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KJCX2-SW-H08)

作品数:9 被引量:69H指数:5
相关作者:郝立庆张为俊王振亚张玉钧刘建国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千叶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理学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天文地球
  • 1篇机械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7篇气溶胶
  • 4篇有机气溶胶
  • 4篇溶胶
  • 4篇二次有机气溶...
  • 2篇光谱
  • 2篇光氧化
  • 2篇反应机理
  • 2篇差分吸收光谱
  • 1篇电子态
  • 1篇学成
  • 1篇氧分子
  • 1篇乙苯
  • 1篇有机物
  • 1篇双光路
  • 1篇能见度
  • 1篇谱分布
  • 1篇气溶胶光学
  • 1篇气溶胶光学厚...
  • 1篇气溶胶粒子
  • 1篇热力学

机构

  • 6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中国科学院合...
  • 1篇千叶大学
  • 1篇合肥微尺度物...

作者

  • 5篇王振亚
  • 5篇张为俊
  • 5篇郝立庆
  • 3篇刘文清
  • 3篇刘建国
  • 3篇张玉钧
  • 2篇谢品华
  • 2篇司福祺
  • 2篇方黎
  • 2篇赵文武
  • 2篇周留柱
  • 2篇黄明强
  • 1篇孙世杰
  • 1篇顾学军
  • 1篇陆亦怀
  • 1篇陈军
  • 1篇刘诚
  • 1篇桂华侨
  • 1篇竹内延夫
  • 1篇李春燕

