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2CB41081009)

作品数:9 被引量:478H指数:8
相关作者:骆永明赵其国章海波黄铭洪张甘霖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香港浸会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农业科学

主题

  • 6篇土壤
  • 6篇土壤研究
  • 2篇土壤环境
  • 2篇土壤环境质量
  • 2篇土壤环境质量...
  • 2篇污染
  • 2篇污染土
  • 2篇污染土壤
  • 2篇环境质量
  • 2篇环境质量标准
  • 2篇肥力
  • 1篇地球化
  • 1篇地球化学
  • 1篇地球化学特征
  • 1篇多环芳烃
  • 1篇多氯联苯
  • 1篇鸭跖草
  • 1篇有机氯
  • 1篇有机氯化合物
  • 1篇有机氯农药

机构

  • 9篇中国科学院
  • 6篇香港浸会大学
  • 1篇国家环境保护...
  • 1篇环境保护部南...
  • 1篇浙江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9篇骆永明
  • 8篇赵其国
  • 7篇章海波
  • 6篇黄铭洪
  • 5篇张甘霖
  • 2篇宋静
  • 2篇李志博
  • 1篇倪才英
  • 1篇滕应
  • 1篇陈英旭
  • 1篇夏家淇
  • 1篇吴龙华
  • 1篇王国庆
  • 1篇刘志全
  • 1篇李华

