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30025016)

作品数:66 被引量:386H指数:12
相关作者:王立东范宗民何欣高珊珊郭涛更多>>
相关机构:郑州大学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9篇食管
  • 37篇食管癌
  • 22篇肿瘤
  • 18篇食管癌高发区
  • 14篇贲门癌
  • 13篇细胞
  • 12篇蛋白
  • 12篇基因
  • 11篇食管肿瘤
  • 11篇癌前
  • 10篇癌前病变
  • 10篇病变
  • 8篇癌旁
  • 7篇食管鳞癌
  • 7篇鳞癌
  • 7篇癌旁组织
  • 7篇癌组织
  • 5篇受体
  • 4篇蛋白质
  • 4篇食管癌组织

机构

  • 54篇郑州大学
  • 15篇郑州大学第一...
  • 11篇郑州大学第二...
  • 8篇河南省人民医...
  • 6篇河南省肿瘤医...
  • 6篇首都医科大学
  • 6篇河南科技大学...
  • 4篇新乡医学院
  • 4篇香港大学
  • 4篇河南省食管癌...
  • 4篇安阳市肿瘤医...
  • 3篇福建医科大学
  • 3篇浙江大学
  • 2篇河南大学
  • 2篇上海第二医科...
  • 2篇郑州大学第三...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作者

  • 63篇王立东
  • 40篇范宗民
  • 21篇何欣
  • 17篇高珊珊
  • 12篇郭涛
  • 11篇齐义军
  • 11篇秦艳茹
  • 10篇常志伟
  • 10篇杜芳
  • 9篇王启鸣
  • 9篇郭花芹
  • 9篇孙哲
  • 9篇冯笑山
  • 9篇庄则豪
  • 8篇江亚南
  • 8篇高社干
  • 7篇安继业
  • 7篇高姗姗
  • 7篇王苒
  • 7篇吕晓东

传媒

  • 10篇中华肿瘤防治...
  • 7篇河南医学研究
  • 4篇中国肿瘤临床
  • 4篇肿瘤基础与临...
  • 3篇中国综合临床
  • 3篇中华内科杂志
  • 3篇临床与实验病...
  • 3篇癌症
  • 2篇中国内镜杂志
  • 2篇中华消化杂志
  • 2篇医学与哲学
  • 2篇中国实用医刊
  • 1篇肿瘤研究与临...
  • 1篇军事医学科学...
  • 1篇国外医学(肿...
  • 1篇中华病理学杂...
  • 1篇中华老年医学...
  • 1篇中华流行病学...
  • 1篇中国肿瘤
  • 1篇肿瘤学杂志

