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2001BA803B03-05)

作品数:17 被引量:57H指数:5
相关作者:刘应华孙亮李培宁岑章志王辰更多>>
相关机构:清华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高等学校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作者专项资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一般工业技术交通运输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理学
  • 6篇一般工业技术
  • 5篇交通运输工程
  • 4篇化学工程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机械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8篇有限元
  • 8篇有限元分析
  • 7篇塑性极限
  • 7篇塑性极限载荷
  • 5篇内压
  • 5篇极限载荷
  • 4篇弹塑性
  • 3篇载荷作用
  • 3篇塑性
  • 2篇弹塑性分析
  • 2篇弹塑性有限元
  • 2篇塑性分析
  • 2篇弯矩
  • 2篇弯头
  • 2篇面内
  • 2篇管线
  • 2篇非线性有限元
  • 2篇非线性有限元...
  • 1篇弹塑性问题
  • 1篇弹塑性有限元...

机构

  • 6篇清华大学
  • 5篇华东理工大学
  • 4篇内蒙古科技大...
  • 4篇国家质量监督...
  • 3篇国家质量监督...
  • 3篇包头市交通运...
  • 2篇郑州大学
  • 1篇北京化工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中海石油(中...

作者

  • 6篇刘应华
  • 5篇李培宁
  • 5篇孙亮
  • 4篇岑章志
  • 4篇贾慧灵
  • 4篇王辰
  • 3篇杜鹏飞
  • 2篇郭茶秀
  • 2篇徐秉业
  • 2篇秦宜奋
  • 2篇王昌
  • 2篇陈钢
  • 2篇王定标
  • 2篇张宏涛
  • 2篇王飞
  • 2篇刘宏
  • 1篇常晓环
  • 1篇刘阿龙
  • 1篇崔文勇
  • 1篇陈进

