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安徽省国土资源厅科技项目(2011-K-08)

作品数:5 被引量:58H指数:4
相关作者:杨晓勇孙卫东段留安李双汪方跃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武警黄金第七支队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国土资源厅科技项目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天文地球

主题

  • 5篇金矿
  • 4篇找矿
  • 4篇矿带
  • 4篇长江中下游成...
  • 4篇成矿
  • 4篇成矿带
  • 3篇同位素
  • 3篇锆石
  • 2篇地电
  • 2篇地面高精度磁...
  • 2篇地球物理
  • 2篇地球物理学
  • 2篇电磁法
  • 2篇音频大地电磁...
  • 2篇找矿模型
  • 2篇找矿前景
  • 2篇太平洋板块俯...
  • 2篇年代学
  • 2篇玢岩
  • 2篇锆石U-PB...

机构

  • 8篇中国科学技术...
  • 4篇中国科学院
  • 3篇武警黄金第七...
  • 2篇中国地质大学
  • 2篇安徽省国土资...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作者

  • 6篇杨晓勇
  • 3篇段留安
  • 2篇余良范
  • 2篇孙卫东
  • 2篇万芬
  • 1篇胡祥云
  • 1篇古黄玲
  • 1篇王光杰
  • 1篇林方丽
  • 1篇汪方跃
  • 1篇李双
  • 1篇张云霞

传媒

  • 3篇地球科学与环...
  • 1篇地质学报
  • 1篇大地构造与成...
  • 1篇“小岩体成大...

