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山西省卫生厅科技攻关计划项目(200614)

作品数:18 被引量:131H指数:8
相关作者:李小峰张莉芸茹晋丽刘雅妮牛红青更多>>
相关机构: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太原市第二人民医院北京协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西省卫生厅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山西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6篇关节炎
  • 13篇类风湿
  • 13篇风湿
  • 10篇类风湿关节炎
  • 10篇风湿关节炎
  • 9篇磷酰胺
  • 9篇环磷
  • 9篇环磷酰胺
  • 8篇细胞
  • 8篇甲氨蝶呤
  • 6篇关节
  • 5篇类风湿关节炎...
  • 4篇性关节炎
  • 4篇诱导性
  • 4篇疾病活动
  • 4篇胶原
  • 4篇胶原诱导
  • 4篇胶原诱导性
  • 4篇胶原诱导性关...
  • 3篇凋亡

机构

  • 18篇山西医科大学...
  • 2篇北京协和医院
  • 2篇太原市第二人...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作者

  • 17篇李小峰
  • 13篇张莉芸
  • 8篇茹晋丽
  • 7篇刘雅妮
  • 6篇牛红青
  • 5篇王彩虹
  • 5篇高晋芳
  • 4篇梁美娥
  • 4篇曲世晶
  • 3篇胡学芳
  • 2篇张奉春
  • 1篇罗静
  • 1篇王秦
  • 1篇王鑫
  • 1篇薛丽巾
  • 1篇马丽辉
  • 1篇张少然
  • 1篇吕志勤
  • 1篇白洁
  • 1篇谢宝明

