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北京市科委重大项目(D0706001000091)

作品数:73 被引量:1,327H指数:21
相关作者:余新晓岳永杰鲁绍伟朱建刚陈丽华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林业大学北京市园林绿化局河北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科委重大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6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8篇农业科学
  • 7篇生物学
  • 3篇经济管理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天文地球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14篇土壤
  • 13篇油松
  • 8篇生态系统
  • 7篇人工林
  • 7篇自然保护
  • 7篇自然保护区
  • 7篇保护区
  • 6篇松林
  • 5篇油松林
  • 5篇植物
  • 4篇树干
  • 4篇雾灵山
  • 4篇林冠截留
  • 4篇结构与功能研...
  • 4篇阔叶
  • 4篇混交
  • 4篇混交林
  • 3篇遥感
  • 3篇水文
  • 3篇水文效应

机构

  • 60篇北京林业大学
  • 9篇北京市园林绿...
  • 8篇河北农业大学
  • 6篇河北地质大学
  • 5篇内蒙古农业大...
  • 4篇河北省生态环...
  • 3篇石家庄经济学...
  • 3篇中国林业科学...
  • 2篇西北农林科技...
  • 2篇黑龙江大学
  • 2篇佳木斯大学
  • 2篇内蒙古师范大...
  • 2篇北京市八达岭...
  • 1篇北京市农林科...
  • 1篇河南科技大学
  • 1篇北京市林业局
  • 1篇浙江林学院
  • 1篇中国林业科学...
  • 1篇中国科学院植...
  • 1篇国家林业局

作者

  • 55篇余新晓
  • 16篇岳永杰
  • 12篇鲁绍伟
  • 10篇陈丽华
  • 10篇朱建刚
  • 7篇肖洋
  • 7篇杨新兵
  • 6篇刘凤芹
  • 6篇牛丽丽
  • 6篇刘彦
  • 5篇胡淑萍
  • 5篇武军
  • 4篇李春平
  • 4篇周国娜
  • 4篇耿玉清
  • 4篇孙庆艳
  • 4篇李金海
  • 3篇戴伟
  • 3篇袁胜亮
  • 3篇王雄宾

传媒

  • 21篇北京林业大学...
  • 8篇中国水土保持...
  • 5篇水土保持研究
  • 5篇水土保持通报
  • 4篇水土保持学报
  • 4篇安徽农业科学
  • 3篇林业科学
  • 2篇东北林业大学...
  • 2篇世界林业研究
  • 2篇南京林业大学...
  • 2篇灌溉排水学报
  • 1篇生态学报
  • 1篇中国科学(C...
  • 1篇土壤通报
  • 1篇干旱区资源与...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土壤学报
  • 1篇生态学杂志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黑龙江水利科...

