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1303033)
- 作品数:10 被引量:227H指数:8
- 相关作者:王伟同吕炜张晓颖王岩杨沫更多>>
- 相关机构:东北财经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更多>>
- 中国区域与阶层代际流动水平测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33
- 2019年
- 研究目标:测度中国区域及阶层间的代际流动水平并考察其影响因素。研究方法:利用代际次序相关性的统计优势,借鉴和改进Chetty等(2014)构建绝对代际流动指标测度方法,利用社会地位指标测度区域和阶层间的代际流动水平差异。研究发现:中国的社会结构呈现复杂性特征,在不同地区及不同阶层之间存在显著代际流动差异,公共教育支出及收入不平等因素是影响地区代际流动的重要因素。研究创新:基于代际次序相关性指标构建中国"区域-阶层"双维度的绝对代际流动指标,度量了中国区域层面不同阶层群体的代际流动水平。研究价值:刻画了中国不同地区、不同阶层代际流动的特征事实,从区域差异、阶层差异视角丰富了中国代际流动问题的相关文献,为相关政策改革提供了有益参考。
- 王伟同谢佳松张玲
- 关键词:代际流动
- 农机具购置补贴、农业生产效率与农村劳动力转移被引量:68
- 2015年
- 拉尼斯和费景汉曾指出,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是农业劳动力转移的重要条件。农机具购置补贴作为一种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财政支农方式,可能对农村劳动力转移产生影响。本文基于2005-2012年省级面板数据,从农村"推力"的角度分析了农机具购置补贴及其它财政支农支出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机具购置补贴通过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和农业生产效率,导致农机与劳动力之间产生要素替代,进而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其它财政支农支出可改善农村生活条件,阻碍农村劳动力流出;农机具购置补贴在粮食主产区对农村劳动力流出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在非粮食主产区则影响不显著。
- 吕炜张晓颖王伟同
- 关键词:农机具购置补贴财政支农支出农业生产效率农村劳动力转移
- 广东省县域人口老龄化时空演变特征分析被引量:2
- 2016年
- 针对县域人口老龄化时空演变研究较少的问题,文章借助GI’点图、LISA集聚图及Getis-Ord G*i指数等方法分析广东省县域人口老龄化时空演变特征,得出了几个相应的结论,为相关部门的决策提供理论依据。
- 纪广月
-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空间自相关
- 多维人口结构变动的交互经济影响——基于老龄化、城镇化和市民化视角的考察被引量:7
- 2016年
- 人口年龄结构老龄化、城乡结构城镇化与户籍结构市民化是中国人口结构变动的三大趋势特征,并将对中国经济增长产生多重冲击与交互影响。考察人口多个维度结构变动对经济的综合影响,对更好地把握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人口经济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及现实意义。本文基于2001—2012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对这种交互影响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人口老龄化、城镇化和市民化趋势会对经济增长分别产生负面、正向以及U型影响。从交互影响看,随着人口城镇化与市民化进程的推进,将有效缓解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带来的负面影响,而老龄化程度的加剧会弱化城镇化与市民化对经济增长的正向影响,市民化则有助于改善城镇化对经济增长的正面影响。这表明在人口老龄化过程中,尽早以市民化助推城镇化是实现经济较快增长的有效途径。
- 王伟同魏胜广
- 关键词:人口结构经济增长老龄化城镇化市民化
-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政策逻辑——基于民生、经济与改革的视角被引量:10
- 2015年
-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已成为中国未来经济社会变革的核心内容,其背后的民生、经济、改革逻辑值得我们关注与深思。本文针对市民化政策背后"均等化、一体化、市民化"的民生逻辑,"老龄化、城镇化、市民化"的经济逻辑,以及"限制、允许、分治、融合"的改革逻辑进行了系统梳理和论证。通过对市民化政策逻辑的分析表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中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乃至全面深化体制改革的问题归结点和改革突破口。市民化战略不仅仅是一项人口管理政策的局部变革,而且是一项事关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战略性制度变革,将对中国未来经济社会发展产生历史性的深远影响。
- 王伟同
- 关键词:市民化
- 人口向小城市集聚更节约公共成本吗被引量:27
- 2016年
