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7BAD89B12)

作品数:32 被引量:442H指数:13
相关作者:郑建初陈留根陆长婴卞新民朱普平更多>>
相关机构: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南京农业大学江苏太湖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博士后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2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3篇农业科学
  • 10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生物学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9篇养分
  • 8篇径流
  • 5篇养分流
  • 5篇养分流失
  • 5篇水稻
  • 5篇土壤
  • 4篇稻麦
  • 4篇稻田
  • 4篇水葫芦
  • 4篇
  • 3篇氮肥
  • 3篇氮素
  • 3篇油菜
  • 3篇杂交
  • 3篇水体
  • 3篇农田
  • 3篇还田
  • 3篇机插
  • 3篇公路
  • 3篇高速公路

机构

  • 13篇南京农业大学
  • 13篇江苏省农业科...
  • 6篇江苏太湖地区...
  • 4篇中国农业科学...
  • 3篇苏州市粮食作...
  • 2篇江苏省气象局
  • 2篇中华人民共和...
  • 2篇苏州市农业科...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中国人民大学
  • 1篇河南科技学院
  • 1篇苏州市农林局
  • 1篇金华市农业科...

作者

  • 13篇陈留根
  • 13篇郑建初
  • 7篇盛婧
  • 7篇陆长婴
  • 7篇朱普平
  • 6篇卞新民
  • 6篇张岳芳
  • 5篇郭智
  • 5篇姚月明
  • 5篇王海候
  • 5篇朱利群
  • 4篇刘红江
  • 4篇沈明星
  • 4篇冯金飞
  • 3篇肖敏
  • 3篇曹春信
  • 3篇郁寅良
  • 3篇周琴
  • 3篇施林林
  • 3篇周炜

传媒

  • 5篇水土保持学报
  • 4篇生态环境学报
  • 3篇土壤通报
  • 3篇江苏农业科学
  • 3篇上海农业学报
  • 2篇江西农业学报
  • 2篇农业环境科学...
  • 2篇生态与农村环...
  • 1篇农业技术经济
  • 1篇环境污染与防...
  • 1篇江苏农业学报
  • 1篇环境科学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浙江农业学报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年份

