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1212010661311)

作品数:4 被引量:117H指数:3
相关作者:刘俊来翟云峰宋志杰曹淑云吴文彬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地质科学院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土资源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天文地球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篇变质
  • 1篇地学
  • 1篇滇西
  • 1篇东南
  • 1篇断裂带
  • 1篇研究生培养
  • 1篇杂岩
  • 1篇韧性
  • 1篇闪石
  • 1篇特提斯
  • 1篇中新世
  • 1篇微构造
  • 1篇裂带
  • 1篇糜棱岩
  • 1篇剪切
  • 1篇渐新世
  • 1篇角闪石
  • 1篇红河断裂
  • 1篇红河断裂带
  • 1篇高校

机构

  • 3篇中国地质大学...
  • 2篇中国地质科学...
  • 1篇成都地质矿产...
  • 1篇教育部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中国地质调查...

作者

  • 3篇刘俊来
  • 2篇宋志杰
  • 2篇曹淑云
  • 2篇翟云峰
  • 1篇修群业
  • 1篇刘翠
  • 1篇唐渊
  • 1篇曹殿华
  • 1篇高兰
  • 1篇高延光
  • 1篇管烨
  • 1篇王安建
  • 1篇刘剑平
  • 1篇陈文
  • 1篇胡玲
  • 1篇吴文彬

传媒

  • 1篇吉林大学学报...
  • 1篇中国矿业
  • 1篇中国科学(D...
  • 1篇地学前缘

年份

  • 1篇2011
  • 3篇2007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新时期我国地学高校研究生培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浅析被引量:2
2007年
本文以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为例,对目前地学乃至全国研究生培养中出现的问题作一些剖析。问题主要是:①研究生整体专业水平丞待加强;②就业压力增大;③对专业的态度不积极;④学费压力增加。提出研究生的培养和管理是全社会的事,应当给予足够的重视。
刘翠刘剑平高延光
关键词:地学
用陆块旋转解释藏东南渐新世—中新世伸展作用——来自点苍山及邻区变质核杂岩的证据被引量:47
2007年
沿红河断裂带(RRFZ)分布的点苍山变质核杂岩是一个不完整的变质核杂岩,它由两个特征迥异的单元组成,包括被同构造二长花岗岩侵入角闪岩相构造岩组成的下盘和绿片岩相的拆离断层带。下盘岩石包括具有高温构造组合,具有指示左行走滑剪切运动方向的L型糜棱岩或LS型糜棱岩。拆离断层带是一个上盘向E到SE伸展剪切的低温剪切带,由具有剪应变和压应变的典型S-L糜棱岩构成。低温构造岩也包括发育于下盘的几个糜棱岩化似斑状二长花岗岩侵入体。变质核杂岩与西侧覆盖未变质的中生代沉积岩并置,东部受第四纪断层作用影响为沿洱海分布的更新世—全新世沉积盆地。通过对点苍山变质核杂岩的构造研究,结合邻区变质核杂岩的地质年代学及古地磁学分析,我们认为:位于东南亚红河断裂和实皆断裂带之间的扇形区域内出现的变质核杂岩与渐新世—中新世时期区域性伸展作用有关,而伸展作用是由印支地块的差异性旋转产生的,其原因是由于约33Ma开始斜向俯冲的印度板块的顺时针旋转和回退所致。
刘俊来曹淑云翟云峰宋志杰王安建修群业曹殿华高兰管烨
关键词:变质核杂岩红河断裂带
角闪石高温脆-韧性转变变形的显微与亚微构造证据——以滇西点苍山深变质剪切糜棱岩为例被引量:14
2007年
对点苍山地区高温变形角闪质岩石应用光学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侧重开展了显微与亚微构造分析,同时利用电子探针分析并结合应用角闪石地质压力计和角闪石-斜长石地质温度计,揭示了中部地壳环境(约637℃和0.653GPa)角闪石高温脆-韧性转变条件下的变形机制.结果表明:(1)中部地壳剪切变形形成的角闪质糜棱岩具有典型的糜棱结构,由粗大的变形残斑和细小的基质颗粒所组成.岩石中不同矿物具有截然不同的变形表现,角闪石和长石表现出强烈的细粒化,石英以重结晶生长为特点;(2)角闪石具有典型的脆-韧性转变属性,糜棱岩中具有不同结晶学方向的角闪石晶体颗粒呈现为"硬(Ⅰ型)"和"软(Ⅱ型)"残斑."硬"残斑很少有明显的晶内变形,或局部出现微破裂作用和位错缠结."软"残斑遭受强烈变形,初期也以位错缠结(核部为代表)为主,但随后出现的双晶作用和位错的滑移与攀移(可能是由于水解弱化引起)使之转变形成细小的动态重结晶基质颗粒.两种类型的残斑和基质的显微与亚微构造特点对于角闪石的脆-韧性转变表现给予了最好的论证;(3)双晶成核重结晶机制是脆-韧性转变条件下角闪石动态重结晶的一种重要过程.在双晶成核重结晶机制中,(100)[001]双晶滑移与位错蠕变(滑移与攀移)相互促进、共同作用.
曹淑云刘俊来胡玲
关键词:角闪石
滇西哀牢山构造带:结构与演化被引量:66
2011年
哀牢山构造带是藏东(东南亚)地区的一条重要线性构造,它分隔了扬子—华南地块与印支地块,并保存了多阶段复杂大地构造演化的记录。哀牢山构造带内由东向西依次发育了晚太古代—新元古代深变质岩系、新生代构造-岩浆活动带(剪切带)、金平—沱江晚二叠—早三叠世裂谷带残余和哀牢山早石炭世—早三叠世混杂岩带。具有不同特点的地质单元间被以新生代为主发育的断裂构造所间隔;而不同时期异地就位或混合岩化成因的花岗质岩石在构造带中普遍存在。哀牢山构造带在不同地质历史阶段具有多重大地构造属性,总体上经历了3个重要大地构造演化阶段:前特提斯演化、特提斯演化和新生代陆内演化阶段。前特提斯演化时期,主体部分(尤其是其东部带)具有亲扬子地块的属性,保留了自晚太古代到新元古代地壳演化的记录。一直到早古生代时期,哀牢山构造带的大地构造属性与扬子—华南地区依然具有密切的亲缘关系。自晚古生代—早中生代时期古特提斯洋打开之后,该带与华南-扬子板块之间分化成2个属性不同的构造域,始于早石炭世打开的哀牢山洋与始于早二叠世打开的金平—沱江洋依次消亡。特提斯洋的闭合,一方面形成了古哀牢山造山带,同时使得扬子—华南地块与印支地块回复到一个统一的陆内环境中;印度—欧亚板块之间的交互作用,对这一地区有着深刻的影响,相继形成了早新生代哀牢山造山带、晚渐新世—早中新世造山后区域性伸展与高钾碱性岩浆活动性和晚渐新世—早中新世印支地块的大规模南东向逃逸、哀牢山大型左行走滑剪切作用及伴生的钙碱性岩浆活动性。
刘俊来唐渊宋志杰Tran My Dung翟云峰吴文彬陈文
关键词:特提斯大地构造演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