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09JCYBJC13600)

作品数:2 被引量:13H指数:2
相关作者:王春红施荣富范云鸽陈丽娟曾小伟更多>>
相关机构:教育部天津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科技攻关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理学

主题

  • 3篇吸附树脂
  • 2篇大孔吸附
  • 2篇大孔吸附树脂
  • 1篇对羟基苯甲酸
  • 1篇沙棘
  • 1篇疏水
  • 1篇疏水作用
  • 1篇水杨酸
  • 1篇氢键
  • 1篇氢键作用
  • 1篇羟基
  • 1篇羟基苯
  • 1篇羟基苯甲酸
  • 1篇维生素
  • 1篇维生素B
  • 1篇黄酮
  • 1篇甲酸
  • 1篇交联
  • 1篇后交联
  • 1篇苯酚

机构

  • 3篇教育部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作者

  • 3篇施荣富
  • 2篇曾小伟
  • 2篇范云鸽
  • 2篇王春红
  • 1篇王芃
  • 1篇刘睿
  • 1篇陈丽娟
  • 1篇姚红杰
  • 1篇王春红

传媒

  • 2篇高分子学报
  • 1篇中国化学会第...

年份

  • 2篇2010
  • 1篇2009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大孔吸附树脂的制备及其对水杨酸和对羟基苯甲酸的吸附研究
分离功能高分子材料是依靠原子或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而实现其吸附剂分离功能的。它们已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分析、化工等领域[3]。传统的聚苯乙烯型树脂在使用时常常会遇到选择性低,吸附容量小等问题。为此制备具有高选择性和高吸附...
曾小伟姚红杰范云鸽王春红施荣富
关键词:大孔吸附树脂水杨酸对羟基苯甲酸
氢键吸附树脂的合成及高纯度沙棘叶黄酮的制备被引量:3
2010年
针对黄酮分子的酚羟基结构特点,有目的地选择了4种结构不同的商品化树脂,考察了它们对沙棘叶中黄酮类有效成分的吸附能力和吸附选择性.在此基础上优化了树脂结构设计方案,合成了具有氨基功能基、可形成氢键作用、疏水性可调变的大孔吸附树脂.以沙棘叶粗提物为原料,考察了树脂骨架疏水性、功能基间隔臂长短等对树脂纯化效果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当吸附发生在水体系中,一定强度的疏水性作用是树脂与吸附质之间形成氢键的必要条件,对于尺寸较大的黄酮分子,氢键功能基的间隔臂长短也显著影响了树脂对它的吸附能力.最后,我们选择了疏水性和氢键功能基间隔臂长短适宜的XM20-2树脂,对吸附和洗脱条件进行了优化,将其用于沙棘叶粗提物中黄酮类有效成分的进一步纯化,可将黄酮纯度从粗提物中的10.4%提高到50%以上,且树脂具有很好的重复使用性.
刘睿王芃施荣富王春红
关键词:吸附树脂氢键作用疏水作用沙棘黄酮
一种后交联大孔吸附树脂的合成及其对苯酚和维生素B_(12)吸附性能研究被引量:10
2009年
工业二乙烯苯悬浮聚合制备的大孔树脂,在二氯乙烷溶剂中以无水三氯化铁为催化剂进行悬挂双键后交联反应,得到的后交联树脂的比表面积和孔容都有显著增加.低温氮气吸附/脱附等温线得到的孔径分布曲线证明初始共聚物PDT-55(polydivinylbenzene,toluene as porogen)和PDH-55(polydivinylbenzene,heptane andtoluene as porogen)经后交联反应,所形成的新孔以微孔为主.树脂对水溶液中苯酚和维生素B12(VB12)的静态吸附研究发现树脂经后交联后,对苯酚的吸附量有显著提高,但对VB12的吸附量增加不大,原因是分子尺寸较大的VB12无法进入由悬挂双键后交联反应所形成的微孔.树脂PDT-55pc对苯酚的吸附量大于商品树脂XAD-4;后交联前后树脂PDT-55、PDT-55pc(post-crosslinking of PDT-55)、PDH-55、PDH-55pc(post-crosslinking ofPDH-55)对VB12的吸附量均大于树脂XAD-4.在本研究的实验条件下,Langmiur和Freundlich吸附等温线方程能很好地拟合树脂对水溶液中苯酚和VB12的吸附,相关系数在0.99以上.静态吸附动力学实验结果表明后交联前后树脂对苯酚的吸附较VB12更容易达到吸附平衡.吸附动力学数据的拟合结果显示,McKay二级吸附动力学模型符合树脂对苯酚的吸附,而对VB12的吸附更符合Lagergren一级吸附动力学模型.
曾小伟陈丽娟范云鸽王春红施荣富
关键词:后交联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