年份

  • 7篇2014
  • 1篇2013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铜陵舒家店地区志留纪地层中金矿的发现及其意义被引量:18
2013年
通过对长江中下游成矿带铜陵矿集区舒家店地区的系统考察和研究,在杨冲里一带提出了不同于前人的找矿思路,目前经初步踏勘,在地表暂发现6条含金破碎蚀变带,取得了良好的地质找矿效果。布设13条探槽和1个坑道工程,只有2条探槽未见矿,矿(化)体走向63°~100°,最厚约20余米,金品位最高44.36 g/t,银最高126 g/t,铜最高7.68%,深部探矿工作正在加速施工中,初步估计该金矿资源前景在中型或以上规模。安徽省金矿主要以伴生金或共生金为主,而本次发现的舒家店地区的金矿则是以金为主,局部伴生银、铜、钼及锌矿。该区金矿脉主要产于志留纪地层中,受构造作用控制明显,具有构造蚀变岩型特征,不同于已知铜陵地区铜金矿类型,同时在铜陵地区志留纪地层中发现金矿脉也属首次,因此该矿的发现将进一步丰富该区的成矿理论,对于铜陵矿集区乃至长江中下游成矿带进一步探矿具有重要借鉴和指导意义。
段留安杨晓勇刘晓明孙卫东
关键词:铜陵矿集区志留系蚀变岩型金矿
安徽铜山铜(金)矿床锆石U-Pb年代学和Hf同位素地球化学
安徽池州的铜山岩体是长江中下游地区沿江岩浆岩主带中的含矿岩体之一,其形成年龄及岩石成因尚存在争议。该岩体主要由石英闪长玢岩、石英二长斑岩和花岗闪长岩组成,与铜金矿化关系密切。对铜山矽卡岩型铜(金)矿床的花岗闪长岩开展了锆...
余良范毛丽达·尼合买提古黄玲褚庚杨晓勇
关键词:太平洋板块俯冲长江中下游成矿带
文献传递
长江中下游成矿带抛刀岭大型斑岩型金矿特征及找矿前景
抛刀岭金矿位于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安庆—池州矿集区,累计金金属量大于22t,为池州地区首例大型金矿床。该矿床金矿体主要产在英安玢岩中,基本不伴生其他有益金属元素,为独立金矿床。通过详细的矿床地质特征描述,结合已有斑岩型金矿的...
段留安杨晓勇汪方跃
关键词:斑岩型金矿找矿前景长江中下游成矿带
文献传递
皖南云岭金矿地球物理找矿模型
皖南云岭金矿位于长江中下游多金属成矿带与华南成矿带之间,属于江南造山带上的一个热液脉型矿床。基于云岭金矿区域地质背景,在该区开展了岩石露头测定、岩石标本物性测定和地球物理学相关研究。运用地面高精度磁测法,识别本区主要控矿...
万芬王光杰杨晓勇胡祥云林方丽张云霞
关键词:地球物理学金矿找矿模型激发极化法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
文献传递
皖南泾县榔桥岩体锆石U-Pb定年、Hf同位素和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找矿指示意义被引量:24
2014年
安徽泾县榔桥花岗闪长岩体为分布于皖南台褶带北缘壳幔同熔型复式岩体。该岩体主侵入期两个花岗闪长岩样品和侵入后期脉岩一个花岗斑岩样品的锆石 U-Pb 年龄分别为135.6±1.8Ma,137.6±2.0Ma,136.4±1.9Ma,显示岩体形成于早白垩世。锆石 Hf同位素分析表明榔桥岩体可能由中元古代地壳物质部分熔融形成,同时混染有少量古元古代地壳物质。根据全岩Zr含量计算出榔桥岩体花岗闪长岩“锆石饱和温度”为749~781℃,脉岩花岗斑岩“锆石饱和温度”为722~745℃,指示岩浆在成岩过程中快速冷却;元素地球化学研究显示,本区岩石在成岩过程中发生斜长石、钾长石以及副矿物磷灰石、钛铁矿的分离结晶作用。锆石Ce(Ⅳ)/Ce(Ⅲ)比值计算表明榔桥岩体成岩过程中的高氧逸度有利于该区域发生Cu-Au矿化,而斜长石的分离结晶使得EuN/EuN*比值降低,为0.2~0.4。榔桥岩体具有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以及Pb,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Zr,Ti),以及轻重稀土发生明显的分异,轻稀土相对重稀土明显富集的特征,与岛弧岩浆岩类似;大地构造背景判别表明该岩体的形成与古太平洋板块对欧亚大陆的俯冲碰撞作用密切相关。
李双杨晓勇孙卫东戴圣潜
关键词:锆石U-PB定年HF同位素
安徽铜山铜(金)矿床锆石U-Pb年代学和Hf同位素地球化学被引量:3
2014年
安徽池州的铜山岩体是长江中下游地区沿江岩浆岩主带中的含矿岩体之一,其形成年龄及岩石成因尚存在争议。该岩体主要由石英闪长玢岩、石英二长斑岩和花岗闪长岩组成,与铜金矿化关系密切。对铜山矽卡岩型铜(金)矿床的花岗闪长岩开展了锆石 U-Pb定年和 Hf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岩石地球化学及同位素年代学研究结果表明:花岗闪长岩侵入年龄为(146.3±3.2)Ma,形成于早白垩世;锆石εHf(t)值平均为-5.23,说明铜山侵入岩具有壳幔混合的岩浆岩源区性质;锆石的二阶段 Hf模式年龄分布在1184.51~1422.72 Ma之间,说明岩浆源区与皖南地区出露的中元古代基底有密切关系。构造判别图解显示,铜山岩体属火山弧花岗岩,与长江中下游铜金矿床含矿岩体形成于同一构造背景下,据此推测铜山地区大地构造背景形成于与古太平洋板块俯冲密切相关的大陆边缘岩浆弧环境。
余良范毛丽达.尼合买提古黄玲褚庚杨晓勇
关键词:太平洋板块俯冲长江中下游成矿带
长江中下游成矿带抛刀岭大型斑岩型金矿特征及找矿前景被引量:15
2014年
抛刀岭金矿位于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安庆—池州矿集区,累计金金属量大于22t,为池州地区首例大型金矿床。该矿床金矿体主要产在英安玢岩中,基本不伴生其他有益金属元素,为独立金矿床。通过详细的矿床地质特征描述,结合已有斑岩型金矿的成矿模式,同时利用以往对该含矿岩体U-Pb锆石定年及相关地球化学研究,综合分析认为该矿为产在早白垩纪岛弧背景下的贫铜斑岩型金矿床,同时局部矿段在成矿过程中还经历了热液叠加作用。矿体产出严格受NE向构造-岩浆岩带控制,含矿岩体出露面积小于1.0km2,属于典型的小岩体成大矿。运用"相似类比"、"矿床谱系"、"趋势外推"、"综合信息评价"等原则,指出该矿具有特大型金矿的潜质;同时,受同一NE向构造控制的乌石、白虎山及自来山等同期岩浆岩发育地区,具有与抛刀岭金矿类似的成矿条件,是未来工作的重点靶区;发育于上述同期岩浆岩之间的志留纪地层中的破碎带蚀变岩、与斑岩型矿床配套产出的低温热液多金属硫化物型矿床等,都将是外围工作的重点研究地区。
段留安杨晓勇汪方跃
关键词:斑岩型金矿找矿前景长江中下游成矿带
皖南云岭金矿地球物理找矿模型被引量:4
2014年
皖南云岭金矿位于长江中下游多金属成矿带与华南成矿带之间,属于江南造山带上的一个热液脉型矿床。基于云岭金矿区域地质背景,在该区开展了岩石露头测定、岩石标本物性测定和地球物理学相关研究。运用地面高精度磁测法,识别本区主要控矿构造为NE向断裂带。根据激发极化法圈定高极化率异常区,并结合相应区域电阻率(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和磁异常分布特征建立4种地球物理模型:低阻-高极化模型、高阻-高极化模型、高极化-磁异常过渡带模型和高极化-高磁异常模型。这4种地球物理模型建立在该区岩石物性与矿床成因基础之上,分别对应不同含矿模型:低阻-高极化模型对应接触带上硫铁矿成矿区;高阻-高极化模型对应含矿硅化带;高极化-磁异常过渡带模型对应围岩蚀变带;高极化-高磁异常模型对应岩浆侵入区。依据以上模型,可圈定NE向断裂带、断裂带西侧高阻硅化带及东侧蚀变岩体为找矿有利靶区。
万芬王光杰杨晓勇胡祥云林方丽张云霞
关键词:地球物理学金矿找矿模型激发极化法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