年份

  • 2篇2022
  • 1篇2014
  • 2篇2010
  • 7篇2008
  • 8篇2007
  • 18篇2006
  • 11篇2005
  • 5篇2004
  • 11篇2003
  • 1篇2002
6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食管癌高发区无症状居民食管癌前病变36 a(1986-2021)随访转归被引量:7
2022年
目的:分析食管癌前病变的转归及其对食管癌变的远期影响。方法:1986年5-6月份对河南省辉县市孟庄镇814名30岁及以上的无症状居民进行食管内镜检查和黏膜活检。受检对象均进入长期随访队列,每年定期进行一次随访,测量血压、身高、体重等,问卷调查家族史、各种良恶性疾病史,记录肿瘤诊疗信息。结果:截至2021年6月30日,共随访36 a,有效随访796人,累计112人患14种不同类型恶性肿瘤,其中食管癌75例(占67.0%),消化道肿瘤95例(占84.9%)。1986年活检病理诊断为正常食管黏膜上皮(NOR)442人(占55.5%),其中30人(6.8%)36 a内发生食管癌;食管上皮基底细胞过度增生(BCH)281人(占35.3%),其中21人(7.5%)发生食管癌;食管上皮不典型增生(DYS)73人(占9.2%),其中24人(32.9%)发生食管癌。DYS无症状居民较NOR者发生食管癌的风险增高6倍。NOR、DCH和DYS发展为食管癌间隔时间的中位数(P25,P75)分别为22.00(3.50,27.00)、11.00(6.00,24.25)和5.50(3.00,12.00)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8.409,P=0.015)。结论:DYS是重要的食管癌前病变;食管癌仍是该地区患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
赵学科徐瑞华雷玲玲李志强丰善良魏梦霞范宗民宋昕韩雪娜陈红梅王伟孟超龙郝晓兰裘宋良王立东
关键词:食管癌前病变食管癌高发区
河南食管癌高发区青年食管癌和癌前病变组织中STAT3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探讨河南高发区青年食管癌和癌前病变组织中STAT3的表达及意义,加深对食管癌变机理的了解。方法采用免疫组化卵白素—生物素—过氧化物酶复合物(ABC)法和组织病理学方法,分析STAT3在36例食管癌和癌旁组织中的变化特征和规律。结果从正常食管上皮→基底细胞过度增生→间变→至鳞状细胞癌的演变过程中,随着病变程度的加重,STAT3蛋白阳性表达率呈现下降趋势,分别为86%(12/14)、88%(28/32)、55%(11/20)和75%(27/36),其中基底细胞过度增生与间变(P=0.008)的阳性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STAT3蛋白在高分化鳞癌组织中的阳性率最高89%(16/18),中、低分化鳞癌组织阳性率逐渐下降,分别为60%(6/10)和63%(5/8),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STAT3蛋白在癌变早期阶段表达变化显著,并随癌变程度加重和癌组织分化程度下降而呈现阳性表达率下降的趋势,提示STAT3是食管癌变早期的重要分子事件,并可能是食管癌变重要分子基础之一。
刘小莉王立东王苒吕晓东任景丽李吉林范宗民李江曼王俊宽孙哲江亚南周建炜郭涛吴会芳李琮宇高姗姗何欣郭花芹
关键词:青年食管癌癌前病变
机体免疫反应与肿瘤发生的理性思考被引量:5
2005年
在肿瘤发生的各个阶段中,机体免疫系统的免疫监控功能始终贯穿于每一个阶段。机体免疫系统和致癌因素是矛盾消长的辩证关系,虽然机体具有严密的免疫监视机制,但某些情况下恶变细胞也可能通过多种机制逃避机体的免疫监视,使机体的免疫系统出现障碍而无法对肿瘤细胞进行识别和杀伤,从而导致肿瘤的发生。
杜芳王立东
关键词:机体免疫系统肿瘤发生
河南食管癌高发区居民食管癌变过程中微卫星LOH的特征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微卫星(microsatellite)是广泛分布于生物基因组中的DNA重复序列,与许多重要基因紧密连锁。本研究旨在探讨食管癌变多阶段演进过程中微卫星DNA杂合缺失(lossofheterozygosity,LOH)的特征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微卫星DNA多态分析法,选取染色体3p、5q、6p、9p、13q、17p、17q和18q的15个多态微卫星位点,对32例食管癌前病变和癌组织进行LOH分析。结果食管各级癌前病变组织和癌组织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微卫星DNALOH,其频率随病变程度加重而明显升高(除D9S1752位点外,P均<0.05);其中D9S171、D13S260和TP53位点在癌阶段,LOH频率均超过60%。各级癌前病变组织和癌组织中发生LOH的位点不尽相同,同一个体从基底细胞过度增生→间变→原位癌→鳞状细胞癌,均发生LOH的位点是:D3S1234和TP53。结论基因水平的改变发生在食管癌变的早期阶段,随病变程度加重,基因组不稳定性增强,可能是导致食管癌前病变持续向癌的方向发展的重要机制之一。
