝化潜力最高,其次是水田、旱地、林地及各级渠道,荒草地的反硝化潜力最小。在有机质、总氮、硝酸盐这几个影响因子中,有机质含量对与土壤的反硝化潜力影响较大,在P<0.05下的相关系数为0.80,土壤中添加硝酸盐对土壤的反硝化潜力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总N的含量对其有一定影响。从结果中可以看出建三江地区湿草甸是恢复自然湿地较合适的位置。
郭雷马克明张易
关键词:反硝化建三江硝酸盐
三江平原湿地保护区内外的生态功能差异被引量:19
2008年
湿地保护区是一类特殊的陆地保护区,其保护效果不仅取决于内部的管理强度,还受到其周边地区水文状况的强烈影响,因此保护区内外生态功能的差异程度是评价其保护效果的一个综合性指标。根据三江平原建三江管局2004年Landsat-TM影像解译的土地利用图以及2002年1∶50000数字高程(DEM)数据,利用基于Arcview3.2软件的SWAT水文模型获得各湿地保护区的汇水区作为其水文敏感区。在此基础上,利用专家咨询和有关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的研究结果,计算出各湿地保护区及其水文敏感区的湿地生态功能指数。结果表明,国家级保护区的湿地生态功能普遍优于地方级保护区,而其水文敏感区的湿地生态功能则并不一定优于地方级保护区的水文敏感区。通过对各保护区及其水文敏感区的湿地生态功能指数相对值进行聚类分析和相关分析可知,位于浓江-别拉洪河流域且毗邻的几个保护区的湿地生态功能相对状况较为接近,地方级保护区与其水文敏感区的湿地生态功能指数之间存在高度正相关。这充分说明湿地保护区的管理强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保护效果。
白雪马克明杨柳张洁瑜张小雷
关键词:湿地生态功能自然保护区
三江平原不同强度干扰下湿地植物群落的物种组成和多样性变化被引量:54
2008年
以三江平原湿地-农田景观中沟渠的密度作为反映干扰强度的指标,研究了不同沟渠密度下湿地斑块植物群落的物种组成和多样性变化。结果表明:(1)在不同的干扰强度下,湿地植物群落的物种组成差异很大,随干扰强度增大,原有湿生物种减少,而中湿生、中生物种显著增加;(2)湿地植物群落的多样性随干扰强度的增大,整体上呈降低趋势,群落多样性在中等沟渠密度下(0.6~1.2km/km2)达到最大,但不同沟渠密度下群落间多样性差异基本不显著;(3)位点间的干扰强度差异越大,Whittaker指数值越高;(4)不同的干扰强度下,各湿地斑块内部的物种周转速率同样在沟渠密度中等(0.6~1.2km/km2)时最高。
卢涛马克明倪红伟傅伯杰张洁瑜陆琦
关键词:物种组成Α多样性Β多样性三江平原
建三江农垦分局湿地植物群落分类和排序被引量:14
2008年
采用双指示种分析(Two Way Indicators Species Analysis,TWINSPAN)和除趋势对应分析(Detrended Corre-spondence Analysis,DCA)方法,对位于三江平原的建三江农垦分局内的湿地植物群落的数据进行群落数量分类和排序。调查的86个样地中共发现49科133属226个物种;TWINSPAN将样地划分为8种群丛,将优势物种划分为8组,分类结果可以在DCA排序图上很好地反映出来,且优势物种的分布格局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群丛的分布格局;DCA的前两个排序轴提供了23.5%的信息量,其中第一排序轴提供了14.5%的信息量,主要反映出样地水分条件的变化;样地的排序结果反映了植物群落类型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
张洁瑜马克明
关键词:湿地植物群落排序三江平原
三江平原残存湿地斑块特征及其对物种多样性的影响被引量:19
2010年
景观破碎化是当前一个突出的生态学问题,破碎斑块的大小和形状特征对物种多样性具有重要影响。选取三江平原别拉洪河流域为研究区,通过调查残存湿地斑块的面积、形状和植物物种丰富度,利用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等方法研究了残存湿地斑块特征及其对物种多样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强烈的人为活动干扰下,三江平原湿地破碎化严重,残存湿地斑块面积较小,斑块形状规则、边界简单。斑块形状指数、分维数、形状特征点数和斑块面积、物种丰富度均没有显著相关关系,而斑块面积、周长和周长面积比对物种丰富度具有显著影响。但是斑块周长和周长面积比均受面积的直接影响,所以斑块面积是决定物种丰富度的主要因素,这点需在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中予以重视。虽然斑块形状特征点数是农业景观物种丰富度的一个很好预测指标,但是该指标不适用于形状规则的残存湿地斑块物种丰富度预测。另外,对于残存湿地斑块种-面积关系的机理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施建敏马克明赵景柱王继丰
关键词:物种多样性三江平原
三江平原沟渠网络结构对区域景观格局的影响被引量:20
2008年
农业开发进程中产生的沟渠作为农业景观中廊道内部的动因主体,会对周围自然生态系统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同时沟渠网络的形成,又使得这种影响作用更加深入和复杂。以根据三江平原建三江管局辖区2004年的Landsat-TM卫星影像解译的土地利用现状图以及沟渠分布水利图为基础资料,在地理信息系统(GIS)支持下,选择3个30×30km2的取样区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各样区的景观结构特征和沟渠网络结构。在此基础上,用典范相关分析(CCA)定量研究了沟渠网络结构对于区域景观格局的影响。结果表明:沟渠网络的结构对区域景观格局有显著影响,沟渠密度越大,网络结构越复杂,则区域景观中斑块数目越多,平均斑块面积越小;同时农业用地所占比例越大,自然湿地所占比例越小。通过各沟渠网络结构指标与CCA排序轴的相关性分析发现,对区域景观格局影响最大的指标是沟渠密度,其次是线点率和环度,而反映沟渠网络连通性的连通度指标影响相对较小。
卢涛马克明傅伯杰倪红伟
关键词:沟渠网络结构CCA排序三江平原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