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2005]380)

作品数:8 被引量:125H指数:6
相关作者:熊善柏谭汝成曾令彬王莉刘敏更多>>
相关机构:华中农业大学湖北省水产品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糟鱼
  • 2篇脂肪酸组成
  • 2篇杀菌
  • 2篇酒糟
  • 2篇酒糟鱼
  • 2篇腊鱼
  • 1篇滴虫病
  • 1篇油脂
  • 1篇油脂肪酸
  • 1篇鱼油
  • 1篇鱼油脂肪酸
  • 1篇杂交
  • 1篇杂交水稻
  • 1篇杂交早稻
  • 1篇栽培
  • 1篇栽培技术
  • 1篇糟制
  • 1篇早稻
  • 1篇植物乳杆菌
  • 1篇乳杆菌

机构

  • 6篇华中农业大学
  • 1篇四川省畜牧科...
  • 1篇西南民族大学
  • 1篇成都农业科技...
  • 1篇湖北省水产品...

作者

  • 6篇熊善柏
  • 5篇谭汝成
  • 3篇曾令彬
  • 1篇黄名英
  • 1篇傅安静
  • 1篇刘敬科
  • 1篇杜鹃
  • 1篇卢晓莉
  • 1篇廖党金
  • 1篇王莉
  • 1篇欧阳加敏
  • 1篇刘敏
  • 1篇叶灿
  • 1篇张晖

