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07AA10Z353)

作品数:55 被引量:530H指数:13
相关作者:张和平陈卫张灏朱拓田丰伟更多>>
相关机构:江南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光明乳业股份有限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生物学医药卫生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5篇轻工技术与工...
  • 12篇生物学
  • 8篇医药卫生
  • 8篇理学
  • 4篇农业科学
  • 3篇机械工程
  • 2篇化学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17篇乳杆菌
  • 12篇光谱
  • 10篇荧光
  • 9篇发酵
  • 8篇荧光光谱
  • 7篇乳酸
  • 7篇乳酸菌
  • 5篇植物乳杆菌
  • 5篇神经网
  • 5篇神经网络
  • 4篇冻干
  • 4篇食品
  • 4篇双歧杆菌
  • 4篇径向基
  • 4篇发酵乳
  • 4篇干酪
  • 4篇干酪乳杆菌
  • 4篇杆菌
  • 3篇乳清
  • 3篇乳清蛋白

机构

  • 23篇江南大学
  • 16篇内蒙古农业大...
  • 15篇光明乳业股份...
  • 4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包头医学院
  • 2篇江门量子高科...
  • 1篇东北农业大学
  • 1篇山西农业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塔里木大学
  • 1篇沈阳农业大学
  • 1篇浙江工商大学
  • 1篇北京和美科盛...

作者

  • 16篇张和平
  • 12篇陈卫
  • 9篇张灏
  • 8篇朱拓
  • 7篇田丰伟
  • 6篇陈国庆
  • 5篇王俊
  • 5篇王荫榆
  • 4篇刘小鸣
  • 4篇杨建磊
  • 4篇赵建新
  • 4篇高淑梅
  • 4篇武浩
  • 4篇郭本恒
  • 3篇孟和
  • 3篇周琦
  • 3篇孙志宏
  • 3篇魏柏林
  • 3篇任璐
  • 3篇杭锋

