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IGCEA1215)

作品数:9 被引量:78H指数:5
相关作者:许冲徐锡伟徐素宁吴熙彦戴福初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地震局中国科学院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天文地球

主题

  • 9篇地震
  • 8篇滑坡
  • 3篇地震滑坡
  • 3篇汶川地震
  • 2篇地理信息
  • 2篇地理信息系统
  • 2篇信息系统
  • 1篇地貌
  • 1篇地震触发
  • 1篇断层
  • 1篇信息自动提取
  • 1篇玉树地震
  • 1篇中国大陆地震
  • 1篇太子港
  • 1篇特征参数
  • 1篇统计分析
  • 1篇逆断
  • 1篇逆断层
  • 1篇重力势
  • 1篇重力势能

机构

  • 9篇中国地震局
  • 2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地质环境...

作者

  • 9篇许冲
  • 5篇徐锡伟
  • 1篇何宏林
  • 1篇郑文俊
  • 1篇石峰
  • 1篇陈剑
  • 1篇戴福初
  • 1篇吴熙彦
  • 1篇徐素宁
  • 1篇田颖颖

传媒

  • 4篇科技导报
  • 1篇工程地质学报
  • 1篇中国地质灾害...
  • 1篇科学通报
  • 1篇水文地质工程...
  • 1篇地震工程学报

年份

  • 2篇2014
  • 7篇2013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基于最大似然法的地震滑坡信息自动提取及其可靠性检验被引量:8
2013年
选取汶川地震中北川县经历强烈震动的湔江流域的一部分作为研究区,在ENVI平台下,基于最大似然法与SPOT 5影像开展地震滑坡信息自动提取研究工作。为研究阈值选取对结果的影响,分别选取阈值为0、0.05、0.1、0.2、0.3、0.4、0.5、0.6、0.7、0.8、0.9共11种情况开展研究。将提取结果与基于高分辨航片与人工目视解译得到的详细滑坡编录图进行定量对比。结果表明阈值为0.05的地震滑坡信息自动提取结果最好,正确率达到35.52%。
许冲
关键词:滑坡最大似然法目视解译
2008年汶川地震前的中国大陆地震滑坡研究被引量:8
2014年
总结了2008年汶川地震前的中国大陆地区地震滑坡研究情况,可主要分为地震滑坡特征与分布规律、评价与预测2个方面。对地震滑坡的特征与分布规律,介绍了总体特征研究结果,叙述了中国西南地区、西北地区等的地震滑坡研究,特别是一些重要震例。对地震滑坡评价与预测,按照专家知识驱动与地震滑坡真实数据驱动,将已有研究成果归纳为2类。从地震震级与滑坡的定量对比关系、单次地震事件的滑坡分布数据和地震滑坡评价模型3个方面分析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认为有必要对一些2008年汶川地震之前的地震事件开展补充性滑坡研究。
许冲
关键词:地震滑坡
2013年岷县漳县MS6.6地震滑坡特征参数分析被引量:3
2013年
2013年7月22日,甘肃岷县、漳县发生了M_s6.6地震。震后遥感影像目视解译与实地调查结果表明,本次地震触发了至少2 330处滑坡,大概分布在一个面积为330 km^2的矩形区域内。本文在GIS平台下统计了这些滑坡的发生高程、坡度、坡向、斜坡曲率、地层岩性、PGA共6类地形、地质与地震特征参数的特征。结果表明2400 m^2 600 m的高程范围、10°~20°的坡度范围、西与北西坡向、-1^-0.1斜坡曲率值范围、古近系(E^b)砾岩与砂岩中、地震动峰值加速度(PGA)为0.16g是岷县漳县地震滑坡的多发因子区间。
