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2010G0020235)

作品数:5 被引量:6H指数:2
相关作者:徐世艾苏红军孟汉卿张庆杨荣祖更多>>
相关机构:烟台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矿业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化学工程
  • 2篇矿业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3篇假塑性
  • 3篇假塑性流体
  • 2篇数值模拟
  • 2篇热系数
  • 2篇流体力学
  • 2篇黄原胶
  • 2篇计算流体力学
  • 2篇搅拌釜
  • 2篇CFD
  • 2篇传热
  • 2篇传热系数
  • 2篇值模拟
  • 1篇性能研究
  • 1篇温度分布
  • 1篇涡轮桨
  • 1篇搅拌桨
  • 1篇搅拌器
  • 1篇反应器
  • 1篇传质
  • 1篇传质系数

机构

  • 5篇烟台大学

作者

  • 5篇徐世艾
  • 4篇苏红军
  • 2篇张庆
  • 2篇孟汉卿
  • 1篇杨荣祖
  • 1篇李文锦
  • 1篇郭莉
  • 1篇张希玲

传媒

  • 4篇烟台大学学报...
  • 1篇山东化工

年份

  • 2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新型Maxblend搅拌器用于工业规模反应器混合特性的数值模拟被引量:2
2016年
黄原胶溶液为研究体系,用CFD技术研究了Maxblend搅拌器在大高径比工业规模反应器中流体力学行为,重点考察了功率特性、死区分率、流场分布和剪切性能等流体动力学性能。结果表明:Maxblend搅拌器的功耗随转速提高而增加,死区分率随转速提高而减小;随着雷诺数增加,釜内平均剪切速率增加。工业规模反应器中,搅拌流场呈全釜大循环流型。
孟汉卿郭莉栾欣欣苏红军徐世艾
2种型式搅拌桨用于工业规模搅拌釜内假塑性流体混合过程的数值模拟
2016年
用CFD技术研究了最大叶片式桨和三层六直叶涡轮桨的在大高径比工业规模搅拌釜中流体力学行为,以黄原胶溶液为研究体系,重点考察了功率特性、死区分率、剪切性能和混合时间等流体动力学性能.结果表明:2种搅拌桨的功耗与转速成正比,死区与转速成反比;随着雷诺数增加,釜内平均剪切速率增加.工业规模搅拌釜中,最大叶片式桨搅拌流场呈双循环流型,三层六直叶涡轮桨在每个桨叶叶端分别形成上下2个小循环.在相同单位体积功耗下,最大叶片式桨的混合时间相对于三层六直叶涡轮桨较短.
栾欣欣孟汉卿聂义秋苏红军徐世艾
多层组合桨在黄原胶溶液中传热传质性能的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在黄原胶溶液中研究了三层组合桨的混合性能,采用能反映微观混合状态的传氧系数和传热系数对多层桨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下层桨采用A315有利于流体的混合;改后涡轮桨能够提供更多的流动空间,有利于形成大循环而促进全釜混合.
李文锦张庆徐世艾
关键词:传热系数传质系数黄原胶
最大叶片式桨用于大高径比搅拌釜内假塑性流体混合过程的数值模拟被引量:3
2015年
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技术研究了最大叶片式桨在大高径比搅拌釜非牛顿假塑性流体的流体动力学性能,包括功率特性、剪切性能、排液性能和混合时间.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桨下端剪切效率高、排液量大,是釜内良好的混合区域.随着雷诺数增加,搅拌流场由双循环流型转变为一个大循环,桨下端两翼剪切能力显著加强,说明剪切量与流体的混合密切相关,混合体积曲线能够从宏观的角度来分析搅拌混合过程.
杨荣祖苏红军徐世艾
关键词:假塑性流体
最大叶片式桨在黄原胶假塑性流体中的传热性能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研究了非牛顿假塑性黄原胶溶液中最大叶片式搅拌桨的传热性能.考察了此桨在黄原胶溶液混合过程中的功耗、气含率、氧传质系数KLa等的变化规律以及通气和不同搅拌转速对搅拌釜内传热过程的影响,测得了不同操作条件下的温度场及传热系数,建立了Nu和Re,Pr之间的关联式.结果表明,最大叶片式搅拌桨的传热系数可以达到250W/(m2.K),能够强化高粘假塑性流体的传热过程.
张希玲张庆苏红军徐世艾
关键词:传热系数温度分布黄原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