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0BAC68B04)

作品数:23 被引量:214H指数:8
相关作者:张青田胡桂坤陶建华魏皓赵林更多>>
相关机构:天津科技大学天津大学南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天文地球
  • 8篇环境科学与工...
  • 7篇生物学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核科学技术

主题

  • 4篇营养盐
  • 3篇群落
  • 3篇线虫
  • 3篇沉积物
  • 2篇底栖动物
  • 2篇遥感
  • 2篇遥感监测
  • 2篇叶绿素浓度
  • 2篇生物量
  • 2篇数值模拟
  • 2篇水交换
  • 2篇通量
  • 2篇年际
  • 2篇年际变化
  • 2篇群落结构
  • 2篇物量
  • 2篇线虫群落
  • 2篇近岸
  • 2篇海岸
  • 2篇海岸线

机构

  • 15篇天津科技大学
  • 8篇天津大学
  • 3篇南开大学
  • 2篇清华大学
  • 2篇四川大学
  • 1篇国家海洋环境...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海洋大学
  • 1篇天津市市政工...
  • 1篇中华人民共和...

作者

  • 7篇张青田
  • 6篇胡桂坤
  • 4篇陶建华
  • 3篇王新华
  • 3篇赵林
  • 3篇魏皓
  • 2篇聂红涛
  • 2篇李桂菊
  • 2篇孙健
  • 2篇袁德奎
  • 2篇毛国柱
  • 2篇马凯
  • 1篇李秀梅
  • 1篇汪嘉宁
  • 1篇宋伟男
  • 1篇刘涉江
  • 1篇李鑫
  • 1篇孙群
  • 1篇齐云
  • 1篇姜国强