安继业高姗姗庄则豪秦艳茹范宗民王立东
关键词:癌前状态杂合子丢失
食管癌细胞环氧合酶2表达与丝裂霉素C诱导有关被引量:4
2003年
目的 探讨食管癌细胞环氧合酶 2 (COX 2 )表达与丝裂霉素C(MMC)处理的关系及可能机制。方法 四唑蓝法检测 2mg/LMMC处理对食管癌细胞株EC/CUHK 1生长的影响 ,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及凋亡细胞比例 ,逆转录 PCR及Westernblot分别检测COX 2mRNA与COX 2、Bcl 2、p5 3及Rb蛋白的非磷酸化亚型 (pRb)表达。 结果 MMC处理后 0、0 5、2、4和 8h ,凋亡细胞比率分别为 (4 12± 0 83) % ,(1 0 0± 0 11) % ,(4 32± 0 99) % ,(9 4 6± 2 11) %和 (31 10±3 5 7) %。处理后 0 5、2和 4h ,COX 2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处理前的 2 6 0、1 70和 0 0 8倍 ;COX 2蛋白为 2 0、3 1和 2 8倍 ;Bcl 2为 3 6、14 0和 12 0倍 ;p5 3为 1 8、0 5和 0 2倍 ;pRb为8 2、8 4和 6 2倍 ,Rb蛋白的磷酸化亚型 (ppRb)为 1 8、0 5和 0 2倍。MMC处理后COX 2mRNA、pRb和 p5 3蛋白之间以及COX 2、ppRb和Bcl 2蛋白之间的表达改变密切相关。 结论 MMC可上调食管癌细胞的COX 2表达 ,且明显与Bcl 2过表达相关 ,p5 3及Rb磷酸化积累可能调节COX
庄则豪王立东曹世华张丽雯冯会臣杨婷秦艳茹王承党陈志哲刘宾
关键词:食管癌环氧合酶2丝裂霉素CBCL-2蛋白RB蛋白
细胞周期调节蛋白在食管癌前病变组织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5
2004年
目的 探讨食管癌高发区河南林州市和辉县市内镜活检组织 p5 3、p2 1、Rb、p16、E2 F1和 cyclin E的表达变化特征及其与各级病变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卵白素 -生物素 -过氧化物酶复合物 (ABC)方法 ,分析食管癌高发区食管内镜活检组织 p5 3、p2 1、Rb、p16、E2 F1和 cyclin E的表达。结果 林州市医院食管内镜活检组织共 134例 ,其中 2 1例食管上皮正常 (NOR) ,4 5例基底细胞过度增生 (BCH) ,2 3例间变 (DYS) ,4 5例原位癌组织 (CIS)。从NOR→ BCH→ DYS→ CIS,p5 3和 cyclin E的免疫阳性率逐渐增高 (P<0 .0 5 ) ,分别为 2 3.8% (5 /2 1)、33.3% (15 /45 )、5 6 .5 % (13/2 3)和 71.1% (32 /45 ) ;2 8.6 % (6 /2 1)、33.3% (15 /45 )、5 6 .5 % (13/2 3)和 75 .6 % (34/45 ) ;而 p2 1的表达逐渐降低 (P<0 .0 5 ) ,免疫阳性率分别为 71.4 % (13/2 1)、5 7.8% (2 6 /45 )、5 6 .5 % (13/2 3)和 37.8% (17/45 )。辉县市医院食管内镜活检组织 132例 ,其中 NOR12例 ,BCH71例 ,DYS2 7例 ,CIS2 2例。从 NOR→ BCH→ DYS→CIS,Rb和 E2 F1的免疫阳性率逐渐增高 (P<0 .0 5 ) ,分别为 4 1.7% (5 /12 )、6 2 .0 % (4 4 /71)、77.8% (2 1/2 7)和90 .9% (2 0 /2 2 ) ;5 0 .0 % (6 /12 )、4 5 .0 % (32 /71)、6
秦艳茹范宗民庄则豪王立东
关键词:食管肿瘤癌前状态细胞周期蛋白类
河南食管癌高发区居民食管癌和癌旁组织细胞周期素D1蛋白和mRNA的表达被引量:5
2003年