传媒

  • 17篇乳业科学与技...
  • 5篇中国农业科技...
  • 5篇食品工业科技
  • 4篇微生物学报
  • 4篇光谱学与光谱...
  • 2篇光电子.激光
  • 2篇中国乳品工业
  • 1篇光谱实验室
  • 1篇中国微生态学...
  • 1篇物理学报
  • 1篇食品科学
  • 1篇微生物学通报
  • 1篇光学技术
  • 1篇食品与机械
  • 1篇营养学报
  • 1篇激光技术
  • 1篇微生物学杂志
  • 1篇山西农业大学...
  • 1篇中国生物工程...
  • 1篇中国食品学报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16篇2010
  • 25篇2009
  • 9篇2008
5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三维荧光光谱特性的白酒聚类分析研究被引量:23
2009年
对95种不同产地、不同品牌的典型系列白酒以及10种品牌的同一品牌、不同年份的年份白酒在不同波长的激发光激发下所产生的荧光进行测定,并合成其三维荧光光谱图。研究发现,不同品牌白酒的三维荧光光谱在主荧光峰个数、波峰位置、最佳激发波长3个参数有着各异的表征,而同一种品牌白酒的三维荧光光谱的3个参数十分相近。经过对不同品牌白酒的三维荧光光谱比较发现,提取三维荧光光谱的3个有效三维光谱特征参数可以有效地区分不同品牌的白酒。对不同品牌的白酒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证明了使用所述的3个参数对不同品牌白酒进行分类的有效性。
杨建磊朱拓武浩
关键词:光谱聚类分析白酒荧光光谱
具有潜在益生特性的发酵乳杆菌在豆乳中的发酵特性被引量:21
2010年
选用分离自西藏、内蒙古和蒙古国自然发酵乳制品中的具有潜在益生特性的11株发酵乳杆菌分别发酵豆乳,在42℃发酵和4℃贮藏期间分别测定其菌落总数、pH值、滴定酸度、黏度、蛋白水解能力以及脱水收缩性指标,并在贮藏1 d时进行感官鉴评。结果表明,发酵期间,各发酵豆乳的pH值显著下降,而滴定酸度、黏度均显著升高(P<0.05);L.fermentum F6发酵豆乳产品无乳清析出,表面细腻,具有良好的拉丝性,其表观、气味以及风味总体得分显著高于其他发酵产品(P<0.05)。因此,L.fermentum F6适合用于益生菌凝固型发酵豆乳的开发。
王水泉包艳张延超董喜梅刘勇张勇张和平
关键词:发酵乳杆菌豆乳发酵特性
乳清蛋白在婴儿食品中的应用进展(英文)被引量:7
2008年
母乳是婴儿最理想的食品。但是当母乳不足时,婴儿就需要补充婴儿配方食品。目前大部分的婴儿配方食品是来源于牛乳的。母乳与牛乳来源的婴儿配方食品在组成上最主要的区别是乳清蛋白的成分。主要讨论母乳与牛乳在蛋白上的区别以及在婴儿食品中添加乳清蛋白的优点。
孟令洁任璐杜凌
关键词:乳清蛋白婴儿配方食品
原生质体诱变选育ε-聚赖氨酸高产菌株被引量:13
2010年
以白色链霉菌UN2-71为出发菌株,对其原生质体进行硫酸二乙酯(DES)诱变,选育ε-聚赖氨酸高产菌株。经过试管初筛和摇瓶复筛,得到1株稳定性好的菌株D3-32,摇瓶产量达到1.56g/L,比出发菌株提高49.43%。采用2.3L发酵罐进行发酵试验,控制pH分两阶段培养后,ε-聚赖氨酸最高产量达到4.59g/L,比出发菌株提高了2.65倍。
田丰伟程传荣袁维涵赵鑫赵建新张灏陈卫
关键词:Ε-聚赖氨酸白色链霉菌原生质体硫酸二乙酯诱变
柠檬酸盐对牛乳蛋白乳化液热稳定性的影响被引量:2
2009年
以脱脂奶、稀奶油和脱盐乳清粉为原料配制的牛乳蛋白乳化液模拟婴儿配方食品,在实验室模拟UHT杀菌条件,研究乳化液热稳定性与pH值的关系以及柠檬酸盐对乳化液热稳定性的影响,柠檬酸盐对乳化液的热稳定性影响显著。
于鹏苏米亚刘翠平
关键词:婴儿配方柠檬酸盐热稳定性
酵母菌对黄油贮藏稳定性的影响
2009年
从葡萄、提子、开菲尔粒中分离纯化出5株酵母菌,分别涂布于黄油表面,22℃培养60d,每隔15d对样品进行感观评定、酸值测定,60d后分析各样品的过氧化值、脂肪酸组成,得到黄油的酸败与低碳链脂肪酸有关,两株酵母菌对黄油的酸败有抑制作用,延缓黄油释放出哈败味道。
高红艳苗君莅莫蓓红肖杨蒋士龙
关键词:黄油酵母菌脂肪酸
蔬菜发酵剂乳酸菌产生物胺的检测与评价被引量:3
2010年
通过联合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和高效液相色谱分析(HPLC)技术对本实验室筛选保藏的60余株拟准备用于蔬菜发酵的乳酸菌形成生物胺的能力和水平进行检测和评价。氨基酸脱羧酶基因的PCR检测结果表明,受检菌株中有3株组氨酸脱羧酶阳性菌和22株酪氨酸脱羧酶阳性菌;同时,利用HPLC法对受检乳酸菌在MRS培养基体系和模式蔬菜发酵体系中发酵形成生物胺的水平进行分析。受试乳酸菌在MRS培养基中组胺产生量在4.32~32.15mg/L之间,酪胺产生量在9.22~114.02mg/L之间。在发酵蔬菜体系中,组胺和酪胺的产生量均小于40mg/L。PCR检测结果与HPLC分析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田丰伟孟甜丁俊荣刘小鸣张灏陈卫
关键词:乳酸菌发酵蔬菜生物胺组胺酪胺
低聚果糖调节人体肠道菌群功能的研究被引量:23
2010年
为了研究低聚果糖调节人体肠道菌群的功能和效果,采用卫生部《保健食品检验与评价技术规范》调节肠道菌群功能检验方法进行检验,并将体检指标全部合格的120例成年志愿者随机分为试食组和空白对照组,试食组每天分别服用含量大于等于55%的低聚果糖6mL,空白组则采用果葡糖浆作为安慰剂,连续30d,比较摄食前后两组肠道菌群的变化情况。试验结果表明,试食组试验后较试验前粪便中双歧杆菌数量增加5.8%(P<0.01),乳酸杆菌增加0.4%(P>0.05),产气荚膜梭菌数量减少8.6%(P<0.01),拟杆菌数量增加1.0%(P<0.01),肠杆菌和肠球菌分别增加0.4%和0.8%(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后试食组双歧杆菌增加4.2%(P<0.01),乳酸杆菌减少21%(P>0.05),产气荚膜梭菌减少7.2%(P<0.01),拟杆菌减少0.4%(P>0.05),而肠杆菌和肠球菌数量无明显变化(P>0.05)。因此,每日摄食3.3g的低聚果糖亦具有调节人体肠道菌群,激活益生菌增殖并抑制有害菌的作用。
杭锋伍剑锋王荫榆郭本恒
关键词:低聚果糖肠道菌群双歧杆菌
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冷冻干燥活力影响因素的研究被引量:3
2008年
研究了复原脱脂乳中添加生长因子与中和剂对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Lb18生长的影响,添加1%生长因子和1%碳酸钙可使Lb18的对数生长期延长,活菌数达109cfu/mL以上。研究了菌龄、冻干保护剂组成和冻干前预处理等因素对Lb18冷冻干燥存活率和活力的影响。最佳收获菌龄为4.5h,具有较好的冷冻干燥抗性;保护剂实验表明,3%复原脱脂乳、3%乳糖、3%甘油组成的冻干保护剂的冻干存活率达到68.9%,具有较快的产酸能力;确定在42℃预处理1h,Lb18的存活率可达75.9%。根据以上优化条件制备得到的冻干发酵剂使复原脱脂乳发生凝乳所需要的时间为4.5h,基本可以满足酸乳工业生产的要求。研究结果对于高活力酸奶发酵剂的开发和应用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应用价值。
田丰伟赵建新张阿娜励建荣陈卫张灏
关键词: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保护剂发酵剂冷冻干燥酸乳
干酪乳杆菌蛋白质双向电泳条件优化及图谱建立被引量:11
2009年
采用超声波法和液氮研磨法提取了干酪乳杆菌菌体蛋白质,通过固相pH梯度等电聚焦双向电泳对蛋白质进行分离,并分别利用硝酸银和考马斯亮蓝方法进行染色。对上述不同方法比较结果显示,超声-三氯乙酸/丙酮提取蛋白质方法简便易行,适用于快速制备蛋白质样品,液氮研磨-三氯乙酸/丙酮沉淀法更适合干酪乳杆菌大规模蛋白质提取及组学检测,并且在制备的过程中不发生明显的蛋白质降解的现象。利用液氮研磨-三氯乙酸/丙酮沉淀法制备的干酪乳杆菌蛋白质样品分离效果良好,可获得重复性好和高分辨率的双向电泳图谱,便于后续的质谱及差异蛋白质组的分析,值得同行及相关研究者参考和借鉴。
乌日娜张和平孟和包秋华陈霞武俊瑞
关键词:干酪乳杆菌双向电泳蛋白质组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