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5CB121100)

作品数:5 被引量:48H指数:4
相关作者:杨林章朱安宁张佳宝王德建张静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江苏太湖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土壤
  • 2篇稻麦
  • 2篇稻麦轮作
  • 2篇土壤水
  • 2篇轮作
  • 1篇地理信息
  • 1篇地理信息系统
  • 1篇信息系统
  • 1篇养分
  • 1篇养分淋溶
  • 1篇叶绿
  • 1篇叶绿素
  • 1篇叶绿素含量
  • 1篇原状土
  • 1篇原状土柱
  • 1篇渗漏
  • 1篇渗漏量
  • 1篇水分
  • 1篇太湖
  • 1篇太湖流域

机构

  • 5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扬州大学
  • 1篇江苏太湖地区...
  • 1篇江苏省水文水...

作者

  • 2篇张佳宝
  • 2篇杨林章
  • 2篇朱安宁
  • 1篇薛利红
  • 1篇殷士学
  • 1篇沈明星
  • 1篇王灿
  • 1篇李晓鹏
  • 1篇信秀丽
  • 1篇张静
  • 1篇王德建
  • 1篇颜廷梅
  • 1篇卢萍
  • 1篇金蕾

传媒

  • 1篇土壤通报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土壤学报
  • 1篇土壤
  • 1篇麦类作物学报

年份

  • 1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6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缺素对小麦冠层反射光谱的影响被引量:15
2006年
为给小麦缺素症早期诊断提供依据,以太湖地区典型稻麦轮作区的长期定位施肥实验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氮磷钾单一营养元素缺乏和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同时缺乏时的小麦叶绿素含量(SPAD值)及冠层反射光谱特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缺素造成了叶片叶绿素含量的下降。缺氮使小麦冠层光谱反射率在可见光波段(460~710nm)和1480~1650nm波段增加,在近红外波段(760~1220nm)下降,红光波段对胁迫表现最为敏感.其次为黄光波段和1480nm左右的水分吸收波段;缺磷降低了近红外波段反射率,对可见光波段反射率的影响则受生育阶段和其他肥料互作的影响;缺钾处理对冠层反射光谱的影响较小,差异不显著。氮胁迫对可见光波段的影响程度显著高于磷胁迫,近红外波段两者持平。光谱对养分胁迫的响应程度随生育进程的推进而逐渐减小。缺素均使冠层光谱的红边位置向短波方向移动即发生蓝移,位移大小依元素缺乏种类及数量而定,最大位移可达10nm左右。
薛利红杨林章沈明星
关键词:小麦缺素叶绿素含量冠层反射光谱
基于GIS的农田土壤水分渗漏量分布模拟被引量:3
2009年
利用区域化的土壤水氮管理模型WNMM(Water Nitrogen Management Model),结合地理信息系统GIS,采用GIS外接专业模型的方法,对封丘地区土壤水分渗漏的时间和空间分布情况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在一般降水年份下,该地区的2m土体的水分年渗漏量在175~231mm之间,而在降水较多年份下的水分渗漏则超过了300mm。土壤水分渗漏受土壤质地、降水和灌溉、作物生长情况、温度等因素影响,渗漏多发生于强降水或灌溉以后,且砂质土壤的水分渗漏量要多于其它土壤。
李晓鹏张佳宝朱安宁金蕾
关键词:土壤水渗漏地理信息系统
用原状土柱研究太湖地区稻麦轮作农田养分淋溶量被引量:17
2008年
采用原状模拟土柱,对太湖地区不同施肥水平下稻麦轮作农田NH4^+-N、NO3^--N和TP的淋溶量进行了研究。初步结果表明:麦田NH4^+-N、No3^--N和TP的淋溶量分别为0.36~0.64、2.74~16.42和0.05~0.19kg/hm。,各占化肥施用量的0.2%~0.4%、4.8%~8.1%和0.2%~0.7%;稻田NH4^+-N、NO3^+--N和TP的淋溶量分别为0.36~1.04、0.86~3.01和0.24~1,17kg/hm^2,各占化肥施用量的0.2%~0A%、0.6%~1.7%和0.8%~8.2%。猪粪能增加养分淋溶量,尤其显著促进了P素向下迁移;秸秆减少麦季土壤无机N的淋溶损失。
张静王德建王灿
关键词:原状土柱稻麦轮作太湖流域
稻麦轮作条件下化肥氮素对土壤氮的替换作用被引量:5
2006年
采用盆栽实验,第1季水稻生长期内施入^15N标记硫酸铵,在以后的各季作物生长期内使用非标记硫酸铵,连续5季实施稻麦轮作,在每一季结束后采样测定^15N标记硫酸铵的去向,并利用土壤中^15N残留量数据计算了不同施肥强度下土壤氮被替换的速率,以此反映人们对土壤氮素干预的程度。计算结果是:假设肥料氮一旦进入土壤就看成是土壤氮,那么肥料氮替换50%的土壤氮因施肥量不同需要7~60a(14~121季);如果将作物成熟以后残留于土壤的肥料氮看成是土壤氮,那么替换20%的土壤氮因施肥量不同需要3~7a(5~15季),替换30%的土壤氮需要无限长时间。
卢萍杨林章颜廷梅殷士学
关键词:土壤氮计算方法
土壤水吸力空间分布规律的时间稳定性研究被引量:9
2008年
该文分析了潘店乡(PDV,32 km2)和封丘站(FQS,0.05 km2)两个尺度下的土壤水吸力的时间稳定性,潘店乡布设39个测点,封丘站布设44个测点。每个测点埋设两根张力计,深度分别为20 cm和40 cm。PDV于2004年3月至5月共测定19次;FQS于2004年3月至7月共测定27次。研究结果表明:在这两个尺度下土壤水吸力都具有一定的时间稳定性,FQS明显优于PDV。灌溉对时间稳定性影响很大,土壤水吸力的稳定性在干湿交替时最差。PDV土壤水吸力的时间稳定性只在一个灌溉周期内存在,而FQS的时间稳定性可在整个灌溉周期、不同作物条件下持续。
信秀丽张佳宝朱安宁
关键词:土壤水吸力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