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370585)

作品数:16 被引量:72H指数:6
相关作者:宋治远仝识非姚青朱淑霞罗向东更多>>
相关机构: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第三军医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5篇干细胞
  • 13篇充质干细胞
  • 12篇间充质干细胞
  • 11篇细胞
  • 11篇骨髓间充质
  • 10篇骨髓间充质干...
  • 9篇诱导分化
  • 9篇分化
  • 8篇体外
  • 8篇体外诱导
  • 8篇大鼠骨髓
  • 6篇心肌
  • 6篇心肌样细胞
  • 6篇体外诱导分化
  • 6篇肌样细胞
  • 6篇大鼠骨髓间充...
  • 4篇膜片
  • 4篇膜片钳
  • 4篇间充质
  • 3篇电生理

机构

  • 17篇第三军医大学...
  • 9篇第三军医大学

作者

  • 16篇宋治远
  • 10篇仝识非
  • 6篇朱淑霞
  • 6篇姚青
  • 5篇农耀明
  • 5篇罗向东
  • 4篇李永华
  • 3篇王泽文
  • 3篇钟理
  • 3篇陈鹏慧
  • 2篇梁光萍
  • 2篇万瑛
  • 2篇邹丽云
  • 2篇张倩
  • 1篇苏踊跃
  • 1篇唐红英

传媒

  • 6篇第三军医大学...
  • 3篇重庆医学
  • 3篇中国心脏起搏...
  • 2篇中国病理生理...
  • 1篇武警医学院学...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中华医学会心...

