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2008)

作品数:13 被引量:41H指数:4
相关作者:姜晓丹赖健朱晓燕杜谋选张洪钿更多>>
相关机构:南方医科大学仲恺农业工程学院阳江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 3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文化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3篇马水桔
  • 3篇臭氧
  • 2篇神经元
  • 2篇神经元样
  • 2篇神经元样细胞
  • 2篇贮藏
  • 2篇细胞
  • 2篇细胞分化
  • 2篇颅脑
  • 2篇颅脑损伤
  • 2篇脑损伤
  • 2篇分化
  • 2篇保鲜
  • 2篇保鲜研究
  • 1篇蛋白
  • 1篇蛋白表达
  • 1篇新型甲型H1...
  • 1篇行为学
  • 1篇研究与推广应...
  • 1篇液相

机构

  • 6篇南方医科大学
  • 5篇仲恺农业工程...
  • 2篇北京军区总医...
  • 2篇广东省农业科...
  • 2篇阳江职业技术...
  • 1篇广东省疾病预...

作者

  • 6篇姜晓丹
  • 4篇朱晓燕
  • 4篇赖健
  • 3篇杜谋选
  • 2篇蔡颖谦
  • 2篇徐如祥
  • 2篇邹雨汐
  • 2篇余铭
  • 2篇张洪钿
  • 2篇秦玲莎
  • 2篇寇盛斌
  • 2篇张渭
  • 1篇侯建国
  • 1篇唐艳萍
  • 1篇肖红
  • 1篇唐艳平
  • 1篇王荣辉
  • 1篇刘忠珍
  • 1篇陈镇洲
  • 1篇黄玉芬

传媒

  • 6篇中华神经医学...
  • 2篇食品科技
  • 2篇广东农业科学
  • 1篇食品与机械
  • 1篇中华传染病杂...
  • 1篇食品研究与开...

