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河南省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项目(112300410093)

作品数:5 被引量:14H指数:1
相关作者:王丽娅张红敏贺司宇刘素素王素娟更多>>
相关机构:郑州大学河南省眼科研究所河南省立眼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河南省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角膜
  • 2篇细胞
  • 2篇小鼠
  • 1篇眼部
  • 1篇眼科
  • 1篇眼科学
  • 1篇眼科治疗
  • 1篇移植术
  • 1篇移植术后
  • 1篇异种
  • 1篇异种移植
  • 1篇植片
  • 1篇人角膜
  • 1篇神经改变
  • 1篇收纳
  • 1篇术后
  • 1篇糖尿
  • 1篇糖尿病
  • 1篇糖尿病小鼠
  • 1篇组织学

机构

  • 3篇郑州大学
  • 2篇河南省眼科研...
  • 1篇河南省人民医...
  • 1篇河南省立眼科...

作者

  • 4篇王丽娅
  • 3篇张红敏
  • 2篇刘素素
  • 2篇贺司宇
  • 1篇余晓菲
  • 1篇柳慧
  • 1篇陈国铭
  • 1篇张月琴
  • 1篇李金
  • 1篇谢艳亭
  • 1篇金鑫
  • 1篇王素娟
  • 1篇宋圆圆
  • 1篇赵素华
  • 1篇刘彦

传媒

  • 2篇中华实验眼科...
  • 1篇眼科新进展
  • 1篇中国实用眼科...
  • 1篇中华现代护理...

