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1005057)

作品数:3 被引量:18H指数:3
相关作者:余琼卫冯钰锜鲍实柳文媛马乔更多>>
相关机构:武汉大学中国药科大学聚光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理学

主题

  • 3篇液相
  • 2篇液相色谱
  • 2篇色谱
  • 2篇相色谱
  • 1篇液相沉积
  • 1篇液相沉积法
  • 1篇液相色谱-质...
  • 1篇液相色谱法
  • 1篇液相色谱法测...
  • 1篇质谱
  • 1篇质谱联用
  • 1篇中成药
  • 1篇色谱法
  • 1篇色谱法测定
  • 1篇食品
  • 1篇牛奶
  • 1篇萃取
  • 1篇枸橼酸
  • 1篇枸橼酸西地那...
  • 1篇微萃取

机构

  • 2篇武汉大学
  • 1篇教育部
  • 1篇中国药科大学
  • 1篇聚光科技(杭...

作者

  • 3篇余琼卫
  • 2篇冯钰锜
  • 1篇柳文媛
  • 1篇罗彦波
  • 1篇马乔
  • 1篇鲍实

传媒

  • 1篇分析科学学报
  • 1篇化学进展
  • 1篇色谱

年份

  • 1篇2012
  • 2篇2011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聚合物整体柱固相微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中成药和保健食品中枸橼酸西地那非被引量:6
2012年
采用聚(甲基丙烯酸-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整体柱固相微萃取(PMME),并与高效液相色谱联用,建立了中成药中枸橼酸西地那非的检测方法。实验优化了影响萃取效率的因素,包括萃取流速、萃取体积、样品基质pH值等参数。中成药样品经溶解和过滤后可直接进行分离分析。结果表明,枸橼酸西地那非在0.5~50μg/mL的浓度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0.05μg/mL,日内、日间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不高于9.7%。方法已成功地应用到实际样品检测中,其加标回收率大于83.40%。该方法简单、快速、灵敏度高,适用于中成药及保健品中西地那非的分析检测。
鲍实余琼卫柳文媛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枸橼酸西地那非中成药
聚(甲基丙烯酸-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搅拌棒吸附萃取与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检测牛奶中的磺胺类药物被引量:5
2011年
将聚(甲基丙烯酸-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poly(MAA-co-EDMA))聚合物原位聚合于玻璃内插管外表面上,得到一种多孔聚合物涂层;将其作为搅拌棒吸附萃取的萃取介质,考察了其对磺胺类药物的萃取性能;最后将其与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质谱(HPLC-ESI-MS)联用,建立了一种牛奶中4种磺胺类药物的检测方法。在最佳条件下,牛奶中4种磺胺类药物的检出限(S/N=3)和定量限(S/N=10)分别为0.11~0.52μg/L和0.35~1.72μg/L。在1~500μg/L的范围内峰面积与质量浓度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日内、日间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不高于11.3%。结果表明,该方法简便、灵敏度高且成本低,适合于牛奶中磺胺类药物的检测。
马乔余琼卫罗彦波冯钰锜
关键词:磺胺类药物牛奶
液相沉积法(LPD)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被引量:7
2011年
液相沉积法(LPD)是湿化学法中发展起来的一种全新成膜方法,现已广泛应用于集成电路、金属-氧化物半导体、生物传感器、光催化及抗菌材料领域功能性薄膜的制备。本文简要介绍了液相沉积法的原理、特点及采用LPD法制备的多种金属氧化物薄膜,并详细综述了近年来液相沉积技术在分析化学领域中的应用,主要包括LPD在制备分离介质、化学传感器、复合电极等材料中的应用,并对LPD法在分析化学中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余琼卫冯钰锜
关键词:液相沉积分析化学传感器固相微萃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