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578010)

作品数:12 被引量:84H指数:6
相关作者:魏庆朝时瑾邓亚士招阳龙许友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交通大学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同济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机械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交通运输工程
  • 2篇机械工程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建筑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9篇磁浮
  • 7篇高速磁浮
  • 5篇耦合动力学
  • 5篇轨道梁
  • 4篇铁路
  • 4篇不平顺
  • 3篇动力响应
  • 3篇磁浮交通
  • 3篇磁悬浮
  • 2篇铁路运输
  • 2篇桥上
  • 2篇线路不平顺
  • 2篇功能件
  • 2篇轨道不平顺
  • 2篇高速磁浮线路
  • 2篇磁浮线
  • 2篇磁浮线路
  • 1篇地段
  • 1篇地基
  • 1篇地基梁

机构

  • 13篇北京交通大学
  • 2篇同济大学
  • 1篇中国铁路设计...

作者

  • 13篇魏庆朝
  • 11篇时瑾
  • 6篇邓亚士
  • 4篇招阳
  • 3篇倪永军
  • 3篇龙许友
  • 2篇王英杰
  • 1篇万传风
  • 1篇许兆义
  • 1篇冯雅薇

传媒

  • 3篇北京交通大学...
  • 2篇系统仿真学报
  • 1篇振动工程学报
  • 1篇土木工程学报
  • 1篇力学学报
  • 1篇振动与冲击
  • 1篇中国铁道科学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铁道科学与工...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09
  • 4篇2008
  • 6篇2007
  • 1篇2006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高速磁浮曲线地段简支轨道梁墩体系动力响应仿真被引量:1
2008年
应用桥梁动力学、车辆动力学和电磁相互作用原理建立了高速常导磁浮交通车-梁-墩体系动力分析模型,利用数值积分求解了大规模非线性耦合动力方程。在此基础上结合具体线路条件进行了车线耦合动力学检算,得到了曲线地段车辆及梁墩体系动力响应基本规律。该部分的研究为制订合理的高速磁浮线路设计标准提供了理论依据。
招阳魏庆朝时瑾
关键词:磁浮耦合动力学
轨道不平顺激励下直线电机车辆/轨道动力响应被引量:16
2008年
为了提高直线电机轮轨交通车辆运行的安全性与乘坐舒适性,分析了车轨结构特征,建立了直线电机车辆/板式轨道横、垂向动力学模型。通过三角级数法得到轨道随机不平顺的时间序列,以其作为系统激励,分析了直线电机车辆与轨道的随机振动特性。把轨道不平顺描述为余弦函数,研究了高低不平顺与方向不平顺的波长和幅值对系统动力响应的影响规律。计算结果表明:磁轨气隙变化的频率主要集中在1.2~2.0Hz范围内,波长小于10m的高低和方向不平顺对系统轮轨作用力、脱轨系数及轮重减载率等影响显著增大,应予以重点控制。
龙许友魏庆朝冯雅薇时瑾
关键词:铁道工程直线电机车辆轨道不平顺动力响应
高速磁浮车辆-轨道梁-桥梁系统建模及仿真研究
将高速磁浮车辆、轨道梁和桥梁视为整个系统进行研究。将磁浮车辆模拟为由弹簧和阻尼器连接的多刚体,应用能量法建立车体垂向振动运动方程,通过动力有限元法分别建立轨道梁和桥梁的振动微分方程,最后通过磁轨关系和梁桥关系把三者联系起...
邓亚士魏庆朝倪永军时瑾
关键词:磁悬浮耦合动力学线路不平顺
文献传递
基于工程技术条件要求的高速磁浮线路设计参数研究被引量:3
2007年
