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271300)

作品数:43 被引量:148H指数:7
相关作者:周四维叶章群曹正国刘继红罗刚更多>>
相关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1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主题

  • 29篇膀胱
  • 23篇细胞
  • 21篇肿瘤
  • 16篇膀胱癌
  • 16篇膀胱肿瘤
  • 15篇基因
  • 13篇蛋白
  • 8篇树突
  • 8篇树突状
  • 8篇树突状细胞
  • 8篇MUC1
  • 7篇移行细胞
  • 7篇移行细胞癌
  • 7篇转染
  • 7篇细胞癌
  • 7篇膀胱移行细胞
  • 6篇膀胱移行细胞...
  • 6篇MUC1/Y
  • 5篇粘蛋白
  • 5篇粘蛋白MUC...

机构

  • 38篇华中科技大学
  • 5篇广州中医药大...
  • 3篇中山大学
  • 3篇中山大学附属...
  • 2篇安徽省立医院
  • 2篇南昌大学第二...
  • 2篇中南大学
  • 1篇武汉大学
  • 1篇郑州大学第一...
  • 1篇武汉市中心医...
  • 1篇深圳市宝安区...

作者

  • 38篇周四维
  • 27篇叶章群
  • 14篇曹正国
  • 13篇罗刚
  • 13篇刘继红
  • 12篇孙凯
  • 11篇鲁雄兵
  • 9篇宋晓东
  • 8篇庄乾元
  • 5篇管维
  • 4篇杨为民
  • 4篇张旭
  • 3篇李志坚
  • 3篇向松涛
  • 3篇黎卫
  • 3篇周华扩
  • 3篇祖雄兵
  • 3篇郭永连
  • 3篇孙璇
  • 3篇高新

传媒

  • 5篇临床泌尿外科...
  • 4篇中华泌尿外科...
  • 4篇中华实验外科...
  • 4篇The Ch...
  • 3篇中国肿瘤临床
  • 3篇武汉大学学报...
  • 3篇细胞与分子免...
  • 2篇第一军医大学...
  • 2篇医学研究生学...
  • 2篇现代泌尿外科...
  • 2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中华男科学杂...
  • 1篇中国免疫学杂...
  • 1篇中华外科杂志
  • 1篇临床外科杂志
  • 1篇癌症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Chines...
  • 1篇中国医学工程

