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07AA10Z324)

作品数:13 被引量:100H指数:5
相关作者:沈立荣丁美会李华张瓅文李铎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大学扬州大学杭州碧于天保健品有限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杭州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轻工技术与工...
  • 4篇生物学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5篇王浆
  • 5篇蜂王
  • 5篇蜂王浆
  • 4篇蜜蜂
  • 3篇豆豉
  • 3篇中华蜜蜂
  • 3篇细菌型豆豉
  • 3篇活性
  • 3篇发酵
  • 2篇优势菌
  • 2篇优势菌株
  • 2篇原核表达
  • 2篇酶解
  • 2篇酶解技术
  • 2篇菌株
  • 2篇克隆
  • 2篇活性肽
  • 2篇基因
  • 2篇发酵菌株
  • 2篇保健功能

机构

  • 13篇浙江大学
  • 5篇扬州大学
  • 4篇杭州碧于天保...
  • 1篇中国计量学院

作者

  • 12篇沈立荣
  • 5篇丁美会
  • 5篇李华
  • 4篇冯凤琴
  • 4篇张瓅文
  • 4篇李铎
  • 4篇张伟光
  • 4篇金凤
  • 2篇杨喻晓
  • 1篇李玫璐
  • 1篇袁鹏
  • 1篇施佳慧
  • 1篇于张颖
  • 1篇陈正贤
  • 1篇柳丹丹
  • 1篇肖发
  • 1篇曾艳军
  • 1篇壮晓健
  • 1篇杨晓丽

传媒

  • 4篇浙江大学学报...
  • 3篇食品工业科技
  • 1篇中国农业科技...
  • 1篇科技通报
  • 1篇食品与发酵工...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中国粮油学报
  • 1篇粮油加工

