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271325)

作品数:44 被引量:198H指数:8
相关作者:惠国桢郭礼和苗宗宁陆华吴智远更多>>
相关机构:苏州大学无锡市第三人民医院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2篇医药卫生
  • 3篇生物学

主题

  • 35篇细胞
  • 18篇分化
  • 18篇干细胞
  • 11篇细胞移植
  • 9篇骨髓基质
  • 8篇细胞分化
  • 8篇脊髓
  • 8篇间充质干细胞
  • 8篇充质干细胞
  • 7篇羊膜
  • 7篇人羊膜
  • 7篇体外
  • 7篇基质
  • 6篇帕金森
  • 6篇人骨髓
  • 6篇基质细胞
  • 6篇骨髓
  • 5篇诱导分化
  • 5篇神经干
  • 5篇神经干细胞

机构

  • 40篇苏州大学
  • 15篇无锡市第三人...
  • 12篇中国科学院上...
  • 4篇东南大学
  • 3篇天津医科大学
  • 2篇河南省人民医...
  • 2篇宜兴市人民医...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宁波市第二医...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潮州市中心医...
  • 1篇嘉兴市第一医...
  • 1篇沈阳市第五人...
  • 1篇苏州市红十字...

作者

  • 36篇惠国桢
  • 12篇苗宗宁
  • 12篇郭礼和
  • 9篇陆华
  • 7篇杨立业
  • 7篇金钧
  • 7篇吴智远
  • 6篇刘相名
  • 5篇蒋云召
  • 5篇吴卫江
  • 5篇王玲
  • 5篇孙兵
  • 4篇吕然博
  • 4篇蒋震伟
  • 4篇陈镭
  • 4篇黄坚
  • 4篇卞林
  • 4篇暨荀鹤
  • 3篇杨新新
  • 3篇张学光