传媒

  • 8篇土壤学报
  • 1篇环境科学学报

年份

  • 1篇2007
  • 4篇2006
  • 3篇2005
  • 1篇2004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香港土壤研究 Ⅰ.研究现状与展望被引量:8
2005年
对近半个世纪以来香港地区的土壤分类、农业和园林绿地土壤的肥力以及土壤环境保护等研究工作进行了系统的回顾和介绍,为中国香港地区及其他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地区的土壤资源合理利用、生态环境保护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科学信息。认为,高度城市化和国际化的香港地区可以结合香港高科技及新产业的发展目标,合理利用和开发土地资源,定向培育中草药产地土壤环境与教育基地;需要进一步系统研究香港地区土壤发生与系统分类、性状与特征、空间分布与变异规律,建立香港土壤基础数据库、土壤图和土壤信息与服务系统;进一步探明污染元素和有益元素的土壤地球化学背景以及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环境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及其生态与健康风险,建立长期的土壤环境质量动态观测点与研究平台,以及区域尺度的土壤环境质量信息系统和定量可视化预测预警系统;
骆永明章海波赵其国黄铭洪
关键词:土壤图土壤发生土壤信息肥力土壤分类
香港土壤研究 Ⅵ.基于改进层次分析法的土壤肥力质量综合评价被引量:74
2006年
采用改进层次分析法(AHP),并结合覆盖整个香港地区的51个典型土壤剖面样品分析得到的pH(H2O)、有机质、质地等包含土壤物理和土壤化学的10项指标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表明:香港地区的土壤肥力质量总体不高,有1/2以上调查样点属中等以下水平。在不同生态景观类型中,农业土壤的肥力质量相对较高。土壤过酸和磷素水平(包括全磷和速效磷含量)过低是香港土壤肥力质量低下的主要原因。此外,山火焚烧和侵蚀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土壤肥力的退化,因此需要加强地表植被和水土的保育工作。
章海波骆永明赵其国张甘霖黄铭洪
关键词:土壤肥力质量综合评价
土壤环境质量指导值与标准研究 Ⅲ.污染土壤的生态风险评估被引量:44
2007年
土壤中有毒有害化学物质的蓄积会影响陆地生态系统中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和生存等,甚至可能会影响到远离污染源的生态系统。生态风险评估方法因此被用来预测土壤污染物引起的生态效应,并定量评估风险产生的大小及其概率。与污染土壤的健康风险评估一样,生态风险评估在我国也处于刚刚兴起的阶段。本文介绍了欧美等发达国家当前使用的一些评估方法,评述了其研究进展,并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趋势,旨在推动我国污染土壤的生态风险评估研究,以及基于风险评估的土壤环境质量指导值与标准的建立。
章海波骆永明李志博王国庆宋静滕应夏家淇赵其国
关键词:生态风险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生态毒理
香港土壤研究 Ⅲ.土壤中多环芳烃的含量及其来源初探被引量:55
2005年
通过对香港地区53个土壤样品多环芳烃(PAHs)含量的分析,并利用GIS空间数据管理功能,揭示了香港土壤中PAHs的含量和空间分布特征,同时,运用比值法定性地判断了土壤中PAHs的来源。研究结果表明:香港土壤中可以检测出16种美国环保署规定的优控PAHs中的15种(二苯并(a,h)蒽未被检测到),郊野土壤中PAHs的平均含量为34.2±16.0μg kg-1,而城区土壤中PAHs的平均含量为169±123μg kg-1,港岛动植物公园土壤中的苯并(a)芘的含量最高达到了47.2μg kg-1。在PAHs的来源上,前者的PAHs可能主要来自山火焚烧,而后者可能主要与城区的汽车尾气排放有密切的联系。
章海波骆永明黄铭洪张甘霖赵其国
关键词:土壤
香港土壤研究Ⅱ.土壤硒的含量、分布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130
2005年
基于香港地区51个剖面土壤和44个表层土壤中总硒量的分析,对香港土壤硒含量、分布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香港土壤总硒量变幅在0.07~2.26mgkg-1,平均含量为0.76mgkg-1,在湿润铁铝土中的硒含量最高,平均为1.05mgkg-1,含量最低的为旱耕人为土,平均为0.45mgkg-1;在土壤剖面中硒主要分布在心土层和底土层。林地土壤硒含量(1.36mgkg-1)较高,农业土壤较低(0.36mgkg-1)。影响香港土壤硒含量及其分布的因素主要是成土母质。土壤pH值、有机质、粘粒和Fe、Al的含量也是影响土壤硒富集与分布的因素。
章海波骆永明吴龙华张甘霖赵其国黄铭洪
关键词:土壤PH值有机质粘粒
土壤环境质量指导值与标准研究 Ⅱ·污染土壤的健康风险评估被引量:83
2006年
快速城市化进程与工业发展,使得土壤污染日益严重。污染物进入土壤后,经水、气、生物等介质传输,通过饮水、呼吸、饮食、皮肤吸收等途径引起人体暴露,带来健康风险。污染土壤健康风险评估是制定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的基础,是一项新的环境管理技术与手段。我国污染土壤的健康风险评估还非常欠缺,为了推动其发展,本文讨论了其研究进展、方法、存在问题与发展趋势。当前,还缺乏准确定量的风险表征方法,评估过程中还具有较大不确定性。污染土壤的健康风险评估正在向多介质、多途径以及多种污染物暴露的方向发展,模型模拟的方法将会得到更多的应用。为了建立准确定量风险评估方法,在未来研究中需要加强对风险评估相关机理研究。这包括污染物的迁移传输规律、污染物的剂量-效应关系和人群生活方式等。
李志博骆永明宋静赵其国刘志全
关键词:污染土壤健康风险评估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香港土壤研究 Ⅴ.稀土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被引量:13
2006年
香港地区缺乏对土壤中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的系统研究。本研究采集了该地区46个代表性土壤剖面样品,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AES)分析了15种稀土元素的总量,并根据土壤剖面的发育情况分层表述。研究结果表明:香港土壤的稀土元素的总量低于全国的平均含量,在剖面分布上由表层往底层逐渐增加。地球化学特征方面,土壤中轻重稀土分馏明显,具有明显的轻稀土相对富集现象。Ce的富集现象在火成岩母质发育的土壤中较为突出,而Eu的亏缺现象在花岗岩母质发育的土壤中尤为显著。成土母岩、土壤矿质元素和基本性质以及地形和植被等都会显著影响香港土壤稀土元素的含量和地球化学特征。
章海波骆永明赵其国张甘霖黄铭洪
关键词:土壤地球化学特征
铜、镉及其交互作用对泡泡草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被引量:31
2004年
为了解铜、镉对泡泡草根、茎、叶细胞亚显微结构的毒害及作用位点 ,以期为进一步研究鸭跖草属植物的耐重金属机理提供理论基础 ,本文通过透射电子显微技术研究了 75 μmol·L-1铜和 5 0 μmol·L-1镉及其交互污染对泡泡草根、茎、叶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和铜、镉在细胞中的分布 .结果表明 :75 μmol·L-1铜和 5 0 μmol·L-1镉均对泡泡草根细胞造成明显损伤 .铜使根细胞产生质壁分离、细胞质浓缩、部分细胞空泡化 ,使线粒体脊突消失、结构模糊、外膜破坏 ;镉使根细胞空泡化 ,并在部分空泡化的细胞里产生大小不等的颗粒状物 ;铜、镉交互污染使根细胞受害程度加深 ,并兼有两者的受害症状特征 :线粒体结构彻底破坏、空泡化细胞里的颗粒物更大电子密度更高、质壁分离现象更普遍、质膜上的颗粒物沉淀更大 .铜、镉及其交互污染使泡泡草茎细胞产生质壁分离 ,对叶细胞无明显伤害 .所以铜、镉及其交互作用在试验浓度下 ,对泡泡草各器官的损伤程度为根 >茎 >叶 .
倪才英李华骆永明陈英旭
关键词:细胞超微结构植物修复鸭跖草
香港土壤研究 Ⅳ.土壤中有机氯化合物的含量和组成被引量:57
2006年
通过对香港地区46个代表性土壤表层样品的8种有机氯农药(OCPs)和6种多氯联苯(PCBs)含量及其组成的分析,初步揭示了香港土壤中有机氯化合物的分布及残留情况。研究结果表明:香港土壤中有机氯农药主要是一些相对难降解的化合物如-βHCH和p,p-′DDE,两者在土壤中的平均含量分别为6.12μg kg-1和0.41μg kg-1,远低于荷兰的土壤修复目标值。PCBs在土壤中的检出率很低,且含量基本均小于0.1μg kg-1。此外,六六六(HCH)在目前的残留状态下,可能受到土壤pH(KCl)和总有机碳(TOC)的影响,而其他有机氯农药的含量并未呈现出与土壤的理化性质的相关性。
章海波骆永明赵其国张甘霖黄铭洪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