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276042)

作品数:17 被引量:57H指数:5
相关作者:李志军刘书亮张广宇方茂东李洧更多>>
相关机构:天津大学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交通运输工程机械工程兵器科学与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动力工程及工...
  • 3篇机械工程
  • 3篇交通运输工程
  • 2篇兵器科学与技...
  • 1篇矿业工程

主题

  • 14篇汽油
  • 14篇汽油机
  • 12篇稀燃
  • 10篇稀燃汽油机
  • 5篇NO_X排放
  • 3篇氮氧化物
  • 3篇燃烧
  • 2篇电控
  • 2篇三元催化器
  • 2篇系统研制
  • 2篇均质
  • 2篇空燃比
  • 2篇催化器
  • 2篇NOX排放
  • 1篇导爆管
  • 1篇点火
  • 1篇点火方式
  • 1篇电控系统
  • 1篇烟度
  • 1篇烟度计

机构

  • 15篇天津大学
  • 4篇中国汽车技术...
  • 2篇河北工业职业...
  • 2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安徽理工大学
  • 1篇吉林大学
  • 1篇南京理工大学
  • 1篇河北工业大学
  • 1篇天津市内燃机...

作者

  • 15篇李志军
  • 12篇刘书亮
  • 5篇张广宇
  • 4篇李洧
  • 4篇方茂东
  • 3篇刘德新
  • 3篇马小强
  • 3篇饶里
  • 3篇刘伍权
  • 3篇王莉
  • 2篇张瀛
  • 2篇苏水
  • 2篇刘涛
  • 1篇杨学光
  • 1篇王璇
  • 1篇张苏
  • 1篇毕风荣
  • 1篇黎苏
  • 1篇孙志军
  • 1篇徐森