传媒

  • 3篇食品科学
  • 1篇食品与发酵工...
  • 1篇食品工业科技
  • 1篇食品科技
  • 1篇西南农业学报
  • 1篇杂交水稻

年份

  • 2篇2009
  • 2篇2008
  • 3篇2007
  • 1篇2006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接种植物乳杆菌和戊糖片球菌发酵对鱼鲊品质的影响被引量:25
2007年
以白鲢为主要原料制作鱼鲊,研究自然发酵及接种植物乳杆菌和戊糖片球菌发酵对鱼鲊化学指标和感官品质的影响,以确定鱼鲊合理的接种发酵条件。结果表明,发酵可促进鱼肉中蛋白质的水解,提高鱼鲊中水溶蛋白含量、水溶性固形物含量和总酸含量,降低pH,产生较多的游离氨基酸,改善鱼鲊的感官品质。接种发酵可改善鱼鲊游离氨基酸的组成,提高鱼鲊的感官品质,接种复合乳酸菌(植物乳杆菌:戊糖片球菌=10:1,106CFU/g)发酵60h的鱼鲊的感官品质最高。
谭汝成欧阳加敏卢晓莉熊善柏
关键词:植物乳杆菌戊糖片球菌化学指标感官品质
调配和杀菌条件对酒糟鱼品质的影响被引量:15
2008年
为缩短酒糟鱼的生产周期,采用调配法制作酒糟鱼,研究调配工艺和杀菌温度对酒糟鱼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酒的品种、蔗糖用量、浸泡温度和杀菌温度对酒糟鱼的理化成分含量、色泽、质构特性和感官品质具有重要影响。将腊鱼于10%蔗糖黄酒溶液(1∶1,w/v)中10℃浸泡24 h,真空包装后115℃灭菌30 min,所制作的酒糟鱼品质最好。
谭汝成曾令彬熊善柏叶灿
关键词:酒糟鱼杀菌
外源脂肪酶对腌腊鱼品质的影响被引量:13
2007年
用白鲢制作腌腊鱼,研究外源脂肪酶对腌腊鱼品质的影响,探索脂肪酶在腌腊鱼风味形成中的作用。结果表明:外源脂肪酶可促进腌腊鱼中脂肪的水解,从而加快二十碳五烯酸(DHA)、二十二碳六烯酸(EPA)等n-3多烯酸的分解,使粗脂肪含量和2-硫代巴比妥酸(TBA)值降低,酸价升高,这些变化与脂肪酶的添加方式和添加量有关。鱼肉中添加0.01%的外源脂肪酶(Novozym 435),然后用3%的花椒盐涂抹后于15℃干腌72h,可改善腌腊鱼的感官品质,即外源脂肪酶可促进腌腊鱼风味的形成。
谭汝成曾令彬熊善柏杜鹃
关键词:脂肪酸组成
杂交早稻新组合株两优819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被引量:4
2006年
株两优819(株1S/华819)是湖南亚华种业科学院选育的高产、稳产、早熟、米质较优的两系杂交早稻新组合,在湖南、江西、湖北等省区试中表现优异,2005年通过湖南省品种审定。该组合在推广中应注意前期主攻低位分蘖,中后期加强肥水管理,防止功能叶和根系早衰,确保优质高产。
单彭义符辰建谢建华
关键词:两系杂交水稻株两优819栽培技术
腊鱼加工过程中微生物及理化特性的变化被引量:31
2009年
以白鲢为原料,采用传统方法制作腊鱼,研究加工过程中微生物及理化特性的变化。腊鱼加工过程中水分含量不断下降,NaCl含量逐渐增加。腌制阶段各类微生物的生长缓慢,且非蛋白氮和游离氨基酸含量下降。干燥的前10d各类微生物数量显著上升,干燥的各阶段非蛋白氮和游离氨基酸的含量显著上升,TBA值也显著增加。乳酸菌、微球菌、葡萄球菌和酵母菌是腊鱼中的优势微生物菌群。腌制和干燥加工改变了鱼肉中游离氨基酸的组成,其中蛋氨酸、谷氨酸、缬氨酸、丝氨酸和苏氨酸的增加对腊鱼风味形成具有重要作用。
曾令彬熊善柏王莉
关键词:腊鱼微生物理化特性
四川鸽毛滴虫病调查和鸽毛滴虫体外保存方法
2009年
采用随机抽样和镜检虫体法,调查了3个养鸽场和2个市场上的鸽毛滴虫病,在17000只肉鸽中,随机抽查1980只,鸽毛滴虫病感染率为75.12%,感染率的范围为34.44%-94.00%;信鸽50只,毛滴虫病的感染率为0%。为探索鸽毛滴虫的保存方法,就保存温度、保存液种类、保存液的pH值、保存液中的鸽毛滴虫密度、冷冻保护剂等对鸽毛滴虫的影响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保存溶液为生理盐水或pH7.2的PBS液、温度为28℃左右、溶液pH为7.2、保存液中的鸽毛滴虫密度为显微镜以10×40倍下每个视野50个-200个虫体为佳。
黄名英廖党金傅安静
关键词:鸽毛滴虫
提取条件对白鲢鱼油性质的影响及鱼油脂肪酸组成分析被引量:29
2008年
以白鲢腹内脂肪为原料,采用稀碱水解提取法制备白鲢鱼油,研究提取条件对白鲢鱼油性质的影响,并分析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提取条件对鱼油的提取率、碘价、酸价、过氧化值和含皂量具有重要影响,适宜的制备工艺为脂肪糜于pH9.0的氢氧化钠溶液(1:1,W/V)中45℃水解5min,然后于1.0%氯化钠溶液中80℃盐析5min。该条件下鱼油的得率为60.5%,鱼油中含有16:0、18:1n-9、20:5n-3(DHA)和22:6n-3(EPA)等16种脂肪酸,DHA和EPA的含量分别为15.0%和10.1%,n-3/n-6为2.0。
谭汝成熊善柏刘敬科刘敏
关键词:鱼油脂肪酸组成
酒糟鱼糟制方法的研究被引量:25
2007年
以草鱼为原料制作酒糟鱼,研究糟制工艺、杀菌条件和微生物对酒糟鱼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将糯米饭于28℃发酵5d制成酒糟,添加到草鱼制成的腊鱼中,按腊鱼∶酒糟=1∶2(w/w)的比例于20℃糟腌30d,制成的酒糟鱼真空包装后于110℃杀菌20min,制品的理化和感官品质最好。酒糟、腊鱼及糟制过程中产生的微生物在酒糟鱼风味形成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酒糟鱼中的微生物主要来自于酒糟,但腊鱼中的微生物在制品风味形成中的作用比酒糟中的重要。
谭汝成熊善柏张晖
关键词:酒糟鱼糟制杀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