目的 :探讨细胞周期素蛋白及mRNA表达变化与食管鳞癌发生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过氧化物酶标志的链霉卵白素 (SP)染色法和反转录PCR方法检测食管癌高发区河南省林州市手术标本的细胞周期素D1(cyclinD1)的蛋白表达水平和mRNA表达状况和特征。结果 :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均出现不同程度的CyclinD1蛋白和mRNA表达 ,癌旁组织和癌组织CyclinD1免疫组化阳性和mRNA表达阳性率分别为 2 3 1%vs 3 8 4%和 87 5 %vs 81 3 % ,但二者间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但是 ,碘染色阳性癌旁组织CyclinD1免疫阳性率 ( 2 8 6% )明显高于碘染色阴性组 ( 3 6% )。结论 :CyclinD1与食管鳞癌癌变发生有关 。
李吉学何欣王立东秦艳茹王启鸣李燕杰高姗姗
关键词:食管癌高发区食管癌癌旁组织细胞周期素D1RT-PCR
林州居民食管癌p53基因突变谱分析与不同地区食管癌和其他类型肿瘤的比较被引量:16
2003年
目的 分析河南省林州市与其他地区食管癌前病变和鳞状细胞癌 p5 3突变谱 ,探讨食管癌变的发病因素。方法 采用生物信息学和MonteCarlo方法 ,依据IARCp5 3突变数据库、Curic研究院 p5 3突变数据库和郑州大学医学院癌症研究所实验室的资料 ,用FileMarkPro3 .0软件系统建立局部资料库进行分析。结果 林州食管癌高发区食管鳞癌碱基替换的发生率低于其他地区食管鳞癌的发生率 ( 3 2 .8%vs 3 9.8% ) ,但CpG位点G∶C→A∶T的发生率高于其他地区食管癌 ( 2 9.6%vs16.4% )。林州食管癌突变位点具有明显的特征 ,主要发生在 2 73 (占所有错义突变的 11.3 % )、175( 9.7% )、15 9( 6.5 % )和 2 82 ( 6.5 % )位密码子的CpG位点上。林州地区食管鳞癌 p5 3突变与其他地区食管鳞癌以及头颈部鳞癌 p5 3突变相比 ,差异有显著性 ( P =0 .0 2 )。结论 林州食管癌 p5 3突变具有内、外源致癌原所致突变的特征 ,提示慢性炎症、饮食习惯和接触致癌原 。
王立东刘宾郑树
关键词:食管癌基因突变谱鳞状细胞癌肿瘤抑制基因
谷胱甘肽硫转移酶M1基因多态与肺癌易感性的关系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探讨谷胱甘肽硫转移酶M1(GSTM1)基因多态与支气管肺癌癌变的关系。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设计和限制性片段多态检测法(PCR-RFLP),检测肺癌病例组103例和正常对照组138例的GSTM1基因多态,以非条件性logistic回归模型分别对年龄、性别进行校正后计算比数比(OR)及95%可信区间(CI)。结果GSTM1的缺陷型基因(D)频率在对照组、肺癌组分别为44.2%和61.2%。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GSTM1缺陷型(D)患肺癌的危险度升高2.09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GSTM1(D)可显著增加鳞癌和小细胞癌的患病危险度。结论GSTM1(D)是患肺癌的危险因素,GSTM1(D)存在与吸烟有协同作用。
李英唐学义马希涛陈洁
关键词:肺肿瘤谷胱甘肽硫转移酶M1
叶酸干预对食管贲门癌前病变影响的初步研究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探讨叶酸对食管/贲门各级癌前病变的影响。方法:对河南省林州市食管癌(EC)高发区普查发现的384例食管/贲门正常及各级癌前病变居民进行为期1年的叶酸和安慰剂双盲对照研究,最终58位参与者(叶酸组30位,对照组28位)符合分析条件。结果:膳食补充药剂后叶酸组食管各级癌前病变好转率为50%(15/30),低于对照组的64%(18/28);无变化率为40%(12/30),高于对照组的21%(6/28);而恶化率为10%(3/30),低于对照组的14%(4/28),χ2=2.349,P>0.05。叶酸组贲门各级癌前病变好转率为20%(6/30),低于对照组的17%(5/28),无变化率为23%(7/30),低于对照组的50%(14/28);而恶化率为17%(5/30),低于对照组的21%(6/28),χ2=4.376,P>0.05。结论:未观察到叶酸干预对食管/贲门各级癌前病变有明显影响,尚需进一步扩大样本量验证。
常志伟王立东任景丽宋昕郭涛冯常炜张延瑞李吉林范宗民何欣王苒陈志国郭志刚
关键词:癌前状态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