年份

  • 1篇2011
  • 12篇2010
  • 12篇2009
  • 27篇2008
  • 16篇2007
7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北京山区6种乔木树种的光合特性研究被引量:4
2010年
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于2006年6~9月测定北京山区主要乔木树种的光合特性,包括刺槐、臭椿、槲树、栓皮栎、侧柏和油松。结果表明,自然状态下,栓皮栎、臭椿和刺槐的光合曲线呈双峰型,发生明显的"午休"现象。强光、高温和低湿是引起"午休"的主要环境因子。3个树种的气孔导度与净光合速率的变化趋势相似,也呈双峰型,但叶片胞间CO2浓度因树种不同而呈现不同的变化趋势。槲树、侧柏和油松的光合曲线呈单峰型。
陈慧新余新晓杨新兵孙庆艳逯进生
关键词:光合速率日变化
不同植被带植物群落多样性的变化规律研究被引量:4
2007年
通过对塞罕坝地区不同植被带植物群落多样性变化规律的研究,表明从山地森林带经森林草甸区至草甸草原区,各植被带在科、属、种的数量上均表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而物种特性上则表现出由耐阴到喜光的变化趋势;在不同林型中,不同植被带中的多样化变化规律不同;在植物群落垂直结构上也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
鲁绍伟刘凤芹周国娜张海军马建昭姜文虎杜娟
关键词:植被带植物群落多样性
基于马尔柯夫模型的沙厂水库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2011年
基于沙厂水库流域1990年、1995年、2005年的TM遥感资料和2000年SPORT遥感数据,在GIS技术支持下,建立了沙厂水库流域土地利用数据库;运用马尔柯夫模型,对研究区域内土地利用动态变化进行分析研究。通过对流域2005年的土地利用变化进行验证,对该流域2010年的土地利用情况进行预测。结果表明:①阔叶林、针叶林、灌木林和农田面积呈上升态势,混交林、其他土地和水域面积呈下降趋势;②3期土地利用流向基本一致,林地之间存在互动变化,其他土地,水域和农田向林地方向转移;③阔叶林、针叶林、灌木林、混交林和其他土地是本流域土地利用变化的主导类型和主要方向,整个演变趋势使林草面积显著增加,林地类型以阔叶林和针叶林为主。
袁宏孙庆艳余新晓
关键词:小流域土地利用马尔柯夫模型概率矩阵
长白山自然保护区保护效果评价被引量:10
2010年
利用生活型谱、物种丰富度Margalef指数和多样性Simposon指数,对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北坡海拔800~1000m的阔叶红松林1963年和2006年的主林层与林下草本植物组成及多样性进行对比分析,评价该区保护措施的效果,为科学管理规划保护区提供科学依据。1963—2006年,禁止砍伐等保护措施的实施,基本保存了乔木层的相对稳定,主林层物种组成和多样性变化不显著。但保护区对人类林下活动控制管理不力:红松籽掠夺式的采收活动影响了红松的种源更新;采集野菜、中草药和打松籽等人类生产活动对林下植被干扰破坏较大。草本层丰富度和多样性显著下降,地面芽植物和地上芽植物的物种数和相对物种数比例都降低。提议加强自然保护区内管理和规划,改变生物多样性减少的趋势,实现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王昆白帆黄利亚
关键词:植物多样性生活型谱阔叶红松林自然保护区
中国油松林生态服务功能评估被引量:42
2008年
森林生态服务功能评估是国内外研究热点之一,评估指标体系和评估方法不统一是诸多问题产生的根源.本文在颁布的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标准的框架下,采用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网络(CFERN)台站多年连续观测数据和森林资源清查数据及公共数据对中国油松林生态服务功能物质量和价值量进行了详细的动态评估.结果表明:"九五"期间中国油松林生态服务功能总价值为1144.9640亿元/年,单位面积价值为5.2074万元/(hm2·年);"十五"期间油松林生态服务功能总价值1190.5461亿元/年,单位面积价值为5.2101万元/(hm2·年)."十五"期间中国油松林每年涵养水源40.40亿立方米,固土0.67亿吨,固碳0.09亿吨,生产有利于人体健康的负离子1.96×1020个,吸收二氧化硫5.02亿公斤,滞尘759.10亿公斤."九五"期间在中国油松林分布的15个省份中,生态服务功能受益最大的省份是辽宁省,受益最小的是湖南省.
郭浩王兵马向前赵广东李少宁
关键词:生态服务功能油松
生态系统健康研究的一些基本问题探讨被引量:25
2010年