传媒

  • 12篇实用临床医药...
  • 10篇江苏医药
  • 9篇中华神经外科...
  • 3篇苏州大学学报...
  • 2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生物医学工程...
  • 1篇中国修复重建...
  • 1篇神经疾病与精...
  • 1篇中华神经外科...
  • 1篇中国临床康复
  • 1篇Chines...
  • 1篇中华神经医学...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10
  • 3篇2009
  • 2篇2008
  • 5篇2007
  • 8篇2006
  • 5篇2005
  • 11篇2004
  • 8篇2003
4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人胚嗅鞘细胞不同取材及培养方法对纯度的影响被引量:14
2004年
目的通过对多种方法的比较获得较为理想的取材和纯化嗅鞘细胞的措施。方法应用3种不同的取材方法各获取20份样本,对取材引起的细胞损伤以及同一条件下培养10d后细胞纯度进行对照;在将细胞接种密度统一调整到106/ml后应用3种纯化方法各对20份样本处理并作纯度比较;同样密度和接种数量的原代细胞各取10份种植于3种不同培养皿,对细胞贴壁速度和最终纯度进行检验;对3种常用的细胞接种密度104/ml、105/ml、106/ml统一其他培养条件后作比较。结果我们从中筛选出最佳取材方法为直接挤压法,其获得的细胞纯度为82.56%,明显高于传统分离法(66.24%)和机械过滤法(61.35%);最好的纯化嗅鞘细胞方法为免疫吸附法,其细胞纯度达到94.66%,而差速贴壁法(81.59%)和化学试剂法(76.45%)均由于损失细胞太多不可取;同时发现包被培养皿对纯化细胞意义重大,P75包被组不仅培养细胞的纯度最高(87.69%),而且还有利于OECS的快速贴壁;高密度接种细胞对提高细胞的最终纯度也是非常有利,3组(接种密度分别为104/ml、105/ml、106/ml)培养10d后的p75阳性细胞率差异巨大,分别为34.61%,49.39%,71.55%。结论应用最佳取材及培养方法收获大量嗅鞘细胞将对其进一步的基础研究以及将来应用于临床奠定基础。
吴卫江惠国桢陆华吕然博
关键词:取材纯度细胞培养
人胚嗅鞘细胞与鼠胚胎脊髓组织联合移植对大鼠脊髓损伤的治疗(英文)被引量:3
2006年
背景:脊髓损伤高发且后果严重,至今尚无有效措施挽救丧失的神经功能。哺乳动物嗅觉系统的一类特殊胶质细胞的移植引起关注。目的:观察人胚嗅鞘细胞和大鼠胚胎脊髓共同移植在促进大鼠横断脊髓轴索再生方面是否产生协同作用。设计:开放性实验。单位:无锡第三人民医院细胞室,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神经外科。材料:实验于2002-09/2004-10在无锡市第三人民医院细胞实验室完成。①选取清洁级成年雌性SD大鼠36只,随机数字表法分成4组:人胚嗅鞘细胞组10只、鼠胚胎脊髓组10只、联合移植组10只,模型组6只。②取12周左右的流产新鲜人胚胎(产妇知情同意)用于嗅鞘细胞的培养纯化。③取孕14d的SD大鼠1只,施行剖腹手术将胎鼠连同胎膜一同取出,用于新鲜胚胎脊髓的制备。方法:①4组大鼠均建立脊髓半切洞模型。模型组在损伤洞腔内填塞明胶海绵加全培养基8μL,在损伤上下各1mm处注射相同培养基2μL;人胚嗅鞘细胞组明胶上给予嗅鞘细胞悬液8μL,损伤上下各1mm处注射细胞悬液2μL;鼠胚胎脊髓组将组织碎块直接填塞在洞腔内,外覆明胶;联合移植组将同样大小的胚胎脊髓填塞在洞腔内,然后用微量加样器将8μL的嗅鞘细胞悬液注入洞腔,外覆明胶,在洞腔上下各1mm处注射细胞悬液2μL,按层缝合肌层皮肤。②定期对各组大鼠进行行为学评定,结合病理学观察,并通过辣根过氧化物酶-四甲基联苯胺逆行示踪技术,评价嗅鞘细胞和胚胎脊髓对神经元存活、纤维再生的影响。主要观察指标:①人胚嗅鞘细胞体外培养及纯化。②体外免疫细胞化学分析。③大鼠后肢运动功能BBB评分测定结果。④移植物及受损脊髓修复的免疫组化检测结果。⑤辣根过氧化物酶-四甲基联苯胺示踪对各组被标记的皮质及中脑红核神经元的定量分析情况。结果:①人�
吴卫江惠国桢吕然博苗宗宁
关键词:细胞移植嗅神经脊髓损伤
多巴胺对多巴胺能神经母细胞SH-SY5Y的毒性作用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探讨多巴胺(DA)对多巴胺能神经母细胞瘤细胞SH-SY5Y的神经毒性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应用MTT法检测DA对SH-SY5Y毒性作用,通过吉姆萨染色、Hoechst 33258标记、透射电镜、DNA ladder以及TUNEL检测DA诱导多巴胺能神经细胞凋亡形态结构及化学特征。结果MTT法检测到DA直接造成多巴胺能神经母细胞损伤,并呈浓度依赖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吉姆萨染色、Hoechst33258标记、FACS、电镜、DNA ladder以及TUNEL均检测到细胞凋亡形态及化学特征。结论DA在体外可以造成DA能神经母细胞SH-SY5Y损伤,可能是通过凋亡机制造成细胞丢失的。
栗超跃惠国桢暨荀鹤史锡文郭礼和
关键词:多巴胺神经毒
表达胶质细胞源性神经生长因子的骨髓基质干细胞的神经分化潜能被引量:2
2005年
孙兵惠国桢杨立业刘相名郭礼和
关键词:胶质细胞源性神经生长因子骨髓基质干细胞神经分化BMSC细胞载体