年份

  • 1篇2009
  • 2篇2008
  • 8篇2007
  • 4篇2006
  • 2篇2005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体外诱导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心肌样细胞的研究被引量:11
2005年
目的探讨用5-氮胞苷(5-aza)体外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分化为心肌样细胞的最佳条件。方法用Per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培养、纯化大鼠MSCs,取第3代MSCs随机分为A、B、C 3组,分别加入5、10、20μm ol/L5-aza;每组分别孵育12、24、48 h,继续培养28 d。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细胞肌动蛋白(α-ac-tin)和心肌肌钙蛋白T(cTnT)表达,并通过W estern印迹法对细胞cTnT进行定量分析。结果MSCs经5-aza诱导培养28 d后,电镜下见细胞胞浆有散在肌丝样结构,免疫组化检测α-actin和cTnT表达均呈阳性;5μm ol/L的5-aza孵育48 h、10μm ol/L孵育24 h培养28 d的细胞cTnT表达量与10μm ol/L的5-aza孵育48 h、20μm ol/L 3种孵育时间各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且细胞生物学特性未受到明显影响。结论MSCs在体外经5-aza诱导后可分化为心肌样细胞;5μm ol/L的5-aza孵育48 h和10μm ol/L的5-aza诱导24 h是MSCs体外诱导分化心肌样细胞的理想条件。
朱淑霞宋治远罗向东仝识非苏踊跃梁光萍唐红英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5-氮胞苷诱导分化心肌样细胞
模拟缺血对培养乳鼠窦房结细胞膜K_(ATP)通道电流的影响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观察模拟缺血对原代培养乳鼠窦房结细胞膜KATP通道电流的影响,为保护缺血窦房结细胞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取培养2d乳鼠窦房结细胞进行实验,将细胞放入灌流槽,用模拟缺血液持续灌流,并在不同阶段加入KATP通道阻断剂Glibenclamide(10μM/L),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在钳制电压为-40mV情况下连续纪录的跨膜电流的变化情况。结果在-40mV钳制电压下,窦房结细胞模拟缺血2min可产生KATP通道外向电流,该电流5min左右达最大值,约10min后自行衰减。在细胞外液中加入Glibenclamide后,模拟缺血诱发的跨膜外向电流明显减小〔(7.5±0.8)pA vs(2.1±0.3)pA,P<0.05〕。Glib-enclamide可加速模拟缺血诱导的外向电流的衰减,它对电流的阻断率为68.5%〔(2.4±0.4)pA vs(7.5±0.8)pA,P<0.05〕。结论模拟缺血可引起窦房结细胞膜上对Glibenclamide敏感的KATP通道的开放,这可能有利于保护缺血窦房结细胞。
仝识非宋治远钟理李永华姚青张倩
关键词:窦房结KATP通道缺血膜片钳
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与纯化培养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4
2007年
目的探索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体外纯化培养方法。方法先采用直接贴壁法培养的小鼠股、胫骨髓细胞,再用免疫磁珠法分选第3代中的CD11b-细胞。取分选纯化细胞进行形态学观察,并检测细胞在不同诱导条件下向成骨细胞及脂肪细胞的分化能力。结果①原代及传代培养的小鼠骨髓贴壁细胞多呈梭形,部分呈不规则型,其中含有较多的CD11b+细胞;磁珠分离后的纯化细胞呈现纺锤型、星型及不规则型等多种形态,细胞质丰富,核仁明显,细胞平行排列或漩涡状生长;②成骨诱导3周后mMSCs分化为成骨细胞,茜素红S染色有橘红色磷酸盐胞外基质沉积;③随着成脂化诱导时间的延长,细胞逐渐增大,油红O染色可见胞质内大量橙红色脂肪空泡。结论单纯的贴壁及传代培养不能纯化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贴壁与免疫磁珠分离相结合才是一种有效的mMSCs体外分离和纯化方法。
仝识非宋治远姚青万瑛邹丽云
关键词:间充质干细胞小鼠免疫磁珠骨髓
鼠龄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生物特性的关系研究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 研究鼠龄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MMSCs) 增殖特性的影响。方法 用贴壁培养法分离纯化不同鼠龄的MMSCs, 传代扩增, 测定生长曲线, 形态学观察, 免疫组化鉴定, 电镜观察MMSCs的超微结构。结果 2月龄大鼠MMSCs集落形成率、增殖能力显著高于 6月龄大鼠, 细胞化学染色CD44、CD105均阳性, 电镜支持幼稚细胞。结论 2月龄大鼠比 6月龄大鼠更适于MMSCs的提取。
朱淑霞宋治远梁光萍罗向东仝识非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集落形成细胞化学染色幼稚细胞
大鼠骨髓间质干细胞体外诱导分化为心肌样细胞Cx43通讯连接功能检测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探讨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体外诱导分化为心肌样细胞Cx43的分布与通讯连接功能状态。方法:取健康SD大鼠骨髓,用5-氮杂胞苷体外诱导培养。取诱导培养2、3、4周的MSCs为Ⅰ、Ⅱ、Ⅲ组,另取急性分离的心肌细胞为对照组,用激光共聚焦技术检测Cx43的分布及平均荧光漂白恢复率。结果:对Cx43在细胞内分布检测发现,随诱导培养时间的延长,细胞内蛋白颗粒密度逐渐增加;诱导培养4周后MSCs内蛋白颗粒密度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63.87±12.43,64.87±12.15,P>0.05)。各组细胞平均荧光漂白率的变化趋势与Cx43分布变化相似,即随诱导培养时间的延长,细胞平均荧光漂白率逐渐增加;Ⅰ、Ⅱ、Ⅲ组及对照组分别为19.59%±6.08%、37.17%±3.84%、46.82%±2.69%、49.71%±5.53%,Ⅲ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大鼠MSCs在体外诱导培养4周后已分化为心肌样细胞,其细胞Cx43的分布与通讯连接功能与正常心肌细胞相似。
