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09YJA880038)
- 作品数:6 被引量:50H指数:4
- 相关作者:郭力平赖佳欣郝俊朱文佳杨恒更多>>
- 相关机构:华东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 拟社会互动在年幼儿童视频学习中的作用被引量:5
- 2012年
- 本研究采用表征理解任务和规则学习任务,通过比较真人互动、视频拟互动和视频非互动三种条件下年幼儿童的学习效果,考察拟互动在2-5岁儿童视频学习中的作用。结果表明,2岁儿童的视频学习存在视频缺陷现象,2.5岁到5岁儿童的拟社会互动视频学习效果明显,优于非互动视频学习,与真人互动学习相当。2.5岁至4.5岁是拟互动视频学习的最佳年龄。
- 郭力平郝俊朱文佳
- 婴幼儿视频对1-2岁儿童亲子互动的影响被引量:4
- 2013年
- 通过对年幼儿童与一方家长观看视频前、观看视频中以及观看视频后的亲子互动比较,考察视频提供的亲子互动示范以及视频的文化适宜性对1-2岁儿童亲子互动的影响。结果表明,视频丰富的互动示范内容对观看视频后的亲子互动可能产生积极影响,此影响受视频的文化适宜性的制约。视频注意以及亲子互动质量的下降是观看视频中亲子互动得分减少的原因。研究最后对以婴幼儿为受众的视频内容设计提出了建议。
- 郭力平郝俊谢萌
- 关键词:亲子互动视频
- 年幼儿童的视频学习:研究与展望被引量:1
- 2011年
- 视频资源已成为当代儿童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研究表明,尽管年幼儿童通过视频进行了学习,但在年幼儿童,尤其是3岁前儿童的认知发展过程中,视频学习的作用可能并不明显。因此,理解年幼儿童视频学习的视角应当从对认知发展的关注转换到对社会性发展的关注上来,在年幼儿童社会化的过程中理解视频学习,揭示视频学习的社会性本质。视频资源不应是单纯的知识载体,而应当成为儿童的社会伙伴。考察视频环境中年幼儿童的学习,应在儿童、他人和视频构成的互动系统中,关注人际互动与人机互动的动态协调。强调视频学习的社会性本质.可以为年幼儿童学习理论的建设带来新思路,也可以为视频资源的教育应用及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为视频节目的设计与制作带来新的启示。
- 郭力平朱文佳郝俊张苏颖
- 关键词:互动
- 我国学前教育信息化的思考与展望被引量:23
- 2011年
- 有效推进学前教育信息化,应立足于信息技术在我国学前教育中的应用现状,遵循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大政方针,并积极借鉴发达国家有关这方面的经验。展望我国学前教育信息化的未来发展,应重点关注学前教育信息化的内涵建设,有效推进资源的集成与共享,以信息化促进学前教育的均衡发展和教师的专业成长,同时还要加大研究力度,从而使学前教育信息化真正惠及儿童。
- 郭力平赖佳欣
- 关键词:学前教育信息化
- 全美幼教协会关于技术与早期教育两份立场报告的对比分析被引量:12
- 2013年
- 文章通过对比分析全美幼教协会有关信息技术应用于早期教育的两份立场报告,认为2012年的立场报告在基本指导理念、对技术的基本定位、教师的作用与专业发展,以及技术的应用方式等四个方面对1996年版的报告有所继承和发展。同时,2012年版的报告又有更新之处:扩展了适用年龄、倡导互动技术的应用、引入"数字素养"与"数字公民权"、强调技术与媒介使用的有意性和研究的重要性等。在此基础上,文章从生态学视野、技术与儿童的基本关系,以及政策制定的倾向性等方面展开思考。
- 赖佳欣郭力平
- 关键词:全美幼教协会早期教育
- 学前儿童分享行为的差异性被引量:6
- 2012年
- 通过层层递进的7个分享测验,本研究考察了我国当前不同教育环境中3岁和5岁儿童的分享行为特征。结果发现,5岁儿童利他趋向显著高于3岁儿童,且5岁儿童在分享行为上已显出一定的策略性;学前儿童的分享行为并无明显性别差异;教养环境会影响儿童分享行为的利他性表现;在无涉自身利益或涉及自身利益但无法把控结果的情况下,学前儿童的分配行为更趋公平。本研究结论不仅反映了学前儿童分享行为发展的一般趋势,而且显示了特定社会文化对儿童亲社会行为发展的影响。
- 赖佳欣杨恒郭力平
- 关键词:学前儿童分享行为亲社会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