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802014)

作品数:5 被引量:54H指数:3
相关作者:许英霞秦克章方同辉丁奎首徐兴旺更多>>
相关机构:河北理工大学中国科学院北京矿产地质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地震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天文地球

主题

  • 3篇矿床
  • 3篇成矿
  • 2篇东天山
  • 2篇年代学
  • 2篇中生代
  • 2篇流体
  • 2篇流体包裹
  • 2篇流体包裹体
  • 2篇金矿
  • 2篇古构造
  • 2篇包裹体
  • 2篇AR-AR年...
  • 2篇K-AR
  • 2篇成矿流体
  • 1篇地质
  • 1篇盐矿
  • 1篇盐矿物
  • 1篇氧化带
  • 1篇同位素
  • 1篇谱特征

机构

  • 5篇河北理工大学
  • 5篇中国科学院
  • 3篇北京矿产地质...
  • 2篇中国石油天然...
  • 2篇中国地震局
  • 2篇河北省矿业开...
  • 1篇桂林矿产地质...
  • 1篇河北省地质矿...
  • 1篇河北联合大学

作者

  • 6篇许英霞
  • 3篇秦克章
  • 2篇李发兴
  • 2篇徐兴旺
  • 2篇韩秀丽
  • 2篇丁奎首
  • 2篇方同辉
  • 2篇李昌存
  • 1篇李大明
  • 1篇于淑艳
  • 1篇李金祥
  • 1篇刘丽娜
  • 1篇罗修泉
  • 1篇崔志华
  • 1篇缪宇
  • 1篇王君