传媒

  • 2篇化学进展
  • 1篇光学精密工程
  • 1篇科学通报
  • 1篇物理学报
  • 1篇中国科学(B...
  • 1篇光学学报
  • 1篇原子与分子物...
  • 1篇物理化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0
  • 2篇2007
  • 5篇2006
  • 1篇2005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乙苯光氧化产生二次有机气溶胶的化学成分及反应机理分析被引量:7
2006年
在自制的烟雾腔内,研究羟基自由基(OH·)启动的乙苯的光氧化反应和一系列后续反应,产生了二次有机气溶胶.采用空气动力学直径粒谱分析仪分析了气溶胶粒子的尺寸分布;并用自制的气溶胶飞行时间质谱仪快速、实时地测量了单个二次有机气溶胶粒子的分子组分.初步探讨了这些组分的可能反应机理.
黄明强郝立庆周留柱顾学军王振亚方黎张为俊
关键词:乙苯二次有机气溶胶反应机理
高速大容量气溶胶粒子分类计数存储器的设计被引量:2
2010年
为实现气溶胶颗粒物的空气动力学粒径及其光学粒径的同时测量,对颗粒物按粒径大小进行分类计数,利用电子学多道存储技术,结合大规模可编程逻辑电路和高速大容量双端口内存芯片,设计了一种高速大容量粒子分类计数存储器。该存储器实现了单一脉冲计数器与特征信号分类计数器的有机结合,其存储容量高达65535道,每道可计数65535个,操作速度可达15ns;而且线路简单,整个电子学多道电路只需要两片MACH435和两片IDT7009芯片。用设计的存储器对空气中空气动力学粒径为0.5~20μm的气溶胶颗粒物进行计数,得到了颗粒物的粒谱分布。该存储器已应用于本研究所自行研发的空气动力学粒谱仪,完全满足仪器连续、实时、在线监测时对存储速度和容量的要求。
黄书华刘建国刘文清陆亦怀张玉钧桂华侨孙世杰江宇陈军王亚萍
关键词:气溶胶飞行时间
二次有机气溶胶形成的化学过程被引量:25
2005年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光氧化过程和光氧化产物的气态粒子态均分过程是二次有机气溶胶形成的重要原因。二次有机气溶胶形成的化学机理主要涉及到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光氧化过程及其一系列的后续反应,它们导致了对流层中臭氧浓度的增加和二次有机气溶胶的形成。本文将重点介绍二次有机气溶胶形成的重要化学过程和量子化学计算研究。
王振亚郝立庆张为俊
关键词:挥发性有机物二次有机气溶胶量子化学计算
差分吸收光谱技术监测气溶胶光学厚度及大气能见度的研究被引量:12
2006年
介绍了一种基于闪烁氙灯光源、利用差分光谱吸收(DOAS)技术监测大气气溶胶的新方法。提出用大气能见度确定系统校正参量的可行做法,解决了差分光谱吸收探测气溶胶领域原始光强难以测量的难题。并对350~650nm范围内的气溶胶光学厚度进行反演,通过与多道太阳光度计的对比证实方法的可行性,实验中发现气溶胶光学厚度与悬浮颗粒物(SPM)浓度具有很好的相关性。同时,利用气溶胶550nm处的消光系数确定大气能见度。
司福祺刘建国谢品华张玉钧刘文清久世宏明刘诚竹内延夫
关键词:大气光学气溶胶差分吸收光谱光学厚度能见度
氧分子和苯酚自由基反应机理的理论研究被引量:2
2007年
用密度泛函理论B3LYP方法对氧分子和苯酚自由基反应机理进行了研究.在B3LYP/6-31G(d,p)水平上优化得到了反应路径上的反应物、中间体、过渡态和产物的几何构型和谐振频率;并在B3LYP/6-311++G(2df,2pd)水平上进行了单点能计算.计算结果表明,苯酚是O2同苯酚自由基Ⅰ反应的主要产物,苯酚过氧自由基Ⅴ和Ⅵ是此反应的次要产物.苯酚过氧自由基Ⅴ的主要后继反应中,环化形成[3.2.1]双环氧桥自由基Ⅶ是主要的反应路径,Ⅶ可以进一步开环反应,形成环裂解产物1,2和1,4二醛.
黄明强张为俊王振亚郝立庆赵文武李劲松高晓明
关键词:氧分子密度泛函理论反应机理过渡态
NS自由基B'^2∑+和B^2П电子态共振增强多光子电离光谱被引量:1
2006年
在超声射流条件下,采用SF6和N2混合气脉冲直流放电的方法产生NS自由基.在35700~40200cm^-1能量范围内,利用共振增强多光子电离(REMPI)技术得到同位素分子N^32S和N^34S的(1+1)REMPI光谱.通过对所有观察到的16个振动谱带的归属,确定其中12个谱带为N^32S自由基基态X^2П向上电子态B'2∑^+跃迁的(v’=0-4,v″=0),(v'=1-4,v″=1)和(v'=2-4,v″=2)3个谱带序列,另外4个谱带为基态X^2П向上电子态B^2П跃迁的(9,0),(10,0),(11,0),(12,0)谱带.通过对所获谱带的转动分析,获得基态X^2П和上电子态B'2∑^+态的较为完整的光谱常数.并对同位素分子N^34S的跃迁谱带进行了转动分析,得到了上下态的转动常数.
王婷婷李春燕郑贤峰陈旸
用气溶胶飞行时间质谱实时探测甲苯光氧化产生的单个二次有机气溶胶粒子被引量:7
2006年
在烟雾腔内,用紫外光照射甲苯、亚硝酸甲酯、一氧化氮和空气的混合物,可以启动甲苯和羟基自由基(OH·)的光氧化反应和一系列的后续反应,产生非挥发性和半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半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可以在气态和粒子态之间进行分配,产生二次有机气溶胶粒子.用自制的气溶胶飞行时间质谱仪,快速、实时测量这些粒子的尺度、它们的分子成分和直径分布.
王振亚郝立庆周留柱郭晓勇赵文武方黎张为俊
关键词:甲苯光氧化二次有机气溶胶
差分吸收光谱技术监测大气气溶胶粒谱分布被引量:18
2006年
介绍了利用双光路差分吸收光谱(DOAS)技术监测大气气溶胶并反演其粒谱分布的新方法.该方法解决了DOAS技术中光源绝对光强难以测量的难题,去除了由于光源自身波动造成的影响,在250—650nm范围内成功的反演出气溶胶的消光系数以及0·1—1·75μm谱段的粒谱分布.通过与光学粒子计数器的对比实验证实该方法的可行性.
司福祺刘建国谢品华张玉钧窦科刘文清
关键词:差分吸收光谱双光路气溶胶
二次有机气溶胶的气体/粒子分配理论被引量:4
2007年
本文重点评述了二次有机气溶胶形成的气体/粒子分配理论,简要介绍了它的发展和可能的应用。在大气中,气体有机物种的氧化可以产生半挥发性的有机化合物,二次有机气溶胶的形成可以用气体/粒子分配的吸收模型来评估。气体/粒子分配过程决定于半挥发性化合物的成分、浓度和蒸气压,以及吸收性材料的浓度和成分。在气体/粒子分配理论的基础上,人们又研究和开发出二次有机气溶胶的分子组分的气体/粒子分配的热力学模型,它可以用来预估气溶胶中液态水的含量、无机物的分布、亲水性和疏水性有机物的分布。二次有机气溶胶形成的化学机理和气体/粒子分配的热力学模型与加利福尼亚工学院三维都市/区域性大气模型相结合,可以用于气相和气溶胶相模拟。
王振亚郝立庆张为俊
关键词:二次有机气溶胶热力学模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