年份

  • 4篇2008
  • 7篇2007
  • 10篇2006
  • 18篇2005
  • 2篇2004
  • 2篇2003
4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浅表性膀胱癌规范化治疗现状与前景被引量:14
2005年
周四维
关键词:膀胱癌
核转录因子NF-κB及黏蛋白MUC1参与膀胱癌耐药机理的研究
2006年
目的探讨核转录因子NF-κB及上皮特异性黏蛋白MUC1基因及蛋白参与膀胱癌细胞耐药形成的机理。方法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NF-κB p65和MUC1蛋白在B IU-87、T-24及耐药株B IU-87/A细胞中的表达。原位杂交技术检测NF-κB p65的mRNA在3种细胞质中的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3种细胞在阿霉素、长春新碱、顺铂3种化疗药物作用48 h后的凋亡率。结果NF-κB p65蛋白在B IU-87、T-24细胞质中均有阳性表达,细胞核几乎无表达,在B IU-87/A耐药株的胞质、胞核中均有阳性表达。3组细胞平均吸光度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UC1在B IU-87、T-24细胞膜、胞质中均有弱阳性表达,在B IU-87/A的胞膜、胞质中均有强阳性表达,两者平均吸光度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种细胞中NF-κB p65 mRNA表达均在胞质,核无表达,且3组细胞平均吸光度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种细胞自发凋亡率分别为1.15%、1.40%、0.90%,3种化疗药物作用48 h后,B IU-87细胞凋亡率分别为45.69%、47.70%、44.50%,T-24细胞凋亡率分别为43.79%、46.17%、44.50%,用药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种细胞之间及3种化疗药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 IU-87/A在阿霉素、长春新碱作用48 h后的凋亡率分别为19.88%、21.41%,用药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F-κB是膀胱癌细胞B IU-87/A耐药形成的中心环节,B IU-87/A耐药形成中NF-κB过度活化导致MUC1高表达可能是另一途径。
向松涛周四维管维陈忠张旭刘继红庄乾元叶章群
关键词:膀胱肿瘤黏蛋白类
人肿瘤MUC1/Y基因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在BIU-87细胞中的表达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克隆人肿瘤MUC1/Y全长基因及构建真核表达载体EGFP-MUC1/Y,并观察EGFP-MUC1/Y在BIU-87细胞中的表达,以进一步用于生物学功能及肿瘤生物学治疗的研究。方法:取新鲜膀胱肿瘤组织,提取总RNA,采用随机引物进行逆转录,将特异引物扩增的MUC1/Y全长PCR产物克隆至真核表达载体pEG-FP-C1,测序鉴定后命名为EGFP-MUC1/Y,用脂质体转染膀胱肿瘤细胞BIU-87,以Western Blot检测其表达情况。结果:酶切鉴定和序列分析证实构建质粒含人MUC1/Y全长cDNA编码序列,Western Blot检测和转染实验表明,构建的pEGFP-MUC1/Y基因在BIU-87真核细胞中表达,其绿色荧光蛋白瞬时表达率为20%。结论:人肿瘤MUC1/Y全长cDNA基因克隆及其真核表达载体pEGFP-MUC1/Y构建成功,可用于肿瘤生物学治疗的研究。
罗刚周四维鲁雄兵胡志全宋晓东孙凯曹正国叶章群
关键词:膀胱肿瘤MUC1/Y克隆真核表达
膀胱移行细胞癌VEGF-C/VEGFR-3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探讨膀胱移行细胞癌(BTCC)中VEGF-C与VEGFR-3表达在癌细胞淋巴结转移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RT-PCR与免疫组化检查36例BTCC和8例正常膀胱组织中VEGF-C与VEGFR-3表达情况,及其与膀胱移行细胞癌各项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VEGF-C、VEGFR-3在BTCC肿瘤细胞表达,在正常膀胱细胞未见表达。随着肿瘤细胞恶性程度的增加,VEGF-C、VEGFR-3表达明显增强;并且,VEGFR-3与VEGF-C的表达显著相关,继而,膀胱移行细胞癌淋巴浸润也明显增多。结论:膀胱移行细胞癌VEGF-C/VEGFR-3的表达促进肿瘤淋巴管浸润;阻断VEGF-C/VEGFR-3通路将抑制BTCC向恶性进展。