传媒

  • 4篇工程力学
  • 3篇压力容器
  • 3篇石油机械
  • 2篇清华大学学报...
  • 1篇煤矿机械
  • 1篇机械强度
  • 1篇热力发电
  • 1篇化工设备与管...
  • 1篇郑州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2
  • 3篇2008
  • 2篇2007
  • 4篇2006
  • 3篇2005
  • 3篇2004
  • 1篇2003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组合载荷下含缺陷管道的工程评定技术研究被引量:2
2004年
制造和使用过程中管线不可避免地会存在各种缺陷 ,而且空间布置的管线导致管线受载复杂 ,当介质在高温、高压、易燃、易爆时必须要确保管线的安全运行 ,因此必须对含缺陷压力管道进行安全评定。鉴于此 ,就空间含缺陷管道评定中所需的极限载荷和Lr 参量进行了研究 ,基于净截面垮塌准则和Von -Mises屈服准则 ,推导了空间含缺陷管道在拉伸、弯曲、扭矩和内压组合载荷下的极限载荷方程 ;针对组合载荷作用下的含缺陷管道提出了求解Lr 参量的联立方程法、通用加载方程法和工程图解法。对现有国内外规范进行了补充和完善 。
郭茶秀王定标刘宏李培宁
关键词:管线安全评定极限载荷扭矩易爆易燃
面内开/闭弯载荷作用下压力管道弯头的塑性载荷研究被引量:6
2006年
采用弹塑性有限元分析技术,将材料简化为理想弹塑性,同时考虑几何非线性影响,针对不同厚径比t/rm、相对弯曲半径R/rm和弯曲模式下有直管连接弯头的弹塑性行为进行了系统分析,在此基础上分别建立了便于工程应用的无缺陷弯头在开、闭弯作用下的塑性载荷估算式。试验研究表明本文建立的面内开/闭弯塑性载荷估算式能够满足工程实际需要。
王辰秦宜奋张宏宇刘阿龙李培宁
关键词:极限弯矩弹塑性有限元分析
计算结构极限载荷的修正弹性补偿法被引量:10
2006年
为减少弹性补偿法(ECM)在计算复杂结构的极限载荷时存在的较大误差,通过引入调整因子f提出了一种修正的弹性补偿法(MECM)。该方法在保留弹性补偿法简单、高效等优点的基础上,提高了复杂结构极限载荷的计算精度。通过三个典型算例比较了弹塑性增量法(EPAM)、两倍弹性斜率法(TESM)、弹性补偿法以及修正弹性补偿法的计算结果,表明修正弹性补偿法对于复杂结构能获得较高的计算精度。
杨璞刘应华袁鸿雁岑章志
关键词:弹性模量极限载荷
内压载荷作用下含纵向穿透裂纹弯头的塑性极限载荷被引量:5
2006年
弯头是管道系统中最薄弱、最容易失效的管件。研究含缺陷弯头的塑性承载能力在整个压力管道系统安全评定中占有重要地位。利用求取直管极限载荷的鼓胀系数法建立不考虑直管影响的含缺陷弯头的塑性极限载荷估算式。采用三维弹塑性有限元技术,对内压载荷作用下含纵向穿透裂纹弯头的塑性极限载荷进行系统分析。结果表明,裂纹削弱系数(PL/PL0)与厚径比(t/rm)无关,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可忽略厚径比对裂纹削弱系数的影响。裂纹对长半径弯头的塑性极限承载能力影响程度明显大于对短半径弯头的。
王辰李培宁樊延松秦宜奋
关键词:弯头塑性极限载荷内压非线性有限元分析
压弯载荷下底部减薄三通塑性极限载荷分析被引量:3
2007年
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常见等径三通进行数值模拟分析,求得内压与弯矩联合作用下的塑性极限载荷有限元解;研究了不同比例内压、面外弯矩联合载荷作用下,底部减薄尺寸对三通失效模式和极限承载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无量纲化的底部减薄深度c≥0.4时,缺陷的存在才会对三通极限承载能力有显著影响。内压较大时,轴向减薄尺寸是造成底部塑性失效的主要因素。通过对大量算例的拟合,提出了压弯联合载荷作用下含底部减薄三通的塑性极限载荷工程估算公式。
贾慧灵孙亮王昌杜鹏飞
关键词:塑性极限载荷有限元分析
内压下含局部减薄缺陷三通的极限分析被引量:4
2004年
有限元与数学规划相结合的方法在求解极限分析问题时会受到计算规模的限制,难以应用到实际工程问题中。该文引入了一种基于线弹性分析的求解复杂结构极限载荷上、下限的方法——弹性补偿法,同时结合三维有限元分析,求解内压下等径三通的极限载荷。通过与弹塑性分析结果比较发现,简单的弹性补偿法能够较好地评估复杂三维结构的塑性承载能力。计算结果表明,主管腹部的局部减薄缺陷对三通结构的极限承载能力影响最大。
王飞陈钢刘应华岑章志
关键词:弹塑性分析有限元分析
肩部减薄三通塑性极限面内弯矩的分析被引量:1
2007年
三通在使用中受介质的腐蚀或冲刷会在肩部产生局部减薄,从而降低其使用的完整性。鉴于此,采用弹塑性有限元方法,分析了肩部减薄缺陷对三通极限载荷的影响。研究表明缺陷的轴向长度对三通的极限面内弯矩影响较小。在将常用三通几何尺寸简化为等径不等壁厚形式的基础上,建立了覆盖常用三通几何尺寸及缺陷尺寸的塑性极限面内弯矩有限元解数据库,最终拟合得到具有较高精度的塑性极限面内弯矩工程估算公式。
贾慧灵王昌孙亮杜鹏飞
关键词:塑性极限载荷有限元分析
输油管道三通弹塑性应力分布的有限元分析被引量:4
2008年
采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三通的有限元模型,并对支主管径比不同的三通进行了弹塑性加载模拟计算,进而得到了三通在内压、面内弯矩和面外弯矩3种载荷作用下,应力沿相贯区的分布规律及危险点的位置。研究结果表明:增大支管管径并不能提高三通承受内压的能力,但可提高三通承受弯矩的能力;三通受内压时腹部向外膨胀,肩部向内收缩;大开孔支管三通所能承受的极限面外弯矩要远小于极限面内弯矩。
贾慧灵李强孙亮
关键词:弹塑性分析应力分布有限元分析
复杂载荷下含缺陷管道的极限载荷及L_r参量被引量:1
2004年
基于净截面垮塌准则(NSC)和Von-Mises屈服准则,推导了空间含缺陷管道在拉伸、弯曲、扭矩和内压多种载荷共同作用下的塑性极限载荷方程.另外还给出了在三维应力状态下的含缺陷结构Lr参量的新定义,针对多载荷作用下的周向裂纹管提出了求解Lr参量的联立方程法、幂指数法.补充和完善了现有规范,对含缺陷结构的失效评定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郭茶秀魏新利王定标刘宏
关键词:塑性极限载荷管线
内压载荷作用下含缺陷弯头的塑性极限载荷有限元分析被引量:5
2005年
采用三维弹塑性有限元技术,对内压载荷作用下含纵向穿透裂纹弯头的塑性极限载荷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裂纹削弱系数(PL/PL0)与厚径比(t/rm)无关,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可忽略厚径比对裂纹削弱系数的影响。裂纹对长半径弯头的塑性极限承载能力影响程度明显大于对短半径弯头的。
王辰李培宁
关键词:弯头塑性极限载荷内压非线性有限元分析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