对高速常导磁浮系统轨道梁结构型式及功能区各功能面的精度要求进行了分析,同时考虑到我国机加工能力和经济状况,对曲线地段定子面、导向面和滑行面分别采取了直线拟合和曲线拟合方法进行设计,研究工程技术条件对高速磁浮线路设计参数选取的影响,确定不同长度功能件和不同定子排列方式下平、竖圆曲线半径的合理取值范围,用不同曲率的导向面拟合平面圆曲线的允许半径范围和优势半径范围,以及满足扭转率要求的缓和曲线最小长度值。研究结果表明:分别采用6,3,2 m长的功能件和直线及半径为1550和790m的导向面,能够拟合的最小平面圆曲线半径分别为700,650和600 m,能够拟合的最小竖圆曲线半径分别为8250,4150和2750 m;缓和曲线最小长度可以达到40 m。
邓亚士魏庆朝倪永军时瑾
关键词:磁浮铁路功能件
高速磁浮桥上轨道梁振动特性初步研究被引量:16
2008年
将磁浮车辆、桥上轨道梁及下部桥梁视为整体大系统,建立磁浮车辆-轨道梁-桥梁动力耦合模型,并应用Fortran语言进行程序设计,利用其进行计算机仿真,研究在不同幅值、不同波数和不同波长的正弦不平顺作用下的系统振动响应规律。
邓亚士魏庆朝时瑾
关键词:磁悬浮耦合动力学轨道不平顺
列车编组对高速磁浮桥上轨道梁振动特性和乘坐舒适性的影响(英文)
2008年
首先基于TR磁浮车辆,轨道梁及桥梁等建模方法建立起高速磁浮车辆-轨道梁-桥梁统一模型,在此基础之上编写计算机仿真程序,最后进行仿真计算和分析。对不同列车编组作用下桥上轨道梁的竖向振动和车体加速度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列车编组对桥梁的振动和乘坐舒适性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通过改善列车编组的方法可以提高车桥耦合振动中车辆的动态性能。
魏庆朝邓亚士倪永军
关键词:磁浮交通耦合动力学
高速铁路线路线形动力仿真及乘坐舒适度评价被引量:25
2012年
建立了面向线路线形分析的车辆-线路动力相互作用模型,并开发了相应程序。其次,分析了适用于线路线形动力仿真的乘坐舒适度评价指标和方法。最后,对最小坡段长度和圆曲线半径对乘坐舒适度影响进行了分析,从动力学角度得到了高速铁路线形核心参数合理取值。研究成果可为高速铁路线形参数合理选取和线路方案动力评价及优化提供理论依据和分析手段。
龙许友时瑾王英杰魏庆朝
关键词:高速铁路乘坐舒适度动力仿真
随机不平顺激励下磁浮车辆轨道梁动力响应被引量:14
2006年
建立了高速常导磁浮交通车辆轨道梁空间耦合模型,探讨了合理的磁浮线路功率谱形式,利用分离迭代的数值积分方法求解了大规模非线性耦合动力方程.利用计算结果分析了随机不平顺对系统动力学指标影响规律,并采用功率谱密度曲线进行了谱分析,得到了高速磁浮交通车梁耦合系统随机振动的基本规律.
时瑾魏庆朝万传风邓亚士
关键词:耦合动力学线路不平顺轨道梁
磁浮交通系统线路缓和曲线参数取值方法研究被引量:7
2007年
磁浮列车是21世纪极具竞争力的无接触地面轨道交通工具,研究磁浮交通线路技术,对线路选线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研究德国技术资料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应用行驶动力学理论,考虑工程技术条件,对平、竖缓和曲线长度及参数匹配关系进行了量化研究,得到了一系列结合线路条件的合理匹配取值,可为完善高速磁浮线路设计标准提供理论依据.
米隆招阳魏庆朝时瑾
关键词:铁路运输磁悬浮
高速磁浮TR系统轨道梁拟合技术研究被引量:1
2007年
对高速磁浮TR系统的轨道梁结构型式及功能区各功能面的精度要求进行了分析,考虑到我国的机加工能力和经济状况,对曲线地段定子面、导向面和滑行面分别采取了直线拟合和曲线拟合的方式,得到了各功能面的拟合误差及不同长度的功能件在不同的定子布置方式和不同曲率的导向面下的平圆曲线和竖圆曲线半径的合理取值范围.研究结论为完善高速磁浮线路设计标准提供了必要的理论依据.
邓亚士魏庆朝倪永军时瑾
关键词:磁浮交通功能件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