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地方项目(2010)

作品数:19 被引量:209H指数:10
相关作者:陈轶英朱丽萍颜玮李艾吉路更多>>
相关机构:江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云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地方项目江西省卫生厅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影响因素
  • 5篇城乡居民
  • 4篇血脂
  • 4篇口腔
  • 4篇口腔卫生
  • 4篇成年居民
  • 3篇血脂异常
  • 3篇肥胖
  • 2篇血压
  • 2篇中国成年人
  • 2篇糖尿
  • 2篇糖尿病
  • 2篇患病
  • 2篇高血压
  • 2篇超重
  • 2篇成年人
  • 1篇代谢
  • 1篇代谢当量
  • 1篇血红蛋白
  • 1篇血脂水平

机构

  • 6篇江西省疾病预...
  • 5篇中国疾病预防...
  • 3篇云南省疾病预...
  • 2篇福建医科大学
  • 2篇广西壮族自治...
  • 2篇福建省疾病预...
  • 2篇昆明理工大学
  • 1篇宝鸡市疾病预...

作者

  • 6篇吉路
  • 6篇李艾
  • 6篇颜玮
  • 6篇朱丽萍
  • 6篇陈轶英
  • 5篇刘杰
  • 4篇孔干莲
  • 4篇罗物强
  • 4篇王丽敏
  • 4篇赵军
  • 3篇姜勇
  • 3篇陈晓荣
  • 3篇张梅
  • 3篇杨云娟
  • 3篇徐建伟
  • 3篇马吉祥
  • 2篇叶莺
  • 2篇林修全
  • 2篇许晶晶
  • 2篇陈铁晖

传媒

  • 6篇中国健康教育
  • 3篇实用预防医学
  • 2篇江西医药
  • 1篇职业与健康
  • 1篇医学与社会
  • 1篇广西医学
  • 1篇中国慢性病预...
  • 1篇重庆医学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海峡预防医学...
  • 1篇预防医学论坛

