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170887)

作品数:10 被引量:54H指数:3
相关作者:毕黎琦刘波暴淑英王国光赵吉生更多>>
相关机构: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吉林大学长春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留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8篇细胞
  • 7篇狼疮
  • 6篇免疫
  • 5篇红斑
  • 5篇红斑狼疮
  • 4篇系统性红斑
  • 4篇系统性红斑狼...
  • 3篇蛋白
  • 3篇胸腺
  • 3篇BXSB狼疮...
  • 2篇胸腺上皮细胞
  • 2篇上皮
  • 2篇上皮细胞
  • 2篇头坏死
  • 2篇系统性红斑狼...
  • 2篇细胞培养
  • 2篇腺上皮
  • 2篇腺上皮细胞
  • 2篇免疫调节治疗
  • 2篇坏死

机构

  • 12篇吉林大学中日...
  • 2篇吉林大学
  • 1篇厦门大学
  • 1篇长春市人民医...

作者

  • 12篇毕黎琦
  • 5篇刘波
  • 2篇赵吉生
  • 2篇马翠丽
  • 2篇暴淑英
  • 2篇陈志营
  • 2篇王国光
  • 1篇李萍
  • 1篇周宇
  • 1篇郭嘉隆
  • 1篇孙文铸
  • 1篇周广宇
  • 1篇赵庆国

传媒

  • 4篇吉林大学学报...
  • 3篇中国实验诊断...
  • 2篇中国组织工程...
  • 2篇第十二届全国...
  • 1篇中华风湿病学...