年份

  • 2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生物角膜用于人角膜板层移植术后的临床疗效及激光扫描共焦显微镜动态观察被引量:12
2016年
背景近年来由于角膜供体材料的缺乏,异种角膜移植研究逐渐受到研究者的关注,猪角膜脱细胞基质构建的生物角膜支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并已制备成生物角膜材料,但其用于人眼角膜移植后的临床效果及其组织形态学变化特征尚不清楚。目的观察用生物角膜进行人板层角膜移植术后的临床效果,并利用激光扫描共焦显微镜进行活体动态观察,评估生物角膜作为新型角膜替代材料进行人眼角膜板层移植的可行性。方法采用前瞻性系列病例观察研究方法,于2014年2—8月在河南省立眼科医院纳入药物治疗无效的感染性角膜炎或陈旧性角膜白斑患者15例15眼,包括真菌性角膜炎4例,细菌性角膜炎1例,混合感染性角膜炎9例,陈旧性角膜白斑1例。采用猪角膜脱细胞基质构建的生物角膜行患眼生物角膜板层移植术,以术眼的对侧正常眼作为对照。分别于术后3d、7d、1个月、3个月、6个月、9个月和12个月对术眼进行随访,对植片愈合情况进行评分,随访时间为1年。疗效指标主要包括角膜透明度、新生血管形成、角膜植片有无溶解或感染复发、最佳矫正视力(logMAR)。分别于术后3、6、9和12个月利用激光扫描共焦显微镜对角膜进行动态观察,记录和分析移植后角膜上皮和内皮细胞的形态和密度、角膜基质的形态特征以及角膜上皮下神经纤维的恢复情况。结果术眼术后3d早期出现角膜水肿等炎症反应,术后7d炎症反应消退。术后1个月植片透明,随访期间未出现角膜溶解、感染复发现象。术后6个月时1例患者出现青光眼,术后12个月时1例患者发生排斥反应。术眼术前及术后不同时间点间logMAR、角膜透明度评分、角膜新生血管评分的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92.63、59.37、10.50,均P〈0.05),其中术后视力、角膜透明度均较术前明显改
王素娟张月琴李金余晓菲窦新岩王丽娅
关键词:异种移植共焦显微镜
眼部γδT细胞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4年
γδT细胞是近年来人们新认识的一种表型和功能独特的T淋巴细胞亚群。主要分布于皮肤、小肠、肺、生殖道、泌尿道等各种器官、组织的上皮层,在机体抗感染、抗肿瘤、抗过敏及上皮损伤、修复中发挥重要作用,并可能在抵御广谱微生物人侵的一线防御中起关键作用。目前,γδT细胞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呼吸道、肠道以及皮肤等领域。经研究发现,在角膜和结膜上皮组织内也有叫8T分布,眼部γδT细胞可以直接或间接促进某些细胞因子表达并通过这些细胞因子间、细胞因子与相关受体等相互作用发挥抗感染、抗肿瘤、抗角膜移植排斥、角膜上皮及神经损伤修复等作用。但γδT在这些部位的研究却相对较少。文中就γδT细胞在眼部中的研究做一简述。
柳慧张红敏王丽娅
关键词:ΓΔT细胞角膜结膜
BALB/c小鼠角膜细胞密度和大小的活体三维测量
2015年
背景 角膜细胞的形态学参数及其密度对角膜结构的完整性及其正常功能的维持具有重要意义.目前,BALB/c小鼠已成为角膜研究中广泛应用的实验动物,了解正常角膜细胞的大小、形态及密度可为相应的实验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目的 应用双光子激光扫描显微镜对BALB/c小鼠的不同角膜细胞进行活体扫描,对细胞密度、细胞大小参数进行活体三维测量,活体观察角膜不同细胞的形态学特征.方法 收集6只8 ~13周龄BALB/c小鼠,麻醉后荧光解剖显微镜下于角膜基质内注射20 μg/ml的胞质膜染料1μl,注射后1.5h于注射部位的对侧注射500 μg/ml Hoechst 33342 1 μl,30 min后使用双光子激光扫描荧光显微镜对角膜中央视野(XY轴)的角膜内皮层、基质层和上皮层进行Z轴逐层扫描,每层扫描厚度为2μm,图像像素为512×512,图像位数为12 bit.应用Imaris软件对扫描的图像进行细胞密度以及细胞大小参数的测量,细胞密度通过计算3维空间内细胞核数目获得;通过软件自动测量角膜上皮基底层、中基质层和内皮层细胞和细胞核的表面积和体积,并计算细胞和细胞核的表面积/体积值和细胞的核质比. 结果 BALB/c小鼠角膜上皮基底层和内皮层均为单层细胞,而中基质层包括2层细胞.小鼠角膜上皮基底层细胞密度为(108.00±18.97) ×10^4/mm3,明显大于中基质层的(9.27±0.48)×10^4/mm3和内皮层的(22.30±2.28)×10^4/mm3,3个组间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41.592,P=0.000);以中基质层的细胞表面积和体积最大,其次为内皮层,上皮基底层的细胞表面积和体积最小,3层细胞间的表面积和体积的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2 222.000、598.504,均P=0.000).小鼠角膜上皮基底层、中基质层和内皮层细胞的表面积/体积值分别为(0.80±0.13)、(0.51±0.07)和(0.40±0.04)/μm,以上皮基底层细胞最大,3层间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
张红敏刘素素谢艳亭陈国铭贺司宇金鑫窦新岩王丽娅
关键词:细胞计数
糖尿病小鼠的角膜创伤修复以及神经改变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通过研究糖尿病小鼠角膜创伤愈合以及创伤后血管、中性粒细胞和神经纤维的改变,了解糖尿病对小鼠角膜创伤愈合的影响。方法 80只小鼠随机分成对照组(40只)和模型组(40只),应用链脲佐菌素诱导建立糖尿病模型。对模型组和对照组小鼠血糖、体质量进行监测。制作小鼠角膜上皮创伤模型,观察糖尿病小鼠角膜上皮创伤愈合情况,并对创伤后角膜缘血管、中性粒细胞分布情况进行观察。采用免疫荧光分析神经纤维在这两组小鼠角膜分布的差异。结果模型组在注射链脲佐菌素后24h,血糖升高至(17.1±0.5)mmol·L-1,此时对照组为(6.7±0.2)mmol·L-1(P<0.05)。6 d时模型组体质量显著降低至(28.2±0.9)g,2 d、3 d、4 d、5 d、6 d时组间血糖、体质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符合糖尿病改变。模型组小鼠创伤愈合时间比对照组延后5 d。模型小鼠角膜缘部位的血管纤细、稀疏,创伤后2 d对照组中性粒细胞为(212.3±6.3)个/视野,模型组为(184.7±3.2)个/视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中央、旁中央、周边角膜神经纤维密度分别为(309.2±27.2)μm3·mm-3、(234.9±11.4)μm3·mm-3、(176.8±14.3)μm3·mm-3,模型组分别为(263.8±13.2)μm3·mm-3、(175.1±18.3)μm3·mm-3、(96.3±12.7)μm3·mm-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糖尿病会导致小鼠角膜上皮创伤愈合延迟,以及小鼠角膜血管、中性粒细胞及神经纤维的改变。
贺司宇刘素素张红敏王丽娅
关键词:糖尿病角膜创伤愈合角膜神经
眼科治疗护理用品以患者为单位集中收纳的设想与应用
2016年
为了更好地提高质量、服务患者,设计和制作了以患者为单位的眼科治疗护理用品集中收纳的护理袋,将住院期间患者的不同物品固定位置进行存放,患者出院后继续使用,能更好地保存疾病资料、帮助患者了解疾病相关知识、清洁保存滴眼和其他药物。
赵素华刘彦宋圆圆张越琪
关键词:眼科学收纳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