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609028)

作品数:12 被引量:46H指数:4
相关作者:王晓睿王元汉余飞陈善雄程昌炳更多>>
相关机构:华中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南阳理工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建筑科学
  • 8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5篇隧道
  • 5篇围岩
  • 3篇隧道围岩
  • 2篇电化学
  • 2篇软土
  • 2篇软土加固
  • 2篇神经网
  • 2篇神经网络
  • 2篇隧道工
  • 2篇隧道工程
  • 2篇桩加固
  • 2篇自适应免疫算...
  • 2篇胶结
  • 2篇胶结物
  • 1篇弹塑性
  • 1篇道路工程
  • 1篇动态监测
  • 1篇有限元
  • 1篇有限元模拟
  • 1篇软弱围岩

机构

  • 7篇华中科技大学
  • 4篇中国科学院武...
  • 3篇南阳理工学院
  • 2篇华北水利水电...
  • 1篇合肥工业大学
  • 1篇同济大学
  • 1篇学研究院

作者

  • 8篇王晓睿
  • 5篇王元汉
  • 4篇余飞
  • 2篇程昌炳
  • 2篇陈善雄
  • 1篇贾晓凤
  • 1篇杨明
  • 1篇薛亚东
  • 1篇王小刚
  • 1篇南冬梅
  • 1篇贾晓风
  • 1篇万云东
  • 1篇刘晓南
  • 1篇张世海

传媒

  • 2篇岩石力学与工...
  • 2篇地球科学(中...
  • 2篇昆明理工大学...
  • 1篇中外公路
  • 1篇土工基础
  • 1篇人民黄河
  • 1篇公路交通科技
  • 1篇中国公路学报
  • 1篇Journa...

