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06JJD770005)

作品数:6 被引量:25H指数:3
相关作者:牛润珍汪高鑫郭倩向燕南刘昕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历史地理

主题

  • 4篇史官
  • 3篇史官制度
  • 3篇官制
  • 2篇史馆
  • 1篇道义
  • 1篇东魏北齐
  • 1篇多民族
  • 1篇修史
  • 1篇玄学
  • 1篇中国多民族
  • 1篇人物品评
  • 1篇史评
  • 1篇史书
  • 1篇史学
  • 1篇品评
  • 1篇权势
  • 1篇撰述
  • 1篇魏晋
  • 1篇魏晋南北朝
  • 1篇魏晋南北朝史

机构

  • 4篇中国人民大学
  • 3篇北京师范大学

作者

  • 4篇牛润珍
  • 2篇汪高鑫
  • 1篇向燕南
  • 1篇郭倩
  • 1篇刘昕

传媒

  • 3篇史学史研究
  • 1篇学习与探索
  • 1篇文史哲
  • 1篇郑州大学学报...

年份

  • 4篇2014
  • 1篇2011
  • 2篇2009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道与势:传统史权与君权的紧张被引量:5
2009年
与西方古典史学相比,中国古代史学家似乎更强调"史"的终极裁判权力。在中国传统史家的观念中,始终存在一"史权"的观念,认为"史"不仅代表着公正,代表着最高道义的裁决,而且体现着一种能够"贬天子,退诸侯","与天与君并",制衡君主威权的力量。这种史权的观念,一方面来自于"巫史合一"的早期史官的文化形态,另一方面则来自于历史理性下对于"不朽"的理解和价值追求。这种对史的权威的强调,除了构成中国古代史家自律的责任意识外,也透露出在那个时代,"史权"与"君权"之间,即"道"与"势"之间存在着某种紧张。而一部中国传统史学史,在一定意义上,也展现为一部专制政治与"史权"此长彼消的历史。
向燕南
关键词:道义权势君权
东魏北齐史官制度与官修史书——再论史馆修史始于北齐被引量:3
2011年
东魏迁都邺城,学术文化中心转移,北魏太和以来积累的文明成果萃集邺下,为东魏北齐史官制度的发展与《魏书》编纂提供了良好条件,并由此形成了史馆修史与大臣监修制度。大臣监修与史馆修史二者一体,史馆是一专门修史机构,似在宫禁集书省与起居省内,已不同于北魏秘书省之"史阁"。大臣监修改变了北魏以来秘书监、丞典领国史的传统,入馆修史加兼著作,脱离了秘书著作系统。著作从秘书省游离出来,与集注起居形成更加密切的关系。东魏北齐沿承北魏,置集书省和起居省,北魏以守尚书典注起居,东魏北齐以散骑常侍等侍官监领或撰修起居注。史馆修史与起居集注,造就了《魏书》、《齐书》、《齐纪》等史书。东魏北齐史官制度变化的依据为礼制的修订,唐代礼多因循北齐,故其史馆修史制度亦上承北齐。
牛润珍
关键词:北齐史官制度史馆官修史书
北魏史官制度与国史纂修
<正>魏收《魏书》是二十四史中甚具特色的一部书,它的撰成端赖北魏史官制度与国史纂修所奠立的基础,如《序纪》《释老志》的创设,正是参用了邓渊《国记》与历代国书的资料及史官阳尼提出的"佛道宜在史录"的主张。因此,本文所考并不...
牛润珍
文献传递
玄学与魏晋南北朝史学的玄化倾向被引量:2
2014年
玄学作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学术思潮,对于这一时期史学有着重要的影响。在魏晋玄学背景下,才性之辨自然成为清谈的重要品题,人们重视形象与智慧,追求虚静、玄超的精神境界,反映在史学上,则是不但重视人物品藻,而且以玄学的观点来品评人物,局量才识与容貌成为人物品评的基本内容。玄学的清谈,当然不限于人物,也有历史,有名理,反映在史学上,则表现为重视历史评论,重视宣扬顺天达命与维护名教,主张为政贵在安静,以及强调对历史发展之势的总结,便是这种历史评论玄化倾向的主要表现。
汪高鑫
关键词:玄学魏晋南北朝史学人物品评历史评论
二十四史民族史撰述与中国多民族国家历史的构建被引量:6
2014年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以汉族为主体的多民族的国家,而对于这样一个多民族国家历史的构建,二十四史的民族史撰述则无疑是其中最为重要的文献载体。首先,二十四史的民族史撰述创立了中国多民族国家的华夷同源共祖于黄帝的亲缘谱系,增强了中国多民族国家的民族内在凝聚力和向心力。其次,二十四史民族史撰述全面记述了包括各少数民族在内的中国多民族的历史,很好地反映了以中央政权和汉民族历史为中心、兼包中国境内各少数民族历史于其中的中华民族全史,并对中国境内各民族关系史和中国多民族国家疆域作了记述。最后,二十四史民族史撰述普遍揭示了中国历史上华夷共同创造中国历史这样一种民族关系的主流,肯定了民族关系的发展愈来愈密切、各民族间的血缘与文化不断相互汲取的历史事实。
汪高鑫郭倩
关键词:二十四史民族史撰述
五代史馆与史书纂修被引量:1
2014年
五代沿唐制,继续设置史馆,征集、整理、保留本朝及前朝史料,撰修本朝实录及前朝史。史馆隶属门下省,通常由门下省长官监修国史,选史馆修撰才学较优者一人判馆事。史馆修撰有专职、兼职之分。修撰之下又有直史馆,辅助修撰。监修国史、史馆修撰与直史馆构成史馆三级史官。史馆修史大多先修本朝实录。本朝实录牵涉前朝,于是继修唐史,至后晋,终于完成《旧唐书》之编纂。五代各朝实录成为《旧五代史》本纪、列传之主要材料。
牛润珍刘昕
关键词:史馆史官《旧唐书》
北魏史官制度与国史纂修被引量:8
2009年
拓跋鲜卑由游牧部落拓定中原,建立魏国,文籍制度实现了从刻木记事到设置史官的转变。皇兴中,置著作局;太和中,置集书省,形成了著作与记注两套机构和较为完善的史官制度。"国史案"之前,著作官不常置,有撰事则设。和平元年(460)复置史官,著作官常态化;太和十五年(491)设左、右史,记注官常置。史官制度保障了国史修撰,北魏前后八次撰修国史,为魏收纂修《魏书》积累了材料。而且,北魏的史官制度又影响了东魏、北齐乃至隋唐。
牛润珍
关键词:北魏史官制度《魏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