祖雄兵叶章群周四维申鹏飞齐琳
关键词:膀胱肿瘤肿瘤标记物
外磁场协同表阿霉素-羧甲基磁性纳米颗粒对膀胱癌体内外的杀伤作用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探讨脉冲外电磁场协同表阿霉素(EPI)-羧甲基葡聚糖氧化铁磁性纳米颗粒(CDMN)对人膀胱癌BIU-87细胞体外增殖活性和裸鼠皮下移植膀胱癌生长及其凋亡的影响。方法用化学共沉淀和氧化还原法制备EPI-CDMN并检测其理化性质,建立膀胱癌BIU-87细胞裸鼠皮下移植瘤动物模型,并设立空白对照组、磁场组、EPI组和EPI-CDMN组作为对照。分别采用噻唑蓝(MTT)比色法、双标流式细胞术、DNA原位末端标记法观察脉冲外电磁场联合EPI-CDMN对BIU-87细胞生长增殖活性和裸鼠皮下瘤生长状况及凋亡的影响。结果EPI-CDMN的直径、比饱和磁化强度分别为8~10 nm、0.22 emu/g。外磁场协同EPI-CDMN可以显著抑制BIU-87细胞增殖,抑制率达(21.82±3.18)%,并诱导细胞发生明显的凋亡,凋亡率为(16.8±3.4)%,均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裸鼠皮下瘤体积(1.57±0.42)cm^3和重量(2.00±0.21)g,均显著低于其他各组,抑瘤率51.69%和细胞凋亡指数(60.45±6.93)%均明显高于其他各组。结论外磁场可以显著增强EPI-CDMN对膀胱肿瘤的杀伤作用,为抗膀胱肿瘤的磁靶向治疗提供了实验依据。
曹正国诸禹平亓林周四维刘继红叶章群贾涛
关键词:表阿霉素脱噬作用
MUC1基因疫苗对膀胱肿瘤抑制的免疫学实验研究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研究人粘蛋白MUC1基因DNA疫苗诱导小鼠细胞毒性T细胞(CTL)及体液免疫应答的作用,为膀胱癌的疫苗治疗提供实验资料。方法:接种pcDNA3.1(+)-MUC1质粒,通过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MUC1抗体生成和脾细胞产生IL-2和IFN-γ的量,通过LDH释放法测定CTL对BIU-87细胞的杀伤活性。结果:接种pcDNA3.1(+)-MUC1疫苗后,小鼠血清中抗MUC1抗体水平明显升高,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脾细胞产生的IL-2和IFN-γ水平较对照组高(P<0.01)。在效靶比为100∶1、50∶1、25∶1、12.5∶1时,MUC1基因疫苗免疫组小鼠CTL对BIU-87杀伤率(分别为58.4%、47.2%、35.7%、27.4%),较空载体pcDNA3.1(+)组小鼠和灭菌生理盐水组小鼠(分别为11%、19.2%、9.5%、14%和16.5%、11.9%、8.6%、10.3%)均明显升高,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MUC1基因DNA疫苗能够诱导小鼠产生抗MUC1特异性抗体,诱导产生杀伤表达MUC1细胞的CTL,为MUC1基因疫苗用于膀胱肿瘤生物治疗提供了一定的实验依据。
罗刚周四维李志坚黎卫周华扩黄红星高新
关键词:MUC1DNA疫苗细胞毒性T细胞膀胱肿瘤
5-氨基乙酰丙酸诱导荧光膀胱镜在膀胱肿瘤诊断中的应用(附34例报告)被引量:15
2004年
目的 探讨 5 氨基乙酰丙酸 (5 ALA)诱导荧光光动力学诊断对膀胱肿瘤早期诊断的价值。 方法  34例血尿患者行 5 ALA诱导荧光染色膀胱镜检及活组织检查 :以 5 ALA缓冲液灌注膀胱 ,2~ 3h后 ,用D LIGHT系统进行荧光膀胱镜检 ,对荧光阳性区域及白光下肉眼观有异常但荧光阴性的区域进行活检。活检结束后行经尿道电切术 (TUR)。 结果  31例呈荧光阳性 ,其中 2 6例为尿路上皮癌 ,5例为良性病变 ;3例呈荧光阴性 ,其中腺性膀胱炎 2例 ,出血性膀胱炎 1例。 11例移行细胞癌患者于癌旁或远处发现普通膀胱镜下无法识别的微小荧光阳性区域 ,经活检均证实有肿瘤存在 ,其中 2例为原位癌。 6 1处活检结果经统计分析 ,该诊断方法对膀胱肿瘤的灵敏度为 97.6 %(4 1/ 4 2 ) ,特异性为 4 7.4 % (9/ 19)。 结论  5 ALA诱导荧光光动力学诊断对膀胱肿瘤诊断有较高价值 ,能发现早期肿瘤 ,同时可彻底进行电切除。
宋晓东叶章群周四维杨为民刘继红马扬之
关键词:5-氨基乙酰丙酸荧光膀胱镜膀胱肿瘤5-ALA光动力学