年份

  • 4篇2011
  • 5篇2010
  • 4篇2009
  • 1篇2008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马水桔常温臭氧加湿贮藏保鲜研究被引量:6
2009年
采用超声波加湿及臭氧气体处理,研究马水桔果实的常温贮藏保鲜效果。结果表明:在常温(13.8~25.7℃)下经过45d的贮藏后,超声波加湿(相对湿度80%~85%)、臭氧(浓度5~20mg/m^3)及不套袋处理(A)的马水桔病烂率最低,主要营养成分损失及乙醇含量最少,果皮平滑、色泽金黄油亮,果肉清甜爽口、无异味,综合贮藏保鲜效果最好。
张渭余铭李建强黄桂颖朱晓燕赖健
关键词:马水桔常温贮藏臭氧
大鼠脂肪基质细胞的分离培养及二步法诱导分化神经细胞被引量:6
2009年
目的研究脂肪基质细胞体外培养扩增及向神经细胞诱导分化的新方法。方法取SD大鼠的腹膜后脂肪组织,以Ⅰ型胶原酶消化离心,含10%胎牛血清的DMEM/F12培养基重悬细胞,增殖传代,取第5代细胞进行二步法诱导分化。首先以无血清Neurobasal培养基联合应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20ng/mL、表皮生长因子(EGF)20ng/mL和N2(1:100)添加剂将细胞先诱导成神经球;再取第二代神经球加入1%胎牛血清、5%马血清、0.5μmol/L的维甲酸(RA)和50ng/mL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促进其向神经元和胶质细胞方向分化;免疫荧光染色鉴定细胞分化结果。结果初接种的细胞大多呈圆球状,悬浮在培养基中,24h后贴壁。随着细胞密度加大,形态变成单层成纤维样细胞,呈漩涡状排列。无血清Neurobasal培养基诱导5~7d可见悬浮的神经球出现;神经球迅速增殖,14d时直径可达100μm。分化后的大部分细胞呈现典型的神经元样改变,细胞体为圆形,内可见明显的细胞核,细胞伸出细长突起或网状突起,可见较多的细胞形成网络连接。免疫荧光染色鉴定结果证实,除了神经球可以高表达巢蛋白(nestin)(阳性率75.62%±1.34%)之外,分化细胞还可有效表达β-tubulinⅢ(未成熟神经元标记物,阳性率达57.62%±4.92%)或微管相关蛋白2(MAP2ab)(成熟神经元标记物,阳性率11.25%±3.87%);有少量细胞表达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阳性率18.34%±3.87%)和GalC(阳性率14.35%±3.98%)。结论从成年大鼠脂肪中分离得到的脂肪基质细胞可在体外培养得到大量分化潜能稳定的子代细胞。应用本实验二步诱导法,可得到较高比例的nestin及β-tubulinⅢ阳性细胞,并有一定比例MAP2ab阳性细胞出现。
唐艳平张洪钿邹雨汐姜晓丹肖中举
关键词:脂肪基质细胞细胞分化神经元样细胞
不同出库温度对马水桔乙醇含量的影响被引量:2
2011年
研究了冷藏后不同出库温度对马水桔果实乙醇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获得较低的果实贮藏保鲜腐烂率的情况下,经每隔2 h升温2℃让冷藏库缓慢升温到室温贮藏条件下,马水桔中乙醇含量处于较低水平,使出库果实保持了良好的风味。
朱晓燕赖健
关键词:马水桔冷藏温度乙醇
编码轴突生长抑制因子的重组DNA疫苗的免疫原性研究
2010年
目的 探讨以前期实验所构建的腺病毒骨架质粒pAdEasy为载体,编码神经损伤后轴突生长抑制因子Nogo-A、少突胶质细胞髓磷脂糖蛋白(OMgp)、腱糖蛋白-R(TN-R)和髓磷脂相关糖蛋白(MAG)的重组DNA疫苗的免疫原性. 方法 16只5周龄Lewis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DNA疫苗注射组(Vaccine组)和空质粒注射组(pAdEasy组).Vaccine组大鼠以DNA疫苗经双侧胫骨肌注射免疫,1次/周,共持续8周.每次进行疫苗注射前采血和分离血清,Dot-blot和ELISA法对血清中抗体进行定性和定量检测. 结果 6周后Vaccine组大鼠血清能与GST-TN-R和GST-OMgp融合蛋白产生较强的免疫反应,点杂交反应较明显;pAdEasy组大鼠血清则不能与GST-TN-R和GST-OMgp融合蛋白产生免疫反应.6周后Vaccine组大鼠血清中抗体效价则可以达到1:100万,并保持稳定的水平. 结论 编码轴突生长抑制因子Nogo-A、OMgp、TN-R和MAG的重组DNA疫苗接种大鼠后能够产生特异性的抗体.说明该重组DNA疫苗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
寇盛斌姜晓丹唐艳萍蔡颖谦杜谋选秦玲莎邹雨汐徐如祥
关键词:轴突生长抑制因子DNA疫苗免疫原性轴突再生
骨髓源及脂肪源干细胞向神经元样细胞诱导分化潜力的比较研究被引量:12
2009年
目的比较骨髓源基质干细胞(BMSCs)和脂肪源间充质干细胞(ADSCs)向神经元样细胞诱导分化的潜力。方法体外分离培养来自成年SD大鼠的BMSCs和ADSCs.传至第5代时加入表皮生长因子(EGF,10ng/mL)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bFGF,20ng/mL),诱导6h、12h、24h、72h、1周、2周后,用免疫荧光染色和Western blot检测两种细胞的神经细胞特异性标志(巢蛋白和B.微管蛋白Ⅲ)的表达,并做统计学分析。结果BMSCs和ADSCs经诱导后,细胞形态发生变化,均表达神经细胞特异性标志。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诱导后各时间点BMSCs和ADSCsnstin^J性率或B.tubulinllI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O.05),且诱导后ADSCs表达nestin阳性细胞或B—mbulinIII的能力在各个时间点都EE诱导后BMSCs强,说明诱导后的ADSCs向神经元样细胞方向分化的能力更强。Westernblot结果也与免疫荧光染色结果类似。结论两种不同来源的干细胞在分化成神经元样细胞方面的能力不同,ADSCs比BMSCs具有相对更强的神经元样细胞分化能力。
马旭姜晓丹张洪钿林建浩闫中杰秦玲莎
关键词:脂肪源间充质干细胞神经元样细胞细胞分化
