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9CB421001)

作品数:31 被引量:384H指数:13
相关作者:刘俊来陈文杨天南刘新宇唐渊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地质科学院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土资源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1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3篇天文地球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锆石
  • 7篇矿床
  • 6篇成矿
  • 5篇定年
  • 5篇同位素
  • 5篇铜矿
  • 4篇地质
  • 4篇羊拉铜矿
  • 4篇盆地
  • 4篇锆石U-PB...
  • 3篇地球化
  • 3篇地球化学
  • 3篇岩体
  • 3篇闪长岩
  • 3篇特提斯
  • 3篇铅锌矿
  • 3篇锌矿
  • 3篇控矿
  • 3篇花岗闪长岩
  • 3篇成矿时代

机构

  • 2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8篇中国地质科学...
  • 3篇中国石油天然...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北京离子探针...
  • 1篇国家地质实验...
  • 1篇成都地质矿产...
  • 1篇核工业北京地...
  • 1篇教育部
  • 1篇昆明理工大学
  • 1篇有色金属矿产...
  • 1篇中国国土资源...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青海省地质调...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中国石化石油...
  • 1篇武警黄金地质...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华北油田
  • 1篇中国地质调查...

作者

  • 10篇刘俊来
  • 9篇陈文
  • 5篇杨天南
  • 5篇李洁
  • 5篇刘新宇
  • 4篇唐渊
  • 4篇雍拥
  • 4篇张洪瑞
  • 3篇史晓颖
  • 3篇王彦斌
  • 3篇王东升
  • 3篇侯增谦
  • 3篇陈越
  • 3篇宋玉财
  • 3篇张彦
  • 3篇郭强
  • 3篇吴文彬
  • 2篇田世洪
  • 2篇宋志杰
  • 2篇曾普胜

传媒

  • 7篇岩石学报
  • 6篇矿床地质
  • 4篇岩石矿物学杂...
  • 2篇现代地质
  • 2篇地质学报
  • 2篇地质论评
  • 2篇地质通报
  • 1篇吉林大学学报...
  • 1篇矿物学报
  • 1篇地球科学(中...
  • 1篇地学前缘
  • 1篇石油天然气学...
  • 1篇Geosci...