糖蛋白(MUC1与MUC7)基因在膀胱移行细胞癌的表达研究被引量:7
2006年
目的探讨糖蛋白MUC1与MUC7基因在膀胱移行细胞癌(BTCC)组织及细胞株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MUC1与MUC7特异性巢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对分离的4种组织标本及3种细胞株的mRNA样本进行检测。结果所有4种组织标本及3种膀胱癌细胞株的MUC1基因表达均为阳性。MUC7基因表达仅见于3种膀胱癌细胞株和侵袭性移行细胞癌标本。半定量结果显示MUC1mRNA基因表达在正常膀胱黏膜同腺性膀胱炎及各期膀胱癌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浅表性膀胱癌与侵袭性膀胱癌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细胞系BI U-87与T24之间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耐药细胞株BI U-87/A同敏感细胞株BI U-87与T24之间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UC7mRNA基因表达在3种细胞株及侵袭性膀胱癌组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UC1基因的上调表达与MUC7基因的差异性表达可能影响膀胱癌细胞的生物学行为,导致相应的临床后果-恶性转变、侵袭转移、耐药。MUC7基因表达是尿路上皮恶性侵袭性转化的开始。
向松涛周四维管维张旭刘继红庄乾元叶章群
关键词:膀胱移行细胞癌基因
超顺磁性葡聚糖氧化铁纳米颗粒的制备及其作为基因载体的可行性研究(英文)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磁性纳米颗粒作为基因载体在肿瘤基因治疗中的应用得到了迅速发展。为了能获得驱动目的基因高效稳定表达、安全无害、靶向性高、简便的新型非病毒型基因导入和治疗系统,本研究探讨超顺磁性葡聚糖氧化铁纳米颗粒(superparamagnetic dextran i- ron oxide nanoparticles,SDION)的制备及其作为体外基因载体的可行性。方法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制作SDION,通过丙烯葡聚糖凝胶S-300HR色谱和离心法分离sDl0N,用透射电镜、粒度分析仪和磁力计对SDION进行分析。以绿色荧光蛋白(GFP-C2)质粒为靶基因,通过氧化还原法构建SDION-GFP-C2复合物,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和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两者的结合率。以脂质体转染作为对照,荧光显微镜分别观察SDION和脂质体体外转染GFP-C2入膀胱癌细胞BIU-87的转染效率。结果SDION直径在3-8 nm之间,有效粒径为59.2 nm,比饱和磁化强度为0.23 emtb,g。分别经10 mmol/L的高碘酸钠氧化、0.5 moL/L的硼氢化钠还原作用后的SDION和GFP的结合比例最大,SDUIN对GFP DNA的转染效率为45%左右,明显高于脂质体的转染效率(30%左右)。结论SIION可通过氧化还原反应与GFP质粒相连,在体外可将GFP基因成功转染入人膀胱癌BIU-87细胞。
曹正国周四维刘继红宋晓东
关键词:右旋糖苷特异基因膀胱癌
黏蛋白MUC1/Y在膀胱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被引量:3
2005年
目的:检测黏蛋白MUC1/Y在膀胱肿瘤病变中的表达,探讨其在膀胱肿瘤诊断和免疫治疗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 P法和高清晰度彩色医学图文分析系统,对48例膀胱肿瘤组织、45例腺性膀胱炎组织和10例正常膀胱组织(对照组)黏蛋白MUC1/Y的表达进行检测分析。结果:MUC1/Y仅在膀胱肿瘤中表达,且平均灰度均显著低于腺性膀胱炎组织和正常膀胱组织(P<0.001)。结论:MUC1/Y为一种新型的肿瘤标记物,它在膀胱肿瘤组织的高表达,为膀胱癌诊断和免疫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
罗刚周四维曹正国鲁雄兵孙凯宋晓东叶章群
关键词:膀胱肿瘤基因表达MUC1/Y免疫组化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