年份

  • 1篇2016
  • 8篇2015
  • 2篇2014
  • 5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江西省城乡居民体力活动调查分析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了解江西省城乡居民体力活动水平及模式。方法利用江西省2010年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数据,对3000例18岁及以上常住居民的体力活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江西省成年居民体力活动水平不足、中等、活跃的比例分别为20.77%、30.33%、48.90%(标化后为21.68%、31.67%、46.64%);工作、交通、休闲锻炼的活动量占总体力活动量的比例分别为62.57%、28.48%、8.95%(标化后为62.30%、28.49%、9.21%);平均静坐、睡眠时间分别为5.05h/d、7.68h/d,静态时间合计为12.73h/d。结论江西省成年居民体力活动水平尚可,工作是居民体力活动的主要来源,今后应调整体力活动类型构成,倡导居民更多参加休闲锻炼,减少每日静坐时间。
范为民陈轶英朱丽萍李艾颜玮吉路
关键词:代谢当量
口腔卫生保健行为影响因素调查分析被引量:10
2015年
目的:了解广西城乡居民的口腔卫生保健行为影响因素,为广西口腔预防保健工作开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在广西国家级慢病监测6个项目市(县),对3 600名18岁及以上年龄的城乡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调查人群中就医看牙行为发生率为44.29%,正常刷牙行为发生率为47.57%,洗牙(洁牙)行为发生率为13.42%,使用含氟牙膏行为发生率为39.79%;经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文化程度水平是上述4种口腔卫生保健行为的共同影响因素,城乡差异因素对就医看牙行为发生影响作用最强(OR=3.471),文化程度越高的人群正常刷牙、洗牙(洁牙)、使用含氟牙膏的行为发生概率越高,年龄越大正常刷牙的行为发生概率越低,正常刷牙行为可以降低牙齿拔除事件的发生;调查人群对正常刷牙行为与使用含氟牙膏两者缺乏正确的认识。结论:广西城乡居民口腔卫生保健行为发生率低,口腔卫生保健意识差,需要及时加强广西口腔卫生预防保健工作开展,重点关注农村地区、老年人群、文化程度差人群的宣传与教育。
许晶晶黄佟蒙晓宇
关键词:口腔卫生保健行为影响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2010年中国成年人就餐行为情况分析被引量:23
2015年
目的分析我国不同地区成年人的就餐行为,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基础资料。方法利用2010年中国慢性病监测问卷调查数据,对97 016名18岁及以上居民的就餐行为进行分析,描述不同性别、年龄和城乡就餐行为差异。结果我国居民中92.9%是一日三餐,6.7%是一日两餐,一日中不吃早餐的比例最高,为3.4%,在家和在外用早餐的比例分别为85.1%和14.9%,在家和在外用午餐的比例分别为81.7%和18.3%,在家和在外用晚餐的比例分别为89.3%和10.7%。女性居民在家用早餐、午餐和晚餐的比例均高于男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978.56、1 922.68、1 515.95,P<0.01),随着居民年龄增加,在家用早餐、午餐和晚餐的比例均逐步升高,农村居民在家用早餐、午餐和晚餐比例均高于城市居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3 814.42、2 965.02、1 328.71,P<0.01),西部地区居民在家用餐比例较高。结论在家用餐仍是我国居民主要用餐方式,但在外就餐和不吃早餐日趋增多应引起关注。应该加强营养宣传教育,引导人们养成健康的饮食行为。
徐建伟陈晓荣李镒冲王丽敏马吉祥
关键词:饮食行为
江西省成年居民饮酒行为抽样调查被引量:8
2013年
目的了解我省成年居民饮酒行为特征及饮酒模式。方法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方法,于2010年8-10月从我省5个慢病危险因素监测县(区)的60个行政村/居委会抽取18岁及以上常住居民3000名进行饮酒相关问卷调查。结果我省男女成年居民及总的饮酒率分别为65.76%、33.16%和48.73%;男性饮酒者通常每日饮酒量纯酒精摄入为8.99g,女性为1.0g;男性饮酒者过量饮酒、频繁饮酒及单次大量饮酒率分别为25.13%、32.59%和56.87%,女性为9.07%、13.71%、16.99%;男性危险饮酒行为高于女性;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男女饮酒者过量饮酒及单次大量饮酒均与年饮酒频率密切相关。结论我省成年居民普遍饮酒,危险饮酒行为较高,应针对其分布特点和当地风俗制定及实施综合的多策略干预措施。
陈轶英朱丽萍李艾颜玮吉路刘杰
关键词:酒精饮酒率
云南省居民酒后驾驶的流行趋势及影响因素
2015年
目的了解云南省居民酒后驾驶行为的流行特征及危险因素,为制定相关的防治对策与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别于2007和2010年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每户中1名15~69岁常住人口进行调查,比较和分析居民酒后驾驶行为的流行状况及危险因素。结果云南省居民2007和2010年的酒后驾驶率分别为23.99%和18.05%。但是云南省酒后驾驶率均高于全国2002年的平均水平(13.2%)。云南省酒后驾驶行为的高危人群特征是少数民族、男性、15~34岁的年轻人和饮酒者。少数民族酒后驾驶的可能性分别是汉族的1.69(95%CI为1.13~2.53)和2.14倍(95%CI为1.29~3.54),女性酒后驾驶的可能性是男性的0.42倍(95%CI为0.20~0.86)。结论云南省居民酒后驾驶行为严重,应进一步加大执法力度,积极开展和推进多部门合作,加强对全人群的综合干预。同时,应针对少数民族和男性人群,尤其饮酒者开展重点人群的强化干预,从而降低云南省居民酒后驾驶习惯,减少道路交通伤害的发生。
杨云娟肖义泽戴璟
关键词:酒后驾驶
2010年我国成人体重自测及体重知晓情况分析被引量:13
2013年