人羊膜上皮细胞移植治疗帕金森病鼠的研究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观察人羊膜上皮细胞在帕金森病鼠移植后的存活情况,以及它对帕金森病鼠旋转行为的改善作用。方法采用6-羟多巴胺立体定向纹状体注射制作帕金森病鼠模型;51只大鼠随机分三组:人羊膜上皮细胞移植组、假手术PBS对照组以及空白模型对照组。制模成功后第5周用人特异性抗体Nestin和Vimentin检测人羊膜细胞的存活情况,第10周切片观察黑质部TH阳性神经元的变化情况,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仪测定纹状体多巴胺(DA),高香草酸(HVA),3,4-二羟基苯乙酸(DOPAC)等浓度以及脑脊液DA的含量。结果人羊膜上皮细胞帕金森病鼠侧脑室内移植可以存活达10周;移植组大鼠旋转数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黑质部TH阳性神经元数量较对照组升高(P≤0.01),纹状体区DA、HVA和DOPAC含量较PBS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0.05),移植组脑脊液DA含量较PBS对照组也显著增加(P〈0.01)。结论人羊膜上皮细胞侧脑室移植可以改善帕金森病鼠的旋转行为,其机制可能与其增加纹状体区多巴胺等递质水平有关。
薛寿儒杨新新董万利惠国桢郭礼和
关键词:人羊膜上皮细胞帕金森病细胞移植多巴胺
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优化条件的研究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通过比较5种不同体外培养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MSCs)条件,找到一种能在质和量上均能满足需要的体外培养条件。方法使用Percoll-Paque液(1.073 g/ml)分离人骨髓血,采用DMEM+15%的小牛血清、人体白蛋白、人血清、脐带血清及MesenCult培养基,在相同培养条件下,动态观察hMSCs的生长状况、细胞数量变化,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的纯化状况。结果5种培养条件在一定时相内均能获得较为纯化的hMSCs,但在生长速度和纯化率上存在一定的差异。结论Mesen Cult是一种较为优秀的hMSCs培养基,胎儿脐带血清培养也能在短期内获得足量纯化的hMSCs,人血清的使用还需要做进一步的研究。
金钧黄坚吴思荣惠国桢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培养
人骨髓基质干细胞体外分离培养的优化及定向分化的调控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通过改进人骨髓基质干细胞(hBMSCs)的体外培养和定向诱导为神经细胞的方法,以获得纯化hBMSCs以及阳性率更高的神经细胞。方法采用Percoll-Paque液(1.073 g/ml)分离hBMSCs,Mensen Cult培养基体外培养扩增,流式细胞仪检测纯化率。至P3代加入特定组合诱导剂进行定向诱导分化,观察hBMSCs分化为神经细胞的形态学变化,免疫组化和免疫荧光检测特异性神经元烯醇化酶(NSE)、神经丝蛋白(NF)、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阳性细胞数。结果Mensen Cult培养hBMSCs的扩增速度快,纯化率高;在加入特定诱导剂后细胞出现胞体收缩、突起伸出等神经细胞的形态改变,NSE、NF、GFAP均有不同程度阳性率。结论Mensen Cult是一种较为优秀的hBMSCs体外培养基,而且我们使用的诱导配方效果确切。
金钧黄坚苗宗宁惠国桢
关键词:骨髓基质干细胞体外培养诱导分化
脐带血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分离、纯化及培养被引量:13
2004年
目的 研究脐带血 (HUCB)中含有的间充质干细胞 (MSCs)体外分离、纯化及培养条件 ,探究其作为种子细胞应用于实验和临床的可行性。方法 无菌条件下取正常足月剖腹产的脐带血 ,经肝素抗凝 ,用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脐血的单个核细胞 ,以偏酸性的MesencultTM作为培养基进行培养和纯化获得贴壁细胞层 ,用流式细胞仪检测MSCs表面抗原。结果 来源于脐血的单个核细胞经体外培养贴壁后出现破骨样及间充质样的细胞 ,间充质细胞为成纤维样的细胞形态 ,并表达MSCs相关的抗原 (CD2 9、CD4 4、CD1 6 6 ) ,但不表达造血细胞抗原 (CD34 、CD4 5) ,这与源于骨髓的MSCs一致。结论 脐带血来源的MSCs能在体外培养、扩增 。
陈镭惠国桢栾文忠苗宗宁王玲陆华吴智远芦奕
关键词:脐带血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培养
人骨髓基质细胞向神经元分化的两种体外诱导方法比较被引量:10
2004年
目的通过体外定向诱导人骨髓基质细胞(hBMSCs)使其分化为神经元,比较两种诱导方法。方法采用Percoll-Paque液(1.073g/ml)分离hBMSCs,体外扩增培养后,分别加入丁羟茴醚(BHA)+二甲基亚砜(DMSO)和β-巯基乙醇(BME)诱导hBMSCs分化为神经元,光镜下形态学观察,及免疫组化检测特异性神经元烯醇化酶(NSE),神经丝蛋白(NF),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阳性细胞数。结果hBMSCs在加入两种诱导剂后均有胞体收缩,突起伸出,NSE,NF,GFAP均有不同程度阳性率,但丁羟回醚+二甲基亚酚组的细胞存活率高,神经元阳性率(诱导成功率)高。结论丁羟茴醚+二甲基亚酚是一种较好的体外诱导hBMSCs分化为神经元的诱导剂。
金钧惠国桢单立冬孙兵苗宗宁陆华
关键词:骨髓基质细胞神经元体外诱导
脂肪组织来源的基质细胞研究进展被引量:12
2004年
目的 介绍近期国内外脂肪组织来源的基质细胞研究进展。 方法 广泛查阅近期有关文献 ,归纳分析此种细胞的培养和分化的研究状况。 结果 脂肪组织中存在一种多能的基质细胞 ,体外培养条件下这种细胞生长状态类似成纤维细胞 ,可长期增殖 ,细胞绝大多数为中胚层来源 ,混有少量的血管周细胞、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 ,在一定的诱导条件下能分化为脂肪细胞、软骨细胞、成骨细胞、成肌细胞和神经细胞。
杨立业郑佳坤惠国桢
关键词:基质细胞脂肪组织分化细胞培养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