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度中医药行业科研专项(200707014)

作品数:10 被引量:187H指数:9
相关作者:郭兰萍黄璐琦杨光赵曼茜宋良科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中医科学院西南交通大学云南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度中医药行业科研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 4篇农业科学

主题

  • 4篇生药
  • 4篇胁迫
  • 3篇药材
  • 3篇药用
  • 3篇药用植物
  • 3篇植物
  • 3篇中药
  • 3篇无机元素
  • 3篇旱胁迫
  • 3篇干旱
  • 3篇干旱胁迫
  • 2篇药材资源
  • 2篇药学
  • 2篇野生
  • 2篇野生药材
  • 2篇野生药材资源
  • 2篇芍药
  • 2篇芍药苷
  • 2篇芍药苷含量
  • 2篇生药材

机构

  • 14篇中国中医科学...
  • 3篇西南交通大学
  • 3篇云南省农业科...
  • 2篇天津大学
  • 2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山东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生...
  • 1篇北京市农业局

作者

  • 10篇郭兰萍
  • 8篇黄璐琦
  • 5篇杨光
  • 3篇赵曼茜
  • 3篇张霁
  • 3篇吕金嵘
  • 2篇周洁
  • 2篇吴志刚
  • 2篇林淑芳
  • 2篇赵青红
  • 2篇宋良科
  • 2篇肖培根
  • 1篇李军德
  • 1篇陈保冬
  • 1篇刘大会
  • 1篇金航
  • 1篇张小波
  • 1篇高文远
  • 1篇格小光
  • 1篇曾燕

传媒

  • 3篇中国实验方剂...
  • 3篇中国中药杂志
  • 1篇中国科学(C...
  • 1篇中草药
  • 1篇世界科学技术...
  • 1篇Chines...

