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A2009648)

作品数:5 被引量:27H指数:3
相关作者:黄佩珊高镇松李宏伟吴强陈耿谊更多>>
相关机构:汕头市第四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抑郁
  • 3篇抑郁障碍
  • 3篇神经内分泌
  • 3篇肾上腺
  • 3篇肾上腺轴
  • 3篇皮质
  • 3篇皮质醇
  • 3篇内分泌
  • 3篇分泌
  • 2篇抑郁障碍患者
  • 2篇双相
  • 2篇丘脑
  • 2篇下丘
  • 2篇下丘脑
  • 2篇下丘脑-垂体...
  • 2篇HPA轴
  • 2篇垂体
  • 1篇单相
  • 1篇血浆
  • 1篇血浆皮质醇

机构

  • 5篇汕头市第四人...

作者

  • 5篇吴强
  • 5篇李宏伟
  • 5篇高镇松
  • 5篇黄佩珊
  • 2篇陈耿谊
  • 1篇郭赛玲
  • 1篇林春湖

传媒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黑龙江医学
  • 1篇临床心身疾病...
  • 1篇精神医学杂志
  • 1篇中国实用医刊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11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精神分裂症患者HPA轴释放功能与自杀行为相关性研究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释放功能与自杀行为的关系。方法对26例伴自杀行为(研究组)和28例不伴自杀行为(对照组)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以电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浆皮质醇和昼夜分泌节律,同步测定24 h尿17-羟皮质醇、24 h尿游离皮质酮、地塞米松抑制试验(DST),评估HPA轴释放功能,应用阳性和阴性综合征量表(PANS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评定病情。常规抗精神病药治疗6周后复查所有检查项目及量表,并与25名健康者(健康组)对照。结果研究组血浆皮质醇浓度在治疗前后上午8点均高于健康组(P<0.05),也高于对照组(P<0.05),而对照组则与健康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在治疗前后及治疗后下午8点和夜间0点血浆皮质醇浓度均低于其他采血时点(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夜间0点浓度低于其他采血时点(P<0.05)。两组的24 h尿游离皮质酮浓度在治疗前均高于治疗后(P<0.05),治疗前后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DST阳性率高于对照组(P<0.05)。出院后半年研究组再次自杀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伴自杀行为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HPA轴功能过度释放现象。
李宏伟高镇松郭赛玲吴强黄佩珊陈耿谊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HPA轴自杀行为皮质醇神经内分泌
单相与双相抑郁障碍患者血浆皮质醇水平对比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 探讨单相与双相抑郁障碍患者血浆皮质醇水平与抑郁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将30例单相抑郁障碍患者设为单相组,30例双相抑郁障碍患者设为双相组;于入组第1 d及常规治疗6周末清晨8∶00采集血液标本,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浆皮质醇浓度,同时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临床疗效总评量表病情严重程度分量表评定患者抑郁严重程度.抽取同期30名健康体检者设为对照组,于体检时采用上述方法检测血浆皮质醇浓度.对治疗前后两组患者汉密顿抑郁量表、临床疗效总评量表病情严重程度分量表评分及3组被试的血浆皮质醇水平进行统计分析,并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总评量表病情严重程度分量表、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变化与血浆皮质醇水平变化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治疗6周末,单相组及双相组血浆皮质醇水平、汉密顿抑郁量表及临床疗效总评量表病情严重程度分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同期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治疗前,单相组及双相组患者血浆皮质醇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6周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浆皮质醇水平与汉密顿抑郁量表总分、绝望感因子分及临床疗效总评量表病情严重程度分量表分值呈显著正相关(R=0.3709-0.4971,P<0.05或0.01),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浆皮质醇水平与HAMD焦虑/躯体化因子分呈显著正相关性(P<0.05).结论 单相与双相抑郁障碍患者的血浆皮质醇水平均较高,与抑郁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吴强高镇松李宏伟黄佩珊
