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06JJD770012)
- 作品数:10 被引量:29H指数:4
- 相关作者:罗福惠左世元彭雷霆袁咏红杨鹏更多>>
- 相关机构:华中师范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黄石理工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更多>>
- 近代中国人日本观研究的回顾与展望被引量:6
- 2007年
- 近年来,学界关于近代中国人日本观的研究,无论是宏观的群体描述,还是微观的人物研究,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就总体而言,其在研究深度、研究方法以及研究主题等方面,仍有待加强。
- 彭雷霆谷秀青
- 关键词:日本观
- 对胡适与室伏高信对话的回顾与分析被引量:5
- 2008年
- 1937年"七.七"事变之前数年,胡适和室伏高信这两位自由主义知识分子曾就如何改善中日关系问题多次交换意见。双方都强调加强理解和说真话,并在如何认识中日关系问题的症结及怎样改善两国关系等方面不乏共识。这一讨论在当时引起了不同反响。但对话中两人都体现出明显的思想缺陷,如胡适的软弱、悲观,室伏高信则受到当时日本社会主流思潮的影响而不自知。
- 袁咏红罗福惠
- 关键词:中日关系自由主义知识分子
- 冯国璋之日本观初探被引量:1
- 2008年
- 冯国璋是在袁世凯死后与皖系军阀首领段祺瑞并列的早期直系军阀头目。在帝国主义采取分裂中国的政策下,北洋军阀各派都以列强为靠山。以英美为背景的直系首领冯国璋与以日本为后台的皖系军阀为控制中央政权展开了激烈的角逐。在此过程中,冯国璋打击段祺瑞的内外政策,在很大程度上打击了日本的侵华政策,也反映其民族主义思想的一面。
- 左世元
- 关键词:日本观民族主义
- 九一八事变与国民政府的国联外交被引量:4
- 2008年
- 九一八事变后,国民政府被迫确立了国联外交解决中日问题的决策,并对其保持相当程度的信任。但国民政府并未单纯依靠国联,而是根据事态的发展,不断调整自己的外交策略:即在不失国联同情的前提下,同时展开直接交涉与武力抵抗;塘沽协定后,又将国联外交转换为大国外交和推进国联的对华经济技术援助。国民政府的国联外交一直处于一个动态的转换过程中。
- 左世元罗福惠
- 关键词:九一八事变国民政府国联
- 古史辨运动与日本疑古史的关联被引量:5
- 2010年
- 1909年8月,白鸟库吉提出"尧舜抹杀论";1921年3月至1922年2月间,内藤湖南响应白鸟而提出"加上原则"。1923年5月,顾颉刚发表《与钱玄同先生论古史书》,古史辨运动鸣锣开场。两国疑古史学有何关联?古史辨运动中是否有日本元素?有关此事的争鸣直至目前尚未定论。为"辨章学术,考镜源流",我们拟对这一时期的中日两国疑古史学的内在关联加以辨析。
- 杨鹏罗福惠
- 关键词:钱玄同白鸟库吉内藤湖南
- 《支那通史》及其在中国的传播与影响被引量:1
- 2010年
- 由日本东洋史学者那珂通世用汉文编写的《支那通史》(四卷五册本)被誉为"世界第一部近代性质的中国通史",一度在清末史学界、教育界影响很大。文章试图通过全面梳理这部通史性著作的作者、内容特色及其在清末的流传与影响的具体情况,使今人进一步理解素被忽视的近代中日两国史学交流的实态。
- 杨鹏罗福惠
- 关键词:新史学
- “黄祸”论刺激下的日本人种、民族优胜论被引量:2
- 2009年
- 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二三十年代这段时期,为了反驳"黄祸"论对日本的歧视和侮辱,日本有人提出"日本人种西来"说,强调日、中种族相异;有人重新划分人种,认为俄国人种已发生变异;更有人以"文明进化"、"国体"和对外战争的胜利等为由,宣扬日本人种和民族的"优胜"。种种舆论共同促成了日本人的自大心理,终至走上了藐视他人、疯狂膨胀扩张的失败之路。
- 袁咏红
- 形塑与变形:《点石斋画报》中的日本图像被引量:2
- 2008年
- 《点石斋画报》是晚清时期流传甚广的一份图像媒体,集中刊载了不少日本图像。这些图像主要描绘了中日战事、日本社会与日本奇闻三大内容,向受众展现了日人风流、文明西化与战时"倭寇"的多面形象。这些图像既有对日本实况的真实图绘,也夹杂有国人的异域想象;但都反映了当时中国人的日本认识,也在一定程度上形塑了国人的日本印象。
- 罗福惠彭雷霆
- 关键词:《点石斋画报》图像
- 1933年塘沽交涉新论被引量:1
- 2010年
- 1933年初,华北的政治经济中心北平和天津处于日本关东军的包围之下,因此促使华北停战,保全平津成为国民政府的当务之急。为此,国民政府采取非常规的做法,不以其外交部与日本外务省直接交涉解决华北问题,而是设立行政院驻北平政务整理委员会,专事对日交涉。这主要与国民政府希望以地方当局的名义,将两国间复杂的政治外交问题转化为单纯的军事问题的策略有关。
- 左世元罗福惠
- 关键词:外交部
- “黄祸论”与日中两国的民族主义被引量:3
- 2008年
- "黄祸论"是西方用以向同种示警,并对日本和中国进行诬蔑、丑诋与寻衅的核心话语之一。其说利用"历史记忆"掩饰自利的现实目的,对自己在东亚地区的侵略扩张和霸权主义予以合理化,反诬自卫者和潜在的竞争者为"祸"。"黄祸论"泛滥之际,适逢近代日本和中国的民族主义高涨,因而两者如同水火交激。日本的民族主义者或者嫁祸于人,或者宣扬"日本人种优越论"、"万世一系"的"国体优越论",以及皇国主义和泛亚洲主义,从种族、国体、文化精神等方面形成了自我优胜的想象,终于走上了自我膨胀、对外侵略的道路,既给世界人民造成了巨大灾难,也使自己遭受巨大挫折;而中国的民族主义或者强调"救亡"、"自卫"与"自省",或者强调中国固有文明的理性精神,在批驳"黄祸论"的同时,仍然坚持人道、正义和人类和谐的理想。在"黄祸论"刺激下的两种民族主义,带来了不同的后果。
- 罗福惠
- 关键词:民族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