  • 2篇2013
  • 1篇2012
  • 12篇2011
  • 8篇2010
  • 11篇2009
  • 1篇2008
3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规格无纺布覆盖育秧对机插秧苗素质的影响被引量:10
2009年
围绕水稻机插秧苗的培育,采用双膜育秧方式,选择4种不同厚度规格的无纺布,以普通薄膜覆盖与不覆盖为对照,研究对秧苗素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1)对秧苗形态指标主要影响叶龄、苗高及叶片的伸长,差异显著,而对单株叶面积、茎基粗影响较小,无显著差异。以无纺布覆盖处理的秧苗生长适中,其叶龄、苗高等形态生长指标符合机插秧苗的标准要求。4种规格无纺布处理间差异不显著。(2)秧苗根系生长则以无纺布Ⅰ、Ⅱ两处理的根系生长较好,其发根较多,根系较长,根冠比较高。(3)对秧苗生理指标的影响,叶绿素含量(N-1功能叶)处理间差异显著,无纺布随厚度规格增加呈降低趋势。干物重各覆盖处理均显著低于CK2,但秧苗叶、鞘、根三种功能器官的物质分配,仍呈30—35:45~55:15~20的比例分配。(4)对秧苗成苗影响显著,以Ⅰ、Ⅱ、Ⅲ处理的成苗率好,成苗密度高。试验结果表明,选择20g/m^2规格的无纺布用作覆盖育秧较为适宜。
姚月明王海候陆长婴郁寅良
关键词:无纺布机插秧苗秧苗素质
连续秸秆还田与耕作方式轮换对稻麦轮作田土壤理化性状变化及水稻产量构成的影响被引量:86
2011年
为减少秸秆焚烧带来的环境污染,提高秸秆还田的利用效率,采用大田试验研究了连续秸秆还田与不同耕作方式对稻麦轮作田土壤理化性状变化及水稻产量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所有处理中,连续两年深耕+秸秆还田处理(DSⅡ)和一年免耕一年深耕+秸秆还田处理(NDS)对土壤容重的降低最有效;一年免耕一年浅翻耕+秸秆还田处理(NLS)最能有效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一年免耕一年翻耕和旋耕(NRS、NLS、NDS)以及连续两年旋耕处理(RSⅡ)增加土壤全土层全氮含量效果最明显;秸秆还田处理全土层速效磷含量增加较明显,但是不同耕作方式对全土层速效磷含量影响不显著。秸秆还田使水稻穗粒数、千粒重以及产量均减少,秸秆还田处理的穗粒数比无秸秆还田处理减少12.14%,千粒重平均低5.68%,产量低约7.68%。
朱利群张大伟卞新民
关键词:秸秆耕作方式理化性状
基于WebGIS的农产品产地安全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被引量:6
2013年
以江苏省高风险农产品产地安全信息管理为例,针对农产品产地安全信息的数据特征以及管理决策需要,提出了一种基于WebGIS技术的农产品产地安全信息管理系统设计方案,对系统的设计目标、主要任务、系统结构、数据库结构和主要功能进行探讨。根据系统的主要任务设计了地图浏览、数据查询、数据统计、产地监测信息管理和产地适宜性信息管理5类功能;系统采用客户层、中间业务处理层和服务器数据层3层体系结构;系统数据库设计为索引表、属性表和数据表3层结构;采用C#程序语言和MapXtreme开发平台对系统进行了初步开发与实施。
季辉冯金飞张卫建
关键词:农产品安全产地环境WEBGISMAPXTREME
稻田流失养分循环利用系统构建研究初探被引量:9
2010年
针对长江三角洲经济发达地区集约化农田化肥投入超量、稻区水体N、P、K富集度超高,农田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等现状,该文系统研究了农田流失养分从农田到水体,再由水体回到农田的循环利用过程,并构建农田养分流失循环利用系统工程,为我国农田流失养分循环利用和农业生态环境健康提供科技支撑。研究结果表明:本区域农田面积为18.6 hm2,水稻季农田化肥N、P、K投入量分别为305.7、44.9、150.8 kg·hm-2;整个水稻季本区域农田地表径流量为4 518.0 kg·hm-2,其中N、P、K流失量分别为16.6、0.5、9.6 kg·hm-2,占水稻季N、P、K肥投入量的5.45%、1.07%和6.37%;农田周围净化池塘中水生植物的N、P、K拦截量分别为67.8、8.1、99.7 kg,分别占本研究区域N、P、K流入量的21.84%、90.31%和55.73%。将水生植物还田,晒干水葫芦(Halerpestes cymbalaria)按4 500 kg·hm-2农田施用,可分别减少农田化肥N、P、K的投入量106.2、9.5、105.8 kg·hm-2。该研究成果对于减轻农业生产面源污染,推进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刘红江陈留根朱普平盛婧张岳芳郑建初
关键词:稻田地表径流循环利用
江苏太湖流域养分组链型循环农业初步研究
由于水体养分循环断链,水体NP一直被认为是引起蓝藻暴发、水质恶化的污染物,但是如果将其在农田利用,它将是一个巨大的养分资源。因此研究NP从水体到农田的养分循环链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估算太湖流域水体养分潜力,比较水体氮...
郑建初盛婧陈留根朱普平张岳芳周炜薛新红
关键词:水体养分水葫芦
文献传递
模拟酸雨对油菜花期生理特性和产量的影响被引量:20
2010年