尹戴佳佳宋治远农耀明
关键词:骨髓间质干细胞连接蛋白43心肌样细胞
HCN4基因修饰大鼠MSCs体外诱导获得的心脏起搏样细胞动作电位检测被引量:11
2007年
目的探讨超极化激活及环化核苷酸调控的阳离子通道亚型4(hyperpolarization-activated cyclic nucleotidegated cation channel4,HCN4)基因修饰大鼠MSCs体外诱导分化的心脏起搏样细胞的动作电位特性。方法以HCN4基因修饰大鼠MSCs体外诱导获得的具有自发搏动的心脏起搏样细胞为实验组,同期培养的原代乳鼠窦房结细胞为对照组,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对两组细胞的动作电位进行检测。结果心脏起搏样细胞及原代培养乳鼠窦房结细胞均可记录到具有舒张期自动去极化的动作电位,心脏起搏样细胞的动作电位特性与原代培养的乳鼠窦房结细胞相比,其静息电位、动作电位幅度及动作电位周期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阈电位较原代培养的乳窦鼠房结细胞显著降低(P<0.01)。结论从电生理角度证实,心脏起搏样细胞的特性与原代培养的乳鼠窦房结细胞相似。
王泽文宋治远姚青
关键词:动作电位全细胞膜片钳
脉冲电磁场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诱导分化影响的研究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观察脉冲电磁场(PEMFs)对5-氮胞苷(5-aza)诱导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向心肌样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50Hz脉冲低频电磁场刺激5-aza诱导7d后的MSCs,根据不同的感应强度和作用的时间分为A、B、C组和1、2、3、4亚组,设未暴露PEMFs的为对照组。通过Western印迹法检测不同条件下肌钙蛋白T(cTnT)的表达量的变化。结果在0.5、1、5mT组中20、30min各亚组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增加,在5mT组在10min的cTnT的表达量显著性减少。结论50Hz的0.5~5mT感应强度的PEMFs作用20-30min为促进体外5-aza诱导MSCs向心肌方向分化的有效窗口。
李永华朱淑霞宋治远罗向东仝识非
关键词:脉冲电磁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5-氮杂胞苷细胞分化肌钙蛋白T
大鼠骨髓间质干细胞诱导分化为心肌样细胞膜电流的研究
2007年
目的:研究大鼠骨髓间质干细胞(MSCs)诱导分化为心肌样细胞膜电流的状态。方法:按文献方法进行MSCs的诱导培养和鉴定。诱导后培养4周,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检测胞膜电流,并与未经诱导分化的MSCs进行比较。结果:未经诱导分化的MSCs不表达内向电流,只表达外向钾电流。MSCs经5-aza诱导后表达心肌特异性肌钙蛋白T,记录到2种膜内向电流,分别为钠电流(INa)和L-型钙电流(ICa),以及3种外向钾电流,包括瞬间外向钾电流(Ito),超快速激活延迟整流钾电流(Ikur)及缓慢激活延迟整流钾电流(Iks)。与未经诱导分化的MSCs相比,诱导后MSCs的钾电流以Ikur和Iks为主。结论:经5-aza诱导后,MSCs可分化成具有电压依赖性内向INa、ICa和外向Ito、Ikur、Iks的心肌样细胞。
农耀明宋治远尹戴佳佳陈鹏慧
关键词:骨髓间质干细胞阿扎胞苷心肌样细胞
环磷酸核苷对重组mHCN4通道的调控作用
2007年
目的观察环磷酸核苷对重组mHCN4通道动力学特性的影响。方法用免疫磁珠法分选、纯化2月大昆明小鼠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以pUC18、pcDNA3-mHCN4、pIRES2-EGFP、pMSCV-puro等质粒载体为架构,构建pMSCV-mHCN4-EGFP逆转录病毒载体并转染纯化的mMSCs,采用常规膜片钳技术,观察环磷酸核苷对阳性转染细胞mHCN4通道的调控作用。结果(1)mHCN4基因转染组细胞有超极化激活的内向电流,该电流对细胞外Cs+高度敏感。mHCN4通道电流的半数最大激活电压为(-99.0±5.8)mV,反转电位是(-22.5±5.2)mV,在-140mV电压时的激活时间常数为(451±61)ms。(2)当细胞内液加入cAMP后,阳性转染细胞超极化激活的内向电流明显变大,通道的激活曲线向右移位,半数最大激活电压绝对值变小,反转电位负值加大,在不同指令电压下的激活时间常数变小。cGMP的调控作用与cAMP相似,但作用略弱于后者。结论环磷酸核苷对重建的HCN4通道有类生理性的调控作用,mHCN4基因修饰后的mMSCs有可能成为一种有效的生物起搏种子细胞。
仝识非宋治远姚青钟理王泽文李永华张倩
关键词:间充质干细胞HCN4小鼠起搏离子流
电磁场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诱导分化时细胞增殖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观察脉冲电磁场(pulsed electromagnetic fields,PEMF)对5-氮胞苷(5-aza)诱导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向心肌样细胞分化时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50Hz脉冲低频电磁场刺激5-aza诱导后7d后的MSCs,根据不同的感应强度分为A、B、C组,每组根据作用时间的不同分为4个亚组;设未暴露PEMFs的细胞为对照组。用MTT法测定细胞增殖变化,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细胞周期。结果0.5mT和1mT的感应强度下20~30min细胞比对照组有显著性增殖,5mT作用30~60min以及1mT作用60min与对照组相比较呈显著性抑制。流式检测细胞周期显示0.5mT和1mT在20~30min内可以引起细胞S+G2%增高,各感应强度下作用60min以及5mT感应强度下作用20min以上均引起S+G2%的下降。结论50Hz脉冲低频电磁场0.5mT和1mT的感应强度下,作用20~30min可通过引起诱导后的MSCs周期中S+G2%增高而促进它的增殖。
朱淑霞李永华宋治远罗向东仝识非
关键词:脉冲电磁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