年份

  • 3篇2015
  • 2篇2014
  • 5篇2013
  • 3篇2012
  • 9篇2011
  • 8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3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三江北段东莫扎抓矿区构造变形特征被引量:5
2013年
已有关于青藏高原隆升的各种构造模型多重视新生代变形而忽略了早期构造变形的限制。本文以三江北段东莫扎抓矿区为研究对象,通过详细的构造-岩相填图,恢复了矿区二叠纪以来变形序列,结合区域资料讨论了变形事件的大地构造背景。研究表明矿区发育中-下二叠统九十道班组灰岩、上二叠统那益雄组碎屑岩、上三叠统结扎群甲丕拉组碎屑岩和上三叠统结扎群波里拉组灰岩4套地层系统,二叠系与三叠系之间为不整合接触,局部被近南北向逆断层代替。北西向逆断层横亘矿区,断层上盘三叠纪碎屑岩和灰岩整体北倾,断层下盘三叠纪岩石被左右两条走滑断层夹持向南挤出。在图面和露头尺度上矿区叠加褶皱明显,南北向剖面上多见紧闭的倾伏褶皱,近东西向剖面上则为开阔水平的斜歪褶皱,表明南北向剖面上观察到的是已被叠加的早期褶皱,为矿区第一期变形,其形成与三叠纪末古特提斯洋盆闭合有关。始新世晚期印-亚大陆碰撞地壳缩短形成矿区第二期构造,即北西向逆断层和褶皱叠加。第三期近南北向逆断层可能形成于始新世末,与印-亚大陆碰撞引起的侧向旋转有关。
张洪瑞杨天南侯增谦宋玉财杨竹森田世洪刘英超王富春
关键词:逆冲断层叠加褶皱
云南羊拉铜多金属矿床成因与成矿时代探讨被引量:3
2011年
羊拉铜矿床位于德钦县羊拉乡,北起中意河,南至加仁,西起里农村,东至金沙江边。自北向南由贝吾、尼吕、江边、里农、路农、通吉格、加仁等七个矿段组成。主要矿段为里农、路农、江边三个矿段,面积12.40km2;其中以里农矿段为矿区集中区。
李洁陈文雍拥刘新宇刘月东罗诚布小飞甘彩红
关键词:矿床成因花岗闪长岩矿段层状夕卡岩
越南O Quy Ho钼矿床的成矿时代及成矿物质来源探讨被引量:2
2010年
越南西北部O Quy Ho钼矿床为范士版成矿带的典型钼矿床之一,矿体以脉状形式就位于中生代花岗岩中,辉钼矿主要赋存于石英脉及长石石英脉中,与黄铁矿、黄铜矿、磁铁矿等共生。8件样品硫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δ34S介于0.14‰~3.34‰之间,平均值为1.53‰,表明成矿物质具有深源特征。黄铁矿的206Pb/204Pb范围为18.583~22.355,207Pb/204Pb变化于15.632~15.812之间,208Pb/204Pb变化于38.989~39.199;辉钼矿的206Pb/204Pb、207Pb/204Pb、208Pb/204Pb分别为18.686~18.737、15.655~15.660和39.081~39.082,与范士版含角闪石花岗斑岩具有成因联系。辉钼矿Re-Os同位素等时线测年获得了(36±1)Ma的年龄,该年龄与金沙江-红河新生代斑岩铜钼矿成矿带岩浆-成矿活动的年龄一致,提出O Quy Ho钼矿床为金沙江-红河新生代斑岩铜钼矿带的一部分。
TRAN My Dung刘俊来NGUYEN Quang Luat陈越邹运鑫
关键词:地球化学RE-OS同位素年龄O
楚雄盆地烃源岩特征及资源潜力分析被引量:8
2010年
楚雄前陆盆地是西南地区重要的含油气远景盆地。从油气生成的角度,系统评价了该盆地6套11组烃源岩层系、5类烃源岩的有机质丰度、类型、热演化,认为该区具备油气形成的良好条件,其中三叠系煤系烃源岩是主力源岩。通过热模拟试验建立了烃源岩的产烃率图版,计算了盆地内各层系烃源岩的生烃强度,三叠系煤系烃源层生烃强度最大。楚雄盆地天然气资源量达15000×108m3,具备形成大、中型气田或油田的地质条件,油气勘探前景好。
缪卫东史晓颖张志琳杨贵芳郭爱民王东良秦建中汪本善姜晓华
关键词:楚雄盆地烃源岩资源潜力
玉树地区让娘贡巴辉长岩锆石SHRIMP U-Pb测年和地球化学特征被引量:10
2011年
青海玉树地区出露一套晚古生代—早中生代的蛇绿混杂岩。其中,让娘贡巴辉长岩的锆石SHRIMP U-Pb年龄为258.4±2.9 Ma,表明该岩石形成于晚二叠世。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岩石具有富碱,高TiO2、Fe2O3的主量元素特征,稀土元素总量相对较高,富集轻稀土元素,(La/Yb)N=5.09~5.52,与原始地幔相比,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Ba、Th、K)及高场强元素(Nb、Ta、Zr、Hf)。综合研究表明,让娘贡巴辉长岩的形成环境为洋岛,这足以表明,至少在晚二叠世时,玉树地区已经存在洋壳。
雍拥陈文张彦刘新宇
关键词:辉长岩U-PB定年
辉绿岩脉中的俘获锆石:地壳构造-热历史的“探针”——来自玉树混杂带辉绿岩俘获锆石的研究实例被引量:5
2011年