关键词: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皮质醇肾上腺轴神经内分泌
抑郁障碍患者丘脑-垂体-肾上腺轴释放功能与病情关系的研究被引量:16
2011年
目的探讨抑郁障碍患者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释放功能与病情的关系。方法对50例抑郁障碍患者以电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浆皮质醇和昼夜分泌节律,同步测定24 h尿17-羟皮质醇、24 h尿游离皮质酮、地塞米松抑制试验(DST),评估其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的释放功能,同时以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17)、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SI)评定病情。经常规抗抑郁治疗6周后重复测试1次,分析抑郁障碍患者HPA轴释放功能的变化与病情的相关性,并与30例健康者对照。结果研究组在入组时(发病期),病情较严重,HAMD总分和CGI-SI分都较高,此期24 h尿游离皮质酮和血浆皮质醇均显著升高(P<0.05),呈HPA过度分泌现象,且其昼夜分泌节律呈钝化现象,午夜0AM分泌低谷现象消失(P<0.01);治疗6周末(好转后),昼夜分泌节律逐渐恢复,DST阳性率达42%;发病期血浆皮质醇水平的变化值与HAMD-17总分的下降、CGI-SI的变化值呈显著正相关(r=0.376,P<0.05;r=0.447,P<0.01)。结论 HPA轴功能过度活动与抑郁障碍的病情严重度相关,血浆皮质醇水平升高可做为抑郁障碍患者病情复燃或复发的指标。
李宏伟高镇松吴强黄佩珊林春湖陈耿谊
关键词:抑郁障碍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皮质醇神经内分泌
抑郁症与焦虑抑郁共病患者应激事件及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功能的比较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探讨抑郁症与焦虑抑郁障碍共病患者的应激事件及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功能和特点及与正常人的差异。方法对37例抑郁症患者(抑郁组)及36例焦虑抑郁共病患者(共病组)评定生活事件量表(LES),于治疗前及治疗4、8周末分别测定24 h 尿17-羟皮质醇、24 h 尿游离皮质酮和早晨8:00血浆皮质醇浓度,然后进行组间比较并与28名正常人(健康组)进行对照。结果抑郁组及共病组发生两种以上应激事件的比例、负性应激事件值和 LES 总值均显著高于健康组(P 〈0.05),抑郁组与共病组间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抑郁组与共病组24 h 尿17-羟皮质醇和血浆皮质醇均显著高于健康组(P 〈0.05);治疗前共病组24 h 尿17-羟皮质醇和血浆皮质醇均显著高于抑郁组(P 〈0.05),治疗4周末和治疗8周末抑郁组与共病组间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抑郁症与焦虑抑郁障碍共病患者有类似而不同于常人的应激事件经历,在 HPA轴释放功能方面存在差异,需加以关注。
高镇松李宏伟吴强黄佩珊
关键词:抑郁症焦虑抑郁共病应激事件
单相与双相抑郁患者执行功能及HPA轴释放功能的比较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比较单相与双相抑郁患者执行功能及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释放功能的差异。方法:对32例单相与31例双相抑郁患者于0、4和8周进行连线测验(TMT)、彩色文字阅读测验(Stroop-C、Stroop-CW),同步测定24 h尿17-羟皮质醇、24 h尿游离皮质酮、血浆皮质醇,进行组间比较,并与28例健康者对照。结果:0和4周抑郁组的TMT-A、TMT-B、Stroop-C、Stroop-CW均显著长于对照组(P<0.01),血浆皮质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0周单相组TMT-B、Stroop-C均显著长于双相组(P<0.01)。单相组和双相组0周血浆皮质醇低谷浓度不出现于12:00 AM,午夜低谷现象消失,至4周午夜分泌低谷现象恢复。结论:在执行功能和HPA轴释放功能方面,单相与双相抑郁存在差异,需加以关注。
李宏伟高镇松吴强黄佩珊
关键词:抑郁障碍HPA轴
共1页<1>
聚类工具0