传媒

  • 3篇环境科学研究
  • 2篇海洋通报
  • 2篇海洋环境科学
  • 1篇生态学报
  • 1篇吉林大学学报...
  • 1篇海洋科学
  • 1篇海洋学报
  • 1篇天津师范大学...
  • 1篇海洋技术
  • 1篇四川动物
  • 1篇国土资源遥感
  • 1篇中国环境监测
  • 1篇海洋预报
  • 1篇南开大学学报...
  • 1篇Chines...
  • 1篇海洋科学进展
  • 1篇天津科技大学...
  • 1篇海洋技术学报
  • 1篇自然科学
  • 1篇第十四届北方...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7篇2013
  • 8篇2012
  • 3篇2011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国海域赤潮发生趋势的年际变化被引量:19
2013年
回顾了中国海域的赤潮发生频次等数据的年际变化,尤其是进入21世纪的赤潮发生趋势,以期为赤潮灾害分析和防治提供帮助。数据表明,赤潮问题已不容忽视。总体上,赤潮发生的频次和累计面积呈现增长趋势,尤其是21世纪前10年的赤潮发生频次和规模是20世纪后50年的2倍多。与20世纪不同,东海的赤潮问题最严重,远远超过了南海;而渤海的赤潮规模也明显增加,此2海区成为赤潮的重灾区。赤潮多发生在5、6月份,但有延长的态势,对赤潮监测和预防提出了新的要求。赤潮生物,特别是有毒藻类不断增加,对渔业和人类健康造成威胁。同时也看到,赤潮的发生并非持续上涨,赤潮是可以防治的。
张青田
关键词:赤潮有害藻华年际变化中国海域
沉积物-水界面营养盐交换通量的研究进展被引量:7
2012年
沉积物-水界面是水环境中水相和沉积物相之间的转换区,对水环境中物质的循环、转移、贮存有重要的作用。本文总结了国内外的主要研究成果,概述了沉积物-水界面营养盐交换研究的时空分布情况;分析了营养盐交换通量的研究方法、沉积物-水界面营养盐的迁移转化过程、沉积物中营养盐的赋存形态及累积规律和沉积物-水界面营养物质的生态效应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和发展趋势。对在这一领域的进一步研究具有参考意义。
孙娇袁德奎冯桓陶建华
关键词:沉积物-水界面营养盐交换通量
渤海湾近岸底栖动物的生物量粒径谱研究被引量:4
2013年
对渤海湾近岸海域进行底栖动物的调查和分析,选择其中4个重点站位进行底栖生物的生物量粒径谱(Sheldon粒径谱)和正态化生物量粒径谱研究.粒径谱分析所需的生物量干重值由经验公式和转换参数估算得到.Sheldon粒径谱结果表明:生物量显示出由小型底栖动物向大型底栖动物递增的趋势,峰型结构复杂,站位间出现波峰和波谷的粒级存在差异,且波峰数量和我国其他海域的结果也存在差异.正态化生物量粒径谱结果表明:研究海域内底栖动物正态化生物量粒径谱的斜率范围为-0.753 7~-0.644 7,在我国近海海域中属于偏高水平,说明渤海湾近岸海域内营养循环的效率较高;该粒径谱的截距为13.316~14.449,表明研究海域的生产量低于东海、黄海和黄河口的生产量,而与南黄海基本持平.
张青田胡桂坤
关键词:底栖动物生物量
珠江口及毗邻海域营养盐对浮游植物生长的影响被引量:41
2015年
基于2006年7月(夏季),10月(秋季)和2007年3月(春季)的现场调查数据,对珠江口及毗邻海域中的营养盐和叶绿素a等环境生态因子的时空分布特性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了氮磷比与叶绿素a含量和种群多样性之间的联系,探讨了该海域营养盐对于浮游植物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研究海域营养盐表现出较强的季节和空间差异性,总氮(TN)和总磷(TP)浓度均值春季(1.545 mg/L、0.056 mg/L)和夏季(1.570 mg/L、0.058 mg/L)均大于秋季(1.442 mg/L、0.034 mg/L),且春夏季浓度空间差异更明显。(2)调查期间海域营养盐含量超标现象突出,夏季尤为明显。无机氮(DIN)总体均值0.99 mg/L,超四类海水标准限值1倍,活性磷酸盐(PO4-P)总体均值0.021 mg/L,DIN∶PO4-P平均值为130;叶绿素a浓度与营养盐、p H、温度有较显著的相关性。(3)叶绿素a浓度较高的站位,具有较高的DIN∶PO4-P值,但浮游植物多样性指数偏低,优势种明显,主要为中肋骨条藻。氮磷比的改变会影响不同生长特性的浮游植物间的竞争和种群结构的改变;今后海洋污染治理中,在控制氮、磷污染时要注意氮磷比的改变可能造成的浮游生态影响。
张伟张伟孙健聂红涛姜国强
关键词:珠江口营养盐浮游植物氮磷比种群多样性
渤海湾潮下带底栖线虫群落的垂直分布被引量:5
2012年
2007年春季在渤海湾天津潮下带采集小型底栖生物样品,分析沉积物中自由生活线虫的垂直分布情况。多元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底栖线虫的垂直分布和沉积物深度有关。在较深的5~10cm层,线虫群落与其上层次的差异较大:0~2cm层和5~10cm层差异极显著(P=0.001),2~5cm层和5~10cm层间差异显著(P=0.016)。不同站点间底层的线虫群落差异明显。而沉积物0~2cm层和2~5cm间的线虫群落差异不明显(P=0.541)。列出了SIMPER分析中16种明显影响表层-底层群落的线虫,13种明显影响中层-底层间群落比较的线虫。在研究和比较线虫群落时,应该考虑取样深度的影响。
张青田王新华胡桂坤
关键词:群落
SWAN模型中不同风拖曳力系数对风浪模拟的影响被引量:6
2017年