年份

  • 1篇2008
  • 4篇2007
  • 1篇2006
  • 4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免疫细胞系列分化抗原的表达被引量:3
2005年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 E)患者疾病活动期和非活动期各种免疫细胞系列分化抗原表达的变化。方法:采用直接和间接免疫荧光法流式细胞术研究SL E患者疾病不同时期外周血T、B、NK及粒、浆细胞系列分化抗原18种CD分子的表达情况。结果:SL E患者疾病活动期外周血CD2、CD3、CD4、CD4 5 RA、CD5 6、CD89表达下调;CD8、CD10、CD2 3、CD2 5、CD2 9、CD138表达上调,特别是CD2 9明显上升;CD19、CD2 0、CD2 1、m Ig D、m Ig M、m Ig G表达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疾病非活动期仅有CD3、CD4、CD2 3、CD2 5、CD2 9、CD4 5 RA、CD89尚未恢复正常。患者血尿与CD89水平呈负相关,治疗前、后相关系数分别为- 0 .5 82 1和- 0 .794 8。结论:SL E患者T、B、NK、粒、浆细胞分化抗原的表达均有异常,特别是疾病活动期患者。
毕黎琦赵吉生王国光
狼疮鼠CD4+T细胞干扰素-γ和白细胞介素-4的表达被引量:2
2006年
周广宇马翠丽毕黎琦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4干扰素-ΓTH1/TH2细胞失衡TH1型细胞因子免疫复合物沉积自身抗体产生
尿微量蛋白分类定量分析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早期肾损害诊断的意义及免疫调节治疗对其影响被引量:11
2005年
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患者尿中不同种微量蛋白的改变对早期诊断肾脏损害的意义及免疫调节治疗对其影响。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法定量分析 2 0例健康志愿者及 5 2例SLE患者 (尿常规检查尿蛋白阴性组和阳性组 )免疫调节治疗前后尿中视黄醇结合蛋白 (RBP)、白蛋白 (ALB)、转铁蛋白 (TRF)及免疫球蛋白G(IgG)的变化。结果 SLE尿蛋白阴性组患者尿中RBP、ALB、TRF、IgG含量分别升高到健康对照组的 19 8、30 9、19 5、5 5倍 ,尿蛋白阳性组患者尿中RBP、ALB、TRF、IgG分别升高到正常组的 10 5 7、2 10 8、135 5、31 5倍。两组间差异显著(P <0 0 0 1)。治疗后两组患者尿微量蛋白量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 ,SLE尿蛋白阴性组下降的幅度较大 ,RBP、ALB、TRF、lgG分别下降了 4 0 1%、4 9 8%、6 8 8%、80 6 %。而尿蛋白阳性组下降的幅度比前者略小 ,四种蛋白分别下降了31 5 %、4 9 5 %、4 0 4 %、4 2 2 %。结论 SLE患者在临床诊断为狼疮肾炎之前 ,尿蛋白量已明显增加 ,尿RBP、ALB、TRF及IgG升高 ,提示肾小管及肾小球功能均受损 ,其中以ALB升高最明显。因此 ,ALB、RBP可作为早期诊断LN较为敏感的指标。早期治疗SLE肾损害疗效较为明显 ,尿TRF及ALB可作为较为敏感的疗效观察指标。
毕黎琦王国光赵吉生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视黄醇结合蛋白球蛋白
BXSB狼疮鼠胸腺及T细胞分化异常在发病中的作用及其免疫调节研究
为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发病过程中,胸腺及 T 细胞分化异常在 SLE 发病中的作用及免疫调节治疗对其的影响,首次研究了雄性 BXSB 狼疮鼠胸腺上皮细胞对骨髓细胞向 T 细胞分化和粒—巨噬细胞系造血功能的作用,探...
毕黎琦刘波马翠丽郭嘉隆
文献传递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大鼠C-反应蛋白水平及藻酸双酯钠干预后的骨重建效应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观察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发生时C-反应蛋白水平的变化及藻酸双酯钠的干预作用。方法:实验于2006-03/11在吉林大学基础医学院病理教研室实验室完成。①50只健康Wistar大鼠随机分成5组,正常对照组、激素模型组、藻酸双酯钠组、阿仑膦酸钠+乐力组、藻酸双酯钠+阿仑膦酸钠+乐力组,每组各10只。②给药:除正常组外,所有动物按24.5mg/kg予醋酸泼尼松龙臀肌注射,1次/周。藻酸双酯钠组予藻酸双酯钠50mg/d灌服。阿仑膦酸钠组予阿仑膦酸钠2.5mg/d和乐力50mg/d灌服。藻酸双酯钠+阿仑膦酸钠+乐力组予藻酸双酯钠50mg/d、阿仑膦酸钠2.5mg/d和乐力50mg/d灌服。所有动物间断强迫立位4h/d,青霉素钠5万u/周肌注预防感染。于实验第2,3,4,5,6周末,每组选取动物2只,抽取2mL血液用免疫比浊法检测C-反应蛋白,取股骨头进行组织形态学观察。结果:①各组C-反应蛋白水平的变化:实验开始第2周,除正常对照组外,各组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增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差异显著。第3周开始激素模型组与阿仑膦酸钠+乐力组逐渐增高,波动在15~20mg/L之间,与其他各组差异显著;藻酸双酯钠组和藻酸双酯钠+阿仑膦酸钠+乐力组逐渐下降至正常。②各组大鼠股骨头组织形态学观察结果:正常对照组:骨小梁结构清晰、粗大、排列规则,脂肪细胞少见,偶见空骨陷窝,髓腔内红细胞丰富。激素模型组:第4周骨小梁明显稀疏、变细,甚至断裂,结构模糊,髓腔内脂肪细胞增多、肥大,红细胞数量减少,空骨陷窝数量逐渐增多,第6周更显著。藻酸双酯钠组和阿仑膦酸钠+乐力组介于正常对照组和激素模型组之间。藻酸双酯钠+阿仑膦酸钠+乐力组接近于正常对照组。结论:C-反应蛋白在激素性股骨头坏死中起着重要作用,它可以作为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早期预测的指标,藻酸双酯钠对C-反应蛋白水平有干预作用。
