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SKLGP2012K023)

作品数:3 被引量:73H指数:3
相关作者:李新坡何思明王东坡吴永向波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四川省交通厅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建筑科学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2篇棚洞
  • 2篇冲击响应
  • 1篇堆积体
  • 1篇震后
  • 1篇石流
  • 1篇水力
  • 1篇水力学
  • 1篇松散堆积体
  • 1篇泥石
  • 1篇泥石流
  • 1篇启动条件
  • 1篇减震
  • 1篇沟道
  • 1篇滚石
  • 1篇耗能
  • 1篇耗能减震
  • 1篇荷载
  • 1篇EPS
  • 1篇冲击荷载

机构

  • 3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成都理工大学
  • 1篇中国矿业大学
  • 1篇四川省交通厅...

作者

  • 3篇何思明
  • 3篇李新坡
  • 2篇吴永
  • 2篇王东坡
  • 1篇裴向军
  • 1篇向波

传媒

  • 1篇振动与冲击
  • 1篇四川大学学报...
  • 1篇岩土力学

年份

  • 1篇2014
  • 2篇2012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滚石防护棚洞EPS垫层结构缓冲作用研究被引量:26
2014年
工程实践表明聚氨酯泡沫(EPS)垫层结构对滚石防护棚洞有较好的缓冲作用,但其作用机理,缓冲效果定量评价还有待深度研究。为此,对滚石冲击荷载下铺设土垫层及EPS垫层结构棚洞板的动力响应进行了对比研究。首先通过静力压痕数值试验获取不同垫层结构与滚石在加卸载条件下的接触力—压痕关系,并将其引入棚洞板的冲击动力控制方程,进而计算滚石冲击荷载下不同垫层结构棚洞板的动力响应,并与动力有限元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理论解与动力有限元结果非常接近,理论方法可用于棚洞动力响应分析;EPS垫层结构缓冲效果显著,可大幅度降低滚石冲击力,且EPS材料密度越小、厚度越大耗能效果越明显。
王东坡何思明吴永李新坡
关键词:滚石棚洞冲击响应
震后沟道泥石流启动条件——松散堆积体雨中失稳的水力学机制分析被引量:26
2012年
5.12地震导致大规模的松散崩滑物质堆积于沟道,极大的增加了震后降雨型沟道泥石流爆发的概率。然而,灾后特殊的物源条件和成灾环境改变了传统沟道泥石流的形成机制,给震后沟道泥石流的防治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困难。为此,以水文学为基础,在构建松散堆积体潜水位变化水文学模型的前提下,借助水力学理论,分析了沟道堆积体内水力随潜水位变化的规律和特征,研究作用在单元条块堆积体上静水压力和动水压力的计算方法。在合理分段沟道松散堆积体的前提下,基于无限边坡理论完成了对各段堆积体下滑力、基底抗滑力及剩余下滑力的表达构建。结合算例解析了震后降雨条件下堆积体失稳的力学机制。分析表明,震后沟道松散堆积体失稳启动并泥石流化是流域降雨作用下堆积体内潜水位不断抬升、水力环境不断劣化的结果。流域大、沟道窄、堆积深、导水系数小、沟床缓的堆积体因较高的潜水位更易在降雨中失稳,且失稳模式因条块间剩余下滑力差异而分为整体推移启动及解体牵引启动两类。
吴永何思明裴向军李新坡
关键词:泥石流松散堆积体
冲击荷载下EPS垫层棚洞耗能减震作用研究被引量:28
2012年
通过在棚洞顶部铺设砂垫层能够达到一定的缓冲吸能目的,然而工程实践表明:砂垫层材料缓冲效果有限,且自重荷载较大,建设成本偏高,不利于大面积推广应用。为此,在传统棚洞砂垫层的基础上提出一种结合聚苯乙烯泡沫层(EPS)的复合垫层结构,依托丽江至攀枝花高速公路宝鼎棚洞工程,采用动力有限元方法对运煤缆车冲击棚洞过程动力响应进行研究,与传统砂垫层进行比较,从而揭示EPS垫层在棚洞结构设计中的耗能减震作用。结果表明:与传统垫层结构相比,结合EPS垫层的棚洞结构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棚洞结构自重、冲击力、以及棚洞混凝土板的位移、应力响应,具有较高的工程应用价值。
王东坡何思明李新坡向波
关键词:棚洞冲击响应耗能减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