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NSFC-广东联合基金(U1133003)

作品数:23 被引量:85H指数:5
相关作者:段舜山赵玲尹平河田斐李蔷更多>>
相关机构:暨南大学广东省海洋与渔业环境监测中心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NSFC-广东联合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海洋局近岸海域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4篇环境科学与工...
  • 6篇生物学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天文地球
  • 1篇医药卫生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7篇球形棕囊藻
  • 7篇棕囊藻
  • 5篇毒性效应
  • 5篇壬基酚
  • 4篇甲酸
  • 4篇苯二甲酸
  • 4篇赤潮
  • 3篇芽孢
  • 3篇芽孢杆菌
  • 3篇溶藻细菌
  • 3篇杆菌
  • 2篇丁酯
  • 2篇杜氏盐藻
  • 2篇盐藻
  • 2篇植物
  • 2篇溶藻特性
  • 2篇联合毒性
  • 2篇联合毒性效应
  • 2篇邻苯
  • 2篇邻苯二甲酸

机构

  • 23篇暨南大学
  • 1篇安徽大学
  • 1篇国家海洋局第...
  • 1篇安徽农业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国家海洋局
  • 1篇广东省海洋与...
  • 1篇广东省生态学...

作者

  • 14篇段舜山
  • 8篇尹平河
  • 8篇赵玲
  • 3篇田斐
  • 2篇周静韵
  • 2篇王丹
  • 2篇李蔷
  • 2篇王晶晶
  • 2篇孙志伟
  • 2篇钱晓佳
  • 2篇刘伟杰
  • 2篇何宁
  • 2篇黄思明
  • 2篇唐思
  • 1篇李玉成
  • 1篇方宏达
  • 1篇许战洲
  • 1篇吴南村
  • 1篇李秀芹
  • 1篇管超

传媒

  • 11篇生态科学
  • 2篇环境科学学报
  • 2篇环境科学
  • 2篇生态毒理学报
  • 1篇安徽农业大学...
  • 1篇海洋环境科学
  • 1篇暨南大学学报...
  • 1篇农业环境科学...
  • 1篇环境工程学报
  • 1篇食品与发酵科...