- 本文使用2004-2014年中国城市面板数据,通过比较不同规模城市间公共支出的人口规模弹性,分析了城市规模对城市公共支出规模效应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城市人口增长带来的公共支出增长弹性远小于1,即人口增长并不等比例带来公共支出的增长,说明城市公共支出具有较强的规模效应。研究还发现,在人口增长过程中大城市的公共支出弹性平均仅为小城市的1/2,表明大城市公共支出的规模效应强于小城市。进一步分析发现,人口集聚程度和外来人口因素会通过不同机制来降低城市公共支出的人口规模弹性,并且这种机制在大城市中表现得更为明显。上述结论在考虑内生性问题以及进行相关稳健性检验的情况下依然成立。大城市在公共支出方面具有更高的规模效应,即使在考虑大城市人均公共成本较高的情况下,大城市在吸纳新增人口方面也更具成本优势,因此鼓励人口向小城市集聚可能会耗费更多的公共成本。
- 王伟同魏胜广
-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研究--财政约束与体制约束视角被引量:29
- 2014年
- 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兼具落实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及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双重功能,是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聚焦点与突破口。而财政问题是落实市民化发展战略的实质和关键问题,考察市民化过程中的财政约束,有利于厘清市民化过程中的关键政策着力点,具有重大理论及现实意义。本文围绕推进市民化进程的财政视角,考察了现阶段政府推进市民化所面临的财政能力与体制的双重约束,研究了财政约束下的市民化实施路径,提出了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和渐次推进市民化进程的战略布局与思路,并基于破除体制障碍与增强财政能力给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 "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问题研究"课题组吕炜
- 关键词:市民化财政能力
- 基于民生满意度视角的基本公共服务绩效评价——来自中国家庭动态跟踪调查数据的分析被引量:16
- 2016年
- 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最终目标是满足社会公众的公共服务需求,评价公共服务效果的最直接指标是公众对于民生状况的满意度评价。本文基于2012年中国家庭动态跟踪调查数据,从民生满意度的视角重新考察了各地区及不同人群间的公共服务绩效情况,研究发现:(1)地区间基于满意度指标度量的公共服务绩效与基于人均公共支出水平度量的公共服务绩效水平不存在明显相关性,更高的公共支出不一定带来更高的民生满意度。(2)不同人群间的民生满意度存在较强异质性,表现为户籍人口满意度普遍高于非本地户籍人口满意度,高学历人口、女性人口、身体健康的人群普遍具有更低的民生满意度。(3)我国整体公共服务投入产出绩效水平较高,大多数地区实现了较少投入和较高的满意度水平,但北京、上海、天津等公共服务高投入地区,存在投入效率偏低的现象。
- 王伟同汤雨萌魏胜广
- 关键词:基本公共服务绩效评价
- 员工性别结构如何影响企业生产率——对“男女搭配干活不累”的一个解释被引量:28
- 2017年
- 本文利用2004年和2008年两次经济普查数据,研究了员工性别间数量结构与技能结构对企业生产率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员工性别间存在数量互补和技能分工现象,但在行业及企业间存在异质性。具体来看,性别间的数量互补效应显著存在于服务业企业之中,员工中最优女性比例大约为45%,但性别间的数量互补并不存在于制造业企业中,原因在于相较于服务业,制造业中男女生产率存在较大差异。在性别技能分工方面,企业生产中存在以"男高女低"为特征的技能分工效应,最优的技能差异为男性平均受教育年限比女性大约多1年,该效应能够部分解释女性的职业"天花板"现象。从企业异质性角度看,企业资本和技术水平的提高,会强化性别间的数量互补效应并弱化"男高女低"的技能分工效应,说明企业升级发展有利于加强女性尤其是高技能女性在企业生产中的作用。
- 王伟同魏胜广
- 关键词:性别结构女性比例企业生产率经济普查数据
- 收入与职业代际流动性研究前沿——测度、比较及影响机制被引量:13
- 2016年
- 基于代际流动性的测度、比较、影响机制分析的逻辑链条,本文对有关代际流动性研究的文献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评述。首先,本文将代际收入流动性和代际职业流动性作为衡量代际流动性的两个重要指标,梳理了有关这两个指标的估计方法以及所存在的问题;其次,在这两个指标体系下集中评述了相关文献对不同国家、不同社会群体以及一国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代际流动性的比较研究成果;最后,从个体微观层面和宏观社会经济层面探讨了代际流动性的影响机制。本文的主要结论是:不同国家、不同社会群体以及一国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的代际流动性都具有很大的差异;人力资本、先天禀赋和后天成长环境以及社会经济环境的差别是造成代际流动性差异的主要根源之一。相关研究方法提示我们,可以从数据库建设、国际比较以及不同社会群体比较等方面对我国的代际流动性进行拓展研究。
- 吕炜杨沫王岩
- 关键词:代际收入流动代际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