以甘蓝型油菜品种秦优九号为材料,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pH值模拟酸雨处理对油菜花期生理特性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模拟酸雨pH=4.0~5.0时,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油菜的生长,植株的生物量、叶绿素含量、光合生理特性和产量构成因素等指标均略高于对照(pH 6.0)或与对照相当,但差异不显著.随着模拟酸雨酸度的增强,植株的生物量、叶绿素含量、光合生理特性、抗氧化酶活性和非酶抗氧化剂含量等生理指标逐渐下降,且随酸度增强下降幅度增大,丙二醛含量和相对电导率显著增加,膜脂过氧化加剧,最终导致单株角果数、每角粒数、粒重和实际产量等指标逐渐下降.但不同产量构成因素对酸雨敏感性不同,单株角果数、每角粒数随酸雨酸度的增强而显著下降,而粒重受酸雨影响不显著.
曹春信周琴韩亮亮张佩江海东
关键词:模拟酸雨油菜生理特性产量构成因素
稻田降雨径流扰动系数的解析分析被引量:4
2012年
为了解降雨径流过程中,降雨强度(RI)和叶面积指数(LAI)对稻田全氮(TN)、全磷(TP)浓度的影响,本研究使用移栽初期,分蘖期末期和孕穗期的水稻做LAI为2,4,6的覆盖材料,以及LAI为0的4个水平,在5.0,12.5,25.0,50.0 mm.h-14个RI下,做模拟降雨试验。研究中用径流扰动系数来表示LAI和RI对径流氮磷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LAI和RI对径流扰动系数均有显著影响;通过对降雨扰动系数做解析分析可以发现,TN和TP径流扰动系数的解析方程分别可以表达为:Y^=0.070×ln(RI)-0.035×LAI+0.618(R2=0.905)和Y^=0.002×RI-0.048×LAI+0.867(R2=0.913)。
焦瑞锋张鸿睿卞新民
关键词:叶面积指数降雨强度
常优一号杂粳机插高产形成规律及调控关键技术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以杂粳"常优一号"为试验材料,通过丰产示范与专题试验,分析探讨其高产形成规律及其调控关键技术。结果表明,每穗粒数与产量的关系,最为密切,呈极显著正相关,各产量构成要素对产量贡献作用,以每穗粒数的作用最大,其次为有效穗,再次为结实率与千粒重。其直接通径量,每穗粒数高达1.958,分别为有效穗、结实率、千粒重的1.88、3.12和5.35倍。在适度足穗的前提下,主攻大穗、增加粒数,对于夺取高产,乃至超高产,尤其重要。试验结果还表明,不同施N水平与穴栽苗数对产量及构成要素均有积极的调控效应。合理施N有显著的增穗和增粒作用,但并非越多越好。增苗虽有增穗的积极作用,但减粒的负效则更大。由此提出,常优一号在机插栽培条件下,其适宜指标为270.0万穗/hm2,每穗165粒,结实率>85%,千粒重≥27 g,施N量270 kg/hm2,穴栽≤2苗。
姚月明王海侯陆长婴宋浩
关键词:杂交晚粳常优一号
农田施用水葫芦对水稻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被引量:5
2011年
以粳稻品种运2645为供试材料,设计农田施用水葫芦(将晒干水葫芦按4 500 kg.hm-2农田施用)、不施用水葫芦处理和施N量为120 kg.hm-2(LN)、240 kg.hm-2(NN)处理,研究其对水稻不同生育时期N素含量、N素吸收、N素分配和N素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农田施用水葫芦使水稻不同生育时期植株含N率显著提高;使各生育时期吸N量显著提高,吸N量从够苗到抽穗期增加幅度明显增大,抽穗到成熟期增加幅度略有降低;②农田施用水葫芦对水稻N素在茎鞘和叶片中分配比例无明显影响,使N素在穗中分配比例明显降低;③除够苗期外,农田施用水葫芦使水稻不同生育时期N素干物质生产效率极显著降低,使N素籽粒效率显著降低,但对N素收获指数无显著影响;④增施N肥,使水稻不同生育时期的植株N素含量和吸N量多得到显著或极显著增加,使N素干物质生产效率和N素籽粒生产效率多明显下降;⑤水葫芦-N对稻株N素吸收利用多无显著互作效应;农田施用水葫芦使水稻植株含N率、N素吸收量显著提高,使N素干物质生产效率和N素籽粒效率多显著降低.
刘红江陈留根朱普平盛婧张岳芳郑建初
关键词:水稻
耕作方式对太湖地区冬小麦生长季N_2O排放的影响被引量:6
2011年
采用静态暗箱-气相色谱法对2009年11月至2010年6月冬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生长季N2O排放通量进行田间原位观测,研究不同耕作方式(免耕、少耕、传统耕作)对太湖地区稻麦轮作系统麦季土壤N2O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植株参与下免耕、少耕和传统耕作的冬小麦生长季N2O平均排放通量分别为63.75μg·m-2·h-1、39.94μg·m-2.h-1和48.83μg·m-2·h-1,无植株参与下分别为73.48μg·m-2·h-1、52.97μg·m-2·h-1和63.60μg·m-2·h-1,麦季N2O排放通量的季节变化与5 cm、10 cm土壤温度呈显著或极显著线性正相关(r=0.400*~0.654**,n=28)。小麦种植对N2O的排放影响较大,无植株参与的N2O季节总排放量显著高于有植株参与的处理(P<0.05);耕作方式显著影响冬小麦农田N2O季节总排放量(P<0.05),有植株参与下麦季N2O总排放量少耕较免耕和传统耕作分别减少37.3%和17.9%,无植株参与下分别减少28.0%和16.7%。研究表明太湖地区冬小麦采用少耕措施可减少麦季N2O的排放。
张岳芳陈留根王子臣朱普平盛婧郑建初
关键词:N2O排放耕作方式冬小麦土壤温度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