目前有关生态系统健康研究的一些基本问题尚未达成共识。本文分析了"健康"、"系统"与"生态系统"3个与生态系统健康关联的概念,在此基础上,对生态系统健康的概念及其内涵、研究价值、研究的内容框架、研究的合理尺度以及生态系统质量诊断与质量等级评价进行了探讨。指出生态学上的生态系统是系统科学意义上系统的一类,整体性、稳定性和可持续性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特征,生态系统健康可通过它的充分必要条件给出,即具备良好的整体性,能够维持较高的稳定性,并能实现良好的可持续性。生态系统质量标准分为质量诊断标准和质量等级评价标准,质量诊断是一种"是"与"非"的事实判断,而质量等级评价是一种价值判断。生态系统质量等级评价指标可分为限制可比型和非限制可比型两类。生态系统的复杂性决定了生态系统健康研究须借助于系统科学和非线性科学的理论与方法,生态系统病变的滞后性决定了生态系统健康研究必须加强生态系统质量预测与预警,而生态系统健康的跨学科性决定了生态系统健康研究需要生态学、环境学、医学、社会学以及经济学等领域研究人员的广泛合作。
朱建刚余新晓甘敬张振明
关键词:生态系统健康整体性稳定性可持续性
北京山区不同密度油松结构与功能研究被引量:20
2008年
对北京八达岭林场32a生5种造林密度阳坡油松林生物多样性、蓄积量、碳密度、水源涵养等功能进行调查与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林分密度的减小,林木生长状况良好,林下植被层各种生物多样性指数较其它林分高,并伴随着出现辽东栎等其它栎类更树种的生长;1200株/hm^2的油松林蓄积最大为95.53m^3/hm^2,但从单株蓄积量来看,不同密度的油松林单株蓄积随着油松林密度的减小而增大,油松800株/hm^2的单株蓄积为0.1017m^3/hm^2,是2000株/hm^2单株蓄积的3.17倍。不同密度油松林生态系统碳密度范围为78.87~142.13t/hm^2,平均碳密度为119.14t/hm^2,且随着密度增大而减小。油松林碳密度主要有3个部分组成:植被层、枯落物层和土壤层,其空间部分为土壤层〉植被层〉枯落物层,林地土壤的碳密度平均为79t/hm^2以上,地上部分碳密度与地下(包括土壤、树根和死地被物)碳密度之比平均为1/3.30;油松林地的稳渗速率、产流量随林分密度的增大而减小,这对增加当地的径流水量、涵养水源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产沙量也随密度的增加而减少,这对选择油松800株/hm^2作为最优林分密度是不利因素,但从北京的多年降雨来看,这种影响对选取油松在800株/hm^2作为首选经营密度还是较小。
鲁绍伟刘凤芹余新晓樊金栓杨新兵李春平
关键词:油松密度效应
多水平贝叶斯模型预测森林土壤全氮被引量:4
2009年
多水平贝叶斯方法阐明了预测中观测值、模型和参数的不确定性,被越来越多的生态学家所使用。应用多水平贝叶斯方法建立了北京八达岭地区森林土壤全氮模型,分析了模型参数及其不确定性,并对该区不同土壤层(A、B、C)全氮含量进行了预测。得到如下结论:(1)该区森林土壤全氮多水平贝叶斯模型为yi~N(β0j[i],k[j]+β1j[i],k[j]xi,σ2y)。(2)对模型参数和其曲线不确定性分析表明,该模型能够很好的预测该区土壤全氮含量。(3)模型预测表明:土壤A层,随着海拔的增加,全氮含量递增。土壤B层,随着海拔的升高,植被类型0、1、2、3土壤全氮含量递增,而植被类型4土壤全氮含量出现递减现象。土壤C层,随着海拔的增加,植被类型0土壤全氮含量递增,而植被类型1、2、3、4土壤全氮含量均表现为递减。各植被类型土壤全氮含量都随着土层的深度而减少。
张振明余新晓朱建刚
关键词:土壤全氮
加勒比松人工林近自然化改造中的发展类型设计被引量:10
2009年
针对海南加勒比松人工林存在的立地条件衰退、生物多样性降低和林分稳定性变差等问题,运用近自然经营中的理论和方法并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对加勒比松人工林进行相应的森林发展类型设计,通过相应的经营作业实现加勒比松林多效益、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刘宪钊陆元昌周燕华王懿祥
关键词:加勒比松
北京市八达岭林场森林健康经营研究被引量:15
2007年
应用森林健康理论,分析得出威胁八达岭林场森林健康的主要因素为病虫害、森林火灾、森林组成以及林分结构不合理,森林粗放管理,气候干旱与雪折。提出了保护和恢复八达岭林场森林健康经营的目标与原则。研究认为,八达岭林场应构建地带性森林植被恢复,低质林分结构调整,生态疏伐,近自然化森林健康目标树经营,生态修复5种森林健康经营模式。通过八达岭森林健康项目区监测样地空间数据库、121个小班及其细班空间数据库的建立,结合所构建的具体模式,构建了八达岭森林健康示范区的240个细班经营模式。
鲁绍伟陈吉虎余新晓甘敬王小平秦永胜陈俊琪
关键词:八达岭林场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