传媒

  • 10篇中华风湿病学...
  • 4篇中国药物与临...
  • 2篇山西医药杂志...
  • 1篇中国医药
  • 1篇中华临床免疫...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6篇2009
  • 9篇2008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RANKL/RANK/OPG系统及其在类风湿关节炎骨质破坏中的作用被引量:6
2008年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高度致残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基本特征是炎症性滑膜炎伴关节软骨和骨的破坏,破骨细胞在RA骨质破坏的病理机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RANKL/RANK/OPG系统是近年来发现的与破骨细胞分化及活化过程密切相关的细胞因子,包括:核因子κB受体激活配体(RANKL)(receptor activator of NF—κB ligand),
牛红青张莉芸李小峰刘雅妮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骨质破坏ACTIVATOR破骨细胞分化自身免疫性疾病核因子ΚB
类风湿关节炎疗效评价指标研究进展被引量:11
2008年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高度致残性、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在对RA患者进行诊疗和预后评估时,需应用量化的评价指标以便于进行相互比较。但目前为止没有任何一种评价方法可作为“金标准”来对RA患者进行评估。关节评价、放射学检查、实验室检测和患者问卷调查四种类型的评价方法已广泛应用于RA患者的疗效评估。这四种类型的评价方法均有其优缺点,因此,通常将这些评价方法集中在一起对RA患者进行评估。比如:美国风湿病学会(the AmericanCollege of Rheumatology,ACR)核心评分和疾病活动指数(disease activity score,DAS)。下面对这四种评价方法在RA的应用及其优缺点做一综述。
牛红青张莉芸李小峰刘雅妮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疗效评价指标自身免疫性疾病预后评估疾病活动指数放射学检查
周期联合甲氨蝶呤环磷酰胺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疗效预测因素分析被引量:7
2012年
目的探讨周期联合甲氨蝶呤、环磷酰胺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临床疗效和达到临床疗效的预测因素。方法本研究共纳入60例活动期RA患者,给予甲氨蝶呤(10~15mg/周)、环磷酰胺(400mg/2~3周)周期联合治疗。在第24周时对临床疗效进行评估。以治疗24周时达到美国风湿病学会(ACR)20为疗效标准,对基线时的14项参数[年龄、性别、病程、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患者对疾病总体状况的评估(PGA)、医生对疾病总体状况的评估(PhGA)、压痛关节数、肿胀关节数、健康评估问卷(HAQ)、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激素的使用情况、类风湿因子(RF)和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水平]进行Logistic单因素和多因素疗效预测分析。结果共58例RA患者完成24周疗效观察。在第24周时,79%(46/58)的患者达ACR20改善,55%(32/58)的患者达ACR50改善,21%(12/58)的患者达ACR70改善。24周时达到EULAR临床有效的患者比例为76%(44/58)。Logistic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肿胀关节数是ACR20疗效的预测因素。结论甲氨蝶呤联合环磷酰胺治疗RA疗效显著,两者联合治疗能明显改善RA的症状、体征和实验室炎性指标;年龄和肿胀关节数是ACR20疗效的预测因素。
牛红青李小峰董海原张莉芸高晋芳
关键词:关节炎类风湿甲氨蝶呤环磷酰胺
甲氨蝶呤联合环磷酰胺对大鼠骨髓和外周血淋巴细胞细胞周期和周期蛋白D1作用的研究
2009年
目的探讨甲氨蝶呤(MTX)、环磷酰胺(CTX)联合给药对骨髓和外周血淋巴细胞(PBL)细胞周期及细胞周期蛋白(cvclin)的交互作用。方法健康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个实验组:健康对照组、MTX组、CTX组和联合组(MTX+CTX)。在给药前、给药后3、9、18、27周后分别采血,流式细胞术(FCM)检测PBL的细胞周期及cvclin D1。在给药后上述时点检测骨髓淋巴细胞的细胞周期及cvclin D1。结果①MTX组,PBL的S期细胞比例明显低于其他各组(P〈0.05)。骨髓淋巴细胞G0/G1期细胞比例有增高趋势,而S期细胞比例有下降趋势。CTX组对细胞各期比例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联合组,PBL和骨髓淋巴细胞G0/G1期细胞比例下降,而S期细胞比例升高(P〈0.05)。不同解剖时点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对PBL和骨髓淋巴细胞的cvclin D1表达的影响,不同用药组间、不同解剖时点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①MTX、CTX联合用药对正常大鼠PBL和骨髓细胞周期的影响存在拮抗作用,最终阻止了细胞增殖周期的进程。②MTX、CTX联合给药对PBL和骨髓淋巴细胞周期的影响并非通过cvclin D1途径来实现。
茹晋丽李小峰王鑫牛红青张莉芸
关键词:环磷酰胺甲氨蝶呤细胞周期细胞周期蛋白D1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骨保护素水平及临床意义探讨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血清骨保护素(OPG)水平及其与疾病活动、功能状态、骨侵蚀及实验室指标的关系。方法入选活动期RA患者84例,健康对照21名,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OPG水平,同时记录RA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血清OPG水平与RA临床及实验室指标的关系。结果RA患者血清OPG为(63±18)pg/ml,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35±10)pg/ml(P<0.05)。RA血清OPG水平与年龄、健康评估问卷(HAQ)呈正相关关系,与类风湿因子(RF)、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抗核抗体(ANA)之间呈正相关关系,与疾病活动、骨侵蚀之间无明显相关。结论RA患者血清OPG水平明显增高,并且与患者的年龄、功能状态相关,与疾病活动无明显相关关系;血清OPG水平与自身抗体RF、抗-CCP抗体、ANA相关,提示OPG参与了RA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
牛红青张莉芸李小峰董海原高晋芳胡学芳
关键词:关节炎类风湿骨保护素
甲氨蝶呤联合环磷酰胺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大鼠炎症的研究被引量:1
2009年