暴淑英毕黎琦
关键词:股骨头坏死C反应蛋白质
BxSB狼疮鼠造血干/祖细胞异常及其免疫调节研究
为研究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否是造血干细胞病,本研究首次探讨 BXSB 狼疮鼠骨髓三系造血干/祖细胞数量和功能异常以及免疫调节对其干预作用。创立了骨髓细胞的甲基纤维素半固体培养体系的原位染色法,首次研究已发病
毕黎琦陈志营刘波李萍
文献传递
BXSB狼疮小鼠胸腺上皮细胞培养方法的建立
2005年
目的 :比较不同培养条件下原代狼疮小鼠胸腺上皮细胞生长情况。方法 :分别采用剪切法、剪切加胶原酶消化法、剪切加胰蛋白酶消化法建立培养体系获取自发性系统性红斑狼疮小鼠 (BXSB小鼠 )胸腺上皮细胞 ;用光镜、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进行细胞鉴定。结果 :含血清的培养基与含生长因子的培养基均能培养出较纯的胸腺上皮细胞 ;剪切法成纤维细胞污染较多 ,剪切加胰蛋白酶消化法细胞生长状态较差 ,经剪切加胶原酶消化的BXSB胸腺植块 ,生长状态好 ,成纤维细胞污染少 ;当原代培养的细胞长满瓶壁的 90 %左右时可传代 ,角蛋白染色阳性细胞纯度达 95 %以上。结论 :剪切加胶原酶消化法仅用含血清的培养基即可培养出符合实验要求的 BXSB小鼠胸腺上皮细胞 ,是低成本、简便易行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模型鼠胸腺上皮细胞培养体系。
刘波毕黎琦
关键词:胸腺上皮细胞小鼠
BXSB狼疮鼠骨髓粒-巨噬细胞集落形成单位异常与发病的关系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 :研究 BXSB自发性狼疮鼠骨髓粒 -巨噬细胞系的增殖情况与狼疮发病的关系。方法 :雄性 BXSB小鼠按 4、 8、 12、 16及 2 0周龄分组 ,每组 6只 ,采用甲基纤维素半固体培养方法体外培养骨髓单个核细胞(BMMC) ,计数粒 -巨噬细胞集落形成单位 (CFU - GM)及小鼠外周血单核细胞 (PBMC) ,并检测尿蛋白。相同周龄的 C5 7BL小鼠作为正常对照组。结果 :12周龄雄性 BXSB小鼠尿蛋白 (+) ,2 0周龄时尿蛋白 ( ) ,4、 8周龄 BXSB小鼠及各周龄 C5 7BL小鼠尿蛋白 (- )。 8周龄雄性 BXSB小鼠骨髓 CFU - GM为 (96 .0 0± 18.11) / 2×10 5BMMC,PBMC计数为 (111.33± 10 .97)× 10 6· L- 1 ,均明显高于 4周龄 BXSB小鼠及正常 C5 7BL 小鼠(P<0 .0 5 ) ,随着周龄增加 ,CFU- GM和 PBMC进一步增多。结论 :BXSB小鼠粒 -巨噬细胞系造血异常及外周血单核细胞增多参与了自身免疫疾病的发病过程。
陈志营毕黎琦
关键词:红斑狼疮近交系单核细胞
系统性红斑狼疮小鼠胸腺上皮细胞的体外培养
2004年
目的培养符合实验要求的系统性红斑狼疮小鼠胸腺上皮细胞。方法剪切、胶原酶消化自发性系统性红斑狼疮小鼠(BXSB小鼠)胸腺,进行原代培养,胰蛋白酶消化法传代培养,光镜、免疫细胞化学染色进行细胞鉴定。结果经剪切、胶原酶消化的BXSB胸腺植块,在体外培养2~3天后,可见上皮样细胞从植块长出,8~15天后胸腺上皮细胞在培养瓶底部长满,细胞间通过胞浆突起连接成网孔结构。当原代培养的细胞长满瓶壁的90%左右时可传代,角蛋白染色阳性细胞纯度达95%以上。结论剪切、胶原酶消化法简便易行,可获得符合实验要求的BXSB小鼠胸腺上皮细胞,建立了稳定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模型鼠胸腺上皮细胞培养体系。
刘波毕黎琦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胸腺上皮细胞细胞培养
大鼠肺纤维化形成过程中IGF-Ⅰ和TGF-β_1的表达被引量:6
2007年
目的:研究大鼠肺纤维化形成过程中肺组织表达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变化。方法:6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20只及模型组40只,分别用生理盐水和博莱霉素(5 mg.kg-1)气管内灌注,于第7、14、21和28天处死,取肺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肺组织中IGF-Ⅰ和TGF-β1的表达情况。结果:实验组经博莱霉素诱导4周后,取肺组织行HE染色,病理符合肺纤维化改变;苦味酸-酸性品红染色可见肺间质胶原纤维生成,证实肺纤维化模型形成。免疫组化显示,模型组肺组织中表达IGF-Ⅰ、TGF-β1阳性细胞分布于肺间质,阳性细胞百分率和表达强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第1、2和3周IGF-Ⅰ的表达逐渐增强,第4周出现下降,但第1周分别与第3周和第4周比较,差异仍有显著性(P<0.05);TGF-β1的表达高峰出现在第2周,第3周开始出现下降,但至第4周时,TGF-β1的表达水平仍高于第1周,第1周分别与第2、3周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IGF-Ⅰ和TGF-β1的高水平表达,促进了肺纤维化的形成;IGF-Ⅰ和TGF-β1共同参与了肺纤维化的形成,并可能存在协同作用。
孙文铸毕黎琦
关键词:转化生长因子Β肺纤维化免疫组织化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