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802019)

作品数:1 被引量:14H指数:1
相关作者:王超王超金振民郑曙高山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地质大学吉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篇天文地球

主题

  • 1篇地质
  • 1篇地质意义
  • 1篇定年
  • 1篇山岩
  • 1篇青海驼路沟
  • 1篇橄榄岩
  • 1篇锆石
  • 1篇驼路沟
  • 1篇榴辉岩
  • 1篇辉岩
  • 1篇安山岩
  • 1篇SHRIMP
  • 1篇U-PB定年
  • 1篇拆沉
  • 1篇拆沉作用

机构

  • 1篇吉林大学
  • 1篇中国地质科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青海省地质调...

作者

  • 1篇党兴彦
  • 1篇丰成友
  • 1篇佘宏全
  • 1篇章军锋
  • 1篇高山
  • 1篇郑曙
  • 1篇张德全
  • 1篇李大新
  • 1篇金振民
  • 1篇王超
  • 1篇王超

传媒

  • 1篇中国科学:地...

年份

  • 1篇2010
  • 1篇2004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华北克拉通岩石圈破坏的榴辉岩熔体-橄榄岩反应机制:实验约束被引量:14
2010年
以碧溪岭榴辉岩和大麻坪尖晶石二辉橄榄岩为起始原料,在压力2.0GPa,温度1250~1400℃条件下进行榴辉岩熔体-橄榄岩反应的高温高压实验.实验结果显示,在榴辉岩熔体-二辉橄榄岩反应过程中,熔体消耗橄榄岩中的橄榄石和斜方辉石生成单斜辉石.实验产物的岩石序列为橄榄岩-辉石岩-石榴辉石岩,与Liu等在华北克拉通内部的汉诺坝地区发现的大量中生代地幔复合包体结构非常吻合.在温度1300和1350℃时,榴辉岩熔体-二辉橄榄岩反应产生的熔体具有高镁安山岩的成分特征(Mg#>45),表明榴辉岩熔体-橄榄岩反应可能是高镁安山岩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实验结果表明华北克拉通下地壳榴辉岩在中生代可能发生过拆沉作用;榴辉岩拆沉进入软流圈地幔后,部分熔融产生的熔体可以消耗岩石圈地幔橄榄岩,导致华北克拉通的减薄,从而为华北克拉通岩石圈地幔被软流圈地幔改造的熔体-橄榄岩反应机制提供实验约束.
王超王超金振民高山章军锋
关键词:榴辉岩橄榄岩拆沉作用
青海驼路沟喷流沉积型钴(金)矿床石英钠长石岩锆石的SHRIMP U-Pb定年及地质意义
<正> 1 引言青海驼路沟矿床位于青藏高原北缘、东昆仑之昆南构造带的中段,是近年来新发现的我国乃至世界首例独立大型喷流沉积型钴(金)矿床。该矿床存在许多可供研究的科学问题,其中赋矿围岩—火山-沉积岩系的时代即是一个众说不...
丰成友张德全李大新佘宏全党兴彦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