传媒

  • 2篇燃烧科学与技...
  • 2篇汽车技术
  • 2篇爆破器材
  • 2篇内燃机学报
  • 2篇内燃机
  • 1篇工程热物理学...
  • 1篇车用发动机
  • 1篇汽车工程
  • 1篇农业机械学报
  • 1篇天津大学学报...
  • 1篇小型内燃机与...
  • 1篇天津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6
  • 1篇2008
  • 2篇2006
  • 4篇2005
  • 6篇2004
  • 2篇2003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吸附还原催化系统降低稀燃汽油机NO_x排放试验研究被引量:11
2006年
采用NOx吸附还原催化器和传统的三效催化器组合而形成的新型催化转化系统,在一台改装的产品四气门电控燃油喷射准均质稀燃汽油机上进行了催化技术降低稀燃汽油机NOx排放的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当t稀∶t浓=200 s∶20 s时,仅用NOx吸附还原催化器或三效催化器位于吸附还原催化器之后的催化器布置可以使稀燃汽油机的NOx排放降低到300×10-6左右,降低62.5%,而三效催化器位于吸附还原催化器之前的催化器布置可以大幅降低稀燃汽油机的NOx排放,达到50×10-6左右,降低93%。而且随着t稀∶t浓绝对时间的减小,稀燃汽油机的NOx排放浓度降低。稀燃汽油机转速和负荷增大,NOx排放浓度增大,NOx催化转化率CNOx减小。
李志军张瀛马小强张广宇刘书亮
关键词:稀燃汽油机氮氧化物
汽油机TWC中芳烃演化过程的模拟研究
2008年
本文应用蒙特卡罗方法建立了汽油机三元催化器(TWC)芳香烃演化模型,并使用实际发动机的实验结果对该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与实际基本相符。同时根据计算证明了,烷基苯催化重整加氢脱烷基生成苯,是三元催化器中苯生成的一个途径。而且发现了三元催化器中苯生成的另一个途径:烷基苯部分氧化生成苯,而且在某些工况该反应起主要作用.
张延峰刘朝永王璇白洪林杨学光李志军黎苏
关键词:蒙特卡罗方法芳香烃汽油机三元催化器
稀燃汽油机NO_x净化技术——吸附还原催化法试验研究被引量:1
2005年
简述了降低稀燃汽油机NOx排放的催化分解法、选择还原催化法和吸附还原催化法。在8A-FE型汽油机上进行的试验表明,吸附还原催化法可有效地降低稀燃汽油机的NOx排放。建议采用传统三效催化器在前、稀燃NOx吸附还原催化转化器在后的联合布置方案,并严格限制汽油中的含硫量。
孙志军张继鹏李志军刘书亮
关键词:汽油机稀薄燃烧
不同还原过程空燃比大小对降低稀燃汽油机NO_x排放的试验研究被引量:1
2004年
运用自行开发设计的稀燃发动机电控系统和催化系统,对稀燃汽油机运用吸附还原催化法在不同的还原过程空燃比条件下降低NOx的排放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还原过程空燃比越小,吸附还原催化器吸附的NO还原就越彻底,汽油机排出的NOx也越少。但稀燃汽油机的燃油消耗率增加,经济性变差。
饶里李志军刘德新刘书亮李洧方茂东
关键词:汽车工程汽油机空燃比排放物燃油消耗率
电点火头和导爆管两种点火方式对延期时间的影响被引量:4
2016年
点火方式是影响毫秒延期雷管延期时间及精度的重要因素,文中以铅丹-硅系毫秒延期雷管为基础,采用2种延期药配方平行试验,控制延期体切长等差增加,对比电点火头和导爆管2种点火方式条件下雷管延期时间,并计算延期时间标准偏差。结果表明:平行试验结果一致性好,同种配方2种点火方式下,延期时间存在差异,开始时电点火头点火的延期时间高于导爆管点火,后面则是电点火头点火的延期时间低于导爆管点火;试验切长范围内,导爆管点火时的延期精度普遍高于电点火头点火,且更加稳定。
张彦刘锋韩体飞朱帅张涵陈磊
关键词:起爆器材点火方式延期时间发火时间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烟度计有效光路的算法
2006年
为准确计算烟度计的有效光路,基于人工神经网络提出了对QN-1型全流消光式烟度计有效光路的计算方法.该方法利用烟度计有效光路的关键影响因素即空气扫气压力和发动机的转速为输入,构造了一种反向传播神经网络,并利用试验数据进行训练,然后仿真烟度计的有效光路.试验表明,仿真数据与试验数据偏差在-0.0399~0.0486之间.由此可见,利用人工神经网络计算烟度计的有效光路准确实用.
杨礼河孙玉德解世文李志军
关键词:人工神经网络烟度计扫气
用吸附还原与三元催化器组合降低富氧汽油机NO_x的排放被引量:8
2004年
采用稀燃技术虽可大幅改善汽油机的燃油经济性和排放性,却因稀燃的富氧燃烧使NOx降低较少.为此,采用吸附还原催化转化器与三元催化转化器的不同组合方案,对一台电控燃油喷射16气门稀燃汽油机进行了降低富氧条件下NOx排放的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三元催化转化器位于吸附还原催化转化器之前的布置方案具有最好的降低稀燃汽油机NOx排放的效果.在该试验条件下,NOx催化转化率最高可达到97.3%.
李志军刘书亮毕风荣刘伍权王莉
关键词:稀燃汽油机氮氧化物
稀燃汽油机降低NOx排放技术方案分析研究被引量:9
2005年
采用吸附还原催化转化器和三效催化转化器的不同组合,对一台改装的16气门电控燃油喷射稀燃汽油机进行了降低富氧下NOx排放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三效催化转化器位于吸附还原催化转化器之前的布置方案具有较好的降低稀燃汽油机NOx排放的效果。
李志军刘书亮张广宇李洧方茂东
关键词:三效催化转化器排气净化装置排放标准汽油机
降低稀燃汽油机NO_x排放的试验研究被引量:2
2004年
设计了一种新型催化转化系统并对一台改装后的电控燃油喷射四缸16气门稀燃汽油机进行了降低NOx排放的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该催化转化系统可以有效地降低稀燃汽油机的NOx排放。在中低转速、中小负荷即稀燃发动机常用工况下,NOx催化转化率最高可以达到97.3%。
赵新顺刘书亮李志军李洧方茂东刘德新刘伍权
关键词:汽油机稀燃
稀燃汽油机运转工况对吸附还原法降低NO_x排放的影响被引量:5
2005年
应用传统的三效催化器和稀燃NOx吸附还原催化器组成的新型复合尾气催化系统对稀燃发动机不同转速和负荷工况下的排放特性和燃油经济性的影响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稀燃发动机转速对其有害气体排放和燃油经济性的影响与稀燃吸附还原催化转化器稀燃运行时间与浓燃还原运行时间比值大小和绝对时间大小有关.稀燃发动机负荷大小是影响稀燃发动机排放特性和燃油经济性的主要因素,负荷越大,NOx有害气体排放浓度越高,NOx催化转化率越小,燃油经济性越好.
李志军孙小明马小强李洧方茂东刘书亮
关键词:稀燃汽油机氮氧化物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