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871068)

作品数:22 被引量:230H指数:9
相关作者:李同昇满明俊周杜辉哈斯巴根李树奎更多>>
相关机构:西北大学内蒙古财经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陕西省科学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9篇经济管理
  • 1篇生物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12篇农业
  • 11篇农业技术
  • 8篇农户
  • 3篇实证
  • 2篇指标体系
  • 2篇实证研究
  • 2篇农户技术
  • 2篇农户行为
  • 2篇经济区
  • 2篇空间分异
  • 1篇动力机制
  • 1篇陕甘宁
  • 1篇生态
  • 1篇生态地区
  • 1篇省际
  • 1篇省际差异
  • 1篇实证分析
  • 1篇农户技术采用
  • 1篇农区
  • 1篇农业创新

机构

  • 21篇西北大学
  • 5篇内蒙古财经学...
  • 4篇西安石油大学
  • 4篇中国社会科学...
  • 3篇中国农业银行
  • 2篇中国人民大学
  • 1篇西北工业大学
  • 1篇淮阴工学院

作者

  • 17篇李同昇
  • 7篇满明俊
  • 6篇哈斯巴根
  • 6篇周杜辉
  • 5篇李树奎
  • 4篇刘笑明
  • 4篇周民良
  • 4篇李同升
  • 2篇李普峰
  • 1篇杨卫丽
  • 1篇张建忠
  • 1篇王武科
  • 1篇李佳怡
  • 1篇周朝

传媒

  • 2篇人文地理
  • 2篇科技进步与对...
  • 2篇经济地理
  • 1篇农业系统科学...
  • 1篇科学管理研究
  • 1篇干旱区资源与...
  • 1篇未来与发展
  • 1篇中国农村经济
  • 1篇地域研究与开...
  • 1篇地理科学进展
  • 1篇经济经纬
  • 1篇统计与信息论...
  • 1篇水土保持通报
  • 1篇开发研究
  • 1篇干旱区地理
  • 1篇地理科学
  • 1篇西北工业大学...
  • 1篇西南民族大学...
  • 1篇西安石油大学...