年份

  • 1篇2018
  • 5篇2016
  • 2篇2015
  • 6篇2013
  • 10篇2012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氮源对球形棕囊藻生长的影响被引量:2
2012年
采用实验室培养的方法比较了6种不同氮源—硝态氮、尿素、甘氨酸、精氨酸、谷氨酸、腺嘌呤对典型赤潮藻球形棕囊藻(Phaeocystis globosa)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6种氮源均能不同程度地促进球形棕囊藻的生长,但比生长速率和光合作用效率具有显著差异性。将球形棕囊藻在不同浓度氮源下的最大比生长速率分别拟合Monod方程,得出球形棕囊藻在硝态氮、尿素、甘氨酸、精氨酸、谷氨酸和腺嘌呤等6种氮源下的最大比生长率分别为1.05,1.17,0.82,0.87,1.09,0.90 d-1,相应的半饱和常数分别为9.132,23.758,85.519,7.104,23.94,10.959μmol/L。其中,高氮浓度(8 820μmol/L)下腺嘌呤对球型棕囊藻的生长具有显著抑制作用。相比较而言,球形棕囊藻对甘氨酸的亲和力最高。当硝态氮、尿素、甘氨酸、精氨酸、谷氨酸和腺嘌呤的浓度分别为8 820,882,882,8 820,882,0.441μmol/L时,球形棕囊藻的最大光合效率(Fv/Fm)分别为0.619,0.620,0.579,0.595,0.648,0.667。由此可见,氮源对球形棕囊藻的生长和光合作用具有显著影响;球形棕囊藻能够利用多种无机和有机氮源,与其它仅能利用无机氮源的浮游植物相比,更具有竞争优势。
秦俊莲俞梦洁李璇徐宁段舜山
关键词:球形棕囊藻氮源生长动力学赤潮
壬基酚对多刺裸腹溞连续世代的毒性效应被引量:4
2016年
为探讨典型环境激素壬基酚(nonylphenol,NP)对枝角类浮游动物多刺裸腹溞连续世代的毒性效应,在实验室条件下,暴露连续3个世代(F0、F1、F2)多刺裸腹溞于0.02~0.10 mg·L-1的NP。15 d后测定成体死亡率、首胎繁殖时间、后代数目、成体蜕皮次数以及终点体长。研究结果表明,NP对F0代多刺裸腹溞具有很高的致死率;随着世代的增加,在相同NP质量浓度暴露下,与母代成体的死亡率相比,子代多刺裸腹溞成体的死亡率增高,致死毒性放大;NP对多刺裸腹溞连续3个世代的繁殖力都有显著抑制作用(P〈0.05),并随着世代递增,NP对子代繁殖力的抑制增强;在NP暴露下,多刺裸腹溞F0首胎繁殖时间明显推迟,NP暴露浓度与延迟程度呈正相关,呈现出剂量-效应关系,首胎繁殖时间延迟的趋势也存在于F1、F2世代中且存在放大效应;但是连续3个世代多刺裸腹溞成体的蜕皮次数都不受NP暴露影响;F0和F1世代多刺裸腹溞终点体长降低,并呈现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但与F1相比,F2低浓度处理组受试个体终点体长呈增加趋势。对结果进行分析,认为多刺裸腹溞在NP暴露后的母代DNA或DNA完整性遭到破坏导致子代在相同NP质量浓度暴露下更容易受到NP致死性的影响;NP化合物具有的苯酚结构抑制枝角类体内葡萄糖、硫酸盐与类固醇的结合,从而引起体内荷尔蒙水平异常,最终对诸如生殖等生理行为造成不利影响;多刺裸腹溞成体的蜕皮次数都不受NP暴露影响表明蜕皮激素系统未受到干扰,且NP对生长的影响显然存在蜕皮外的其他作用机制。
唐思刘伟杰段舜山
关键词:壬基酚多刺裸腹溞
红树植物木榄有机溶剂提取物对球形棕囊藻的抑制效应
2012年
基于化感作用原理,利用有机溶剂对红树植物木榄(Bruguiera gymnorrhiza)叶片中的活性物质进行连续提取分离,分别得到正己烷相、乙酸乙酯相、正丁醇相和水相提取物。利用这些提取物进行抑藻实验,通过测定球形棕囊藻(Phaeocystis globosa)的细胞密度发现:四种组分提取物对球形棕囊藻均具有显著的化感抑制作用;正己烷相和乙酸乙酯相提取物对球形棕囊藻的抑制效果明显优于正丁醇相和水相提取物的抑制效果。正己烷相提取物和乙酸乙酯相提取物对球形棕囊藻的48h EC50分别为14.90 mg/L和12.18 mg/L。研究表明,藻细胞初始接种密度影响提取物的抑藻效应,低接种密度时抑制率极高,而随着接种密度的升高抑制率下降;接种密度极高时,提取物不但不会抑制甚至还会促进藻细胞的生长。
孙志伟田斐安民段舜山
关键词:木榄球形棕囊藻化感作用有机溶剂
典型环境激素壬基酚对水产品安全性的影响被引量:5
2013年
环境激素类物质由于其具有生态毒性、难降解与生物累积性,对水产品的危害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典型环境激素壬基酚(NP)是壬基酚聚氧乙烯醚(NPE)的降解产物,后者作为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关系密切,但同时也对水产生物及人类健康产生了危害。该文综述了壬基酚的环境激素特征及污染途径,在水环境中的分布,对水产生物的生理生态影响以及其通过生物富集和传递效应对人类健康形成的潜在威胁,可作为中国水产品安全风险预警体系的参考资料,为壬基酚对人体健康的风险评估提供依据。
何宁刘伟杰孙东王瑞段舜山
关键词:环境激素壬基酚水产品生态安全
纳米二氧化钛对大型海藻龙须菜的毒性效应研究
龙须菜(Gracilaria lemaneiformis)是一种具有重要经济作用的大型海藻,其不仅可以作为改善生态环境的修复材料,而且还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它在生物工程、食品和医药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应用前景广泛。...
刘洁
关键词:大型海藻纳米TIO2生理生化抗氧化系统
文献传递
壬基酚对四尾栅藻生长及群体形成的影响被引量:1
2016年