结晶程度较低的基性岩如玄武岩、辉绿岩的岩浆锆石含量一般很低,不利于用锆石原位测年方法确定其成岩时代。但这类岩石可能含有俘获锆石,通过对俘获锆石的详细研究,可以推测基性岩浆通道周围地质体的演化历史,其作用如同穿越岩石圈上部的"探针"。玉树混杂岩带为一晚古生代混杂带,由变质-变形陆源碎屑岩、玄武岩、辉绿岩及辉长岩侵入体组成,脉状辉绿岩侵入到玄武岩中。从一件辉绿岩样品中分离了约130颗锆石,对其中72颗进行了SHRIMP及LA-ICP-MS原位U/Pb同位素分析,结果显示其表面年龄范围在400~2 900 Ma间,明显老于其成岩年龄,表明玉树混杂带发育于古老陆壳基底之上。分析显示年龄谱具两个主要峰值:500 Ma和1 000 Ma,与扬子地块年龄谱类似。该结果表明,玉树混杂带发育于东羌塘地块北缘,并不能代表成熟洋壳残留体;东羌塘地块与扬子板块具亲缘性。
丁妍杨天南张洪瑞王召林薛万文张玉宝
关键词:辉绿岩年龄分布
“三江”北段茶曲帕查矿区构造变形与铅锌矿化被引量:20
2011年
位于青藏高原中部的茶曲帕查铅锌矿床为"三江"复合造山成矿带北段的典型矿床,基础地质研究工作的欠缺制约了控矿机制的探讨。通过详细的野外填图,重新厘定了矿区地层系统,进而修正了矿区构造框架以及变形历史,结合矿石结构的显微变形特征,对成矿过程提出了新的认识。矿区近东西向的逆断层和其北侧的正断层(局部为不整合)奠定了矿区的主要构造框架,并将矿区分为3个部分:①渐新世五道梁组;②中二叠世九十道班组;③晚二叠世那益雄组。二叠纪地层褶皱明显,枢纽多变,经历了多期挤压作用叠加,新生代地层产状平缓。铅锌矿化与灰岩关系密切,受新生代伸展构造控制,开放空间充填特征明显。成矿发生在中新世初,为边破碎-边沉积-边成矿的过程。
张洪瑞杨天南侯增谦宋玉财汪元奎刘群
关键词:控矿构造
云南羊拉铜矿里农花岗闪长岩体锆石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正>1区域地质背景羊拉铜矿区位于古特提斯构造域内中咱微陆块与昌都—思茅地块相夹持的金沙江板块结合带中段(莫宣学等,1993),夹持在金沙江断裂和羊拉断裂两条南北向区域性断裂之间。金沙江构造带是三江地区重要的板块消减带,...
李洁陈文雍拥刘月东罗诚陈岳龙
文献传递
越南东北部静足(Tinh Túc)钨锡矿区花岗岩年代学、地球化学与区域构造意义被引量:13
2011年
越南东北部高平地区静足(TInhTúc)钨锡矿床分布在银山-静足成矿带上,属于中国西南-越东北花岗岩相关的钨锡成矿带的一部分。花岗岩的锆石SIMSU-Pb测年结果为93.9±3.0Ma,地球化学分析结果显示出过铝质S型花岗岩的特点,高硅(SiO2含量73.5%~74.6%),铝过饱和(Al2O3含量14.21%~14.88%),高碱(Na2O+K2O为6.64%~8.47%)、富钾贫钠(K2O/Na2O>1),同时富集Rb、Th、U、Zr、Hf,亏损Ba、Nb、Sr、Ti、Eu,轻稀土相对富集,呈现明显的负Eu异常。同位素研究表明,样品的87Sr/86Sr初始比值为0.749±0.027,εNd(t)为-10.71~-10.42。本文依据派洼花岗岩的地球化学特征,结合花岗岩的锆石U-Pb年代学、同位素分析结果,认为派洼花岗岩为燕山期后造山环境中形成的高度分异岩浆结晶的结果。通过与华南西南部矿床相关岩体比较,将静足派洼岩体归入个旧-大厂花岗岩带。并通过与缅甸境内腾冲-毛淡棉花岗岩带岩体特征对比并结合构造环境判别,提出个旧-大厂花岗岩带的形成可能受到太平洋构造域和特提斯构造域的双重影响,但以后者为主。
王东升刘俊来TRAN MyDungNGYUEN QuangLuat郭强吴文彬张招崇赵志丹
关键词:特提斯构造域
越南西北部大象山超高温变质岩的发现及其区域构造意义被引量:5
2011年
越南西北部大象山群孔兹岩系中发育一套含刚玉+尖晶石+石榴石+夕线石组合的富铝岩石块体,它们呈透镜状包体形式赋存于孔兹岩系内。岩石中刚玉+尖晶石+石榴石+夕线石组合的发育指示岩石经历了超高温变质作用的改造。其中尖晶石和石英的共生组合表明了变质温度高于900℃,而利用岩石退变质矿物组合中的黑云母-石榴石温度计,黑云母-斜长石-石榴石-石英组合温度-压力计估算的变质温度压力条件分别为879~917℃、0.90~0.94GPa。岩石中的早期刚玉+夕线石的组合的存在说明岩石变质作用已经从高角闪岩相进入到了麻粒岩相;而峰期变质矿物组合尖晶石+石英的出现,指示了变质温度高于900℃的超高温变质作用。另一方面,退变质过程中钛铁矿的发育表明岩石经历了快速抬升降压的过程。变质作用的P-T轨迹分析揭示出岩石经历了早期同步升温增压后的快速增温达到峰期条件,后经历快速等温减压过程。这种温压条件的变化与板块会聚过程中由于俯冲板片的断离而使软流圈上涌造成热异常的温压条件变化基本一致。通过对超高温变质岩石进行锆石SIMSU-Pb测年获得的结果大于58Ma,推测这次超高温变质与喜马拉雅运动中印度与欧亚大陆的初期会聚-碰撞作用相关。
吴虎峻刘俊来TRAN My DungNGUYEN Quang LuatPHAM Binh吴文彬陈文张招崇
关键词:孔兹岩系超高温变质作用P-T轨迹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