年份

  • 1篇2012
  • 13篇2011
  • 7篇2010
  • 1篇2009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陕西省县域综合发展水平空间分异及对策研究被引量:11
2011年
以陕西省83个县域为研究单元,采用BP神经网络模型、GIS技术以及ID分异指数等对陕西省县域综合发展水平,空间分异格局做了定量化评价与测度。结果表明:县域综合评价水平在数值上呈现强者偏强,弱者偏弱,中等、中低水平相对集中分布;空间上呈南—北方向递增,东—西方向"U型"的总体分布;陕北、关中、陕南三大地域县域综合发展水平空间分异明显。研究认为加强三大地域间的分工与合作、推行差异化的县域发展战略是陕西省全面实现县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由选择。
周杜辉李同昇哈斯巴根
关键词:空间分异
区域社会经济与农业技术扩散环境协调发展研究——以西北地区为例被引量:8
2011年
从扩散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以及协调度的定义出发,利用因子分析和相关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设计了一套定量化评价区域社会经济与扩散环境协调发展的方法,并对西北地区352个县域的农业技术扩散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状况进行了定量化评价。结果表明:根据扩散环境相似性、发展水平相近性、协调发展一致性等原则,利用聚类分析法,可将西北地区各县域分为高度协调发展型、中等协调发展型、初级协调发展型和整体发展滞后型4种类型区域;把空间分布类型转化为时间发展阶段,以发展阶段作为区域社会经济与农业技术扩散环境协调发展状态的背景时,西北地区各县域协调度呈明显的空间"S"型变化特征,根据协调度随社会经济发展的"S"型曲线变化特征,可划分为初级不协调、低级协调、中级协调、高级失调和高度协调5个阶段。
李树奎李同昇周杜辉
关键词:协调度
区域整体发展测度指标体系及协调机制分析被引量:1
2010年
通过对区域发展现实问题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的分析,认为我国长期的"增长优先战略"、城市和区域发展一直以城市为重心,带来区域以及城乡发展正显示出更加复杂的特性,面对正在发生的方向和结构上的变化,以及科学发展观的理念,形成区域整体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关中-天水经济区为研究对象,评价了空间功能影响下的区域整体发展水平,并探讨了整体发展协调机制。丰富了区域发展科学和经济地理学的方法研究体系,为促进关中-天水经济区人地关系和谐发展提供科学借鉴。
哈斯巴根李同升
关键词:指标体系
技术推广主体多元化与农户采用新技术研究——基于陕、甘、宁的调查被引量:10
2011年
基于对陕甘宁3省区的农户调查资料,选取3种不同种类的技术,分析4种不同技术推广主体的特征及其对农户采用新技术的影响。结果表明,目前在西北地区农技部门仍是农业技术推广的最重要主体,企业、科研、农民合作型技术推广模式起辅助性作用,且各种技术服务不能满足农户需求。农技部门和科研单位在推广公益性强和复杂技术上具有优势,企业和合作组织在推广商业性和经济收益高的技术上具有优势。农户从认知技术到获取技术再到采用技术的过程中对组织化程度要求越来越高。其中,农技部门和科研单位的在前两个阶段作用较大;合作社和企业对农户的促进作用在技术采用阶段得以显现。
满明俊周民良李同昇
关键词:农业技术
基于小麦良种的农业技术创新扩散研究被引量:9
2011年
大量农业技术创新能否及时有效地实现扩散直接关系到区域农业的快速进步,但我国目前对农业技术创新空间扩散过程的研究相当缺乏。以杨凌农业示范区作为创新源头,以小麦良种—小偃22作为创新技术,以陕西关中地区作为扩散区域,构建了小麦良种技术扩散的模型,并对其空间扩散的特征、模式与机制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示范强度、种植规模、种植条件、技术本身的优势等与扩散过程呈正相关;扩展扩散与等级扩散相结合是主要的扩散方式;扩散机制则表现出以政府为主导的联合驱动。图3,表2,参11。
刘笑明李同昇张建忠
关键词:农业技术创新扩散小麦良种
陕西省县域综合发展水平空间分异及机理被引量:28
2011年
以陕西省83个县域为研究单元,采用BP神经网络模型、GIS技术以及灰色关联模型对陕西省县域综合发展水平空间分异的格局、结构特征及其机理做了定量化评价与测度。结果表明:陕西省县域综合发展水平存在显著分异,县域综合发展水平总体均衡而局域不均衡,呈现出强者偏强,弱者偏弱,中等、中低水平相对集中的"凸型"分布特征;在空间上总体表现为南—北方向递增,东—西方向"U型"分布,各类别县域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区位趋同性;空间形态基本呈"轴带"、"集聚区"、"轴带—集聚区"的型式分布,具有明显的等级分布特征。内部要素以及外部要素影响是造成陕西省县域综合发展水平空间分异的主要原因。
周杜辉李同昇哈斯巴根杨卫丽
关键词:空间分异
生态地区发展动力机制及其优化调控研究
2012年
针对主体功能区在空间上均衡发展,尝试以区域发展脆弱性最小化为目标的空间均衡发展模式,初步构建起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和动力学模型,通过动力机制、脆弱性以及优化调控试图区域发展脆弱性最小化,并以生态地区太白县作为典型案例。结果表明:增加生态基础投资力度、促进技术进步将提高太白县的生态建设水平,使生态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快速增长;同时技术进步使生态经济发展的竞争力不断提升;并且采取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政策,加大环境治理力度,不仅不会降低产出,还会减缓产出扰动度,利于生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哈斯巴根李同昇
关键词:动力机制SD模型生态地区
“关中—天水”经济区旅游发展比较研究被引量:3
2011年
关中—天水经济区是西部大开发"十一五规划"中提出的国家重点建设区域。以"关—天"经济区内8城市为研究单元,借用因子比较和"同步-错位"诊断,对其旅游经济发展差异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关—天"经济区旅游经济发展呈现多元化格局。区内各城市旅游资源与收入、区位与收入以及游客规模与旅游收入之间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错位。根据旅游资源与区位条件的不同组合,游客规模与旅游收入存在"同步-错位"关系,8城市可划分为6种不同的类型,由于类型的不同今后旅游发展的方向与工作重点也有所不同。
刘笑明
关键词:西部旅游旅游经济
基于Probit模型的果农技术采用行为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对农户技术采用行为影响因素的研究可以为技术扩散过程的优化与调控提供科学依据。选择两个果业种植专业村,对影响农户技术采用行为的因素进行了实际调查,并利用Probit模型进行了验证和确认。综合分析认为,农户科技文化素质、政府推广部门职能的发挥程度、空间距离、区域自然条件、中介组织的发育程度、技术本身的属性等是影响农户技术采用行为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刘笑明李同升
关键词:农户PROBIT模型
技术环境对西北传统农区农户采用新技术的影响分析——基于三种不同属性农业技术的调查研究被引量:25
2010年
依据对陕甘宁传统农区的调查数据,选择苹果新种苗技术、小麦良种技术、节水灌溉技术为研究对象,系统分析了技术环境对农户采用农业新技术的影响及其差异。研究发现,技术环境因素对农户采用新技术具有较大的影响,其中,技术软环境对农户的影响大于硬环境的影响。农户采用具有不同属性的农业新技术受环境因素的影响程度存在较大的差异,具体表现为,苹果新种苗技术容易受到果品公司、农技站服务次数、技术培训质量以及信贷条件的影响;小麦良种技术容易受到科研组织、种子公司、农技站、人际网络以及技术供给渠道的影响;节水灌溉技术受到具有社会服务功能的技术组织、政府鼓励措施以及媒体宣传的影响较大。与此同时,地理因素对农户的技术行为具有明显的约束作用。
满明俊李同昇李树奎李普峰
关键词:技术环境农户实证研究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