年份

  • 1篇2013
  • 2篇2011
  • 1篇2010
  • 4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7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模糊推理的综合评判系统在隧道围岩智能分类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5
2009年
利用模糊综合评价原理建立数学模型,结合相关专业知识、专家经验和人工智能的理论、方法,形成基于自组织神经网络检索机制及模糊数学评判的模糊推理综合评判系统。通过处理决策中的不确定信息,对受诸多因素影响下围岩变形的复杂特性给予定量表达。根据不同地质条件快速得到分类结果及相应的支护方案。在对云岭隧道围岩进行分类研究中,得出的围岩类别与实际围岩类别比较吻合。
王晓睿王元汉张世海
关键词:隧道工程围岩分类模糊推理
基于粗糙集和神经网络的深基坑工程风险评价被引量:4
2011年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中,深基坑工程建设规模大、施工周期长、干扰因素复杂,在施工过程中具有许多不可预见的风险因素。考虑地铁深基坑风险评价的不确定性,采用粗糙集理论对既有指标进行约简,把约简后的指标输入到神经网络中进行评价,以提高基坑风险分析评价的效率。通过实例分析表明,约简指标评价情况与实际情况基本一致,与传统模糊评价方法相比精简了约65%的指标,提高了基坑风险评价的效率。
王晓睿李玉霞薛亚东
关键词:粗糙集理论神经网络城市深基坑
Intelligent direct analysis of physical and mechanical parameters of tunnel surrounding rock based on adaptive immunity algorithm and BP neural network被引量:3
2009年
Because of complexity and non-predictability of the tunnel surrounding rock, the problem with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physical and mechanical parameters of the surrounding rock has become a main obstacle to theoretical research and numerical analysis in tunnel engineering. During design, it is a frequent practice, therefore, to give recommended values by analog based on experience. It is a key point in current research to make use of the displacement back analytic method to comparatively accurately determine the parameters of the surrounding rock whereas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possesses an exceptionally strong capability of identifying, expressing and coping with such complex non-linear relationships. The parameters can be verified by searching the optimal network structure, using back analysis on measured data to search optimal parameters and performing direct computation of the obtained results. In the current paper, the direct analysis is performed with the biological emulation system and the software of Fast Lagrangian Analysis of Continua (FLAC3D. The high non-linearity, network reasoning and coupling ability of the neural network are employed. The output vector required of the training of the neural network is obtained with the numerical analysis software. And the overall space search is conducted by employing the Adaptive Immunity Algorithm. As a result, we are able to avoid the shortcoming that multiple parameters and optimized parameters are easy to fall into a local extremum. At the same time, the computing speed and efficiency are increased as well. Further, in the paper satisfactory conclusions are arrived at through the intelligent direct-back analysis on the monitored and measured data at the Erdaoya tunneling project.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hysical and mechanical parameters obtained by the intelligent direct-back analysis proposed in the current paper have effectively improved the recommended values in the original prospecting data. This is of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the appraisal of stabil
Xiao-rui Wang1,2, Yuan-han Wang1, Xiao-feng Jia31.School of Civil Engineering and Mechanics,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uhan 430074,China
云岭隧道围岩监测免疫智能正演反分析被引量:1
2008年
深埋长隧道中大变形、高应力、复杂的工程地质环境和长期使用需要使得对隧道围岩的稳定性分析成为决定深埋长大隧道工程成败的关键问题.利用位移反分析法分析确定围岩参数是目前研究的一个重点,用以处理隧道围岩物理力学参数与量测信息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对围岩二次支护方案进行判断、调整.而人工智能在识别、表达与处理这种复杂的非线性关系方面表现了极强的能力.通过对十漫高速公路云岭隧道围岩变形进行监控测量,结合生物仿真系统和快速拉格朗日分析软件(FLAC)进行正演分析,利用神经网络的高度非线性、网络推理和网络耦合能力,通过数值分析软件获得神经网络训练所需要的输出向量,以可自适应调节的免疫算法为搜索工具对参数进行全局空间搜寻,寻找最佳网络结构,利用量测信息反分析寻找最佳参数,得出结果再通过正向计算进行验证.通过智能反演分析,改进了原勘测资料中的建议值,调整了支护方案,得到满意结论.表明本文所提反演分析对隧道围岩稳定性评价及信息化设计的实际意义.
王晓睿王元汉刘晓南
关键词:围岩监测反分析
基于Logistic-Verhulst模型的云岭隧道围岩位移预测被引量:2
2007年
隧道围岩的变形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非线性演化过程,按照数学思想依据自然界生物生长动态过程建立Logistic-Verhulst模型,模拟计算围岩应力重分布过程的位移.通过在十漫公路云岭隧道实地监测验证,得到在复杂地质条件下,施工过程中软弱围岩变形的超前预报值、收敛趋于稳定的值和趋于稳定的时间,以较高的预测精度,证明了Logistic-Verhulst模型在隧道围岩位移监测应用中的可行性和可靠性.
王晓睿王元汉
关键词:隧道围岩LOGISTIC模型
基于黏弹塑性的云岭隧道软弱围岩参数反演与稳定性分析被引量:1
2011年
软弱隧道围岩在工程实际和试验研究中都表现出较强的流变性质,容易造成围岩的过大变形而导致失稳.按新奥法施工原则对云岭隧道左洞进口段的软弱围岩段开挖过程进行监测,分析初期围岩位移收敛值以及二次支护和衬砌的压力变化情况,通过黏弹性有限元反分析理论,建立基于黏弹塑性的反分析体系,对围岩参数进行反演和优化.通过采用ANSYS有限元程序模拟开挖过程,并将现场实际量测值与计算数据进行比较,为隧道支护设计和施工的安全可靠性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指导.
王晓睿南冬梅朱学峰
关键词:软弱围岩动态监测有限元模拟参数反演
基于片材加固技术的当涂路景观桥牛腿裂缝加固三维有限元分析被引量:4
2008年
采用适当的加固措施对在役混凝土桥梁进行加固是解决桥梁结构通行能力不断下降与通行需求持续增长之间矛盾的有效途径.片材加固技术,由于其材料的杰出力学性能及施工简便等特点,在我国已被广泛应用于危旧桥梁的加固改造,也迅速成为国内外加固研究领域的热点.通过对合肥市当涂路桥牛腿裂缝诊断分析,提出外贴钢片的加固方案,并基于非线性有限元法基本理论,对加固方案进行三维数值分析,给出了片材加固后的牛腿裂纹尖端应力的效果分析.数值算例验证了片材加固方案的可行性.
王晓睿贾晓凤万云东
关键词:片材加固牛腿
皮尔–自适应免疫算法在隧道围岩智能计算中的研究与应用
2007年
提出适用于隧道工程智能预测的基于皮尔曲线的自适应免疫算法,以皮尔曲线较准确地描述隧道围岩收敛趋势,采用免疫系统的方法把非线性序列的趋势项偏移量建模外推,以影响围岩稳定性的各种因素作为入侵抗原进行有效解决,通过提高交叉概率和变异概率等参数的方法实现免疫系统的自适应调整,并以分布规律性和动态稳定性保证系统的稳定和全局优化,使该系统成为随环境改变而不断完善的一个自适应鲁棒进化系统。通过对云岭隧道工程的应用研究,实现在复杂地质环境下对于非确定性系统的预测,较好地解决在隧道智能计算中由于建模的不确定性造成的困难,而这种困难是用传统计算方法难以解决的。研究结果显示,基于皮尔曲线的自适应免疫算法在隧道工程智能预测应用中的优越性和实用性。
王晓睿王元汉余飞
关键词:隧道工程自适应免疫算法围岩收敛
软土电化学桩加固室内模型试验研究被引量:6
2013年
利用自行研制的一套软土电化学成桩加固的室内模型试验装置,开展系统的模型试验,成功再现铁质胶结成桩加固的整个物理化学过程,弄清胶结桩体组成结构特征,并通过加固土体电流、电阻、盐度的跟踪监测,探讨电化学成桩加固的电解特性及主要控制参数。在此基础上,开展微型贯入试验、室内平板载荷试验、崩解试验,对胶结桩体强度分布规律、承载力特性和水稳性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电化学胶结桩范围为电极直径的8~12倍,强度随与电极距离的增大而逐渐减小,胶结核心层和影响层组成之间存在一明显的强度突变面,胶结桩–土复合地基的承载力和变形模量较加固前提高约10倍,并具有很好的水稳性。
余飞王小刚陈善雄程昌炳
关键词:土力学软土加固胶结物
萧山跨湖桥独木舟遗址区的电化学桩加固试验被引量:3
2010年
依托古遗址保护工程,开展了软土电化学桩加固现场试验研究,分析了电化学铁质胶结特性和成桩效应,并通过检测对其加固效果以及长期水稳性进行评价。研究表明:金属电极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发生电解、水解、氧化、脱水等一系列反应后,土体中胶结物含量明显提高,并在电极处形成直径为8 cm^10 cm的圆柱形胶结桩体,离电极10 cm^30 cm的土体强度较加固前显著提高,表明胶结桩体与桩间土已形成桩~土复合地基,地基承载能力和变形模量较加固前提高一倍左右,且胶结桩体具有很好的水稳性和耐酸碱性。
余飞陈善雄程昌炳王小刚
关键词:软土加固胶结物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