年份

  • 2篇2012
  • 1篇2011
  • 3篇2010
  • 7篇2009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王浆蛋白酶解技术及活性肽产物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0年
蜂王浆是重要的蜂产品和保健滋补品,含有丰富的功能蛋白。最新研究表明,王浆蛋白通过酶解产生生物活性肽可有效提高其营养和保健功能。本文介绍了王浆蛋白的种类和主要功能,酶解法制备活性肽的主要方法,已知酶解产物中抗氧化肽和降压肽的生物活性。并根据国内外研究现状,提出了充分利用现代生物技术,研究开发王浆蛋白活性肽的建议。
张伟光金凤张瓅文丁美会裘卫沈立荣
关键词:酶解技术活性肽
中华蜜蜂王浆抗菌肽Acc-royalisin基因原核表达及多克隆抗体制备被引量:2
2010年
以含中华蜜蜂王浆抗菌肽Acc-royalisin基因的该蜂头部cDNA文库质粒为模板,用PCR方法扩增出其前体片段,并克隆入表达载体pGEX-4T-2中,在大肠杆菌BL21中与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融合进行表达,得到大小为36ku,占细胞总蛋白16.3%,与GST多克隆抗体有免疫反应的表达产物;用割胶回收获得的目的蛋白注射新西兰大白兔,采集血清制备多克隆抗体,该抗体与纯化的GST-Acc-royalisin融合蛋白经ELISA反应显示出较高效价,经Westernblot印迹分析获得特异性条带.这为进一步利用免疫方法检测王浆的防腐性能和Acc-royalisin生物制品质量,以及蜜蜂抗病性奠定了基础.
丁美会金凤沈立荣陈正贤
关键词:中华蜜蜂蜂王浆原核表达多克隆抗体
胃-胰蛋白酶水解蜂王浆主蛋白制备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肽工艺的优化被引量:5
2012年
采用胃-胰蛋白酶水解蜂王浆主蛋白(MRJPs),对底物浓度、pH值、酶作用时间和蛋白酶浓度对水解效果的影响进行单因素分析,然后通过正交试验对胃-胰蛋白酶共同作用的酶解工艺进行优化;最后采用超滤分离技术对王浆主蛋白水解产物(H-MRJPs)进行分离,以制备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抑制肽。结果表明:优化的酶解工艺为37℃恒温、质量比为1%的胃蛋白酶(pH=2.0)和胰蛋白酶(pH=7.5)各水解2h;在最佳工艺条件下,MRJPs水解度为28.7%,总氮回收率为35.5%;通过SDS-PAGE电泳未检测到MRJPs水解产物(H-MRJPs)含有明显的蛋白条带;采用超滤法对H-MRJPs分离得到分子质量范围为<1、1~5和>5ku的3类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抑制肽,其ACE半抑制质量浓度(IC50)分别为0.33、0.61和1.09mg.mL-1,即以分子质量<1ku的产物活性最强。该结果为利用王浆主蛋白开发降压功能食品提供了科学依据。
张伟光袁鹏尹志红裘卫沈立荣
关键词:酶解技术超滤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肽
中华蜜蜂头部cDNA基因芯片制备与质量分析
2009年
通过对中华蜜蜂(Apis cerana cerana)头部cDNA文库测序和序列分析,获得8569条高质量EST序列.在功能注释的基础上,筛选出1025条基因芯片候选EST,并建立数据库.根据EST编号从文库选出相应的克隆,抽提质粒作为模板,进行EST片段PCR扩增和电泳检测,获得717个有效EST探针,经纯化后点制成cDNA基因芯片.将该芯片与经荧光标记的中蜂和意蜂工蜂头部cDNA样品杂交,经图像扫描和散点图分析,结果显示杂交信号正常,为进一步研究挖掘蜜蜂功能基因奠定了基础.
杨喻晓沈立荣高其康洪旭涛程家安
关键词:中华蜜蜂基因芯片
蜜蜂蜂王不同于工蜂的关键因素-蜂王浆主蛋白1被引量:2
2012年
蜂王浆是决定蜜蜂幼虫发育中级型分化,即成为蜂王还是工蜂的关键环境因素,而蜂王浆主蛋白(main royal jelly proteins,MRJPs)是反映蜂王浆新鲜度的重要指标。日本镰仓昌树以蜜蜂和果蝇为模型的最新研究表明,MRJP1是蜂王浆中决定蜜蜂级型分化的关键因子,该蛋白可通过激活虫体脂肪体中的表皮生长因子信号通路,引发个体增大、发育时间缩短和卵巢发育等蜂王特征的出现。因此,今后很有必要进一步开展MRJP1对人体的营养功能和作用机理研究,为MRJP1应用于功能食品提供科学依据。