甲氨蝶呤(MTX)与环磷酰胺(CTX)小剂量按周期间歇给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取得了显著疗效,明显降低了不良反应。肿瘤坏死因子(TNF)-α在RA的滑膜炎及软骨和骨的破坏中起着主导作用。本研究从MTX和CTX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IA)大鼠炎症的治疗作用,并检测TNF—α的水平,探讨二者联合的协同效应及机制。
王彩虹李小峰张奉春梁美娥曲世晶
关键词: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关节炎大鼠环磷酰胺甲氨蝶呤炎症(TNF)-Α
血管标记物和超声技术在类风湿关节炎疾病活动性和疗效评估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08年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早期诊断、早期合理治疗对其病情控制及改善预后至关重要,但如何在早期对患者的病情、预后及治疗反应作出判断却是临床上的一个难题。近年来许多文献报道对RA的实验室检查又有了新的认识,敏感性高、特异性强的检查方法对临床早期诊断治疗有重要意义。本文就血管标记物和超声技术在RA的疾病活动性和疗效评估中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刘雅妮张莉芸牛红青谢宝明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疾病活动性疗效评估超声技术标记物早期诊断治疗
周期联合甲氨蝶呤和环磷酰胺对大鼠胶原诱导性关节炎滑膜细胞周期蛋白D1表达的研究被引量:7
2008年
目的通过研究大鼠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IA)滑膜组织细胞周期蛋白D1(cvclin D1)的表达以及甲氨蝶呤(MTX)和环磷酰胺(CTX)对其的影响,从周期调控的角度探讨两者联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可能的协同效应机制。方法建立Ⅱ型胶原诱导的雌性Wistar大鼠CIA模型,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IA模型对照组、小剂量MTX治疗组(每周0.9mg/kg)、大剂量MTX治疗组(每周2.7mg/kg)、小剂量CTX间歇治疗组(每3周24mg/kg)、联合治疗组(MTX每周0.9mg/kg+CTX每3周24mg/kg)。治疗24周后全部动物处死取材,再经固定、脱钙、包埋,原位杂交法检测滑膜细胞周期蛋白cyclin D1 mRNA。结果CIA模型组大鼠关节滑膜组织的cyclin D1 mRNA的阳性染色强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各治疗组滑膜cyclin D1 mRNA下调,联合治疗组cvclin D1 mRNA表达最低,各组间平均灰度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TX与CTX存在药物交互作用(P〈0.05),联合治疗组优于单用药治疗组。结论提示MTX和CTX联合治疗为协同效应,可能的重要机制是使滑膜cvclin D1 mRNA下调,从而抑制了滑膜细胞异常增殖。
王彩虹李小峰张奉春曲世晶梁美娥
关键词:关节炎细胞周期蛋白D1甲氨蝶呤环磷酰胺
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生活质量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8
2009年
目的探讨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的健康相关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健康测量量表SF-36对127例活动性RA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价,与非活动性RA患者及健康对照者进行比较,并探讨晨僵时间、疼痛目视模拟测试表(VAS)评分、疲乏VAS评分、患者对自身健康状况的总体评价(PGA)、医生总体评价、压痛关节数(TJC)、压痛关节指数(TJI)、肿胀关节数(SJC)、肿胀关节指数(SJI)、疾病活动指数28(DAS28)、健康评估问卷(HAQ)等临床评价指标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结果活动性RA患者SF-36量表各维度评分均明显低于健康对照者(P〈0.01);与非活动性RA患者相比,除总体健康(GH)外,活动性RA患者其他各维度评分均明显低于非活动性RA患者(P〈0.01)。疲乏VAS评分、PGA、医生总体评价、HAQ、DAS28是与SF-36量表各维度相关最为密切的临床参数,这些临床参数与各个维度的评分均相关(r=-0.189-—0.673)。疼痛VAS评分与除情感职能(RE)外的各维度评分呈低-中度相关(r=-0.201--0.547);TJI与除GH、RE外的各维度相关(r=-0.189--~0.466),TJC与除GH、社会功能(SF)、RE外的各维度相关(r=-0.179-—0.416),红细胞沉降率与3个维度相关(r=-0.180-—0.266)。结论活动性RA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下降,疾病活动、功能状态与患者的生活质量密切相关。
牛红青李小峰董海原茹晋丽张莉芸高晋芳
关键词:生活质量SF-36
类风湿关节炎与银屑病关节炎患者血清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水平及临床意义探讨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检测血清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CCP抗体)在类风湿关节炎(RA)与银屑病关节炎(PsA)中的阳性率,探讨抗CCP抗体与RA、PsA疾病活动指标、骨侵蚀的关系。方法收集RA110例,PsA48例,41名健康对照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定量检测血清抗CCP抗体浓度,并分析RA、PsA患者血清抗CCP抗体水平与肿胀关节数(SJC)、压痛关节数(TJC)、疾病活动指数(DAS)及骨侵蚀之间的关系。结果血清抗CCP抗体在RA阳性率为82%(90/110),在PsA阳性率为15%(7/48),正常对照组均为阴性。RA抗CCP抗体阳性率与PsA、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sA与正常对照组抗CCP抗体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抗CCP抗体阳性RA患者SJC、TJC及DAS28评分均高于阴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抗CCP抗体阳性PsA患者SJC及TJC高于阴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例抗CCP抗体阳性的PsA患者均表现为对称性多关节炎。RA及PsA抗CCP抗体阳性和阴性患者之间骨侵蚀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RA,抗CCP抗体与疾病活动度相关。抗CCP抗体可出现在PsA患者血清中,抗CCP抗体阳性的PsA患者多表现为对称性多关节炎,且与SJC、TJC有关。
牛红青张莉芸李小峰茹晋丽刘雅妮胡学芳
关键词: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牛皮癣抗体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