年份

  • 1篇2012
  • 6篇2010
  • 7篇2009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我国野生药材资源管理制度的分析及建议
本文在介绍了我国现有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管理制度的法律框架、体制框架和制度框架的基础上,分析了野生药材资源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一些情况下野生药材资源的保护无法可依;有法不依现象普遍存在;执法不严现象常有发生。认为造成这种...
黄璐琦郭兰萍桑滨生张恒有李钟军余海洋李军德
关键词:野生药材资源法律框架
文献传递
近红外光谱技术及其在中药道地性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32
2009年
作者在介绍了近红外光谱化学原理、光学原理、信息学原理及化学计量学分析的基础上,分析了近红外光谱分析的特点及道地性研究和道地药材鉴别的难点,进而指出近红外光谱的全息性特征,使其在道地性研究中具有极大优势。重点以道地药材的近红外鉴别和道地性研究为目标,借鉴农牧业、食品、烟酒等其他行业的研究成果,分析并阐明了近红外光谱在道地药材鉴别和评价,道地药材生境研究及评价,道地药材遗传特异性研究方面应用的现实性。并讨论了模型的可靠性、适用性和可推广性几个近红外光谱在道地药材研究应用中的关键问题,为道地性现代诠释及道地药材鉴别提出了新思路和新方法。
郭兰萍黄璐琦Christian W Huck
关键词:近红外光谱道地药材道地性
分子生药学: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被引量:33
2009年
分子生药学为生药学与分子生物学有机融合形成的新兴边缘学科.本文分析了分子生药学产生的背景、意义,介绍了分子生药学的研究内容,包括:生药分子鉴定、药用动植物的系统进化、药用动植物种质资源的评估及保存、药用动植物濒危机制及保护、药用植物活性成分的生物合成及调控、药用动植物的道地性及分子机理.认为分子生药学具有以下学科特色:(1)研究领域广泛,学科综合性很强;(2)次生代谢产物积累的研究贯穿分子生药学;(3)研究对象丰富多样,模式植物构建困难较大.简要介绍了分子生药学的常用技术方法,主要包括:DNA分析技术(分子杂交、分子标记技术、基因芯片、基因工程技术)、蛋白质分析技术、生物转化技术.指出分子生药学学科的发展呈现以下趋势:(1)学科理论体系进一步完善;(2)应用实践进一步加强;(3)生药资源永续利用的需求及技术发展导致特色领域成为热点,主要表现为分子鉴定稳步发展,biocoding成为分子鉴定的重要方向;次生代谢产物相关的功能基因组研究异军突起;基因组学、蛋白组学、代谢组学研究结果的整合和分析成为新热点;核心种质构建形成新思路和新方法.
黄璐琦肖培根郭兰萍高文远
关键词:分子生药学生药学
土壤无机元素对黄芩无机元素及黄芩苷含量的影响被引量:24
2010年
目的:探讨黄芩土壤无机元素对药材无机元素和黄芩苷含量的影响。方法:测定河北承德黄芩中黄芩苷含量、无机元素含量及黄芩根际土壤中无机元素含量,用SPSS 13.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方差分析和相关分析。结果:黄芩对P有明显富集作用,对Zn和Se也有一定的富集。P,Zn,Se的土壤-黄芩迁移能力显著大于其他元素。黄芩中Se含量与其土壤含量显著正相关。黄芩苷与药材中P显著正相关,与Sr,Se呈显著负相关。结论:本实验所用黄芩样品中无机元素含量普遍偏低,尤以微量无机元素明显。黄芩中多数无机元素含量并不直接受制于相应的土壤含量。黄芩药材中无机元素含量与黄芩苷含量具有相关性趋势。
赵曼茜吕金嵘郭兰萍格小光杨光宋良科
关键词:黄芩土壤无机元素黄芩苷
土壤无机元素对赤芍无机元素及芍药苷含量的影响被引量:20
2009年
目的:探讨土壤无机元素对赤芍中无机元素和芍药苷含量的影响。方法:对不同产地赤芍中芍药苷含量、药材无机元素含量及根际土壤中无机元素含量进行测定,所得数据用SPSS13.0软件进行差异比较和相关分析。结果:赤城所产赤芍中芍药苷和有益元素Sr,Ca含量均显著低于围场,而Ni,Cr以及有害元素Cd,Pb含量显著高于围场,且其根际土壤中Cd,Pb,Cr,Ni,Fe,Co,Cu,As,Zn,Hg 8种元素含量亦显著高于围场。赤芍中Cd,Pb,Ni 3种元素均与芍药苷呈显著负相关。赤芍药材中Cd,Pb,Cr,Ni两两间呈显著正相关,且均与Sr呈显著负相关。赤芍药材与土壤中Cd,Pb,Cr,Ni,Se呈显著正相关。结论:Sr可能会抑制赤芍对Cd,Pb,Cr,Ni的吸收,而Ca可能会抑制赤芍对Cr,Ni的吸收。Cd,Pb,Ni,Cr,Se在土壤中的含量对其在赤芍药材中的含量有较大影响,而其中Cd,Pb,Ni的含量还可能影响到赤芍中芍药苷的含量。
赵曼茜吕金嵘杨光林淑芳吴志刚宋良科黄璐琦郭兰萍
关键词:赤芍土壤无机元素芍药苷
土壤无机元素对赤芍无机元素及芍药苷含量的影响
毛茛科植物野生芍药Paeonia lactiflora Pall.的干燥根是常用中药赤芍的来源之一。本文通过测定赤芍中芍药苷含量、药材无机元素含量及根际土壤中无机元素含量,结合三者在不同产地赤芍中的含量差异,对三者的相关...
赵曼茜吕金嵘杨光林淑芳吴志刚宋良科黄璐琦郭兰萍
文献传递
不同温度对茅苍术生长发育及挥发油组分的影响被引量:9
2010年
目的:研究不同温度对苍术生长发育及挥发油组分的影响。方法:设置低温组(T_1)、适宜温度组(T_2)、高温组(T_3)3组,各重复8个,生长6个月,收苗。采用t检验比较生物量;GC-MS分析、鉴定苍术根茎挥发油中所含的有机化合物;BIOLOG微平板每孔颜色平均变化率检测苍术根际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以此观察苍术挥发油组分及根际环境的综合变化。结果:①不同温度下生长的苍术的株高和总生物量有显著差异(P<0.05)。②不同温度下苍术根茎挥发油中归一化百分含量大于0.01%的组分相差较大。三者共有组分有7个。其中T_1处理鉴定出17个组分,T_2处理鉴定出21个组分,T_3处理鉴定出21个组分;挥发油总含量(mL·g^(-1)):T_1(23.0597)
曾燕郭兰萍陈保冬李红岭林淑芳吴志刚
关键词:苍术温度胁迫生长发育挥发油
药用植物对干旱胁迫的响应及受控实验被引量:15
2010年
作者从形态结构、生理反应、生化反应及分子机制等方面总结了近年来药用植物对干旱胁迫响应的研究成果,并结合药用植物自身的特点,初步探讨了药用植物干旱胁迫受控实验的关键环节,为揭示药用植物对干旱胁迫的响应提供理论依据。
周洁郭兰萍张霁杨光赵曼茜黄璐琦
关键词:药用植物干旱胁迫
PEG的渗透调节作用在药用植物干旱胁迫研究中的应用
聚乙二醇(PEG)因其较为理想的水势调节作用,已经开始用于药用植物种子引发和干旱胁迫的研究。本文介绍了近年应用PEG的渗透引发和干旱胁迫作用进行药用植物研究中的现状和问题,PEG引起植物发生生理改变的机制,以及将PEG应...
张霁赵青红郭兰萍黄璐琦刘大会金航周洁杨光
关键词:PEG种子引发干旱胁迫药用植物
酶工程技术在中药活性成分获得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探讨酶工程技术应用于中药研究的现状及问题。方法:查阅酶工程技术提取中药活性成分的文献,并对其进行归纳、分析和总结。结果:酶工程在中药破壁提取,中药有效成分的定向提取,酶转化获高活性成分已在多种中药研究中展开,提示通过酶工程技术获得高活性物质是经济便利的中药提取方法。结论:为酶转化中药活性物质研究的进一步发展提出参考依据。
许明淑郭兰萍赵无恙杨光
关键词:酶转化中药提取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