柳丹丹肖发杨晓丽李玫璐曾艳军于张颖沈立荣裘卫尹志红
关键词:蜜蜂蜂王浆级型分化
蜂王浆的营养保健功能及分子机理研究进展被引量:20
2009年
蜂王浆是重要的蜂产品,它不仅是调控蜜蜂发育和级型分化的营养食物,而且对动物和人体保健均具有非常有效的生理活性。介绍了王浆的活性成分,整体成分和主要活性成分王浆酸、王浆蛋白及多肽的营养保健功能,阐明了王浆与寿命和生殖力相关的分子机理研究新进展,并根据国内外最新研究趋势,提出了重视王浆基础研究,发展深加工和生物工程产业的相关建议。
沈立荣张瓅文丁美会张伟光金凤裘卫
关键词:蜂王浆活性成分营养保健功能分子机理
细菌型豆豉纯种发酵工艺优化被引量:14
2009年
考察了菌种、后酵温度和加盐量对豆豉感官品质和氨基酸态氮含量的影响,经统计比较确定,细菌型豆豉纯种发酵的较优工艺条件是:以枯草芽孢杆菌菌株BBDC3和BBDC4的混合菌为菌种,后酵温度50℃,加盐量10%。在此优化条件下发酵得到的豆豉含蛋白质38.93%、脂肪23.90%、灰分14.59%、总酸0.42%,氨基酸态氮和三氯醋酸可溶性蛋白的含量分别为0.61%和1.59%,大大高于原料黑豆(0.19%,0.26%),与传统"八宝豆豉"的主要质量指标相符,也符合我国豆豉行业标准。
李华李铎沈立荣壮晓健冯凤琴
关键词:豆豉纯种发酵枯草芽孢杆菌加盐量
细菌型豆豉发酵菌株的鉴定被引量:3
2009年
为了明确细菌型豆豉发酵菌株的身份,首先采用形态及生理生化方法进行鉴定,接着提取该菌株的基因组DNA,并根据芽孢杆菌属16S rDNA序列两端的保守性片段设计引物,然后用PCR方法扩增出16S rDNA部分序列,纯化、测序,最后经BLAST搜索进行序列比对和构建系统进化树。结果表明,菌株BBDC3为革兰氏阳性芽孢杆菌,生理生化特征与枯草芽孢杆菌相符;扩增出的16S rDNA部分序列长为1344bp,与序列号为EF488171的枯草芽孢杆菌16S rDNA序列的相似度最高,为99%;系统进化树中,菌株BBDC3与枯草芽孢杆菌AB018487在同一分支。因此,菌株BBDC3属于枯草芽孢杆菌。
李华沈立荣冯凤琴李铎
关键词:细菌型豆豉发酵菌株RDNA表型
中华蜜蜂AccMRJP1基因克隆及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被引量:3
2010年
根据中华蜜蜂Acc MRJP1表达序列标签(EST)序列,从已完成EST测序的蜂脑cDNA文库中选出3个Acc MRJP1克隆,通过PCR检测和测序筛选获得1个cDNA全长为1 302 bp、可编码433个氨基酸残基的Acc MRJP1开放阅读框(ORF),该氨基酸序列与已报道的Acc MRJP1编码序列(AY279539)的同源性为99.8%.将该Acc MRJP1基因克隆到表达载体pGEX-4T-2,转化大肠杆菌BL21中进行融合表达.SDS-PAGE电泳分析显示一条分子量大小约76 ku、占细胞总蛋白17.7%的特异性条带;以谷胱甘肽转移酶(GST)多克隆抗体为一抗作Western blot分析,检测到Acc MRJP1与GST的融合表达蛋白印迹,并通过亲和柱分离获得了纯化的表达产物,证明Acc MRJP1基因已表达成功,这为开展MRJP1的生物工程利用提供了技术基础.
张瓅文丁美会张伟光金凤沈立荣
关键词:中华蜜蜂蜂王浆基因克隆原核表达
淡豆豉优势菌株的鉴定及其对大豆蛋白质的分解作用被引量:12
2011年
为了获得淡豆豉的发酵菌株,为淡豆豉的生产工艺标准化打下基础,首先结合形态及生理生化方法、16SrDNA序列比对和系统进化树构建对自然发酵淡豆豉中分解蛋白能力强的优势菌株进行鉴定,然后以这些优势菌株为发酵剂制作淡豆豉,测定淡豆豉的氨基酸态氮、三氯乙酸可溶性蛋白和肽分子量分布。结果表明:自然发酵淡豆豉中存在2种具有不同菌落形态的分解蛋白能力强的优势菌株,分别命名为DANDC1和DANDC2,它们都属于枯草芽孢杆菌。纯种发酵淡豆豉的氨基酸态氮、三氯乙酸可溶性蛋白和在5000~2000U、2000~1000u、1000~500u这3个分子量段的肽含量都显著高于蒸煮大豆,不同菌株发酵对淡豆豉的氨基酸态氮、三氯乙酸可溶性蛋白和肽分子量分布也都有显著影响。
李华冯凤琴沈立荣李铎
关键词:淡豆豉发酵菌株蛋白质活性肽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