田颖颖许冲徐锡伟陈剑
关键词:地震滑坡特征参数
2013年芦山地震滑坡空间分布样式对盲逆断层构造的反映被引量:3
2014年
2013年4月20日芦山地震后,关于地震发震断层的判识与考察成为了地震学家关注的对象与争论的焦点.基于野外调查与可利用的高分辨率航片人工目视解译方法,初步建立了芦山地震滑坡空间分布图.从地震滑坡的角度开展芦山地震发震断层的分析与讨论,旨在为芦山地震发震构造研究提供地震滑坡方面的证据.综合垂直可能发震断层走向的3个地震滑坡密度剖面分析的结果为:双石-大川断裂的下盘区域发生了较多的滑坡,滑坡丰度在双石-大川断裂附近没有发生突变行为;滑坡在大邑断裂附近发育极少,滑坡密度没有发生突变行为;滑坡密度在上里西断裂NW方向1~2 km处发生了一次较明显的突变行为,上里西断裂的上盘滑坡丰度明显高于下盘.据此,本文得出了初步结论:在芦山地震中主要活动的断层既不是双石-大川断裂,也不是大邑断裂,更可能是两者之间的一条具有明显的线状地貌特征的上里西断层,断层错动并没有传到地表,为一次盲逆断层型的构造地震.
许冲徐锡伟
关键词:滑坡航片
2013年7月22日岷县漳县Ms 6.6级地震滑坡编录与空间分布规律分析被引量:24
2013年
2013年7月22日,中国甘肃省岷县漳县交界地区发生M S6.6级地震。地震触发了大量的滑坡,主要类型为小型的黄土崖崩、滑、倾,还有一些深层连贯型滑坡、大型土质流滑、侧向滑移等地震滑坡类型。本文主要基于地震滑坡野外考察与高分辨卫星影像人工目视解译方法,开展本次地震触发滑坡的编录图制作工作,并基于编录成果开展地震滑坡空间分布规律分析工作。滑坡编录结果表明此次地震至少触发了2330处滑坡。基于GIS平台下开展了地震滑坡与地形控制因子、地质控制因子与地震控制因子的关系统计。结果表明岷县漳县地震滑坡受地形因子的控制作用较小;受地层岩性的控制作用较大。其中1401处滑坡(占总滑坡的60.13%)分布在下伏基岩为古近系下统地层(Eb)砾岩与砂岩的区域内,其中滑坡密度是所有地层分类中最高的,达到22.78个·km-2。地震滑坡与PGA的统计关系并不明显。地震滑坡主要集中在一个与发震断层走向一致的长条形区域内,长约14km,宽约5km。该区域内滑坡数量为1864个,占所有滑坡数量的80%,表明了岷县漳县地震滑坡空间分布的密集特征。文章获得的基于地震事件的区域滑坡编录成果是后续地震滑坡相关科学研究的重要基础与核心数据;空间分布规律分析成果可为地震区滑坡与泥石流防灾减灾提供科学参考。
许冲徐锡伟郑文俊
关键词:滑坡卫星影像
玉树地震滑坡体积、重力势能降与造成的区域质心改变定量研究被引量:3
2013年
以玉树地震触发滑坡为例,开展地震滑坡体积、物质重力势能降与造成的地貌改变量的定量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玉树地震使2.94x10^6m^3物质发生滑动,研究区内平均I剥蚀)厚度为2mm。(2)滑坡物质约从4140.681-4147.539m的位置滑向了4106.394~4113.251m的位置,平均垂直下降的高度为27.430~41.145m。(3)滑坡造成的物质重力势能降是(2~3)×1012J。(4)假设滑坡堆积物质后来在外力作用下.全部消亡或被带出了研究区。则整个区域内的平均高程由4427.160m变成了4427.158m;若滑坡物质没有被带出研究区,则研究区内的平均高程不发生任何变化,与震前的一致。(5)假设滑坡堆积体后来全部被外力带出研究区.则整个研究区的质心从2222.45967m的位置下降到2222.45867m的位置,质心下降了1mm;假设滑坡堆积体保持了滑动后的状态。则整个区域的质心下降了0.0066~0.0099mm。