目的了解我国不同地区成人自我测量体重及体重知晓情况。方法利用中国慢病监测(2010)项目询问调查及体格测量获得的数据,分析我国18岁及以上成人自我测量体重、体重知晓情况,描述城乡、不同地区、不同性别及年龄人群的分布及差异。结果我国成人经常测量体重的比例为33.5%;有22.8%的人从未测量过体重,且年龄越大、文化程度越低比例越高;西部农村地区从不测量体重的比例最高,东部城市地区最低。我国成人47.7%的人自报知晓自己体重,但仅有31%的人真正知道自己的体重。年龄越大、文化程度越低,知晓率越低。结论我国成人自我测量体重、关注体重、掌握实际体重的比例还不高,且存在人群、地区等差异,建议进一步加强人群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大力倡导和支持人人自测体重、知晓体重及维持健康体重。
姜勇张梅李镒冲李晓燕王丽敏赵文华
关键词:成人肥胖体重测量
中国成年人3种预防性口腔卫生行为状况及分布被引量:12
2013年
目的了解中国18岁及以上成年人定期口腔检查、早晚刷牙、使用含氟牙膏等3种口腔行为的状况。方法采取多阶段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全国162个疾病监测点的98 658名成年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中国成年人能够坚持定期口腔检查、早晚刷牙、使用含氟牙膏的人数比例分别为9.7%、35.8%和40.9%。居住在农村地区、中西部地区、受教育程度低是3种不良口腔行为的共同危险因素。结论中国成人未养成正确口腔行为习惯,应加大《中国居民口腔健康指南》的推广力度。
王春晓包鹤龄申涛赵寅君赵文华
关键词:成年人口腔卫生
眉县居民高血压糖尿病患病状况调查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掌握眉县居民高血压糖尿病患病状况及其危险因素,为慢性病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2010年中国慢性病监测工作方案,采用询问、测量、实验室检测等方法开展监测。结果眉县18岁以上人群高血压患病率41.83%,标化患病率20.62%。一、二、三级及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病率分别为11.17%、8.83%、4.50%、17.33%。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P<0.05),患病率随年龄增大而增高(P<0.01)。即往有92人被诊断为高血压,诊断病例中有64.13%(59人)近2周服用降压药,仅有14.13%(13人)血压控制至正常值;糖尿病患病率4.83%,标化患病率2.05%。空腹血糖受损率和糖耐量降低率分别为3.67%和7.53%。即往有16人被医生诊断过糖尿病,43.75%(7人)监测时血糖控制。男女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被调查人群超重率30.67%,肥胖率9.17%,标化超重率、肥胖率分别为20.11%、4.85%;血脂异常呈现"一高一低"即"高"甘油三酯(24.67%)和"低"高密度脂蛋白(58.00%),血脂异常标化率41.18%。糖化血红蛋白升高率为4.67%,标化率为1.89%,升高者为既往或现症糖尿病患者或糖尿病前期。被调查人群吸烟率25.50%,男性吸烟率55.51%。结论眉县居民高血压、糖尿病患病率高、控制率低,高血脂、肥胖、膳食结构不合理是该县慢性病高发的重要危险因素。
杨彩玲尤树录杨培荣王宏兰志超谭文
关键词:高血压糖尿病超重肥胖血脂糖化血红蛋白
福建省农村地区18周岁以上居民血脂异常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了解福建省农村地区居民血脂异常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农村地区开展预防血脂异常提供依据。方法于2010年10~12月和2011年9~12月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在福建省5个农村地区疾病监测点,抽取2 981名≥18周岁居民开展问卷调查、体格测量和血脂检测。结果血脂异常患病率为61.76%(1 841/2 981),并随着年龄增长而上升(P〈0.05);男性(65.97%,917/1 390)高于女性(58.08%,924/1 591)(P〈0.05);男性40~49岁患病率达最高(72.71%,301/414),女性≥70岁达最高(76.19%,32/42);高胆固醇(TC)血症、高甘油三酯(TG)血症、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症和高低密度胆固醇(LDL-C)血症患病率分别为6.00%(179/2 981)、10.30%(307/2 981)、39.38%(1 174/2 981)和4.73%(141/2 98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有配偶[OR=1.33,95%CI=1.03~1.72]、体质指数(BMI)24.00~27.90[OR=1.91,95%CI=1.52~2.40]和≥28.0[OR=3.35,95%CI=2.14~5.25]、静态行为时间≥3h[OR=1.45,95%CI=1.06~1.97]、中心性肥胖[OR=1.73,95%CI=1.38~2.18]、高血压[OR=1.35,95%CI=1.11~1.65]、糖尿病[OR=9.22,95%CI=5.29~16.07]是血脂异常的危险因素,女性[OR=0.68,95%CI=0.58~0.80]、BMI〈18.5[OR=0.51,95%CI=0.35~0.73]是血脂异常的保护因素。结论福建省农村地区≥18周岁居民血脂异常患病率较高,血脂异常以低HDL-C血症为主,40~49岁男性居民和≥70女性居民是重点预防人群,减少静态行为时间、控制饮食是重要的预防措施。
陈铁晖李文燕钟文玲林曙光林修全叶莺林熙李晓庆黄少芬胡祥炬
关键词:成年居民血脂异常影响因素农村
江西省城乡居民糖尿病流行情况及影响因素调查被引量:19
2011年
目的了解江西省城乡居民糖尿病流行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防治策略制订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江西省18岁及以上的常住居民进行慢性病流行情况调查,分析糖尿病患病流行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结果糖尿病患病率为7.63%,糖耐量减低患病率6.20%;年龄增大、体质指数高、高血压和高甘油三酯为糖尿病患病危险因素。结论应加强对城乡居民合理膳食、体力活动,定期监测血压和血糖、控制体重的宣传教育和干预。
刘杰朱丽萍李艾罗物强颜玮吉路陈轶英赵军孔干莲
关键词:糖尿病影响因素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