选取水体中广泛存在的壬基酚为代表,研究其对四尾栅藻生理特性及群体形成的影响。实验设置6个暴露组(0.63、1.02、1.65、2.67、4.32和7.00 mg·L-1)和1个对照组(0 mg·L-1),测定了96 h内四尾栅藻细胞密度、叶绿素a含量、胞外多糖合成、最大光能转化效率(Fv/Fm)以及群体形态等变化。结果表明,四尾栅藻起始细胞密度6.64×105 cells·m L-1下,壬基酚对四尾栅藻细胞密度的EC50为2.05 mg·L-1;随着壬基酚质量浓度的提高,四尾栅藻的叶绿素a含量和Fv/Fm下降,四尾栅藻的生长受到抑制,但细胞胞外多糖含量增多,导致细胞间黏性增强,同时双细胞和多细胞(≥3个)群体占总细胞比例上升。
刘莉莉孙凯峰李玉成王宁王成段舜山
关键词:壬基酚四尾栅藻
两种赤潮藻对SD和SMX的耐受性研究被引量:2
2012年
探讨了海洋中常见药残磺胺嘧啶(SD)和磺胺甲恶唑(SMX)对球形棕囊藻和东海原甲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这两种磺胺药物浓度大于20 mg/L时,球形棕囊藻和东海原甲藻的生长明显被抑制;SD和SMX对球形棕囊藻半数生长影响的浓度(EC50)分别为60~80 mg/L和20~40 mg/L;SD和SMX对东海原甲藻半数生长影响的浓度分别为20~40 mg/L和40~60 mg/L;两种藻培养96 h时扫描电镜观察,均显示高浓度下藻细胞膜严重破损,说明磺胺药物对其生长具有抑制作用。EC50对比表明球形棕囊藻对SD的耐受性强于SMX,而东海原甲藻对SMX的耐受性强于SD。两种藻对药残的耐受性明显强于其他藻种,在高浓度药残环境中占据生存优势。通过这项研究,试图探讨磺胺药物对河口及近海养殖区赤潮频发和赤潮消亡的影响。
赵玲王丹尹平河李蔷吴南村
关键词:磺胺嘧啶磺胺甲恶唑球形棕囊藻东海原甲藻耐受性
邻苯二甲酸酯联合暴露对杜氏盐藻生长的影响被引量:3
2012年
联合毒性效应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化学物质同时或短时期内先后作用于机体所产生的综合毒性作用。论文探讨了典型环境激素邻苯二甲酸二甲酯(DMP)与邻苯二甲酸二乙酯(DEP)对杜氏盐藻(Dunaliella salina)的联合毒性效应。实验以96 h的单一毒性效应EC50为一个毒性单位(TU),将上述两种环境激素按照毒性单位比1:1、1:4和4:1的三种比例水平两两组合进行联合毒性试验,研究不同处理下,两种典型环境激素对杜氏盐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环境激素对杜氏盐藻生长均有抑制作用,且联合暴露较单一暴露对杜氏盐藻的细胞生长和光合作用抑制更强;DMP和DEP单一暴露对杜氏盐藻的96 h EC50分别为317.49 mg.L-1、和69.54 mg.L-1。两者在1:1、1:4和4:1三个比例水平上的联合毒性效应均表现为相加或协同效应,其中比例为1:1的协同效应最强。
赫冬梅钱晓佳段舜山
关键词:邻苯二甲酸二甲酯邻苯二甲酸二乙酯杜氏盐藻联合毒性效应
三种环境激素对四种海洋微藻的急性毒性效应研究被引量:6
2013年
近年来,海洋环境激素污染日益严重,为了考察环境激素对海洋微藻的生物毒性效应,进而评估其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该实验研究了三氯卡班、邻苯二甲酸二丁酯、三丁基氯化锡三种环境激素对海洋小球藻(Chlorella sp.)、眼点拟微绿球藻(Nannochloropsis ocutala)、球形棕囊藻(Phaeocystis globosa)和东海原甲藻(Prorocentrum donghaiense)4种海洋微藻的急性毒性效应。结果表明,三种环境激素均可显著抑制该4种微藻的生长。三氯卡班对4种微藻的96 h-EC50分别为108.19μg·L-1、63.21μg·L-1、60.73μg·L-1和57.58μg·L-1;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对4种微藻的96 h-EC50分别为1.42 mg·L-1、1.02 mg·L-1、1.47 mg·L-1和1.21 mg·L-1;三丁基氯化锡对4种微藻的96 h-EC50分别为3.5μg·L-1、4.36μg·L-1、0.6μg·L-1和0.6μg·L-1。三种环境激素对四种海洋微藻的毒性强弱顺序为三丁基氯化锡>三氯卡班>邻苯二甲酸二丁酯。
田斐何宁段舜山
关键词:邻苯二甲酸二丁酯海洋微藻急性毒性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对绿色巴夫藻的生长毒性和干扰效应被引量:3
2013年
采用批次培养的方法研究了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对绿色巴夫藻(Pavlova viridis)的生长毒性和干扰效应。实验设置了0 mg·L-1、2.5 mg·L-1、3.0 mg·L-1、3.5 mg·L-1、4.0 mg·L-1、5.0 mg·L-1和7.5 mg·L-1共7个质量浓度梯度的DBP暴露处理组,测定了绿色巴夫藻的细胞密度、光合色素含量、叶绿素荧光特性及丙二醛(MDA)含量等指标,试图揭示DBP对绿色巴夫藻的生态毒性影响规律及机制。结果表明:DBP暴露对绿色巴夫藻的生长具有显著抑制作用,高质量浓度(5.0 mg·L-1和7.5 mg·L-1)DBP暴露下绿色巴夫藻细胞10 d内全部死亡;随着DBP暴露质量浓度增加,藻细胞叶绿素a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均显著降低;DBP暴露使光系统Ⅱ(PSⅡ)的最大光能转化效率(Fv/Fm)、潜在光化学活性(Fv/Fo)、实际光能转化效率(Yield)和光合电子传递速率(ETR)等指标也显著降低;DBP暴露还能够使绿色巴夫藻的细胞MDA含量显著增加。该研究进一步证实了DBP污染物对微藻光系统和酶类生理生化过程的干扰作用。
肖爱风杨慧丽安民段舜山
关键词: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绿色巴夫藻毒性效应光合色素叶绿素荧光特性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