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271328)

作品数:6 被引量:27H指数:4
相关作者:黄正松李明昌石忠松熊仕秋夏之柏更多>>
相关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中山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基因
  • 5篇动脉瘤
  • 5篇颅内
  • 5篇颅内动脉
  • 5篇颅内动脉瘤
  • 5篇基因表达
  • 5篇基因表达谱
  • 5篇表达谱
  • 2篇基因芯片
  • 1篇单核
  • 1篇单核细胞
  • 1篇动脉
  • 1篇学者
  • 1篇炎症
  • 1篇易感基因
  • 1篇人胎
  • 1篇胚胎
  • 1篇细胞
  • 1篇芯片筛选
  • 1篇瘤基因

机构

  • 6篇中山大学附属...
  • 2篇广州医学院第...
  • 2篇中山大学
  • 2篇香港中文大学

作者

  • 6篇石忠松
  • 6篇李明昌
  • 6篇黄正松
  • 2篇夏之柏
  • 2篇孙毅明
  • 2篇朱永华
  • 2篇潘伟生
  • 2篇熊仕秋
  • 2篇戴华浩
  • 1篇祝刚

传媒

  • 2篇中华神经医学...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中国神经精神...
  • 1篇中国病理生理...
  • 1篇国外医学(脑...

年份

  • 1篇2008
  • 3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颅内动脉瘤的易感基因被引量:4
2004年
研究表明 ,颅内动脉瘤的易感基因在其发病机制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文章综述了近年来发现的可能与颅内动脉瘤发病密切相关的易感基因。这些基因的确定有望为颅内动脉瘤的筛选、诊断和防治提供新的思路。
李明昌石忠松黄正松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易感基因发病机制
颅内动脉瘤组织免疫和炎症相关差异表达基因的研究被引量:9
2006年
目的检测颅内动脉瘤组织中的免疫和炎症相关差异表达基因,探讨其在颅内动脉瘤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利用Affymetrix公司的人类基因组基因芯片U133A分别检测3例颅内动脉瘤组织和3例正常颅内动脉组织中的基因表达谱,用生物信息学软件进行比较分析,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功能分类.对其中的免疫和炎症相关基因进行分析。结果与正常颅内动脉组织相比,在所检测的总共22215个基因中.颅内动脉瘤组织中差异表达水平达10倍以上的基因中,有40个基因与免疫和炎症有关.其中38个基因的表达水平在颅内动脉瘤中上调10倍以上,2个基因表达水平下调10倍以上。结论免疫和炎症相关基因的异常表达可能参与了颅内动脉瘤的形成和发展。
李明昌石忠松黄正松熊仕秋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基因芯片基因表达谱免疫炎症
人胎脑动脉发育相关基因表达谱的研究
2006年
目的:比较人胎儿脑动脉与成人脑动脉基因表达谱的差异,筛选与人胎脑动脉发育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方法:收集3例意外流产的胎儿(胎龄18-20周)及3例成人W illis脑动脉环及主要分支,抽提组织中的总RNA,制备成生物素标记的cRNA探针后分别与A ffym etrix U133A基因芯片杂交,扫描杂交信号并用专用软件分析杂交结果,筛选出在两种组织中差异表达的基因。随机选择3个差异表达基因,用荧光定量RT-PCR验证。结果:在所检测的总共22 215个基因中,胎儿脑动脉与成人脑动脉相比,表达水平相差2倍、3倍、4倍、5倍以上的基因分别有935个、302个、177个、110个;在表达水平相差5倍以上的基因中,32个基因在胎儿脑动脉中高表达,78个基因在胎儿脑动脉中低表达。基因功能分类显示:25个基因与细胞信号转导和通讯有关,16个基因与细胞外基质和细胞骨架有关,与细胞防御反应有关的基因有14个,转录因子10个,另外有45个为未分类或功能未知的基因或表达序列标签(EST)片段。结论:人胎脑动脉的正常发育受到众多基因的调控,研究这些基因的功能可能有助于认清脑动脉瘤等脑动脉发育相关性疾病的发病机制。
李明昌石忠松夏之柏熊仕秋黄正松
关键词:脑动脉胚胎基因表达谱寡核苷酸序列分析
基因芯片筛选颅内动脉瘤炎性相关基因的研究被引量:7
2006年
目的采用基因芯片技术探讨颅内动脉瘤患者血液单核细胞中炎性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方法采集50例颅内动脉瘤患者外周血,10名正常成人作为对照组,分离血液单核细胞,提取总RNA,与含22215个人类基因的寡核苷酸基因芯片杂交、洗脱、染色和扫描,分析检测的数据。荧光定量RT-PCR验证芯片结果。结果检测的22215个基因中,颅内动脉瘤共差异表达的基因有325个,差异水平均达2倍以上的基因有35个,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有16个基因与炎症反应和免疫应答有关,其中上调10个基因,下调6个。结论血液单核细胞基因表达谱是研究颅内动脉瘤发病机制的新策略,炎症反应和免疫应答可能是颅内动脉瘤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机制。
石忠松李明昌孙毅明戴华浩朱永华潘伟生黄正松
关键词:基因芯片颅内动脉瘤免疫应答单核细胞基因表达谱
国人颅内动脉瘤基因表达谱的初步研究被引量:9
2005年
李明昌石忠松夏之柏黄正松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基因表达谱瘤基因IA分子标记物国外学者
G蛋白信号传导通路和颅内动脉瘤的关系
2008年
目的采用基因芯片技术探讨G蛋白信号传导通路与颅内动脉瘤的相关性。方法采集50例颅内动脉瘤患者的外周血,且将10例正常成人作为对照组,分离其血液单核细胞,另外收集6例手术切除的颅内动脉瘤组织标本和3例正常成人的脑动脉血管,提取总RNA.分别与含22215个人类基因的寡核苷酸基因芯片杂交、洗脱、染色和扫描,分析检测数据,荧光定量RT-PCR法验证芯片检测结果。结果在检测的22215个基因中,颅内动脉瘤患者血液中共差异表达的基因有325个,颅内动脉瘤组织中差异表达水平均达2倍以上的基因有571个,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多个G蛋白信号传导通路的相关基因存在上调或下调表达,其中3个基因在动脉瘤组织和血液中均有差异表达,即上调表达的RAB31和下调表达的ARHGAP8和CENTG2。结论G蛋白信号传导通路可能是颅内动脉瘤的一种重要发病机制,RAB31、ARHGAP8和CENTG2与颅内动脉瘤的关系值得进一步研究。
祝刚石忠松朱永华李明昌孙毅明戴华浩潘伟生黄正松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基因表达谱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