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9BADB9B01)

作品数:4 被引量:44H指数:3
相关作者:施春雷史贤明占松鹤王桂军刘军军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安徽省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中心安徽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农业科学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单核细胞增生
  • 3篇单核细胞增生...
  • 3篇李斯特菌
  • 2篇毒力
  • 2篇毒力基因
  • 2篇毒株
  • 2篇荧光
  • 2篇荧光定量
  • 2篇弱毒
  • 2篇弱毒株
  • 2篇沙门氏菌
  • 1篇荧光定量PC...
  • 1篇荧光定量PC...
  • 1篇生产链
  • 1篇试剂
  • 1篇试剂盒
  • 1篇屠宰
  • 1篇屠宰加工
  • 1篇污染
  • 1篇污染调查

机构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浙江大学
  • 1篇安徽农业大学
  • 1篇安徽省动物疫...

作者

  • 2篇方维焕
  • 2篇史贤明
  • 2篇陈巧妙
  • 2篇施春雷
  • 2篇白帆
  • 2篇陈健舜
  • 2篇程昌勇
  • 1篇孙裴
  • 1篇魏建忠
  • 1篇李小玲
  • 1篇周敏
  • 1篇赵洪武
  • 1篇王元兰
  • 1篇王大鹏
  • 1篇朱恒文
  • 1篇方艳红
  • 1篇但现龙
  • 1篇刘斌
  • 1篇李郁
  • 1篇刘军军

传媒

  • 1篇食品科学
  • 1篇微生物学报
  • 1篇动物医学进展
  • 1篇中国食品学报
  • 1篇中国畜牧兽医...

年份

  • 1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弱毒株主要毒力基因表达水平分析被引量:9
2010年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是重要的食源性病原菌,可引起人与动物的胃肠炎、脑膜炎、败血症、流产等。其感染过程的每一步均由特定的毒力因子介导。本试验应用荧光定量PCR,比较分析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弱毒株H4(4a型)与强毒株10403S(1/2a型)、681(4b型)主要毒力基因(prfA、plcA、hly、mpl、ac-tA、plcB、inl A、inlB和sigB)的表达水平差异。除应激调控因子σB(sigB)外,H4株主要毒力基因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10403S与681。膜裂解因子的高表达导致H4更易暴露于宿主免疫系统而被清除,从而引起毒力下降。本研究为探明这类菌株的弱毒机制奠定了基础。
白帆陈健舜程昌勇陈巧妙方维焕
关键词: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弱毒株毒力基因
添加有扩增内标的沙门氏菌荧光定量PCR检测体系的建立与评价被引量:16
2011年
【目的】建立添加有扩增内标(IAC,Internal amplification control)的沙门氏菌EvaGreen荧光定量PCR检测体系,提高PCR检测可靠性。【方法】通过比较已有沙门氏菌属细菌的基因组序列,筛选沙门氏菌属特异检测靶点,设计特异引物;再用复合引物法构建扩增内标,优化参数,建立沙门氏菌内标PCR检测体系,利用特异性和灵敏度实验评价体系的检测性能。【结果】筛选得到的新特异靶点基因编码III型分泌系统蛋白(ssaQ)。针对该基因设计特异引物(SsaQ6),建立了添加有扩增内标的常规PCR和EvaGreen荧光定量PCR检测体系;二者对151株沙门氏菌和34株非沙门氏菌的检测符合率均达100%,对基因组DNA的检测下限达14.9拷贝/PCR和2.76拷贝/PCR;人工污染牛奶样品(初始染菌量:4-6 cfu/10 mL),増菌10 h和8 h后分别可检出沙门氏菌。【结论】本研究发掘的新靶点基因ssaQ特异性强,基于这一新靶点建立的添加有扩增内标的EvaGreen荧光定量PCR比常规内标PCR的检测限更低,重复性更好,快速方便,在12 h内即可得出检测结果,并且定量准确,有利于推进沙门氏菌PCR检测方法的标准化应用。
但现龙刘斌李小玲张利达施春雷周敏史贤明
关键词:沙门氏菌扩增内标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弱毒株主要毒力基因表达水平分析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是重要的食源性病原菌,可引起人与动物的胃肠炎、脑膜炎、败血症、流产等。其感染过程的每一步均由特定的毒力因子介导。本试验应用荧光定量PCR,比较分析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弱毒株H4(4a型)与强毒株104...
白帆陈健舜程昌勇陈巧妙方维焕
关键词: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弱毒株毒力基因
文献传递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荧光定量PCR检测试剂盒的研制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建立一种用于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快速检测的荧光定量PCR试剂盒。方法:根据本课题组前期工作基础,针对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hly基因序列设计TaqMan探针和引物,建立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将反应试剂组装成试剂盒,并对该试剂盒的各项参数进行评价。结果:特异性试验表明,组装的试剂盒对8株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标准菌株的检测均呈阳性反应,对6株其它种的李斯特菌及13株食品(环境)中常见的非李斯特污染菌(如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呈阴性反应。该试剂盒的基因组DNA检测灵敏度为3.94fg/反应(约合1.34CFU/反应)。该试剂盒批内平均变异系数为2.2%,批间变异系数为1.9%,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同时稳定性强,反复冻融处理对其无明显影响;可在-20℃下避光保存1年。结论:该试剂盒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重复性好、稳定性强等优点,可应用于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的快速检测。
张丹丹龙飞王大鹏施春雷史贤明
关键词: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荧光定量PCR检测试剂盒
肉鸡屠宰加工生产链中沙门氏菌的污染调查及ERIC-PCR溯源被引量:19
2012年
目的:了解肉鸡屠宰加工过程中沙门氏菌的污染状况及其溯源性追踪,分析沙门氏菌污染的关键环节,以降低食源性沙门氏菌感染的风险。方法:分别采集两家肉鸡屠宰加工厂(FX、GZ)生产链中的肉鸡胴体表面、肉鸡泄殖腔、嗉囊内容物、环境、设备及器具表面样品,应用常规法及PCR进行沙门氏菌分离鉴定,通过基因间重复序列为引物的聚合酶链式反应(ERIC-PCR)分型技术对沙门氏菌分离株进行基因分型,利用NTSYS-pc 2.10软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两家加工厂的沙门氏菌总检出率为1.37%(16/1171),FX的检出率较低(0.18%),与GZ(2.39%)间差异极显著(P<0.01);FX仅于净膛后肉鸡胴体体表检出Ⅳ型沙门氏菌;GZ屠宰、煺毛及净膛后的肉鸡胴体体表、肉鸡泄殖腔、嗉囊内容物、脱毛指及净膛工人手套表面均检出Ⅰ型沙门氏菌,煺毛、冷却后肉鸡胴体及净膛工人手套表面均检出Ⅲ型沙门氏菌,运输车表面检出Ⅴ型沙门氏菌,另有脱毛指表面检出Ⅱ型沙门氏菌。结论:肉鸡的宰前及煺毛、净膛过程为引发生产链沙门氏菌污染的重要环节,加强肉鸡的进厂检疫及设备与器具的日常卫生管理有利于降低沙门氏菌的污染。
朱恒文方艳红王元兰魏建忠刘军军占松鹤赵洪武孙裴王桂军李郁
关键词:屠宰加工沙门氏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