本文以荷兰哈灵水道海域为实验区域,通过敏感性实验,研究了在14m/s、31.5m/s和50m/s(分别代表一般大风、强热带风暴和强台风的极端条件)定常风速下SWAN模型中不同风拖曳力系数对风浪模拟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对于近岸浅水区域(水深小于20m),风拖曳力系数计算方案的选择对有效波高影响较小,而且当风速增加到一定程度后,波浪破碎成为影响波高值的主要因素;对于深水区域(水深大于30m),一般大风条件下风拖曳力系数计算方案的选择对有效波高影响仍然较小,随着风速的继续增大,风拖曳力系数计算方案的选择对有效波高的影响逐渐显著。对于平均周期,风拖曳力系数计算方案的选择和风速的改变对其影响均较小,而由水深变浅导致的波浪破碎对其影响较为显著。根据敏感性实验结果,本文对SWAN模型中风拖曳力系数计算方案的选择做出如下建议:计算近岸浅水区域风浪场或深水区域一般大风条件风浪场时,其风拖曳力系数可以直接采用模型默认选项;而对于深水区域更大风速条件,可首先采用模型默认选项试算,然后结合当地海域实测波浪资料进行修正。
丁磊于博
关键词:有效波高
青年湖沉积物中氮赋存形态的季节性变化被引量:4
2012年
通过对青年湖中心区和浅滩区近1 a的野外观测,分析其沉积物、间隙水和上覆水中TN、EN(可交换态氮)和Fixed-NH4+-N(固定态铵)的含量及表层沉积物Eh和温度的季节变化.结果表明:沉积物中w(TN)较高,且中心区大于浅滩区;NH4+-N是沉积物中EN的主要形式,约占w(EN)的95%,是氮自沉积物向表层水扩散的主要形态;沉积物中w(NO3--N)和w(NO2--N)较低;青年湖沉积物具有较强的吸持Fixed-NH4+-N的能力,浅滩区和中心区w(Fixed-NH4+-N)占w(TN)的比例分别为18.57%和20.84%,Fixed-NH4+-N是潜在氮源;沉积物中w(可交换态NH4+-N)和w(Fixed-NH4+-N)呈现春、夏季降低,秋、冬季升高的变化趋势,w(NO3--N)呈春、夏季升高而秋、冬季降低的变化趋势,且浅滩区变幅大于中心区;植物根系、温度的季节性变化可改变表层沉积物的还原环境,进而影响氮的硝化-反硝化作用和矿化作用.
李鑫赵林马凯毛国柱刘涉江齐云李楠
关键词:沉积物固定态铵扩散通量
Effect of nitrogen to phosphorus ratios on cell proliferation in marine micro algae被引量:5
2011年
The ratio of nitrogen/phosphorus (N/P) is known to affect cell proliferation of some marine micro algae. We evaluated the effect of N/P ratios on the proliferation and succession of phytoplankton using five marine micro algae species. We used two sources of nitrogen, NH4Cl (N1) and urea (N2), and a single source of phosphorous, NaH2PO4(P). The optimal N/P ratio that differed among the five species was affected by the source of nitrogen, being as follows (N1/P, N2/P in order): Thalassiosira sp. (30/1, 20/1), Heterosigma akashiwo (30/1, 30/1), Chroomonas salina (20/1, 30/1), Chaetoceros gracilis (40/1, 60/1), and Alexandrium sp. (10/1, 30/1). Thus, the source of nitrogen must be considered when analyzing the N/P ratio. Our results provide insight for predicting phytoplankton succession in coastal waters and may be used to forecast the potential risk of harmful algal blooms.
张青田胡桂坤
关键词:海洋微藻赤潮异弯藻纤细角毛藻
底栖线虫和桡足类丰度比与环境的关系分析被引量:3
2012年
为了了解海洋底栖线虫和桡足类丰度比值(N/C)与环境污染评价的应用性,于2006年7月至2007年10月间分四个季节在天津海域用箱式取样器采集底泥,研究了N/C值与水体和沉积物环境因素的关系;并分析了17项水体环境因子和15项沉积物环境因子与N/C比值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该比值在研究海域内差异较大,变化范围为4.00~620.00;并且其波动范围随季节而变.春季的波动范围最宽,为11.50~343.25,而夏季的则变化幅度最小,为7.35~43.52.总体上,无论沉积物表层还是总量的N/C比值超过70的情况较少;更多的比值集中在30以内.相关性分析表明,水深、水温、盐度、硝酸盐、亚硝酸盐、总碱度、溶解氧、溶解氮和叶绿素a等环境因子与N/C比值有显著相关性.该比值不但和沉积环境有关,而且可以反映水体环境的状况,在环境监测和评价中有着较好的应用前景.取样的深度将影响N/C值与环境因素间的关系,表层2 cm深度和10 cm深度的比值在夏季显著不同(P=0.012),在研究中应该给与重视.参照已往阈值,此研究的N/C比值反映出了海域环境的污染情况,污染程度从近岸到远岸有逐渐减轻的趋势.此外,对N/C值应用于污染评价时存在的问题也作了简要分析和研究展望.
张青田王新华胡桂坤
关键词:小型底栖生物桡足类
小型底栖动物生物量估算方法回顾与思考被引量:2
2011年
小型底栖动物是海洋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生物量估算的准确性影响着海洋生物资源分析和生态系统动力学的研究。对常用的小型底栖动物生物量估算方法进行了介绍,并指出了我国在使用体积估算法时存在的一些问题。在此基础上,对小型底栖动物生物量估算模型研究提出了几条建议。
张青田胡桂坤
关键词:小型底栖动物生物量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