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571618)

作品数:7 被引量:105H指数:6
相关作者:李晓松冯子健殷菲马家奇刘巧兰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四川大学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传染
  • 5篇传染病
  • 4篇染病
  • 3篇病监测
  • 3篇传染病监测
  • 2篇流行性
  • 2篇流行性脑脊髓...
  • 2篇脑脊髓膜炎
  • 1篇实时监测
  • 1篇流行病
  • 1篇流行病学
  • 1篇流行病学研究
  • 1篇菌病
  • 1篇空间自相关
  • 1篇疾病报告
  • 1篇计算方法
  • 1篇发病
  • 1篇布鲁氏菌
  • 1篇布鲁氏菌病
  • 1篇传染病暴发

机构

  • 6篇四川大学
  • 6篇中国疾病预防...
  • 1篇四川省疾病预...

作者

  • 6篇冯子健
  • 6篇李晓松
  • 3篇殷菲
  • 2篇马家奇
  • 2篇刘巧兰
  • 1篇蒋敏
  • 1篇张子武
  • 1篇裴小琴
  • 1篇马家齐

传媒

  • 3篇中华流行病学...
  • 1篇卫生研究
  • 1篇中华预防医学...
  • 1篇中华疾病控制...

年份

  • 1篇2010
  • 1篇2009
  • 4篇2007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WSARE计算方法在传染病暴发早期预警中的应用被引量:8
2010年
探讨异常模式探测方法--WSARE(What's Strange About Recent Events)在传染病暴发早期预警中的应用价值,拓展传染病病例监测数据的多维聚集性探测统计方法.分别采用基于历史数据和贝叶斯网络为基线的WSARE算法,对2007年深圳市宝安区麻疹发病模拟实时监测预警.结果 表明WSARE算法能够早期探测到麻疹在特定人群的异常增高,在传染病暴发早期预警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张子武冯子健李晓松
关键词:传染病监测
2004-2005年内蒙古自治区布鲁氏菌病发病的空间自相关分析被引量:20
2009年
目的分析近年内蒙古自治区布鲁氏菌病的空间自相关性及其流行蔓延趋势。方法运用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采用SPSS 13.0、R软件和GeoDA对布鲁氏菌病发病资料进行分析,再用Map Info进行专属地图表达。结果2004和2005年内蒙古布鲁氏菌病的发病率分别为19.63/10万和38.23/10万;全局Moran’sⅠ系数分别为0.240 4和0.478 6;局域系数统计分析显示2004年布鲁氏菌病在内蒙古存在一个高值聚集区,2005年存在两个高值聚集区,同时出现低值聚集区;局域Moran’sⅠ系数显示2004和2005年Moran’sⅠ小于0的地区分别有27和26个,主要集中在发病率较高地区,Moran’sⅠ大于0的地区主要集中在发病率较低地区。结论布鲁氏菌病发病率和空间自相关系数大小的分布存在一定空间统一性和差异性,利用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探讨布鲁氏菌病空间分布模式有助于加深对内蒙古地区布鲁氏菌病流行蔓延趋势的认识。
裴小琴冯子健李晓松马家齐殷菲蒋敏
关键词:布鲁氏菌病空间自相关流行病学研究
Rogerson空间模式监测方法在传染病实时监测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07年
探讨Rogerson空间模式监测方法在中国传染病实时监测中的应用。文中介绍该方法的原理,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监测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为例,探索关键参数如K、H、n_0和τ的设定、模拟监测过程及解释结果等。结果表明Rogerson空间模式监测方法能够连续不断地监测传染病疫情变化,及时发出预警信息,同时确定传染病病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Rogerson空间模式监测方法能够做到实时和动态监测,克服多重检验问题,为传染病早期防控提供可靠信息,因此在传染病聚集性探测和实时分析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刘巧兰李晓松冯子健马家奇
关键词:传染病监测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基于前瞻性时空重排扫描统计量的传染病早期预警系统被引量:49
2007年
目的探索前瞻性时空重排扫描统计量在传染病早期预警中的应用。方法模拟实时监测系统,采用前瞻性时空重排扫描统计量对成都市2005年麻疹病例数据进行逐日前瞻性分析。结果前瞻性时空重排扫描统计量能早期探测到传染病的爆发。结论利用前瞻性时空重排扫描统计量结合地理信息软件建立的早期预警系统,能有效地对传染病爆发做出早期预警。
殷菲冯子健李晓松马家奇
关键词:传染病监测传染病
前瞻性时空扫描统计量在传染病早期预警中的应用被引量:10
2007年
目的探索前瞻性时空扫描统计量在传染病早期预警中的应用.方法模拟实时监测系统,采用前瞻性时空扫描统计量对2005年成都市102个乡镇街道的3212例细菌性痢疾病例数据进行逐日前瞻性分析,并与单纯时间聚集性分析结果相比较.结果前瞻性时空扫描统计量可提供确切的预警信息,对细菌性痢疾进行时间和空间定位.从6月的预警结果可见,前瞻性时空扫描统计量及时探测到了细菌性痢疾的局部暴发,且预警信号较强(P=0.007).而单纯时间聚集性分析滞后2d发出预警,且信号较弱(P=0.039).结论前瞻性时空扫描统计量能够充分挖掘和利用传染病监测数据中的时间和空间信息,能够提高聚集性探测的及时性和有效性,在实际工作中具有潜在的重要应用价值.
殷菲李晓松冯子健马家奇
关键词:疾病报告
Knox方法在传染病时空聚集性探测中的应用被引量:12
2007年
目的探讨Knox方法在传染病时空聚集性探测中的应用。方法介绍Knox方法的原理,以2005年4-5月北京市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病例为例,介绍其统计分析过程并解释结果。结果在选定时间临界值13d和空间临界值29.67km时,流脑可能存在时空聚集性。选取其他时间和空间临界值,均无时空聚集性。结论在根据传染病的特点并选择合适的时间与空间临界值的条件下,Knox方法能够较好地探测传染病的时空聚集性,对原因不明的疾病可以根据不同的临界时间和临界空间"诊断"其是否有传染性,因此对传染病早期预警有一定作用。
刘巧兰李晓松冯子健马家奇
关键词: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