硫酸软骨素酶ABC对脑损伤后胶质瘢痕影响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探讨硫酸软骨素酶ABC(chABC)对脑损伤后胶质瘢痕组织的影响。方法38只Wistar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5组:正常对照组(n=2)、模型组(n=9)、1.0U/mLchABC治疗组m=9)、2.5U/mLchABC治疗组(n=9)、5.0U/mLchABC治疗组(n=9),后4组采用自由落体撞击法制作大鼠脑损伤模型,造模后即刻在后3组大鼠局部脑皮层下1mm处注射不同浓度chABC2μL,正常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造模后1、2、4周取脑组织标本行HE染色.分别应用免疫组化染色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硫酸软骨素多聚蛋白糖(CSPGs)的表达。结果HE染色显示损伤后2周模型组大鼠脑皮层大量星形胶质细胞聚集.不同浓度chABC治疗组损伤部位的星形胶质细胞聚集较模型组减少,以5.0U/mL chABC治疗组明显。免疫组化染色显示模型组,1.0、2.5、5.0U/mLchABC治疗组损伤后2周大鼠脑组织CSPGs分泌均较正常对照组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职0.05);与模型组比较,5.0U/mLchABC治疗组大鼠脑组织CSPGs分泌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m blotting检测显示造模后1、2、4周不同浓度chABC治疗组CSPGs表达均较模型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和2.5、5.0U/mLchABC治疗组大鼠脑组织中CSPGs的表达在造模后1、2、4周逐渐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hABC能降解胶质瘢痕中主要抑制分子CSPGs,改善脑损伤后局部轴突再生的抑制性微环境.且高浓度(5.0U/mL)chABC表现最明显。
洪怡瑜李业海寇盛斌杜谋选姜晓丹
关键词:硫酸软骨素酶ABC颅脑损伤神经再生
Neurocan基因蛋白表达及其抗体制备与检测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制备Neurocan蛋白,用此蛋白免疫动物制备抗血清,并对抗血清进行检测,最终使待参与DNA疫苗构成的Neurocan蛋白所产生的抗体能与脑内创伤区的相应抑制性蛋白抗原结合,从而减轻抑制因子对神经生长的抑制作用,促进神经再生。方法合成Neurocan基因,构建原核表达质粒PET30a-Neurocan,转化大肠杆菌BL21,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表达目的蛋白,并经SDS—PAGE、Western blot鉴定。Neurocan蛋白免疫兔制备免疫血清。ELISA法检测抗血清效价,以兔免疫前血清为阴性对照:Western blot检测抗血清特异性,以免疫血清为-抗,山羊抗兔-AP为二抗,NBT/BCIP显色。结果合成的Areurocart基因经酶切鉴定、PCR鉴定及测序鉴定,显示序列正确。原核表达Neurocan蛋白经过SDS-PAGE鉴定,条带大小约为55000,与计算出来的大小一致;经Westem blot鉴定,目的蛋白能与his抗体特异性结合,说明是Neurocan基因的表达产物。抗血清经ELISA法检测,抗血清效价达到1:100万;经Western blot检测,目的条带明显。结论Neurocan蛋白原核表达成功;通过Neurocan蛋白免疫兔可得到特异性抗体,此抗体能与Neurocan蛋白特异性结合,为DNA疫苗的进一步研制奠定了基础。
杜谋选姜晓丹徐如祥陈镇洲吕俊
关键词:原核表达抗血清
2009年广东省新型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病毒神经氨酸酶基因进化分析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探讨2009年广东省新型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NA)基因的进化及NA基因编码蛋白抗原性、酶活性位点、糖基化位点变异情况。方法从2009年广东省新型甲型H1N1流感患者中分离到病毒毒株共69株,提取病毒总RNA,RT—PCR扩增NA基因,并测序分析;同时从美国国立生物技术信息中心基因库检索获得52株不同年代、不同地域甲型流感病毒NA基因序列,用MEGA4.0软件进行基因进化分析和氨基酸序列分析。结果2009年广东省新型甲型H1N1流感病毒NA基因与禽H5N1流感病毒同源性较高,为87.1%,潜在抗原位点氨基酸分布相同;所有毒株的酶活性中心位点高度保守;具有8个糖基化位点,其中5个位点有不同程度的氨基酸替换,但与2001年禽H5N1毒株的糖基化位点的氨基酸相同。结论2009年广东省新型甲型H1N1流感病毒NA基因与禽H5N1流感病毒高度同源,与NA抑制剂的特异性结合位点未发生变化。
肖红管大伟邹丽容张欣倪汉忠柯昌文
关键词:流感病毒A型H1N1亚型神经氨酸酶
CatWalk步态检测方法在大鼠脑损伤模型运动功能评估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探讨CatWalk步态检测方法在评价大鼠脑损伤四肢运动功能改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改良的Feeney自由落体脑损伤装置制造中度大鼠颅脑损伤模型,损伤部位均为大鼠右侧大脑皮层。损伤前及损伤后的第3、7、14、28天,对模型鼠进行CatWalk步态变化检测及改良神经功能缺损评分(mNSS),并同步记录相应结果。结果损伤后第7天,大鼠左后肢的各参数与损伤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鼠左右后肢间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损伤后第14天,大鼠行走循环、平均强度、两步之间爪子离开平板的时间与损伤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鼠左右前肢间的运动参数(最大接触面积、接触强度、爪印长度、行走循环)与损伤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氏0.05)。第3天及28天大鼠各项运动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损伤前、损伤后第3、7、14、28天大鼠mNS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损伤后第3,7天评分明显高于损伤前。结论CatWalk检测能准确反映出大鼠运动功能的变化,对于研究脑损伤模型大鼠行为学改变有重要意义。
秦琨田歌张润陈强孙海涛李鹏蔡颖谦姜晓丹
关键词:颅脑损伤行为学
马水橘贮藏保鲜研究被引量:3
2010年
对马水橘果实进行湿冷及臭氧处理贮藏保鲜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贮藏库内温度为6℃~8℃、相对湿度88%~90%及臭氧浓度5mg/m3~10mg/m3的贮藏条件下,经过90d的贮藏后,湿冷、臭氧处理、套袋及不套袋处理的果实,病烂率、失重率最低,主要营养成分损失最少,贮藏保鲜效果最好。
张渭赖健余铭李建强朱晓燕
关键词:湿冷臭氧贮藏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