传媒

  • 2篇地质与勘探
  • 1篇矿物学报
  • 1篇岩石学报
  • 1篇西北地质

年份

  • 1篇2014
  • 3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东天山红山高硫型浅成低温铜-金矿床:中生代成矿与新生代氧化的K-Ar、Ar-Ar年代学证据及其古构造和古气候意义被引量:37
2008年
红山铜-金矿床位于新疆吐哈盆地南缘大南湖-突苏泉晚古生代岛弧带北段的中生代上叠火山盆地中,产于卡拉塔格铜-金矿带上,是新疆近年新发现的具大型远景的高硫化物型浅成低温热液铜-金矿床。铜-金成矿作用与中生代的火山活动及次火山岩侵入相关。该矿床处于东天山极端干旱荒漠地带,是东天山最炎热的地区之一,最高温度达到60℃,降水量平均只有34.1mm/y。干旱少雨和极大的蒸发作用造成氧化带极其发育,厚达50m~60m,由一系列复杂罕见的硫酸盐矿物组成。通过对红山铜-金矿床中石英闪长岩—黑云母花岗岩—二长花岗岩中角闪石、黑云母的K-Ar年龄测定,其年龄分别为296.5±6.7Ma、232.0±3.5Ma和217.10±6.4Ma,其中黑云母花岗岩的黑云母Ar-Ar年龄为238.0±2.4Ma,相当于晚石炭世末-三叠纪。并且由于含矿火山岩含有花岗岩的角砾,表明与成矿有关的岩浆活动晚于上述花岗岩,应为中生代的产物。区域上,三亚、白石泉花岗岩、红柳构花岗岩年龄以及白山钼矿的辉钼矿Re-Os年龄均为三叠纪,表明东天山地区存在中生代成岩成矿事件。对红山矿区氧化带三种含钾硫酸盐矿物进行了K-Ar年龄测试,结果显示现今地表以下1m的绿钾铁矾K-Ar年龄为56.0±4.0Ma,地表以下1.5m的高铁叶绿矾的K-Ar年龄为8.6±1.1Ma,地表以下10m的绿钾铁矾K-Ar年龄为14.7±1.7Ma,地表以下14m的斜钾铁矾K-Ar年龄为4.1±0.4Ma。因此推测红山矿床氧化带不同硫酸盐矿物的表生年龄分布在60~3.7Ma之间。不同类型矿床的氧化带年龄亦表明氧化带氧化作用主要发生在新生代。所获得的氧化带年龄与印度—亚洲大陆碰撞及随后青藏高原的多期幕式隆升时限具有较好的对应关系,可能是青藏高原碰撞隆升远程效应的表现和记录。同时,本研究初步提出使用不同种类硫酸盐矿物作为气候变化指标的可能,对于新生代以来PETM等�
许英霞秦克章丁奎首李金祥缪宇方同辉徐兴旺李大明罗修泉
关键词:中生代
阿拉善碱泉子金矿矿床地质和流体包裹体特征及其与小秦岭文峪金矿床的对比被引量:3
2010年
论文通过对碱泉子金矿床和文峪金矿床成矿地质背景的认识,得出了两矿床的矿床地质特征都显示了明显的造山型热液金矿床的矿床地质特点。在此基础上对比研究了两矿床的流体包裹体特征及氢氧同位素组成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两矿床的成矿流体均以中温、低盐度、高CO2含量为特征,这些特征也吻合了典型的造山型热液金矿床成矿流体的基本特征;两矿床氢氧同位素组成的数据投影点主要落在变质水与岩浆水的混合区附近、并有向大气降水漂移的趋势。基于以上分析结果,推断出两矿床在成矿机制方面也有很大的相似性,并由此探讨了碱泉子金矿床的成矿机制特点。
韩秀丽李昌存李发兴许英霞刘丽娜王君
关键词:成矿流体成矿机制
东天山红山高硫型浅成低温铜-金矿床:中生代成矿与新生代氧化的K-Ar、Ar-Ar年代学证据及其古构造和古气候意义
红山铜-金矿床位于新疆吐哈盆地南缘大南湖-突苏泉晚古生代岛弧带北段的中生代上叠火山盆地中,产于卡拉塔格铜-金矿带上,是新疆近年新发现的具大型远景的高硫化物型浅成低温热液铜-金矿床。铜-金成矿作用与中生代的火山活动及次火山...
许英霞秦克章丁奎首李金祥缪宇方同辉徐兴旺李大明罗修泉
关键词:中生代K-AR法AR-AR法
文献传递
东疆红山Cu-Au矿床氧化带硫酸盐矿物穆斯堡尔谱特征及其意义被引量:1
2014年
穆斯堡尔谱对确定铁离子占位、核外环境及氧化态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在红山铜金矿床氧化带硫酸盐矿物的XRD、TA、湿法化学分析和红外光谱测试的基础上,测定了板铁矾、针绿矾等8种硫酸盐矿物的室温57Fe穆斯堡尔谱,并根据常温下硫酸盐矿物穆斯堡尔谱参数和其晶体结构中Fe3+和Fe2+的占据位置对其谱峰进行了指派。结果表明本矿床氧化带硫酸盐矿物的穆斯堡尔谱的同质异能位移较小、四级矩分裂值分布范围较大、无磁超精细分裂等特征,且硫酸盐矿物结构中存在着共价键。通过与青海锡铁山铅锌矿氧化带硫酸盐矿物的穆斯堡尔谱相比较,两者在近地表风化及氧化过程中所处的物理化学条件基本相同,酸性和氧化性的环境为硫酸盐矿物的产生和保存提供了良好条件,但红山矿床更为干旱少雨,导致两者硫酸盐的穆斯堡尔谱参数略有不同。
郭海棠许英霞秦克章
关键词:穆斯堡尔谱硫化矿床
内蒙古阿拉善碱泉子金矿床流体包裹体研究被引量:4
2010年
对内蒙古阿拉善西部碱泉子金矿床的石英流体包裹体进行了岩相学和显微测温分析,并分析了石英流体包裹体的氢、氧同位素组成。研究结果表明,石英中流体包裹体发育程度不太好,且粒度偏小,包裹体大小多为2.0~8.0μm,包裹体类型有气液二相盐水溶液包裹体(Ⅰ型)和含CO2三相包裹体(Ⅱ型),且以前者为主。包裹体均一温度为182.5~308.6℃,平均249.1℃;盐度为2.07%~9.21%,平均6.03%;成矿流体的密度为0.65~0.93g/cm3,属于中温低盐度低密度范畴;压力平均值为21.86MPa,对应的成矿深度平均值为2.19km,属于中浅深度范畴。成矿流体主要来源于变质水和岩浆水,并有少量大气降水的参与。水-岩反应、温度和压力的降低可能是导致碱泉子金矿金在容矿空间中卸载并富集成矿的主要原因。
韩秀丽李发兴许英霞崔志华李昌存
关键词:流体包裹体成矿流体
东天山卡拉塔格成矿带红山铜-金矿床S同位素特征及成矿潜力研究被引量:16
2010年
东天山红山铜-金矿床为卡拉塔格铜-金成矿带上新发现的两个铜-金矿床之一,大地构造位置上处于大南湖-突苏泉晚古生代岛弧带北段的中生代火山盆地中。容矿岩主要为流纹英安质火山碎屑岩,矿化与石英斑岩、流纹斑岩、次花岗斑岩密切相关,铜金矿化主要呈细脉浸染状和细脉状。该矿床处于东天山极端干旱少雨且稳定的荒漠地带,产有一系列复杂罕见的铁硫酸盐矿物。笔者研究了红山铜-金矿床具有代表性蚀变矿化的原生硫化物样品,其3δ4S值为+1.86‰^+5.69‰,平均值为3.70‰,绝大部分集中在+1.86‰^+3.20‰,且3δ4Scp小于δ34Spy,说明斑岩的成矿流体来自地幔,但却受到地壳的混染,成矿流体作用中S同位素分馏达到平衡。8种硫酸盐矿物的δ34S变化在2.15~6.73‰,平均值为3.74‰,与本矿床原生硫化物的3δ4S值+1.86‰^+5.69‰非常接近,说明该矿床的S源主要来自地幔流体,硫酸盐继承了母体硫化物的同位素组成。通过红山矿区岩芯矿化蚀变情况和激电剖面、激电测深以及Eh-4剖面资料分析,红山深部矿化异常体都具有低阻、中高极化的特征,Eh-4连续电导率剖面资料显示,深部450 m以下可能存在有隐伏的斑岩体,岩体顶部及周围为100~300Ω.m的低阻体,它极可能为铜矿的赋矿部位。因此,红山铜金矿区呈现出浅部(200~300 m以上)高硫化物型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和深部(300 m以下)斑岩铜矿的成矿体系,具有寻找大型规模浅成低温热液-斑岩金-铜矿床的潜力。
许英霞秦克章徐兴旺丁奎首于淑艳方同辉
关键词:S同位素成矿潜力东天山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