许冲徐锡伟
基于逻辑回归模型的汶川地震滑坡危险性评价与检验被引量:32
2013年
以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区为研究区,基于高分辨率航片与卫星影像开展地震滑坡目视解译,制作了汶川地震滑坡编录图。选择坡度、坡向、高程、与水系距离、与公路距离、与映秀—北川断裂距离、地震烈度、岩性共8个影响因子开展地震滑坡危险性评价工作。滑坡样本采用前期48007处滑坡编录点数据,不滑样本为在基于证据权重模型的滑坡危险性评价结果的低危险区与极低危险区随机选择的48000个点。基于这8个影响因子与逻辑回归模型,建立了汶川地震滑坡危险性索引图。采用这48007个滑坡样本点与汶川地震滑坡最新编录的增加滑坡,分别进行模型的成功率与预测率检验。结果表明,模型成功率为81.739%,预测率达到86.278%。
许冲戴福初徐素宁徐锡伟何宏林吴熙彦石峰
关键词:汶川地震滑坡逻辑回归模型成功率
2013年芦山Ms7.0级地震滑坡易发性快速评价方法被引量:6
2013年
2013年4月20日,中国四川省芦山县发生一次Ms7.0级强烈地震。地震触发了大量的山体滑坡并造成了严重的灾害。本研究选取地震动峰值加速度、高程、坡度、坡向、斜坡曲率、地层岩性6个地震滑坡影响因子,基于GIS技术开展芦山地震滑坡易发性快速评价工作。基于专家知识与2008年汶川地震研究成果,按照0~9的分级方式,给6个因子赋予权重,给因子内部各个分类赋予滑坡易发等级。根据影响因子权重与因子内部滑坡易发分级。计算出研究区内每个栅格的地震滑坡易发性指数,得到地震滑坡易发性指数索引图。基于3878处芦山地震滑坡开展易发性指数索引图的合理性检验。结果表明正确率超过75%,表明本研究的滑坡易发性评价方法与易发性索引图成果的合理性。将研究区按易发性指数分为5类。分别为极低易发区、低易发区、中易发区、高易发区、极高易发区.得到研究区滑坡易发性分区图。
许冲
关键词:滑坡地理信息系统
2010年海地太子港地震触发滑坡危险性区划和合理性检验被引量:4
2013年
2010年1月12日海地Mw 7.0级地震触发了数以万计的滑坡。本文应用二元统计分析模型、地理信息系统与遥感技术,开展海地地震区滑坡危险性区划研究,并对结果合理性及模型预测功能进行检验。地震前后多源高分辨率遥感数据目视解译结果表明,海地地震触发了30828处滑坡。选择高程、坡度、坡向、曲率、与水系距离、地震动峰值加速度(PGA)、与恩里基约-芭蕉园断裂距离、沿恩里基约-芭蕉园断裂距离8个地震滑坡影响因子进行海地地震滑坡危险性区划。将这30828处滑坡随机分为训练样本与预测样本两类,分别进行模型的建立与测试,训练样本包括滑坡总数的70%(21579处滑坡,覆盖面积为11.18km2);预测样本包括滑坡总数的30%(9249处滑坡,覆盖面积为4.56km2)。基于滑坡训练样本、8个滑坡影响因子、权重系数模型(二元统计方法模型)和GIS技术,构建了滑坡危险性概率分布图。结果合理性检验表明了模型的正确率为84.966%,预测率为84.547%,两者都表明了实际滑坡位置与滑坡危险性结果图具有良好一致性。按照滑坡危险性索引值的大小,将研究区分为非常高、高、中等、低、非常低5类。本文证明了在地震滑坡危险性区划中,权重系数模型作为一种二元统计方法具有良好的建模与预测能力,可为海地地震灾区恢复重建中滑坡的防灾减灾工作提供参考。
许冲
关键词:滑坡统计分析地理信息系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